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加速日本“扩军备战”

本文转载自:华语智库(ID:huayuzhiku)

作者:郁志荣(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今年2月下旬,俄乌爆发冲突。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特别军事行动,旨在去军事化、去纳粹化,要求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保持中立。对此,作为邻近国家的日本受到巨大冲击,在强烈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同时,紧跟美西方对俄实施全面制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声称,明天的东亚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扩军备战”的步伐。

俄乌冲突加速日本“扩军备战”

一、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马上联想到,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爆发“台海冲突”。日本距台湾一水之隔,台海发生战事必然会影响到日本,届时日本处于台海冲突的最前沿,因此务必做好战争应对准备。美国总统拜登在上个月访问日本期间,在被问及“中国如果武力攻台,美方是否会插手”,拜登回答道,“美方会采取军事行动,阻止中方武力统台”。美军介入台海作战,大陆解放军首先会用导弹摧毁美军驻冲绳军事基地,让其轰炸机无法起飞和降落。在日本的眼里,中美作战实际是在其领土上进行。按照现行《和平宪法》,日本只能挨打,没有攻击他国的资格。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必须采取措施,加快“扩军备战”的步伐。岸田首相承诺,将在一年之内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等3个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文件。他还呼吁国会,认真考虑是否修改宪法,以便给政府在如何部署自卫队时拥有更多的裁量权。岸田文雄,在安倍内阁中担任外务大臣时曾被外界认定为鸽派,但是实际上,他在国防和安全议题上越来越多地接纳安倍的鹰派立场,甚至有胜过之而无不及。4月27日,自民党向政府提交了修改外交和安全政策长期方针,即《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3份文件的对策建议。一是把阻止对方疆域内导弹发射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名称更改为“反击能力”并拥有之。二是考虑到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约1%的防卫费增加至2%以上,写入为5年内彻底强化防卫力争取必要的预算水平。如果按照2020年财年5.31万亿日元计算,那么今后日本防卫费用可达10万多亿日元。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对拥有反击能力、大幅增加防卫费持谨慎态度,要求继续坚持“专守防卫”,反对翻倍提高防卫费用。然而,岸田首相的态度非常明确,“将在切实理解自民党想法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拥有反击能力,需要精准掌握敌方导弹发射基地、让其雷达失灵以及具有精确制导的导弹等武器装备。政府正在考虑,加长陆上自卫队12式陆基反舰导弹的射程,作为可攻击敌方射程以外“防区外导弹”的研发项目。该修改方案,还建议应考虑到司令部等方面,就反击能力的攻击目标明确写入包括打击敌方“指挥控制功能”等。

二、扩大军事同盟壮大势力

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紧跟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停止或部分停止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冻结包括普京及其两个女儿在内俄罗斯银行和个人资产,军援乌克兰,支持美阿提议将俄罗斯踢出“五常”,由它来取代。甚至,被俄罗斯例入48个不友好国家之内,包括岸田首相在内的63人被永久性禁止入境,也在所不惜。日本加强日美同盟付诸实际行动,今年上半年,岸田首相马不停蹄,先后出访印度、印尼、越南、泰国以及柬埔寨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自掏腰包,连哄带骗帮助美国说服他们选边站,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抗衡俄罗斯。

1月和5月,岸田首相先后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以及英国首相约翰逊签订了双边“互惠准入协定”,该协定规定了自卫队与澳大利亚以及英国军队在对方国家停留时所处的法律地位。日本与澳大利亚、英国分别签署该协定,是为了便于两国部队相互访问,并强化双方安全保障合作。战后,除了美国之外,日本与其他国家以共同训练等为目的的涉及军事的协定签订尚属首次。《互惠准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在部队因共同训练或救灾等原因在对方国家暂时停留之际,可免除入境审查以及随行物品的关税,并简化关于携带武器和弹药的手续。在某种意义上,日本已经突破了《和平宪法》第九条,为自卫队向全球派兵迈出了一大步,同时扩大了军事盟友,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将美英澳三国组建的新战略联盟“AUKUS”全部纳入其中。

