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wenboling2020)
当时觉得是平平无奇的一天,
多年后回想起来才发现,
人生在那个夏日已经转向了。
1
聊一个老掉牙的话题,毛泽东毕业后为什么没有出国留学。
相信大家看过很多这方面的解读,包括费用不够、放不下生病的母亲、立志留在中国做些事情等等,但是我觉得,这些解读都太表面化了,远远不足以解释毛泽东的人生重大决断。
这篇文章,我就用毛泽东的求学方法和时代变化,来解读一下没有出国留学的问题。
马上就到高考和毕业季了,希望毛泽东的故事,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点参考。
1914年3月,湖南四师和湖南一师合并,已在四师读了一年预科的毛泽东,也随大流成为一师的学生,同年秋天被分配到本科第8班。
湖南一师开设20多门学科,非常杂乱,习惯在图书馆自学的毛泽东很不喜欢,认为学这些乱七八糟的课程没什么用,与其在没用的课程上浪费时间,不如专心攻读一门课程,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于是他制定了自学计划,把学习重点放在文史哲等社科学问上,包括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学者文集等等,凡是社科类的,毛泽东几乎无书不读。
在自学读书的时候,毛泽东发现有一些不懂的问题。然后他会找来有关某个问题的所有参考书目,一本一本的读过去,并且把相关知识点写在笔记本上。
据同学们回忆,毛泽东每个笔记本上都写的满满当当,把这些笔记本放在一起,能装满一个提篮。
至于其他学科,毛泽东基本放弃了。
有次上静物写生课,他直接画了一条横线,横线上面画半个圆圈,告诉老师说这是“半壁见海日”,老师都无语了 。
就这样自学一年,虽然毛泽东的学问长进非常大,但他发现,还是有些不对劲。
自学能解决不懂的专题,但是不够博学,极大限制了毛泽东的知识范围,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很容易陷在小圈子里自嗨。
发现了问题,毛泽东决定改变自己。
1915年6月25日,他在写给同学的信里说:
“学校试验今日完,吾于课程甚荒。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
“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前者已矣,今日为始。昔吾好独立蹊径,今乃知其非。”
“学校分数奖励之虚荣,尤所鄙视,今乃知其不是。”
他放弃了完全自学的方法,准备在自学的同时,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一步步来,甚至觉得考试分数也蛮有意义。
大家注意“先中后西”四个字,这是毛泽东最重要的人生立场。
他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才是读书求学改造中国的青年。做学问要先学会中国学问,再去参考外国学问。分析国内外的政经问题,一定以“对中国的利弊”为核心原则。
总之一句话,一切以中国为中心。
那年毛泽东23岁,此后几十年,这种立场将决定他的选择判断。
改变学习方法之后,毛泽东开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再是和老师作对的刺头学生,成绩直线上升。
而在正式学业之外,毛泽东特别关心政经时事。
湖南一师有个阅报室,湖南、上海和北京的知名报纸,每天都会按时放在报架上,给学生们阅读增长见识。
来来往往读报纸的人不少,但每天都来蹲点两小时的只有毛泽东。他把报纸上的人名和地名都用小纸条记下来,随后在地图上仔细找,直到把新闻的来龙去脉弄明白为止。
这么几年下来,毛泽东对时政的分析能力大涨。
同学们都叫“时事通”,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来请教。而毛泽东给同学们分析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在讲完之后,再联系到中国的历史和时事,达到贯通古今中外的效果。
举个例子。
如果你向他请教“拜登新政”的话题,他会给你详细分析拜登为什么能上台、施行半年的新政到底要干什么、拜登和普京撕逼有什么诉求。这么一套分析完之后,你对拜登新政就基本明白了。
但是远远不够,毛泽东会继续告诉你,中国古代王朝也有类似的局面,并且捋出一条详细的时间线。
打通古今中外,毛泽东要回到现代中国,明明白白告诉你,中国怎么做才能赢。
这事在《如何成为毛泽东一样的奇男子?》里详细说过。
不管你服不服,反正毛泽东的同学都佩服他。
所以萧三说:
“毛泽东的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很中肯,都能启发人向前进,再往远大处着想。你有什么疑问,只要和他一谈,便一切迎刃而解,一切都明朗化,都有办法了。”
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人。
慢慢的,毛泽东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他们就是新民学会的原始人马,毛泽东就是小团队的灵魂人物。
2
1918年的春夏之交,毛泽东即将从湖南一师毕业,和现代学生一样,必须思考继续求学还是参加工作的问题。
毛泽东和新民学会的同学商量之后,总体意见是湖南比较闭塞,各种学问也很落后,想完成“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梦想,必须出国留学,看看外面的大世界。
既然决定出国求学,那么去哪里呢?
