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三国志”|俄伊合力压美妥协,但这种抱团也很脆弱

作者:英特纳雄耐尔湃

本文转载自:国际湃(ID:pengpainews907)

  特约撰稿|钮松

【编者按】

美国总统拜登前脚离开中东,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于7月19日开始了他的中东之行,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会晤了伊朗和土耳其领导人。俄乌冲突战火正炽,美俄总统的中东之行的博弈意味不言而喻,而作为美国多年老对头的伊朗,以及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又能在这场三边会晤中得到什么?俄乌战场之外的地缘政治局势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外交学人”栏目推出“德黑兰‘三国志’”系列文章,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7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启了中东之旅。普京以参加阿斯塔那进程国家首脑峰会为由,现身伊朗首都德黑兰,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伊朗总统莱希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会面。尽管普京就相关具体问题与伊土领导人交换了意见并达成若干共识,但是不难看出,其主要目的仍是对美国进行反制。普京中东之旅是对美国总统拜登中东之行的直接“叫板”,这反映了在当前俄乌冲突大背景下,中东已成为美俄博弈的重要且关键的舞台。

德黑兰“三国志”|俄伊合力压美妥协,但这种抱团也很脆弱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9日,伊朗德黑兰,伊朗总统莱希在会前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左)。人民视觉  资料图

 

普京为何选择去伊朗

与拜登此次前往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和沙特等三国访问所不同的是,普京此次出访中东仅锁定伊朗一国。拜登利用此次中东之行,在吉达与中东九国领导人会面,可谓做足了场面;而普京的中东之旅则专以德黑兰为平台,展开“紧凑型”的俄伊土三边对话。作为对拜登应急式访问中东的回应,普京与埃尔多安随之选择相聚伊朗而非土耳其或其他中东国家,这有其必然性。


首先,俄伊土三国领导人相聚伊朗召开阿斯塔那进程国家首脑峰会,这实际上是一个早已具有初步规划的行程,拜登中东之行促使该峰会提前举办。2022年6月16日,俄罗斯总统叙利亚问题特使亚历山大·拉夫连季耶夫便宣布,下一次阿斯塔那进程国家首脑峰会将在今年夏天或今年年底举办,叙利亚问题的主要三个担保国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暂未就具体日期达成一致意见,此外伊朗方面表示愿意承办此次峰会。


7月13-16日,拜登仓促开启了其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首次中东之行,他与诸多中东盟国领导人的交流议题包括叙利亚问题、伊核问题、俄乌冲突和能源问题等,这不能不引起俄罗斯方面的高度重视。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对俄罗斯“围堵”与“群殴”不断加剧,再加上拜登此行在中东对俄罗斯“步步紧逼”,使得普京不得不及时调整日程并寻求应对。对于普京而言,同样亲赴中东才能相较于拜登的中东之行更具针对性,而前往伊朗出席该国此前期望承办的阿斯塔那进程国家首脑峰会,使普京的中东之旅少了几分“刻意”,多了几分“理所当然”。


其次,伊朗是拜登中东之行的主要矛头所指,普京前往伊朗参会,既是对伊朗最及时的支持,也能最强烈表达对美不妥协的态度。拜登在访问以色列期间,就伊核协议相关问题与以色列总理拉皮德进行了交流。为了安抚以色列方面的不满情绪,再加上面临伊核谈判仍旧僵持的艰难局面,拜登公开声言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并威胁不排除对伊动武。此外,拜登还大力推销有“中东版北约”之称的“中东防空联盟”,其目标不言而喻就是伊朗。这引发了伊朗方面的强烈不满。伊朗与沙特同处海湾地区,普京与拜登分别在德黑兰与吉达参加各自的峰会,这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普京前往伊朗参会,有助于最大限度引发国际舆论更为强烈的关注。

 

美国压力下俄伊抱团取暖

拜登中东之行被普遍“唱衰”且被认为收获寥寥,但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仍在中东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其影响力和主导力在正持续下降。同受制裁的俄罗斯与伊朗对美国在中东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保持着高度警惕且未敢掉以轻心,拜登出访中东对俄伊关系的进一步走近创造了契机。


首先,俄伊在政治上加强了“抱团取暖”,其目的是形成合力压美妥协。近年来,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诸多地区及国际事务中的分歧愈演愈烈,再加上美国不断拉“小圈子”和划分势力范围,其联盟政治不断得到强化。拜登政府上台以后,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俄罗斯在欧洲和中东的博弈不断加剧,尤其是北约不断扩容令俄罗斯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俄乌冲突不断加剧并出现长期化趋势以后,俄罗斯更是遭遇西方的普遍制裁。


拜登政府虽然在改善对伊朗关系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希望与伊朗就核问题达成新的协议,并为此做出了一定让步,但总体上幅度有限。美国的伊核政策总体上受到以色列和沙特等盟友的消极应对。拜登的中东之行既是为了通过对伊强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中东盟友,又是为了在俄乌冲突上进一步对中东盟友施加压力。俄伊因为共同的强大对手美国而走近,以在政治上形成合力并实现各取所需。


其次,俄伊在能源经济上加强了合作,其目的是改善自身经济处境,共同应对美国制裁和美元霸权。俄伊两国都是能源大国,油气能源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俄乌冲突爆发以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了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制裁。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油气出口制裁,拜登政府上台以后,美国对伊油气制裁并未得到根本解除。政治上的“抱团”为俄伊能源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借普京中东之旅的“东风”,俄罗斯将对伊朗展开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备忘录,俄将对伊朗石油业投资400亿美元,用于开发多个油田并帮助建设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出口管道等。这将极大提升伊朗的石油业技术水平,促进俄伊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上对抗西方国家的定价权。此外,俄伊还讨论了在双边贸易中放弃美元结算的问题,这也有助于进一步超越美元霸权,提升对美反制能力。

 

俄伊关系走势中的不利因素

如果说拜登前脚访问中东是一种应急外交,那么普京后脚访问中东则是一种反制外交。普京出访中东并加强与伊朗和土耳其的关系,寻求的是一种任务型的合作。尽管普京此行看起来“干货”颇多,但仍旧弥合不了俄伊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第一,俄伊在政治上貌合神离。俄对伊在叙利亚影响力的扩大存在警惕,两国在叙利亚未来的发展方向存在着较大分歧。此外,俄伊存在互将对方当做以斗争来求对美妥协工具的可能性,一旦美俄在俄乌冲突问题或美伊在核问题上有关系改善的迹象,都会对俄伊之间基于共同应对美国的脆弱政治“抱团”造成巨大冲击。


第二,俄伊在油气能源上合作与竞争并存。俄罗斯通过提供技术和资金帮助伊朗提升油气产能,这有助于夯实两国之间的政治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俄伊均为能源输出国,尤其是在受到美欧石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不得不寻找新的能源出口方向,这事实上进一步挤压了长期处在制裁之下的伊朗石油出口市场。为了稳固并扩大相对有限的石油出口市场,俄伊通过“优惠价”来吸引买家早已是常态化的操作。未来伊朗在俄罗斯帮助下实现油气产能提升后,如若两国的政治境遇与受制裁处境仍未有根本性变化的话,那么存在互打油气价格战的可能性,而这又会撼动两国合作的政治基础。

(钮松,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

《德黑兰“三国志”|俄伊合力压美妥协,但这种抱团也很脆弱》: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177797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2019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7日 下午1:52
下一篇 2022年7月27日 下午2: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