日本与北约美欧军事同盟也打得火热,本届北约峰会将于6月29日至30日在马德里举行,岸田文雄首相在结束G7峰会行程后,直接前往马德里参加北约峰会。岸田是有史以来首个参加北约峰会的日本首相,他的这一举动引发国际社会诸多猜疑。在岸田首相参加北约峰会之前,林芳正外相曾于今年4月前往布鲁塞尔参加过北约外长会议。随后6月初,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布•鲍尔访问日本,并与日本防相岸信夫和统合幕僚长山崎幸二举行会谈。从北约和日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难看出,虽然日本并未加入北约,但其已经成为北约在亚洲的重要据点和盟友。而北约发展亚洲盟友的目的也非常明确,旨在围堵中国。岸田在记者会上表示,他将在北约峰会上表明日本的立场,即欧洲和印太地区的安全保障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单方面以武力改变现状的行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不可接受的。同时,岸田还表示,他将在峰会上呼吁北约将注意力从欧洲转向亚洲,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国际社会非常清楚,剑指中国。

俄乌冲突加速日本“扩军备战”

三、调整自卫队的指挥体制

本月初日媒报道,日本防卫省已决定正式设立统一指挥陆上、海上、航空自卫队的“统合司令官”职位及其“统合司令部”。此举,旨在进一步完善自卫队军令体系,旨在提高未来作战效率。

1、新设职位专司掌控部队

设立“统合司令官”,专门负责陆海空自卫队部队的指挥,以期进一步提高自卫队在紧急事态下的应变能力。自卫队现行的领导指挥机构是统合幕僚监部(相当于联合参谋部),最高军事长官为统合幕僚长(相当于联合参谋长)。统合幕僚长的主要职责是充当防卫相的高级军事顾问,就自卫队建设事宜向防卫相提供建议。自卫队总体形成“防卫相-统合幕僚长-陆上总队司令(联合舰队司令和航空总队司令)-任务部队”四级常态化领导指挥体制。现有体制,无论是自卫队建设、训练,还是突发情况下的部队调动,防卫相都要通过统合幕僚长来实施。也就是说,统合幕僚长扮演着自卫队“上令下达”的角色,同时承担在军事方面辅助防卫相和自卫队部队运用等职能。这种体制只适用四平八稳的常态,一旦遇到突发情况,统合幕僚长需花费很长时间向防卫相以及首相汇报情况,同时还要与陆海空自卫队以及驻日美军进行协调沟通,无暇专注于防卫力量的指挥运用。

2、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

新设“统合司令官”职位主要,强调提升太空、网络、电磁等新安保领域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一是推动形成一元化联合作战指挥体制

近年来,日本提出所谓“多域联合作战”概念,强调多个作战域力量有机联合,为此,急需配套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以往,陆海空自卫队各自为战,任务联合时需统合幕僚长进行协调。尤其是2018年3月陆上总队成立以前,统合幕僚长还需要与陆上自卫队5个方面队进行沟通,流程繁琐,不利于联合作战指挥控制。新职位设立后,“统合司令官”根据需要,可常态或依据任务编组指挥陆海空联合任务集团,进一步提升快速反应和联合作战能力。

二是着眼建立更高效的军令体系

以往,自卫队部队运用命令由防卫相下达,经统合幕僚长传达给陆上总队司令、联合舰队司令和航空总队司令。未来,日本首相和防卫相可直接通过“统合司令官”向各自卫队司令下达命令。尽管目前“统合司令官”与统合幕僚长的权责分工和指挥边界尚不明确,但最终将推动实现自卫队力量的建用分离,即由统合幕僚长负责能力建设,“统合司令官”负责部队运用。

三是借鉴美式体制加速日美军事一体化

日本自卫队加速融入美军作战体系,强调日美一体化运用,在指挥体制上也向美军学习。美军运用部队时,由总统、国防部长向陆海空和海军陆战队最高指挥官下达命令。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作为国防部长的最高军事顾问,没有作战指挥权。日本“统合司令官”的设立,很明显参考了美军指挥模式。美国正在推行“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这是当前美军正在发展的新型联合作战概念,其核心是把美军所有军种的传感器和作战单元连成一个网络。目前,美军的指挥控制系统,如空军、海军和航天作战中心、E-3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等并未针对未来冲突进行优化,难以满足未来战争需求。因此,美军需要一种全新的指挥与控制系统,将其所有传感器和作战单元实时连接,使各军种内部、不同军种间、美军与盟军间,在陆、海、空、天、网等各个作战域,都能实现无缝通信,协调一致展开军事行动。

俄乌冲突对日本冲击很大,促使岸田首相下决心加快“扩军备战”的步伐。他从三个方面寻找“突破口”,一是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为自卫队具有攻击能力打破法律禁锢;二是大刀阔斧改革自卫队运作体制,以提高战时作战效率;三是在进一步加强日美同盟的同时,与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北约建立密切关系,扩大军事盟友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0882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日 上午11:47
下一篇 2022年7月2日 下午12:4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