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作者:彭鹏

本文转载自:博物(ID:bowuzazhi)

不吃饭的时候,我总喜欢舔舔牙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特别是上门牙上的内侧,总能感觉到牙齿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条突起的棱,还挺好玩。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看到那些突起的棱了吗?

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不是所有人门牙背面都有突出的棱,欧洲人的门牙背面竟然是平的???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黑发黑眼黄皮肤,不如门牙最显著

说起我们中国人的体貌特征,或许你就会想起那首《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然而,黑眼睛和黑头发,其实在世界各地许多民族中都很常见;十几亿华人的肤色,也有从偏白到偏黑的广阔色谱。其实,中国人真正的“典型特征”,就是那些牙齿背面突出的棱。

很多中国人上门齿的背面是两边高、中间低,像是把小铲子,这种特征在体质人类学中被称为“铲形门齿”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铲形门齿

图片来源:twitter.com

统计表明,将近90%的中国人,都有这种铲形门齿。在日本、韩国等东亚近邻民族中,铲形门齿的比例也相当高,而在欧洲、非洲各民族的人群中,就极罕见了。比如欧洲人中,只有约2%有铲形门齿。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人类上颌中门齿的铲形特征分为四个等级,大部分中国人属于后三种类型,也就是拥有不同程度的铲形门齿特征。

从相貌上,这副长在牙齿背面的“铲子”完全看不出来。但因为它在东亚人群中特有的高频率,加上牙齿可在遗骨中长期保存,因此对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法医来说,铲形门齿才是东亚人群的主要识别特征。

顺带一提,人嘴里上下排共有8颗门牙,其余6颗通常也有或深或浅的“铲子”。但上颌中门齿最直观最突出,各族群差异最明显,因此被当作族群识别标准。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铲形门齿和非铲形门齿

图片来源:wikipedia

美洲亲戚有,南洋亲戚却无?

国内互联网上曾有个流行段子,说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其实是远渡重洋的殷商遗民,甚至还有“印第安=殷地安”的说法。虽然这说法极不靠谱(叫“印第安人”是因为当年哥伦布误把美洲当印度,搞了个乌龙),但印第安人的肤色、相貌确实跟中国人有几分相似,出现铲形门齿的频率也非常高。难道美洲原住民和中国人真是亲戚?

答案是肯定的。

印第安人的祖先,大约在距今2万~1万年前的冰川期,才从东北亚进入美洲大陆——当时气候寒冷、冰川扩大,海平面随之降低,使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变为陆桥。东北亚的狩猎民族追逐着兽群,通过陆桥来到了这片陌生大陆。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冰河时代的“白令陆桥”和现代推测的美洲先民迁徙路线。白令陆桥处于高纬度地区,冬季干冷缺乏日照。而铲形门齿基因所代表的特性,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这种环境的适应力,因此美洲原住民大多也携带这个基因。

以古人类学的尺度看,印第安人的祖先和东亚人的祖先,分家时间不算长。既然这样,两家有着相似的外貌和同款门牙,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长得很像东亚人,并且具有东亚人典型的铲形门齿,在基因上也比较接近。“亚美人种”这个称呼,就是以东亚人和美洲原住民命名的。图片来源:history.com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美洲原住民的铲形门齿

图片来源:pinedaleonline.com/Dave Vlcek

然而,与东亚人血缘颇为密切的另一大族群——在东南亚、太平洋广布的南岛人,却很少出现铲形门齿。看来,大板牙里藏着的亲戚关系,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诸多岛国民族都属于南岛人,他们是8000~5000年前从中国大陆南迁出去的,和我们一样属于“亚美人种”(旧称蒙古人种)。虽然血缘接近东亚人,但因为长期生活在热带,他们普遍肤色较深,而且很少有铲形门齿。图片来源:wiki

上百万年的“东亚标配”

铲形门齿不光被用来划分族群,还曾经卷入一场巨大的纷争:我们从哪里来。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在古人类学界,长期存在着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全球的现代人(智人),都是数万年前从东非迁徙而来,称为非洲起源说”;另一派则认为,各地的人类,都是由本地的早期人类原地演化而来,称为“多地起源说”

主流的“非洲起源说”有基因分析为据,而“多地起源说”在东亚地区,也有化石佐证:在中国境内出土的化石古人类中,从著名的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等直立人,到年代晚些的丁村人、马坝人等早期智人,山顶洞人等现代人,几乎都有着铲形门齿。而在东亚之外的其他地方,古人类有铲形门齿的情况十分少见。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图中显示的,是世界各地部分人群中,铲形门齿出现的比例。但由于数据采集自不同研究者不同时期的调查,所采用的鉴定标准并不统一。据最新估测,其中中国、蒙古、日本三国的数据只统计了“典型铲形门齿”,而北美皮马人的数据则包括了“典型铲形门齿” 和“半铲形门齿”。实际上,东亚人和美洲原住民的铲形门齿比例相差不多。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元谋人”的两颗门齿化石

图片来源:wiki

吃货们可能会问了,门牙有没有“铲”,对吃东西有没有影响呢?

答案是:没有。

一些“多地起源说”的支持者认为,东亚古人类普遍长出的铲形门齿,不大可能是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更可能是从祖先一脉相承而来……难道,我们东亚人的祖先真的与众不同?

铲形门齿是“充话费送的”?

随着生物科技发展,人类学者开始把研究DNA作为新的突破方向,这就是分子人类学。很快,研究者们就找到了控制铲形门齿的关键——EDAR基因,它负责调控皮肤、毛发和汗腺的发育。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相比其他现代人族群,大部分东亚人、印第安人身上的EDAR基因,带有一个突变:EDARV370A。铲形门齿这个特征,正是它的杰作。

不过,比起改变门牙的形状,它还有更多、更大的用处:EDARV370A导致的变异,能让人长出较为粗硬、不易卷曲的毛发,拥有更多的汗腺和皮脂腺(但东亚人的大汗腺一般不发达,因此体味较轻)。由于乳腺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汗腺,于是携带该突变基因的女性,乳腺组织更致密、发达,能产生有特色营养的乳汁,同时乳房脂肪减少,外形更小巧。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与铲形门齿相关的基因突变(ARV370A),带来的几项身体特征。

头发直,易出汗,乳房小,这些都符合现代东亚人(以中国人为代表)的总体体质特征。为什么这个突变基因在东亚如此普遍?

研究者认为,这是对东亚环境的适应:东亚地区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冬冷夏热温差巨大。汗腺密集,出汗更多,有助于度过酷夏;较多的皮脂,能在冬季的干冷寒风中保护皮肤;特殊的乳腺,则可为婴儿提供含更多脂肪酸和维生素D的奶水。由此看来,铲形门齿只是个基因关联的“附赠品”。而前面那些特征,才是这个突变基因被选择出来的理由。

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尤其是在纬度较高、冬季漫长干冷且缺乏日照的东北亚地区,发达的皮脂堪称保命神器。而母乳中较多的维生素D,则能减少婴儿对日照的依赖——如果不从食物中摄取,人体需要阳光中的紫外线帮忙,才能合成维生素D。

印第安人极高比例的铲形门齿,大概就是祖先穿越北极圈内的白令陆桥留下的印记。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南岛人很少出现铲形门齿:他们住在温暖湿润的热带海岛,没有干燥、严寒和日照太少的困扰,这个突变自然就不会被选择出来了。

撰文 | 彭鹏

绘图 | 郑秋旸 孟凡萌

图片 | 图虫创意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32755.html

(3)
上一篇 2022年8月16日 下午1:33
下一篇 2022年8月29日 下午12: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