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白衣山猫(ID:baiyishanmao)
2021年9月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下发文件,(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6号)。
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到各医疗机构的文件:《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
该文件的附件2中(见上图),已经明确规定,常规筛查核酸检酸取样人员采用工作帽、手套、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者面屏、隔离衣,而不是防护服。
这个文件,是国务院下发的,就是我国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
在目前的高温环境下,如果还有医疗机构负责人,让自己的职工穿防护服做核酸取样,就违反了此文件的精神。
职工没出事,负责人可以万事大吉。
一旦有职工在高温环境下,因穿防护服而中暑,甚至患热射病而去世,我们完全可以以“渎职罪”追究医疗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谁让他们不遵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国家卫健委的规定呢?
好在我们欣喜地看到,有很多省,已经在改变,在今年高温的夏天,开始执行《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的相关规定。
我们有回到机场停机坪工作人员的话题上。
机场停机坪工作人员穿这种不必要的防护服,很容易患上热射病。
有人因为穿防护服差点死掉。
某个机场地勤的朋友圈。
当然,他说的两个室友患热射病死掉,指的是病房里的室友,也就是病友,是其他行业的人,不是指机场工作人员。
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停机坪上工作人员穿防护服,在高温天,确实有危险。
首先,停机坪的工作人员,接触的是国际专班的货物,不和旅客接触,只是有新冠病毒物传人的风险。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物传人的风险,非常非常低。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进口非冷链物品指运输温度在10℃以上的进口物品。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1天内全部失活。
也就是说,物体表面,有活病毒的可能性本来就很低。
其次,从医学角度讲,新冠病毒要侵入人体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粘膜。
一路是经过空气或者气溶胶,随呼吸而进入呼吸道。
要挡住这一路,戴口罩就可以了。
另一路,是因密切接触,从口、鼻、眼等处粘膜进入。主要的途径就是手摸到病毒以后,再去摸自己的口、鼻和眼睛,导致新冠病毒从黏膜侵入。
要挡住这一路病毒侵入,勤洗手和手消毒,是主要手段。
也就是说,戴口罩和勤洗手,对于仅仅接触物品的停机坪的机务和装卸工,已经足够防护了。
前天,张文宏教授团队在华山感染公众号上,也表述过类似的观点。
华山感染团队说:“至于普通的防疫工作者(非采样人员),尤其在炎热夏天的户外环境,我们推荐正确规范佩戴口罩,并注意手卫生就可。”
我欣喜地看到,为了职工的安全,有些机场已经做了适当的改变。
近日,湖北机场集团发正式文件,通知所有航司,高温天气中,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不给国际货机航班做保障工作。
有些机场集团发文,机务和装卸工不用穿防护服,改穿隔离衣和口罩手套。
至少,这些机场的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职工中暑的概率了,还是有进步的。
而某机场,还在努力追查谁把装卸工穿防护服的照片给泄露出来了。
职工泄露这些照片,难道泄露了国家机密吗?
职工泄露这些照片,难道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吗?
他们还是坚持让职工穿防护服,对于职工防中暑的措施,却一点也没增加。
据我多方了解,民航总局早已经下指令,停机坪上工作的机务和装卸工,不用穿防护服,只需要戴口罩和手套就可以了。
只是各大机场的某个办公室不认可,所以没有执行。
可是,在夏天的阳光下,穿防护服在停机坪作业,真 的会得热射病!
退一步讲,就算机务不会得热射病,这种高温下穿防护服给飞机保障,飞机的飞行安全,会有保障吗?
这种违反科学,无视防疫政策,层层加码的行为下,如果真的有职工因此患热射病而死,我就看看,相关责任人能不能逃脱法律追责?
至少,这些负责人,安全生产的责任,总得承担吧!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1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