他们有两个选择,一是去华侨遍地的南洋,二是日本,因为留学日本是清末潮流,很多辛亥革命元老都有留日经历,而且到目前为止,中国留日学生还有近万人。
大家考虑很久,觉得日本比南洋发达,又是变法成功的榜样,出国留学应该去日本。
新民学会的同学都是优秀青年,每个人都有资格出国留学,但是经费不足,不可能每个人都去,于是新民学会干事会决定派罗章龙、周晓三、傅昌钰去日本留学。
罗章龙的家里穷,觉得出国留学有压力,便私下找毛泽东谈话,说能不能换个人,我就不去了吧?
结果毛泽东批评罗章龙,这是新民学会决定的事,不是你个人的事,有什么困难大家来想办法,你要出国完成求学的任务。
何叔衡也在旁边说,你有困难是实情,我们一定想办法送你出去。
大家发现没有,毛泽东是支持出国留学的,但不是非自己出国不可,只要新民学会的其他同学能出去,把国外的知识学回来就行。
也就是说,毛泽东眼里的出国留学只是手段,最终要借外国的知识,解决中国的问题。
在留日这件事上,毛泽东类似于组织者的角色,而不是亲自参与者。
这两个角色的区别太大了。
组织者是帅,动员人力物力出国学习,回来把知识贡献出来为我所用。参与者是将,亲自出国学习回来用外国知识干活。
很明显,站位和格局就不同。
罗章龙听了毛泽东和何叔衡的话,决定去日本,自己出了一半费用,新民学会的同学支援了一半,然后起身东行。
新民学会在长沙北门的平浪宫聚餐,给罗章龙送行,毛泽东递给罗章龙一个信封,他打开一看,发现是毛泽东用“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写的一首《送纵宇一郎东行》。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自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艨艟巨舰直东指。
……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不过罗章龙去了上海以后,听说日本警察殴打爱国留学生,甚至出了人命,知道日本的环境变了,不再是留学的好地方,就没去日本。
也就是在此时,赴法勤工俭学的消息传回湖南。
赴法勤工俭学是同盟会元老李石曾牵线的。
那时候“一战”结束,中国通过派遣30万华工去欧洲,莫名其妙混成战胜国之一,国际地位稍微提高一丢丢,于是各国就准备退还一部分庚子赔款。
李石曾在法国工作学习多年,又安排过几次留学法国的事,便找到北洋政府,建议把法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做为教育基金,单独设立一个委员会管理,并且在法国成立一个大学。
中国可以宣传赴法勤工俭学,选拔有基础的优秀青年,用教育基金的钱,帮助他们去法国的大学读书学习。
于是,赴法勤工俭学就这样启动了。
不管怎么说,去法国留学是好事,前期去北京打前站的蔡和森,不断给毛泽东写信,让他和其他会员赶紧来北京,商量赴法留学的事,恩师杨昌济也希望你来,不要再犹豫了。
蔡和森在信里还说,三年之内,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
壮大团队、发挥大家的才智,这才是他们赴法留学的潜在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出国读几本书、混一张文凭。
只要完成这个目标,其他的事都可以商量。
1918年8月,毛泽东、萧子升、李维汉、李富春等20多名同学启程北上,筹备赴法留学的事。
到北京以后,毛泽东在杨昌济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估计不太方便,就搬到三眼井与蔡和森等人租房住。
由于房子小,他们只能挤在炕上睡觉,每个人只有一块砖头的空间,半夜起来上厕所要和旁边的人打招呼:“哎,我要起来了啊。”
第二天早上,所有人都累的骨头发酸。
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去北大图书馆,一边工作一边筹备赴法留学,其他人则去留法预备班学习。
法语是必备课程,除此之外,每个人要学一门手艺,钳工、木工、制图、机械都可以,保证去了法国能做到“勤工。”
从这个安排就能看出来,毛泽东依然是组织者、推进者的角色,自始至终,他都不是亲自学习的角色。
就像刘邦和朱元璋一样,他们组织起兵力、钱粮、武器装备,然后分配给韩信和徐达、常遇春等将军。等各路将军得胜回朝的时候,军功和鲜花都集中在将军的身上,但你能说,胜利和刘邦朱元璋没关系吗?
