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热夏天,中国多地超过40度,欧洲在“燃烧”

作者:万笑天 郑丹

本文转载自:中国经营报(ID:chinabusinessjournal)

本报记者 万笑天 郑丹 北京报道

今年夏天有多热?

全国出现高温的城市纷纷开始挑战公路煎鸡蛋,6月下旬,郑州持续多日超过40度高温,测温枪可以在空气中瞬间爆红,59摄氏度的铁板井盖煎蛋1小时,蛋黄香味四溢。

南方沿海城市杭州的艳阳天,7月正午的地面温度可以高达六十几度,同样煎蛋,不到一小时蛋液变成一层干膜。

7月12日晚间,一个不太常见的名词“热射病”冲上热搜连占两条,华西医院一天收治3例热射病患者,随后,多地爆出热射病致死消息,“热死人”不再是玩笑话。

高温天气下,中暑的病人骤增。仅7月16日这一天,湖北武汉市急救中心调度中心统计,武汉市120派车量达到837次,其中有效730次,急救量创新高。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6月以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自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了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大。截至7月12日,高温时间持续了30天,覆盖国土面积502.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9亿人。

史上最热夏天,中国多地超过40度,欧洲在“燃烧”

7月1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预计20日起,副热带高压将再度西伸加强,并与大陆高压打通,卷土重来。受其影响,我国南方未来还将有6~8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北方地区大范围高温也将随后上线。

史上最热夏天,中国多地超过40度,欧洲在“燃烧”

“江浙沪”变“工折户”

关于“河南”变成“可南”,“江浙沪”变成“工折户”,全网达成共识。微博话题“浙江人快要烊掉了”一度占据微博热搜,高温堪称热过吐鲁番,赛过火焰山。

江苏南京市民朝地面大面积泼水可以滋滋冒气,不到20秒完全蒸发;浙江一网友从菜市场买了活虾,拎到家的功夫,虾熟了三只;金华一男子骑车撞断六根肋骨,第一反应是跳起身跑到路边树荫处躺下。

杭州一位在核酸检测点工作的“大白”下班后,将防护服的脚尖部位剪开,积蓄的汗水立刻倾泻而下,这才能顺利脱下黏糊的防护服。

7月16日入伏,17日上午杭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七天高温天气仍将延续。

“早上起来34度,中午40度。我现在凌晨5点起来遛狗,”杭州市民黎敏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杭州中午地面温度到了60度左右,走路烫脚。不得已,自己清晨遛狗时间提前1小时,傍晚推迟到8点之后。

黎敏所在的房产公司,有两百多工人在工地吃住,每天都有工人中暑。“我们天天都会给工人发几十箱藿香正气液,也不管用,隔壁的施工单位为防止出现意外,放了一周假。”

连日高温,为避免植物备受“烤验”,杭州部分地区为树木挂上了类似“打点滴”的养护滴灌袋。岳庙管理处还采用人工+机械双模式浇灌方式,每天安排50余名园林养护人员分工,错峰浇水。

同时,杭州开始实行人工降雨举措。7月17日下午,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区联合人工增雨作业第一轮发射四枚增雨弹。作业后,余杭西部山区下起阵雨,温度普遍降到24~27℃,但杭州市中心温度还在37~38℃。

在紧邻浙江的上海,沪漂女孩杨琳的空调已经坏了半个月,因为跟房东协调维修费的支付比例一直没有结果,于是忍住不修,但最终还是耐不住高“烤”,咬牙自掏腰包换了空调。“晚上热得根本睡不着,第二天状态非常不好。”

7月16日上午,上海气温领跑全国,中午11点刚过,上海的高温红色预警再度拉响,徐家汇站的温度定格在40.6℃,高居全国榜首。

此前,7月13日,徐家汇站气温40.9℃,这是徐家汇站自1873年有正式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高值。

从近五年的气温来看,上海今年不仅更热,也热得更早。7月1日至12日 ,上海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为35℃,相比去年与前年同期,分别上升1.8℃、6.5℃。

据上海气象服务中心统计,上海从有气象记录以来(1873年以来),总共出现了16个40℃以上的极端酷热天气。除了1934年有2天,从2000年以来,出现了14天,分别是2009年1天、2010年1天、2013年5天、2016年2天、2017年3天、2022年2天。今年也是近149年以来,上海最早出现40℃高温的一年。

