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枢密院十号
2022年7月19日本来对于台海而言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由于军舰和军机来得多了,也就变得不寻常了起来。
19日,首先登场的是一个叫做“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的家伙。(这里要强调一下,以下行文中的装备出场顺序并不完全按照它们19日当天在相关海空域活动的时间顺序)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官网19日介绍美军舰19日当天穿航台海的通稿中使用的“本福德”号穿航台海的画面,让这艘经常来中国周边晃悠的美军驱逐舰,进一步登上风口浪尖。
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20日表示,7月19日,美“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监警戒。美频频挑衅、作秀造势,充分说明美是台海和平稳定破坏者、台海安全风险制造者。战区部队随时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而之所以说是“本福德”号进一步达到媒体关注的“巅峰”,是因为19日穿航台海还只是这个家伙最近一周之内的“自由航行”行动之一。它还曾在13日闯进中国西沙领海,16日在南沙海域执行“航行自由”行动。
从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发布的这张图上可以看出,这艘美国驱逐舰可真忙啊,不到七天三次挑战中国周边最最敏感的三块海空域。
有分析认为,这种模式可能会成为一种后续的常态,那就是当美国第七舰队的驱逐舰从位于日本的母港出动之后,会连续多次挑衅中国周边的敏感海空域,完成“性价比”非常高的“航行自由”行动。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种态势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为什么说在19日当天的台海一带是一个“连环套”呢?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20日的回应中一句话很值得玩味:“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监警戒”。
解放军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咱们有图为证。
这是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发表谈话时发布的南部战区海军咸宁舰对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的美海军“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的画面。在中国军舰视野之内的就是最近的美军明星舰“本福德”号。
虽然20日东部战区没有发布近距离“跟监警戒”美军“本福德”号的画面,但从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的表述中可以了解到东部战区的兵力一定与南部战区的兵力进行了完美的交接,并在19日当天出色完成了对美驱逐舰穿航台海的跟监警戒任务。
而在19日当天,东部战区海空兵力与这艘美舰之间的台海角力,似乎还只是这场“连环套”的一小部分。
台湾《自由时报》20日声称,大陆国产航母山东舰19日被记录到现身所谓“台海中线”以西,沿大陆沿海南下通过金门附近海域,随后跟着一艘疑似补给舰。台媒报道还炒作称,山东舰疑似被在台湾西南空域盘旋的美空军侦察机“锁定目标”。
而被台媒渲染为“锁定”解放军航母的美军侦察机。中国智库也有相关消息。
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社交媒体账号19日的消息,当天美空军1架RC-135V侦察机在台湾海峡南口进行高强度抵近侦察,目标可能是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的军事设施和海南岛附近正在进行的军事演习。
而当天并不是只有一架美军侦察机在台海南口一带空域活动。据台防务部门的消息,当天解放军一架运-8远干机也出现在台“西南防空识别区”附近。也就是台湾海峡南口附近,与美机所在空域重合。
从远干机的作用上看,主要用于对对方雷达系统进行侦察干扰。中美海空力量是否围绕台海进行“暗中较量”?目前尚没有确定的信息。但在中国家门口,到底是谁盯谁的梢还真不好说呢。
据台防务部门20日的通报,一架运-8反潜机、2架歼-16战机当天巡航了台西南空域。
如果将视野稍微扩大一点,不完全聚焦于台海一带。除了“本福德”号驱逐舰,在邻近台海方向的南沙海域还游弋着一艘美军超级航母“里根”号。目前它已经在南海海域持续逗留了多日。
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社交媒体发布19日的信息,7月17日至18日,综合AIS和遥感影像,“里根”号航母继续在南海活动,持续逗留在万安滩附近海域。
而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推特账号20日的消息,“里根”号航母打击群当日的位置几乎与19日所处位置完全一样。而该航母及其舰载机编队在南沙的相关行动才是更加值得关注的。
虽然它距离中国大陆的距离比较远,但它在相关海域进行的演练内容未必与中国无关,或者说演练出的能力完全可以迁移到针对中国相关海空力量上。
最后说一句,在以台海、南海为核心的敏感海域,美军正在加大巡航、演训力度,而针对这两大海空域的军事行动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联动的可能。从“本福德”号这一轮闯完西沙、“自由航行”南沙,再到穿航台海似乎可以看出,美军的高端装备正在将赶赴南海与台海的军事行动串联起来,用最具“性价比”的方式来一揽子完成。
而在此过程中,美国海军舰艇编队、美国空军的侦察机编队又在进行密切配合。这其中的“连环套”也是我们值得高度关注的一个点。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1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