在留日和留法的过程中,毛泽东就是干这个活的。
即便没有学习一门手艺,毛泽东还是取得公费留学资格。
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那时候去法国的旅费就得几百块,而毛泽东家族的产业就3000块,如果全部自己来出,肯定不可能去法国。现在有了公费留学资格,毛泽东想去是可以去的。
但是毛泽东放弃了,并且鼓动罗章龙也放弃公费。
他觉得留学法国么,有人去就好了,新民学会不用所有人都去,最好留两个人在北京,要不然新民学会在北京没有驻点,以后想发展起来就难了。
于是毛泽东建议,自己以图书管理员的身份,在教员和学者之间活动,走上层路线。罗章龙以北大学生的身份,在学生中扩大影响力,走下层路线。
两条线同时进行,以湖南为根基、北京为跳板、外国为羽翼,逐步扩大新民学会这个团体的影响力。
后来他和陶斯咏也说过类似的话:
“我们的同志,应该到世界各地考察,不应该堆积在一起。最好是一个人开辟一个方面,这样的话,各方面都容易打开局面。”
全世界一盘棋,才是他们的眼界。
现在很多人吐槽毛泽东没有出国留学,脑子里没有洋墨水,典型的格局小了。
3
为了团队的整体利益放弃赴法留学,毛泽东有没有后悔过呢?或者说他自己想不想去法国?
他不想。
毛泽东在陕北接受斯诺采访,说了自己当时的想法:
“虽然我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而且新民学会也支持这个运动,但是我并不想去欧洲。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不够,我把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
这是在团队利益之外,关于学问的思考。
这个思考不是突然冒出来,而是在1915年改变学习方法的时候,定下的“先中后西”原则。
到底什么是“先中后西”呢?
毛泽东也有自己的理解,我摘录一段毛泽东写给周世钊的信,大家就明白了。
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过洋的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
因此我暂不出国去,暂时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问的纲要,我觉得暂时在国内研究,有下列几种好处:
1、看译本比原本快,可在短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
2、世界文明分为东西两种流派,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而且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
3、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微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地盘内的情形,不能不实地调查和研究。这层功夫,如果留在出洋回来再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
不如现在做了,一来无方才所说之困难,二来可携带些经验到西洋去,考察时可以借鉴比较。
这才是“先中后西”的意思啊。
很多人盲目迷信欧洲的文化和制度,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圆,只要出国留学工作,就是镀了一层金,回国能身价百倍。
可问题是,那些迷信欧洲文化制度的人,往往不明白欧洲的文化制度好在哪里,不足的地方又是什么。
于是在盲目迷信的心理暗示下,把欧洲的精华和糟粕都学回来,言必称民主自由,行必求人权律师,成为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这些香蕉人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
他们不知道欧洲的精华是什么,也不知道中国的糟粕是什么,更不知道外国的文化制度和中国如何对接,最终只能在那里高谈阔论,把自己搞得人不人鬼不鬼。
要是身居高位掌握社会资源,还要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北洋政府的部长总理们、国民党的高知官员、王明和博古为首的留苏派、现在臭大街的公知,本质是都是这种不中不西的香蕉人。
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统称为人的三观。
如果一个人没有成熟的价值观,即便见过全世界,也不可能对世界做出正确的判断,又能有什么世界观呢?
而价值观的来源,便是本国的文化、知识和制度。
你必须对本国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有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建立起一套判断世界的价值体系,然后才能磨砺出完整的世界观。
这样看问题就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所以毛泽东在深思熟虑以后,决定放弃出国的机会,留在国内扎扎实实地学习中国的文化制度。
等多年以后彻底把中国研究明白了,再去出国留学,就能知道应该学习什么、放弃什么、中国的优点是什么、外国的缺点是什么。
这样才能活得通透,做出来的事才漂亮。
于是几十年后做了领袖的毛泽东,就知道苏联的工业化可以学习,但苏联的修正主义必须批判。美国的民主自由可以学习,但美国的资本主义必须打击。
那些掀起时代风云的国策,起点就是毛泽东1919年做出的决断。
4
毛泽东不愿意出国留学,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这个点之前没人说过,那就是他意识到历史走到十字路口,中国极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接受斯诺采访的时候,谈起赴法留学的问题,另外加了一句:我有别的打算。
而且毛泽东和萧三说过:“中国处于伟大的变动中,我不能离开这个战斗的环境。”
看到了吧,他对历史进程有清晰的感知。
我们常说,决定人生命运的最大问题,不是努力或者躺平,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历史进程,也就不知道努力奋斗的方向。
比如40年前,大部分人都在追求铁饭碗的时候,你能感知到时代变了,放弃一切去沿海城市做生意吗?
