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黑羊
本文转载自:地缘谷(ID:Geo-Valley)
乌拉圭,是位于南美洲东南部的一个国家,国土面积只有1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2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国。
然而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非常高,人均生活水平也位居拉丁美洲前茅,属于中等发达水平国家范畴,其人类发展指数更是位列拉美第三,仅次于智利和阿根廷。除此之外,乌拉圭的贫困率也是拉丁美洲最低,再加之其优美的自然风光、繁荣的经济、安定的社会环境,人们将乌拉圭称为“南美洲的瑞士”。
同其它的拉美国家一样,乌拉圭在独立之前也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不过乌拉圭的情况相较于它的南美兄弟们要更加复杂一些,其主权在几个国家之间反复易手,几经辗转,才终于获得独立。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美洲之时,乌拉圭被划分为西班牙的殖民地,隶属于西班牙四大总督辖区之一的拉普拉塔总督辖区,西班牙人在这里修建了蒙得维的亚港,日后这里成为了乌拉圭的首都。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自由和民主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而随着拿破仑的崛起,法军开始横扫欧洲大地。1810年,西班牙本土被法军占领,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风起云涌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就此爆发。趁此良机,后来被称为“乌拉圭国父”的民族英雄何塞·阿蒂加斯于1811年领导人民进行独立战争,并于1815年控制了乌拉圭全境。但就在此时,由于害怕独立运动会威胁到自己在巴西的统治,葡萄牙王室决定出兵干涉,于1816年对乌拉圭发动了进攻,尽管阿蒂加斯顽强抵抗,但葡萄牙最终还是占领了整个乌拉圭,阿蒂加斯被迫流亡国外。1821年,葡萄牙将乌拉圭并入了巴西。可好景不长,在拿破仑战争中搬迁到巴西的葡萄牙王室没有想到,报应早晚有一天也会落到自己头上,1822年,作为巴西摄政王的葡萄牙王储佩德罗在当地人的支持下,宣布脱离葡萄牙,成立巴西帝国,葡萄牙失去了自己最大的一块殖民地。就这样,乌拉圭的主人从葡萄牙变成了巴西,但无论是谁,也无法熄灭乌拉圭人民心中自由的火焰,1825年,胡安·安东尼奥·拉瓦列哈率领民众再次发动起义,收复蒙得维的亚,乌拉圭再次独立。此时的巴西试图收回乌拉圭,但在阿根廷的干涉下,加之国内的财政危机爆发,巴西人根本没有实际能力收复乌拉圭,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乌拉圭走向独立。而这时的阿根廷政府,由于遭到国内地方分立主义势力的反对,处境也十分困难。1827年,两国举行谈判并试图签订和约,规定乌拉圭仍属巴西。在乌拉圭的独立即将再次遭到覆灭之时,正在全球布武的大英帝国登场了。英国人企图在南美地区扩大影响力,希望能将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作为前进基地,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便唆使阿根廷对巴西继续进行战争。1828年,在英国的支持下,阿根廷军队和乌拉圭民众将巴西军队被逐出了乌拉圭。同年8月27日,在英国的干预下,巴西和阿根廷签订《蒙得维的亚和约》,正式承认乌拉圭独立。这次是彻底独立了。图为蒙得维的亚独立广场。来源.wikipedia作为阿根廷和巴西的缓冲国,乌拉圭的发展深受两国影响,1835年,独立后的乌拉圭出现了两个互相对立的政党,即红党和白党,巴西和阿根廷利用两党之间的斗争染指乌拉圭,干涉乌拉圭内政。而此时乌拉圭北部的巴拉圭迅速崛起,巴拉圭鼓励对外贸易,大量引进外资,实施军事改革,实力大大增强,国家逐渐走向近代化,成为了一个地区性的强国。巴拉圭是一个内陆国,缺乏出海口,而继任巴拉圭总统的小洛佩斯一直想要在乌拉圭地区施加影响力,借用乌拉圭的海港,而这也就与阿根廷和巴西试图控制乌拉圭的野心形成了冲突。1864年,乌拉圭发生了政变,叛乱的红党推翻了执政的白党,阿根廷和巴西都支持叛乱的乌拉圭红党,严重影响了乌拉圭的局势和地区安全,小洛佩斯严厉指责阿根廷和巴西对乌拉圭的”帝国主义政策“,在警告无果后,小洛佩斯下令出兵,巴拉圭战争就此爆发。同年5月,叛乱的红党在乌拉圭掌握了政权,与阿根廷和巴西结成三国同盟,共同对抗巴拉圭,小洛佩斯纵然是英勇善战,也无力抵抗数倍于己的三国同盟,1870年,巴拉圭战败,战争结束。这场南美洲历史上最致命、最血腥的战争,以巴拉圭的完败而告终,战后的巴拉圭彻底沦为了一个保守的三流国家,在国际上从此默默无闻;而乌拉圭却借此一战赢得了一个稳定的外部局势,为之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石。