这个夏天,在上海从事空调售卖与维修业的张师傅忙得不可开交,两个手机每天响个不停,不是买空调的,就是修空调的,忙起来电话都顾不上接。

“以前一个月撑死卖100台,现在一个月能卖500到1000台,订单最多翻了10倍。”张师傅告诉记者,空调的价格也随之涨起来了,一台空调价格能涨三四百元。

史上最热夏天,中国多地超过40度,欧洲在“燃烧”

多地高温致热射病高发

7月12日,南京一名37岁的装修工,由于长期在闷热的室内工作,出现头晕、乏力、虚弱、频繁呕吐的症状,被工友们送进了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急诊。测量生命体征时显示,其体温39.9摄氏度,血压仅有78/56mmHg,预检分诊处的护士考虑患者可能是中暑,立即将患者转运至急诊抢救室,最终确诊为热射病。

热射病,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受损的疾病。在中暑的分级中,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时。

高温下热射病来势汹汹,连续几天,浙江、四川、陕西、河南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热死人”现象频现。

7月5日,西安的建筑工人王建禄因热射病倒在了收工回家的路上,被送医后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去世。去世当天,55岁的王建禄总共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工作了9个小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在两天内收治了十多例中暑患者,包括一名严重的热射病患者。一名热射病男性患者今年56岁,7月10日在工地户外作业时出现头晕、呕吐反应,送医时体温41℃,意识不清,经治疗正慢慢好转,但因肾功能受损仍在住院治疗。

7月18日下午4时10分许,福建泉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接收一位昏迷的热射病患者,体温高达40.6°C,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救,女子心脏等各脏器损伤严重,抢救无效死亡。患者生前在泉州一家织带厂上班,工厂车间位于6楼顶楼,没有空调,通风条件勉强可以。但女子体型偏胖,这天下午从工位站起身后,就突然倒下,再也叫不醒了。

基于中央气象台与“天气五”网站整理的中国境内351个城市的气温数据,从7月3日以来,出现“高温天气”的城市数量不断递增,在7月11日,有接近40%的城市日最高温超过35℃。

相比2021年同期,高温城市数量的最大增幅达到36%;而相比2020年同期,最大增幅更是达到420%。在351个城市中,58.4%的城市7月日最高温的平均值高于去年同期,平均温度上升了2.3℃。

西南部地区气温升高最为明显,尤其是四川、重庆一带。

相比去年同期,重庆市7月平均日最高温增加了6.4℃,自7月6日起,重庆市的日最高温便高居39℃,11日与12日达到40℃。

全国2418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在7月6日17时的实时气温中,全国最热城市前三均在四川。截至7月15日,四川南充已有3例热射病人去世。

“今年夏天有点‘凶’!”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尹彬表示,7月以来,该医院已收治5例热射病患者。与同期相比,2022年收治的中暑患者明显增多。“去年6月医院最多就收治了20多例中暑患者,今年6月医院收治了40多例中暑患者,翻了一倍。”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黄存瑞告诉记者,热射病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高温热浪导致过早死亡,尤其是对高龄老人,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最后医生的诊断可能不一定是中暑或者热射病,但是高温热浪的暴露,诱发了这些基础疾病的发生。如果只统计热射病,那是远远低估了高温热浪的健康效应。”

《中国版柳叶刀倒计时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年度报告(2021)》显示,气候变化对中国人群健康的威胁正在持续上升。2020年,中国的人均热浪暴露天数比1986~2005年的平均数增加了4.51天,导致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增加了约92%。2020年约有14500人因热浪而过早死亡,由此产生的经济成本为1.76亿美元。

“一项近期对中国过去40年高温热浪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显示,因热浪死亡人数的增长,一方面与高温热浪发生的频次、强度有关,另一方面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有关。”黄存瑞说。

“过去人口增长较快,还有一些人口从凉爽的地区流动到东南沿海的城市,城市的热岛效应,让人群暴露于高温中。”黄存瑞说,老年人是高温热浪的易感人群,所以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也增加了它的致死风险。这些因素中,高温热浪的发生频次强度仍是使死亡人数增加的主要因素。

上述柳叶刀报告还指出,高温造成的劳动时间损失约为315亿工作小时数,相当于全国总工时的1.3%,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中国全年GDP的1.4%。

史上最热夏天,中国多地超过40度,欧洲在“燃烧”

“未来30年会越来越热”

“未来30年肯定是越来越热的,我百分之百确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告诉记者,基于去年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报告已经很不乐观了,去年极端高温事件集中发生在北美,今年在中国表现得更为显著。

去年IPCC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对未来全球的气温进行了预估,并给出了五种预估情境,分别对应了从极低到极高排放的五条路径。即使是极低排放的情况,在本世纪30年代全球温升也将达到并超过1.5℃。

