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红星资本局(ID:hxzbj2020)
记者|俞瑶 强亚铣 实习记者 程璐洋
一次讲话,用词恳切到让外行也能感受这家钢铁企业的压力。
“目前钢铁行业进入全行业亏损,亏到何时还看不到头、何种程度还不见底。得等到30%的钢企倒闭,钢铁行业才能进入盈亏平衡、正常经营的状态。”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跨国钢铁企业敬业集团的董事长李赶坡,在流传出的内部讲话里判断,钢铁大战已经开始,白炽化的竞争展开,进入了拼刺刀的白刃战,谁死谁活就在当下。
他认为,这场战役至少持续5年左右,是一次大洗牌、大整合。
2022年,没人知道这一轮钢铁大战在5年后会带来怎样的变化。但身处行业的每个人都知道,“活下去”,对现如今的中国钢铁行业里的每家企业,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越干越亏 不干更亏
钢铁行业的处境,可以用一笔账体现。
西南一家钢铁企业生产部门的一位负责人给红星资本局算了一笔账,在原材料矿石价格固定的背景下,从矿石炼出的铁水价格在3400元/吨左右,通过加钢炼钢工序的780-800元/吨成本,炼成钢水的价格在4200元/吨,炼钢出来经过热轧260块钱左右的加工成本,也就是成本4460元/吨。
这位负责人表示,现在热轧产品卖价基本一分钱不赚,没有利润。如果再加上冷轧工序,四五百元每吨的加工成本,总成本接近5000元/吨了,而现在冷轧价格才4600/吨,“干一吨就亏几百块钱,不干?那你算算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亏得更多。”
市场成熟的钢铁行业,原材料价格和市场价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钢企能改变的,主要是中间的加工环节,也就是每家钢企都在提的“降本增效”。
敬业集团的内部讲话中,李赶坡提出“降本增效补充流动资金,争取5年后能胜出”的目标,以及“敬业的利润在钢铁行业要比上游水平高出100元的效益”。
对此目标,他提出的要求具体到各个生产环节,首先是原料库存降到最低水平,“不耽误生产就行”的那种程度;然后是产品、中间品的库存要为零,“一点都不能有”;以及,马上对所有供应商传递钢铁行业全面亏损的信息,“增加他们的危机感,让供应商为与钢厂共同存活拿出措施”。
这些要求,有的指明了具体工作方法,“从原料采购的战略去研究,从原料的区域去研究,从采购的品种去研究,销售要从销售的区域去研究,研究物流运输”;有的则更像动员,比如“一点都不能有的产品、中间品库存”,这样严苛到不符合逻辑的要求,更多是传递一种决心。
实际上,钢企员工也从自己的工作时长感受到了行业变化。
没有新订单了。前述钢企生产部门负责人称,从6月下旬就接到停工维修检查的通知。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不需要新产能。这位负责人回忆,以前的订单都是三个月订单,当月能看到后面三个月的订单。而今年6月的最后一天,他还没看到7月份有多少订单。
2000公里外的敬业集团员工,也有相同的感受,活儿变少了。
在敬业集团卷板车间工作了4年的一位员工发现今年厂子效益不太好,因为从6月21日,他的车间开始放十天的高温假,这是往年没有的事。往常5000多元的月收入,因为高温假减少到3000多元。另一位敬业员工说,敬业是有订单才生产,高温假的原因可能是卷板车间没有订单了。
休完了高温假,这位卷板车间员工回到了岗位,上班时间没有变化,但他感觉“闲了不少”。工人们发现,好几个高炉停着,自己的工作从生产变成了维修检查设备。
“降成本”的生存之道
感受到行业危机的,不止敬业集团,还有很多国有钢企。
钒钛制造服务企业西昌钢钒,在其微信公众号推出了“降本增效在行动”系列文章,文章的固定首图上写着“求生存、建体系、谋长远”,并称“降本,一场关乎每个西昌钢钒人的攻坚战”。
口号背后,也是一笔账。5月份西昌钢钒吨钢降本114元,其中钢铁料消耗突破1100公斤/吨;预计6月份吨钢降本150元以上,完成预算目标值190%以上。
安钢集团则在近期指出,将进一步加大降成本工作力度,全面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安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利剑表示,目前市场形势异常严峻,整个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并有继续扩大的态势。又逢“七下八上”高温雨季,传统淡季正在到来,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生产经营面临巨大挑战。
当前降成本、提效益是重中之重。要高度重视降成本和提升钢材平均售价工作,特别是要把降低生铁成本,作为当前第一位的工作。要迅速把铁前生铁成本降下来,把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提上去,提升直供直销比例,增强安钢产品成本竞争力和创效能力。
湖南钢铁集团年中工作会则表示,针对当前钢铁行业急转直下的严峻形势,部署落实明形势、定措施、战危机、保生存的系列举措,动员全员,丢掉幻想,背水一战,坚定信心,战胜危机。会议要求,集团上下必须充分认清当前形势,思想上从过“好日子”向“紧日子”“苦日子”快速转变,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坚定信心,丢掉幻想,狠抓执行,战危机保生存。不管任何情况下,要保铁前生产稳定,保钢后结构调整,保证集团公司盈利水平在行业平均“生命线”之上。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7月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的二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视频会议上,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强调,展望下半年,困难很多,挑战很大,但随着经济整体形势逐步趋稳,各项保增长措施逐步落地,钢铁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在需求结构调整中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随着形势的进展,钢协将进一步开展工作,进一步形成共识,本着理性、现实、积极的态度持续开展相关工作。
