作者:王淼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二十二日,对于刚刚晋升为平西伯的吴三桂来说,无疑是特别煎熬的一天。
三月初,吴三桂接到圣旨,崇祯皇帝命他撤守宁远驻军,火速率兵入卫京师。实际上,早在年初,朝廷已在议论撤宁远、守关门,吴三桂与蓟辽总督王永吉、辽抚黎玉田等联名上疏,谓:“辽东前后卫复失,宁远势孤难守,宜撤宁远兵民入守关门,即京师猝有寇警,关门之援,旦夕可至。”就明朝当时的大局而言,弃守宁远,集中力量防御山海关,兼顾京师,本来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建议。因为随着锦州等地的失守,彼时的宁远已经孤悬关外,守之非但毫无意义,且对于装备大量红衣大炮的清军来说,攻取宁远似乎,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影视剧中的吴三桂。来源/电视剧《江山风雨情》截图
然而,前方将领的合理建议,却被后方的朝臣们轻易否决了,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无故弃三百里,臣等不敢任其疚”——无人敢于承担丧权失地的责任,却给出了一个政治正确的理由,没有人能够挑得出毛病。直到关内的局势已近火烧眉毛,崇祯皇帝已经顾及不了面子,他才不得不亲自拍板,决定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撤守宁远,率兵勤王。而撤守宁远,首先要迁徙宁远的数十万百姓入关,所以,吴三桂行动缓慢,他于三月十六日率军西进京师,二十二日刚刚抵达河北丰润一带,却突然得到京师已经失陷、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的消息。
后世评家大都以为,吴三桂是畏惧李自成势大,消极避战,所以以转移宁远百姓入关为借口,故意迁延时日,才最终错过了入卫京师的最佳时机。然而,吴三桂接到撤兵入卫的圣旨已经是三月上旬,并且迁徙宁远数十万百姓入关,也的确耗时费力,又岂是骤然之间能够做到的呢?更加关键的是,包括陈圆圆在内,吴三桂本人所有的家眷都在京师,揆诸人情,他又怎么可能会置他们于危殆之地而不顾呢?
但京师陷落得如此之快,却让吴三桂始料未及。吴三桂自然不明白,大明帝国的人心涣散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正像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所描述的那样,时人有“只图今日不过明日之意,贫富贵贱各自为心”,大顺军尚未攻城,京师一带“已成崩解之势”。吴三桂只是百思不得其解,有着重兵把守的京师为什么就如此不禁打,只不过短短两天的时间,居然就被大顺军轻易地攻破了。
所以,吴三桂后来在给父亲吴襄的书信上,才会这样写道:“属边徼方急,宁远为国门户,为金沦陷几尽,桂方力图恢复,以为李贼猖獗,便当扑灭,诚恐往返道路,两失事机,故暂羁时日。不意我国无人,望风而靡。吾父督理御营,势非小弱,巍巍万雉,何至一二日便尔失坠,使桂卷甲赴阙,事已后期,悲愤何极。”京师告急,但宁远同样是国之重地,所以吴三桂唯恐“往返道路,两失事机”,应该说他的解释还是符合情理的。
京师失陷,朝廷覆亡,家国两失的吴三桂一下陷入了四顾苍茫的境地。夹在清军与李自成的两大势力之间,山海关本来即是清军和李自成的必争之地——对于前者来说,得到山海关无异于打开了中原逐鹿的大门;对于后者来说,得到山海关才真正意味着政权的稳固。吴三桂想安然自处,继续为大明王朝固守山海关,除非拿山海关军民的生命作赌注,显然已属不切实际的幻想。
那么,下一步究竟何去何从呢?是与清合作攻打李自成,还是与李自成合作抗拒清,就成为吴三桂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看吴三桂有没有对抗清军的实力。从兵力上讲,清军能够调动的机动兵力一般保持在十余万人的规模,比如著名的松锦大战,清军几乎倾巢而出,也不过出动了十几万人而已,与当时明军参战的十三万人大致相当。根据计六奇记载,吴三桂的部队则“有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耐搏战。而彝丁突骑数千,尤为雄悍”,可知吴三桂的基本部队大约有四万人左右,其他的七、八万辽民,多属亦兵亦民,不仅战力可疑,更无法算在正规军的编制之内。两相比较,在兵力方面,吴军显然已落下风。
影视剧中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来源/电视剧《江山风雨情》截图
更加关键的因素在于,清军不仅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在武器装备方面也足以碾压吴军。事实上,早在努尔哈赤时期,清军已经开始仿造红衣大炮,只是当时的技术尚不过关,清军仿造的红衣大炮还相当简陋。转折点出现在皇太极时期,崇祯四年(1631),明朝发生“登莱兵变”,次年孔有德降清,不仅为皇太极带去了数千名精兵强将,同时还带去数百门各式西洋火炮,以及多名铸炮师和操炮手。孔有德的降清使清军掌握了铸造红衣大炮的核心技术,在铸炮上完成了质的飞跃,明朝自此失去了原有的火器优势。由此,佟养性在给皇太极的奏疏中明言:“我国火器既备,是我夺其长技。”