“近期南方的高温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它一直向西深入,和青藏高原与西亚伊朗的高压贯通在一起。”魏科说。

7月15日,中国气象局发文解释道,今年6月以来,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大,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梅雨季的提早结束也为高温提供了环境。魏科表示,今年的梅雨季比较短,很早就结束了,由于副热带高压较强,时而将梅雨带北抬至江淮流域,时而又南移,这样在上海造成少雨高温的“空梅”,降雨量较常年减少七成。

浙江今年6月初入梅,6月26日即出梅,6月26日至7月12日,浙江省平均日最高气温超过35℃日数为12天,较常年偏多7天,余姚极端最高温度最大值达到41.6℃。魏科提示道,气象局测出的温度是百叶箱的温度,百叶箱距地面1.5米,周围空间宽敞,内部空气流动,生活中测量温度会受各种环境影响,温度可能更高,两者有所不同。

“从我国总体来看,整个梅雨季雨量减少了20%。”魏科说,这符合拉尼娜事件通常导致我国长江流域偏干旱的规律,但它和中国降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弱相关关系,很难每一年都一一对应,但今年的规律可以吻合。同时,拉尼娜事件也与北方降水有弱相关关系,从北到南的影响是,北方降水偏多,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华南地区降水偏多,今年的情况相关关系比较典型。

对持续的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影响,中国气象局称,根据统计分析,在多数拉尼娜事件次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易偏北。今年6月下旬以来,副高北抬,特别是台风“暹芭”于7月上旬北上后,副高加强西伸,伊朗高压东伸,并与中纬度大陆高压相结合,在我国上空形成稳定的暖高压带,进而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天气。

此外,由于副高携带的水汽使得我国中东部地区湿度较大,使得人的体感温度更高。与往年相比,今年7月以来,伊朗高压加强东伸后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中纬度大陆高压连成一个巨大的暖高压带,这在历史上比较少见。

2022年6月10日,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的通报,目前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至少延续到8月,北半球可能持续到秋季和初冬。一些长线预测甚至表明,此次事件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如果是这样,这将是自1950年以来第三个“三峰拉尼娜”(北半球连续三个冬季出现拉尼娜现象)。

在2021年中国也有明显较多的极端天气事件。今年发布的《中国气候公报(2021)》中指出,2021年中国气候暖湿特征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广发并发,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史上最热夏天,中国多地超过40度,欧洲在“燃烧”

欧洲在“燃烧”

今年发布的IPCC第六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报告提出,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此前发布的第一工作组报告科学界已形成一些共识,包括人类活动造成的变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认为影响正在导致包括热浪、强降水和干旱在内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为频繁和严重。

不仅是我国,整个北半球的高温热浪事件今年上半年都趋多。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约0.4℃,为1979年以来最高,其中俄罗斯北部、欧洲西部等地偏高2℃以上。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等地的日最高气温超过40℃,多个城市刷新高温纪录。

7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宣称,根据欧洲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数据,全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三的火热六月,并出现了广泛的极端高温事件。南极海冰6月份出现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连日来肆虐欧洲西部的高温天气持续。法国、西班牙等地发生多起山火,并且由于天气原因较难扑灭。

法国气象部门在当地时间7月17日发布公告称,自当天起,法国全境15个省份处于高温红色预警状态,另有51个省份处于高温橙色预警状态。

截至17日,法国西南部持续六天的山火仍在蔓延,超过100平方公里土地被烧毁,一万六千多人被迫撤离,火势甚至蔓延到了当地深受欢迎的度假地点波尔多海滩。当地消防部门称,夜间的高温和大风使灭火工作艰难。

为应对高温天气,法国已取消7月14日国庆节的传统烟花庆祝活动。

与此同时,西班牙的高温天气已经持续近一周,最高气温达到45.7摄氏度。17日当天,西班牙全境几乎都处于高温警报状态。根据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健康研究所提供的数据,高温天气已经造成其国内360人死亡。

7月15日,英国气象局发布有史以来第一个红色高温预警,随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预计部分地区气温将在下周飙升至40摄氏度以上。到16日为止,伊比利亚半岛已有超过598人因高温死亡(西班牙360人、葡萄牙238多人)。

荷兰、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和捷克也发布了极端高温天气预警,各国政府呼吁国民做好防暑和防火准备。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18025.html

Like (3)
Previous 2022年7月22日 下午2:28
Next 2022年7月23日 上午11: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