战争结束后,乌拉圭政府制定了政策,削弱政党权力,减少外国势力的干涉,加强中央集权,乌拉圭从此迎来了经济稳定、社会安宁的良好局面。乌拉圭的经济主要是以出口农业为主,乌拉圭气候温和,境内大部分地势平坦,适宜发展农牧业,但战后的乌拉圭人力短缺极为严重,在战争结束后的1870年,乌拉圭的人口只有30万,相比于当时1000万人口的巴西和150万的阿根廷,乌拉圭的人口还不足它们的一个零头,为了吸引劳动力,乌拉圭大力鼓励移民,许多欧洲移民纷纷涌入乌拉圭。乌拉圭在二十世纪大量出口农产品到欧洲各地,借助农牧产品出口的巨大优势,乌拉圭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迅速成为南美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作为缓冲国,乌拉圭确立了中立地位,因而避开了频繁的军事政变和不当的经济改革,在其它的拉美兄弟纷纷走入混乱之时,乌拉圭也没有像其它拉美国家一样落入先富后穷的悲惨局面。在一战和二战中,远离战火的乌拉圭凭借粮食和木材出口,在短时间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二战后的乌拉圭,人均收入直线上升,社会福利更是不输于欧洲国家。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乌拉圭因其政治上的稳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的安宁,而被誉为“南美的瑞士”。在社会改革方面,乌拉圭有几个值得称颂的成就:乌拉圭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农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的国家,是拉美第一个给予妇女选举权、最早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国家。乌拉圭的国土面积只有17.6万平方公里,但其中约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作为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占到了全国土地的80%以上,乌拉圭的农牧业人员占到了全国人口的10%以上,其农牧业的生产总值更是达到了国内总值的12.3%。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的潘帕斯草原。来源.wikipedia乌拉圭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并且盛产宝石,因而被称为“宝石之国”,其林业和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主要出口产品有鱼类、肉类、羊毛、水产品、皮革和稻米等,其中肉类、羊毛、皮革等传统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3以上。除此之外,乌拉圭也是全球著名的”避税天堂“,政府通过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保持了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银行保密程度堪比瑞士,对于客户有着严格的、守口如瓶的保密规定,南美许多国家中的富豪都会将资金存在乌拉圭的银行里。在安全方面,与拉丁美洲的其他地区相比,乌拉圭是一个非常安静和安全的地方,当地居民有着较高的教育水平,对外国人十分热情,再加上乌拉圭美丽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乌拉圭成为了度假或移民的理想目的地。虽然从50年代中期以后,乌拉圭经济一度出现增长乏力,1973年还出现了持续衰退,但乌拉圭仍然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在教育及人文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乌拉圭仍居拉美国家的前列。目前的乌拉圭,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安定祥和,加之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已经成为了许多海内外游客心中的人间天堂。参考资料(上下滑动):《列国志:乌拉圭》贺双荣编;《拉丁美洲文明》郝名玮 徐世澄;《拉丁美洲独立后的经济发展》(乌拉圭)路易斯·贝尔托拉上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3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