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英国媒体传出印度正在和英国谈判购买伊丽莎白女王级的详细设计方案,显示设计方案将发生重大调整。去年底印度海军又开始讨论略微减小吨位和尺寸,以降低成本、缩短建造周期。今年4月,印度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国有BHEL集团和通用电气子公司GE Power Conversion签署备忘录共同开发IFEP综合全电推进系统。 从这样的设计团队组合看最终的“维沙尔”号又会是一个世界航母技术大拼盘:采用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整体布局、福特级的EMALS电磁弹射器、集欧美技术大成的综合全电推进系统,同时搭载有人和无人舰载机,有人舰载机可能会从“阵风”和F/A-18E/F中二选一,搭配部分国产舰载机。上图是“维沙尔”号方案之一,采用的是滑跃起飞方式。不过女王级本身就有弹射起飞/阻拦降落方案,因此仍然有机会采用电磁弹射器,帮前宗主实现夙愿(参见落日余晖中的女王级(1)- 设计变迁)。不过无论是用哪种起降方式、引进多少先进技术,印度航母设计建造能力和中国的差距都在迅速拉大。如果说“超日王”号和“辽宁”舰还能略作比较,那么IAC-2和“福建”舰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等它服役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排到005、006了。一个国家四艘航母尝遍了蒸汽弹射、垂直起降、滑跃起飞、阻拦降落等所有航母运作形式,这在世界海军里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虽然印度国情国力和我国有很大差别,在设计、建造、运作、维护方面的经验教训仍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某种程度上比清一色核动力超级航母的美国海军更有借鉴意义。一、自力更生。大国的国防依靠外购是买不来的,即使如印度这样因为地缘政治条件而左右逢源,可以从俄罗斯、欧洲、美国、以色列等军工强国引进各种技术和装备,只要自己不掌握核心技术,在系统集成和实际运用中就会处处受制于人。印度航母之所以有这么多形态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长期无法自行研制舰载机,从国际市场上买得到怎么的型号航母就得改装进行适配,颇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从阻拦索到刹车片、从锅炉到雷达,印度航母上几乎所有关键部件出现故障都需要依靠国外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甚至得送往海外返修,费时费力,自己无法掌握航母运作维护周期。二、脚踏实地。航母的使用经验只有通过一次次暴风雨的洗礼、一场场贴近实战的演习逐步积累,在茫茫海空想弯道超车一夜之间就成长为航母大国是不现实的。印度积累了60年的航母使用经验,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航母还会出现重大设计失误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三、大国重器。核潜艇还是航母优先曾经引发各个海军大国和民间的多年争论,事实证明航母的作用仍然是无可替代的。以印度为例,即使只有一艘战斗力属于中下水平的航母,凭借其战略机动性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从马六甲海峡到阿拉伯海的广阔海域,对世界贸易和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印度一直致力建立双航母乃至三航母舰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