比如30年前,大城市的房价逐渐上涨,你能感知到房地产的时代到来,用全部积蓄买两套房子上车吗?
比如20年前,全世界都处于互联网爆发的前夜,你是进厂上班继续追求铁饭碗,还是在互联网大厂起步的时候,加入进去博一个未来?
比如10年前,移动互联网起步,码农的时代到了。那个时候加入某app的码农,只要熬到现在,期权和年薪加起来不得了。你当时能意识到码农的前景?
现在是2021年,中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然有一些可能爆发的行业或者工作,只要现在找到这些行业,并且全力以赴的拼一把,你就足以改变命运。
你知道是哪些?
时代对先知先觉者的奖励,往往是最丰厚的,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收获十倍甚至百倍的收益。
但是很可惜,大部分人都是随波逐流,能感受到历史进程的人凤毛麟角。
而毛泽东就是凤毛麟角中的一个。
我们前文说过,他在湖南读书的时候,主要做两件事情:
博览群书,解决学问上的专门问题。
勤读报纸,关注国内外的时事变化。
他做这两件事的时候,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互为表里齐头并进的。
博览群书求学问,是为了解释国内外的政经时事,勤读报纸,反过来又验证了书本上的知识,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塑造了博古通今的青年毛泽东。
所以他给同学们分析时事的时候,才能把知识、时事、历史经验融合在一起,说清楚时事新闻的来龙去脉,并且给出解决的方案。
这样一个胸怀天下事的人,必然是特别通透的,怎么可能感知不到所处的历史进程。
那1919年发生了什么,毛泽东凭什么断定中国处于伟大的变动?
我们来回顾一下。
首先是“一战”结束了,俄国、德意志、奥匈帝国的王冠掉落在地,英国和法国被战争极大削弱,有强大制造业的美国异军突起,出现不同以往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其次是积贫积弱的中国,竟然成了战胜国,中国人以为有了国际地位,一扫鸦片战争以来的积郁之气。
再次是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要求取代德国在中国的特权,丝毫不顾及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
最后是北洋政府的软弱和无底线。
不仅在国际上争取不到话语权,就连国内也是混战不断,包括直系和皖系争夺最高政权、湖南军阀张敬尧残害人民、各种思潮在战后传入中国。
极度骄傲和极度自卑、大国梦想和小国现实、国际压力和国内黑暗,几种矛盾的现状混在一起,很难说是正常的国家状态。
而且在筹备赴法留学的时候,中国在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铺天盖地,各地学生开始发出“还我青岛”的诉求。
于是毛泽东断定,要出大事了。
他送完赴法留学的同学,便回到湖南做高小的历史教员,每周教6小时的课程,其余时间和何叔衡等新民学会成员聊天开会,决定不站在历史潮流旁边看热闹,组织青年响应收回青岛的爱国运动,并且和湖南军阀张敬尧斗争。
5月中旬,邓中夏到长沙和毛泽东、何叔衡商议,北京和湖南联合行动。毛泽东还写了传单,开头第一句就是:
同胞们,起来。
这是他革命事业的起点。
此后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驱逐张敬尧、信仰马克思主义、参加建党、领导农民运动,在革命道路上越走越远。
金一南教授在《苦难辉煌》里说,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能判断时局,有历史的自觉性。(大意是这样,原话我忘记了)
毛泽东有历史自觉性,绝不是误打误撞的幸存者偏差,而是多年苦读思考磨砺出来的。
这份苦工夫,其实每个人都能学习。
5
人生要做无数次决定,但能改变人生大方向的决定,往往就是一两次。
可能当时觉得平平无奇,几十年后回想起来才发现,原来人生的转折点,就是那个平淡的夏日。
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马上又是大学毕业季,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用。
如果能从毛泽东的故事里,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那才是“我走之后,你们就是我”,也是这个号“历史照进现实”的初衷。
《无问西东》结尾处有段旁白,很暖。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青年毛泽东无问西东,希望刚刚开始人生路的青年学子们,也能是这样的人。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