其后不久,孔有德即带领降军大展神威,在朝鲜、旅顺、皮岛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针对明军的决定性胜利,其中红衣大炮可谓居功甚伟——如果我们再把视线向后移,会发现吴三桂联手清军击败大顺军之后,大顺军一路溃败,分别在娘子关、潼关等地据险固守,却时时处于被清军吊打的状态,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恰恰正是大顺军缺少重型火器的结果。清军后来进攻南明也是如此,野战不说,单靠优势的火器攻城略地,即能做到无坚不摧。所谓“凭坚城,用大炮”,原本是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之后,明军守城的基本理念,但是,随着清军火器部队的崛起,清军攻城的力量大增,而经过了松锦之战等一系列战事,明军大量的优质火炮转而为清军所有,成为清军攻破坚城的有力帮手。可见在火器方面,吴军也并非清军的对手。
影视剧中,清兵的红衣大炮。来源/电视剧《康熙王朝》截图
那么,吴三桂的关宁军与李自成的大顺军相比又如何呢?据《明史》记载,李自成东征山海关时所带的兵马为二十万,《明季北略》认为是四十万,《吴三桂纪略》认为是十万,号称三十万,《甲申传信录》则认为是十余万——随便取哪一个数值,大顺军的兵力都远远高于关宁军,即便大顺军的单兵素质与关宁军有些差距,但单是人数上的劣势,吴三桂也无力与李自成抗衡。
总之,通过对比,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说在北京失陷之前,吴三桂背后尚有明廷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或有可能守住山海关;那么,北京失陷之后,吴三桂的部队已成孤军,不仅兵力有限,而且粮草无继,不管是对抗清军,还是对抗李自成,据关固守均无可能。
分析了北京沦陷之后,清、大顺军和关宁军三方不同的战略态势,我们再来看吴三桂的选择。
作为一名前程远大的青年将军,吴三桂在辽东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而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出将入相,吴三桂将所有的光荣与梦想系于明朝,也是并无疑问的。从情感上讲,吴三桂从来没有对清产生过好感,尽管他的很多亲友已经降清,他本人亦与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依然多次拒绝了清朝的招降,毕竟彼此之间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他们双方的每个人手上都沾满了对方的鲜血,更何况清朝还是他眼中的“鞑虏”呢?
对于李自成,吴三桂虽然没有直接交过手,但同样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李自成毕竟是汉人,这对于深受“非我同类,其心必异”影响的吴三桂来说,显然也是他选择的一条重要标准。而且现在已经不是讨论印象好坏的时候了,吴三桂的家人还在李自成手上,料想他也心急如焚。没能救下皇帝、保住国家,吴三桂已有不忠之嫌,如果再保不住家人,他还会加上不孝之名。背负上不忠不孝的恶名,让吴三桂以后何以为人呢?所以,于情于理,吴三桂起先倾向于归顺李自成,并不是值得奇怪的事情。
父亲吴襄受命于李自成写来的招降信,也的确说中吴三桂的软肋:“事机已去,天命难回。吾君已逝,尔父须臾。呜呼!识时务者,亦可以知变计矣。昔徐元直弃汉归魏,不为不忠;子胥违楚适吴,不为不孝。然以二者揆之,为子胥难,为元直易,我为尔计,不若反手衔璧,负锧舆棺,及今早降,不失通侯之赏,而犹全孝子之名。万一徒恃愤骄,全无节制,客主之势既殊,众寡之形不敌,顿甲坚城,一朝歼尽,使尔父无辜受戮,身名俱丧,臣子均失,不亦大可痛哉!”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李自成的部队很快暴露出其“流贼”的本性,那么,吴三桂归顺李自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历史或许就会因此而改写了。然而,历史并不存在“或许”,真实的情况是,彼时的吴三桂的确已经有意投降李自成,但正当他“报使于自成”,并准备“捲甲入朝”时,京师又传来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他的父亲吴襄已被李自成逮捕逼饷,且“拷掠酷甚”,而他的爱妾陈圆圆,亦已被李自成的手下重将刘宗敏掳去。
影视剧中刘宗敏掳走陈圆圆。来源/电视剧《长河东流》截图
至此,吴三桂已然明白,李自成并非他要归附的“真命天子”,与“流贼”合作决无前途。于是,吴三桂打消了与李自成合作的念头,并在回复父亲吴襄招降的书信中,决绝地表达了自己誓与李自成不共戴天的决心:“侧闻圣主宴驾,臣民僇辱,不胜眦裂!犹忆吾父素负忠义,大势虽去,犹当夺椎一击,誓不俱生;不则刎颈阙下,以殉国难,使桂亦缟素号恸,寝戈复仇,不济则以死继之,岂非忠孝媲美?何乃隐忍偷生,训以非义,既无孝宽御寇之才,复愧平原骂贼之勇。夫元直荏苒,为母罪人;陵苞二公,并著英烈。我父嚄唶宿将,矫矫王臣,反愧巾帼女子!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桂与父诀,请自今日。”
与李自成的决裂已成事实,而面对着李自成兵临城下的征讨大军,吴三桂同时也陷入了“腹背受敌,势不能全”的困境。他如今只剩下一个选项,那就是与清朝合作——权衡利弊,不仅与清朝合作能够迅速击败大顺军,而且他还极有可能成为复兴明朝的功臣。关于吴三桂降清,后人大多只看到了他降清的事实,却忽略其背后的细节,事实上,吴三桂虽是职业军人,一切以战场的胜负作为出发点,但他并不想背上卖国求荣的黑锅,他又何尝不明白,降清会落下千古骂名呢?
