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第一财经(ID:cbn-yicai)
本文字数:3460,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导读:新方案在区域核酸检测策略、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等方面有所调整。
6月2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组织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新方案在区域核酸检测策略、中高风险区划定、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等方面有所调整。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发布会上表示,新版防控方案是对防控工作的优化,绝不是放松防控,目标是更加科学精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召开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执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把该管住的坚决管住,该落实的坚决落实,该取消的坚决取消,不一致的措施限期清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派出工作组,对地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省会和千万人口城市疫情区全员核酸 理想情况下只需4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明确,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其中,对于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疫情发生后,经流调研判,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 3 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 3 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对于上述城市中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 3 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第九版方案规定:“发生跨区的广泛社区传播疫情时,提级指挥,由省级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决定是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根据新版防控方案,目前不少地区在执行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应该做出动态调整。其一,在非省会和千万人口规模城市,无需进行高密度的核酸检测工作;其二,在省会和千万人口规模城市,也应根据各区的防控需要调整,不能全市一刀切。
截至目前,全国新增本土感染者已连续数日降到40例以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整体持续向好,6月以来,全国已有多地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做出动态调整。比如,湖北全省、浙江杭州、宁波等地近日相继降低了对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频次要求,安徽合肥、淮南,浙江舟山、江苏海安等地暂停了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山东德州、苏州等地明确出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在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应当在24小时内完成划定范围的区域核酸检测任务。
那么这样高强度、高时效性的检测工作如何保质保量完成?
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制定可操作的核酸检测方案,迅速组织调度核酸检测力量(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物资,确保“采、送、检、报”各环节衔接顺畅,避免检测不及时,造成阳性感染者发现延迟引起疫情传播。合理设置采样点,有序组织核酸采样,防止交叉感染。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防止疫情扩散。
与此同时,在区域核酸检测能力不足时,可采用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迅速统筹协调核酸检测力量支援。
第九版防控方案统一了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低风险区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6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重申“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随后四川、广东、江苏、浙江、湖北多地调整了对于低风险地区的调整。但以京沪两地为例,目前各地对于中风险和低风险地区的划分依然与第九版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四川和广东的风险区划分依然没有精准到国务院发布的“中风险区”单元范围,而是以行政区为单位。
6月27日四川疾控的消息显示,目前,四川将上海市的静安区和的奉贤区列为B类地区,采取“7天居家隔离”的防控措施。居家隔离期间共同居住人员应同时实行居家隔离,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或不接受共同居住人员居家隔离的实行集中隔离。
广东疾控发布的“重点地区来返粤人员健康管理表(2022年6月27日)”则是将6月13日以来有上海的静安区、宝山区、闵行区、奉贤区,以及北京的朝阳区、昌平区、丰台区和大兴区旅居史的列入“7天居家健康监测”范畴,上海除上述4区外的其他12个区则是列入“3天2检”的范畴。
湖北浙江两地的划分目前是“精准到街道”,湖北对于中风险地区所在的街道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浙江对于上海的中风险地区所在街道(镇)采取“3天居家健康观察+4天日常健康监测”。
在湖北省6月27日16时更新的“国内重点地区人员健康管理措施”中,对于北京大兴区的瀛海镇和荣华街道,上海奉贤区金汇镇,徐汇区凌云路街道、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普陀区真如镇街道、闵行区七宝镇、宝山区顾村镇、淞南镇和大场镇、松江区中山街道、青浦区练塘镇、崇明区新海镇、仍然需要采取“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直至离开当地满14天。
浙江省6月27日更新的“省外来浙返浙人员健康管理措施”中,对于上海的中风险地区所在街道(镇)采取“3天居家健康观察+4天日常健康监测”。
26日江苏的12个城市也已经发布通知,宣布低风险人员进入无锡后可以自由流动。各地的公告中,对于具体的细则还是有一些区别。但值得注意的是,6月27日淮安市的“疫情防控健康管理措施”中,除了将上海的多个中风险区所在街道列入中风险区,采取“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且依然将上海其他区域来(返)淮人员,列入了“7天跟踪健康监测”。
更为严重的部分地区比如郑州,仍然对于上海全域采取了“一刀切”政策。截至发稿时,根据郑州市“截至27日最新出行政策汇总”,目前郑州对于上海入郑人员(除高校学生外)仍然延续了19日调整以来的“落实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
第九版防控方案还对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
其中,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措施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核酸检测,采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
这意味着,入境人员落地后的集中隔离时间被缩短了一半,居家健康监测时间也缩短一半。
在此之前,第一财经记者就曾报道,进入六月后,国内多个城市悄然缩短了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的时间。
6月21日,“湖州外事”公众号就发文称,浙江省对入境人员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意味着入境浙江的人员集中隔离时间从原来的14天缩短到7天。此外,已有南京,武汉多地将入境人员的集中隔离时间从原来的14天缩短到7天。
对此,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对记者分析,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新特点,也是基于前期10+7,7+7试点的经验,这一版方案进一步缩短了入境隔离的时间要求,大大方便了更多旅客的国际往来,对于国际航空市场的复苏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隔离期的缩短也意味着同样的隔离酒店能够保障和服务更多的入境旅客,这也为国际航班的进一步增加做好准备。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0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