据界面新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座谈会还就后期钢材市场运行态势交换了意见。企业代表认为,目前,全球通胀压力持续攀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特别是焦煤、焦炭等价格大幅上涨,对钢铁生产成本的冲击较大,钢铁企业的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在国家稳增长的目标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复工复产的推进,钢材需求将逐步释放,基础设施建设发力将对钢铁需求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但由于适逢消费淡季,且房地产、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消费恢复仍有不确定性,钢材需求改善或将不及预期,钢材价格水平有望跟随需求有效释放震荡上行。
下降的钢价
行情是从2022年后起了大变化。
螺纹钢作为中型以上建筑构件必用钢材,是钢材中的大宗类型,能代表钢材市场行情。观察螺纹钢过去3年的价格指数变化可以发现,经历过2020年稳步上涨后,2021年的价格指数堪称大起大落,2022年后螺纹钢价格指数呈抛物线下跌。
螺纹钢价格指数(单位:元/吨) 图片来源:找钢网
据钢铁交易平台找钢网数据,螺纹钢在北京、上海两个主要市场的现货价格,2019年初均价3650元/吨,到2020年底突破4000元/吨,随后一路拉高,半年后突破6000元/吨,2021年5月到达峰值后开始下降,截至2022年7月8日回落到约4230元/吨。
钢铁门户网站兰格钢铁网的数据也是同样的走势,今年二季度螺纹钢现货价格最高累计跌幅超过了900元/吨,其中6月份跌幅最为明显,最高累计下跌了511元/吨。
一位钢铁交易行业从业者告诉红星资本局,这段时间的钢价下滑,是因为本身就是行业的淡季,此前受南方梅雨季节影响开工和运输,加上原料价格也在下降,导致钢价下降。只是,钢价的降速比原料降速更快。
短期价格下跌可能受季节影响,但企业喊着“活下去”的年份,降价原因要从更长远来看。
1949年到1996年,中国钢产量由15.8万吨突破至1亿吨,从缺钢少铁转变为全球第一产钢国。
2020年,钢铁央企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年炼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中国首家实现亿吨年产量的钢铁集团,也是全球钢企粗钢产量之冠。这家钢铁龙头企业的年产量,相当于24年前的全国产量。
今非昔比的变化下,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建院五十周年大会数据,中国年产钢量已破10亿吨,连续26年钢产量世界第一。
但这26年并非一路都是高歌猛进,在第20个年头,钢铁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在近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从那时起,飞速增长的行业被按下换挡键。
淘汰落后产能,给行业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好消息。前述钢铁交易行业从业者的感受是,2019年之前的钢铁行业日子“还挺好”,供给侧改革去掉了一些产能,“钢价上去了,利润也可以。”
钢铁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也证明了当时的“日子还挺好”,包括沙钢股份(002075.SZ)、方大特钢(600507.SH)、三钢闽光(002110.SZ)等9家钢铁上市公司中,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的有8家,其中民营钢铁巨头沙钢股份2018年营收147.12亿元,同比增长18.51%;净利润11.77亿元,同比增长67%。
需求换档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是最基本的市场逻辑。
钢企订单,源于基础设施建设、地产、航空航天和轻工业。按型材和板材分类,螺纹钢为代表的型材,包括工字钢、槽钢供给基建;板材应用在装备系统上,比如造锅碗瓢盆、家电、汽车、造船、造坦克、造大炮、造航母等。
曾经对钢材有着大量需求的基建中,最具代表性的高铁建设,在2021年踩下刹车,开始变档。
2021年3月29日,国务院转发了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开篇提出,在铁路规划建设工作中,一些地方存在片面追求高标准、重高速轻普速、重投入轻产出等情况,铁路企业也面临经营压力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等问题。展望至2035年,《意见》指出,要使铁路网络布局结构更加优化完善,铁路债务规模和负债水平处于合理区间。
《意见》发布后,国家发改委接连发布三篇专家解读,其中的《严控风险,把牢新时期铁路规划建设的定盘星》一文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王杨堃提出,“铁路经历大规模网络化建设后,发展目标由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的客观要求。”
过去十多年,是中国铁路的高峰投资周期,2014年后的年投资基本稳定在8000亿左右。“十四五”时期,这种投资速度可能会改变。
高铁建设的变档,也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变化的缩影。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过去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所谓“新基建”的数字化属性更明显,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新发展阶段,也意味着钢铁行业最大订单来源的转变。
除了基建,李赶坡还指出其他行业需求的变化,他在那次讲话里表示,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钢材的下游企业受影响较大,居民购房、购车、购家电的意愿也有所下降。
“从今年4月份就没有提前订货这一说”,一位经营不锈钢的钢贸商说,今年的主要目标是活下去。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1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