所以,吴三桂与多尔衮交涉伊始,即再三强调他只是借兵为崇祯皇帝复仇,且承诺“将裂地以酬”。出于稳妥考虑,吴三桂甚至没有允许多尔衮的军队进入山海关,而是让他们绕过关城,直接进入他与大顺军决战的一片石战场。
对于吴三桂的困境,多尔衮看得分明,而对于吴三桂请求“借兵”,多尔衮既不会助人为乐,更不可能轻易放过这次收降吴三桂的契机。所以,多尔衮一边许诺吴三桂:“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河山之永也。”一边却又按兵不动,静观事态的发展。
因为实力悬殊太大,吴三桂与李自成的决战很快落入下风。关键时刻,吴三桂已经顾不了太多,他要先救急,就不得不答应多尔衮开出的条件。于是,在吴军与大顺军两败俱伤之际,多尔衮得以率领清兵直入山海关,以突然袭击的方式,配合吴三桂的残军,彻底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入关之后,当吴三桂发榜安民,且沿途遍张告示时,他已经以大清王朝平西王的身份出现了。
影视剧中,听到封号错愕的吴三桂。来源/电视剧《长河东流》截图
清兵入关之初,多尔衮的态度还是相当谨慎的。与总是走背运的大明王朝相比,轻易得到北京的多尔衮根本没有想到,从努尔哈赤起兵之日起,他们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居然那么容易就实现了!但他此时并未奢望更多,他期望的不过是“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令多尔衮同样没有想到的是,降清后的吴三桂居然如此卖力,而大明王朝残存的势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如今一统天下的机会就在他的眼前,只须稍作努力,即可大功告成。
历史有时就是那么吊诡,不仅身在其中,很难看清端倪,就是后人回望,也依然难以拨清迷雾。公元1644年的局势就是如此:清本来没有机会入关,却终究入了;吴三桂本来不想降清,却终究降了。
对此,时人杨士聪这样评价道:“三桂西不能制顺,东不能抗清,姑静俟焉以待顺、清相遇,徐观鹬蚌之持,亦未为大失也。乃束身归清,予以复仇之名,使得阑入,顺虽西遁,而京师为清有矣。东宫、定王祸不旋踵,吴襄被戮,殃及全家,揆之忠孝,有何当焉?”杨士聪不仅批评吴三桂不能与清和大顺军对抗,甚至还要求吴三桂坐观顺、清相斗,以收渔人之利,纵观当时的战略态势,杨士聪所言无异于痴人说梦。而钱敷所谓:“陈沅身价千金,皆有司敲扑万民之膏血也,遂以杀吴襄一家,不血刃而易中国之天下,其果倾城何如?以一妇人而忠孝两病矣。”则将吴三桂降清说成一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老套故事,也同样是无稽之谈。
影视剧中的陈圆圆与吴三桂。来源/电视剧《鹿鼎记》截图
正所谓“时也,势也”,公元1644年的吴三桂其实没有别的选择,归顺李自成的路子被堵死之后,降清,可以说是吴三桂唯一能够自保的出路,这当然也注定了吴三桂后世身败名裂的命运。
《清史列传·逆臣传·吴三桂》中华书局2022年5月出版
《明冤·附录·袁崇焕大炮守城策略和中国火器发展的认识误区》杜车别,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0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