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京南
本文转载自:杭子牙
6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次日,工信部宣布从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该两项调整连同不少省市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以及国务院此前点名通报过度防疫、明令九不准等,被视为中国因时因势优化防疫政策的积极变化。
外界之所以异常关注中国防疫政策之变,一方面在于中国体量之大,牵一发动全身,政策影响已经只能从国内看,还要从国际层面看到其“外溢效应”,上海因疫情封控的两个月,不仅对中国整体经济造成很大冲击,也严重影响着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另一方面,则在于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中国社会整体上因防疫疲态尽显,不仅经济民生成为越来越多人不可承受之重,社会心理层面也愈发无法忍受防疫之下的诸多不确定性,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也随之明显下降。
在看到中国防疫政策出现积极变化的同时,回看过去一段时间引发舆论普遍关注的事件,其中不同程度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而理清这些问题,也是中国接下来更好精准防疫、走向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首先,对社情民意的把握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上海宣布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到北京的“未来五年”争议,都不难看出,管理者对社情民意的把握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从城市管理的维度看,上海是打赢了保卫战,但付出的代价却是沉重的,很多人至今没有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来。而北京的“未来五年”,虽然事后证明是一场编辑乌龙,但这个乌龙能发生,至少说明一些人对普罗大众的承受能力极限,与持久战中的心态缺乏敏感度。
早在200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香港时,在香港礼宾府讲话中这样说,“我因为在中国搞经济,半个世纪多了,50多年了,我对于中国经济的每一个脉搏的跳动,我都还是听得出来的。”对今天各地的执政者而言,也需要“听得出来社会脉搏的每一个跳动”,或者至少对疫情之下公众的普遍心态抱持着同理心,并适时调整与社会对话的方式,逐步增进官民互信。
其次,地方在防疫过程中如何守住法治的底线,理清公权力的边界。
此前引发舆论普遍关注的河南郑州红码事件,虽然官方给出了调查结果,但该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仍严重冲击着社会大众的底线。该事件之后发生的丹东父女袭警案,其中暴露出的公权在防疫过程中不断模糊边界,甚至侵犯民众正当私权的问题,亦再次引起舆情沸腾。虽然郑州红码事件与丹东袭警案彼此孤立,但又都通过舆情共振的方式,表达着人们对一些地方以防疫之名滥用公权力的不满,以及对防疫过程中如何守住法治底线的热切呼吁。
6月24日,被称为“中国律师界良心”的知名律师张思之去世,不少人纷纷通过转发的方式,来表达对中国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前景的关注。尤其是张思之生前那句“人权是一个国家最大的面子”,成为很多人争相传播的“金句”,而此番追悼的一个大背景,就是地方上屡禁不绝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为了讲政治动辄层层加码、一刀切,置民众的基本权利于不顾。
最后,在算大账的过程中不能低估民众的小账和具体账。
在上海疫情最为严峻的4月,《香港01》在《上海疫情|“算大账”正在消解具体问题》一文中曾写道,“对决策层来说,算大账、算总体账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与官方‘算大账’以及制度之争、文明之争等抽象表达相对应的,则是民间舆论场更为具体且琐碎的需求与问题。比如正处在封控中的上海,民众最迫切的需求是基本的物资保障和供应,是看病的需求能被及时满足,是能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但目前,抽象的制度之争、文明之争,以及统一性的‘算大账’、‘算总体账’,却在消解乃至盖过这些具体问题。”
虽然目前上海疫情已经告一段落,上海全市也已解封,但放眼中国,各地民众的小账和具体账的紧迫性、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封控中的上海。经济下行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破产的压力,房地产的压力、规模性返贫的压力等,都在集中涌现。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考察时提到,“(要)防止发生冲击道德底线的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可见整体形势之严峻。
常言道,“大发展小问题、小发展大问题,不发展全是问题”,过去一段时间,各地不断发生引发舆情沸腾的事件,给人造成一种“全是问题”的错觉,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不发展”或者更准确来说是经济下行带来的。越是在这样的阶段,越要抱持同理心,越要守住法治的底线,越要避免假大空。
所幸,经历过轮番局部疫情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基本社会共识正在重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政治语言中又开始回归,“发展是解决我们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成为自上而下反复强调和巩固的破局之道。而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与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稳信心、稳预期的源头活水,再结合对以上三个方面问题的总结反思,人们有理由对中国的未来抱持积极期待。当然,如何效挽回社会信心,仍需更有效刺激和体制内外的积极互动与持续努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0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