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制造业升级这件事

作者:卡夫卡不忙了

本文转载自: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

在德国政府极力反对下,巴斯夫在湛江的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正式投产。

这个基地可以用命运多舛来形容,2013年开始选址,到2018年7月份才正式宣布,中间一直有反复,懂王因素,德国本土因素,都在延缓项目的进程。

做项目投资的应该都知道,签订协议,挖坑动工跟重要装备落地中间其实有很多来回扯皮的余地,各种条件能反复讲。直到俄乌冲突爆发,巴斯夫德国工厂彻底干不下去了,天然气价格已经让这家化工巨头成本剧增,更严重的是,即便愿意给钱,也会面临无气可用的局面,于是位于中国湛江的基地建设速度陡然加快。

德国作为欧洲重工业中心,当地政府再怎么迁就绿党,但出于实际利益考量,这种高端重化工企业,也是不太愿意外迁的。重化工业不同于轻工业,广东开制衣厂的老板一看情形不对,几天就能搬到越南重起炉灶,在越南拿不到欧美订单,又能连夜跑路。

重化工企业设备投资额巨大,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一旦进入到生产周期,哪怕是拼着亏损,企业也会咬牙扛下了,生产一旦停下来,重新再启动的投入就是个天文数字。

大家不妨看看美国钢铁行业的新闻,哪怕是懂王疯狂加关税来保护本土钢铁企业,请问保护了几年了,美国钢铁生产有起色了吗?

从另一个角度想想,如果搬迁到海外能赚钱,这些企业有可能再回来吗?德国是个高福利国家,背后对应的是高税负,资本在海外赚到的钱回来就要被划拉一刀,对资本而言,最有利的方式是把利润藏到海外。为啥美国跨国公司们都喜欢把海外利润藏在爱尔兰?再怎么用爱国热忱跟减税都无法忽悠他们回美国本土?

这些还是类似苹果、谷歌、微软这样的轻资产企业,真有那种重资产的,更不可能回去了。

去工业化跟挥刀自宫一样,在全球化大生产体系下,是不可逆的,除非欧美一起来废除资本主义,选择举国体制搞计划经济,否则绝不可能说服资本放着性价比不要,跑去硬拼刺刀。

我看过一个新闻,苹果的厨子坦言没办法离开中国供应链,今时今日的供应链已经不是在越南搞一个拼装厂,印度搞一个拼装厂,说搬就搬的。苹果14在设计的时候,美国总部的工程师就经常要飞来中国,跟中国这边的工程师谈具体生产工艺对接。

一个高精密的电子设备,不是说你有了设计图纸,随便给谁就能给你生产出来,如果真是这样,那华为手机也不会变成4G的了,5G芯片设计海思非常拿手,但除了台积电,谁能把图纸落地?一样都能拿到AMSL最新光刻机,不存在任何被禁运的压力,为啥三星芯片制造就是干不出台积电的水平?

工业也并没有什么夕阳产业之说,有的只是夕阳的企业。

就好像之前逼乎人人劝退的生化环材,别问,一问都是夕阳产业,就业前景看淡,实际上却是长期以来,我国生化环材行业头部企业匮缺,一说搞塑料的,东莞那边大批的小塑料厂,专门生产塑料桶,垃圾堆的也叫塑料厂,能给化工专业人才多少钱的工资呢?巴斯夫、万华化学也生产塑料,又能给塑料研发工程师多少公司呢?30W+年薪的机会其实并不少。

当企业很差劲,只能吃到行业里血酬微利,那么企业只能疯狂的卷员工工资,把压榨员工当成自己的红利,然后大家一起来卷低成本。当然了,在一开始发展的时候这么干,是很正常的,因为除了人口红利一无所有,但如果像某些经济学渣逼逼的那样,要保持吃血酬创造出来的所谓国际竞争力,请问这个竞争力真有脸拿吗?

当然了,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恬不知耻那种轻松的高工资,甚至玩在美国是生活在国内是工作的爱国主义鸡血营销,当然需要这种全民低工资来衬托自己成功,不然3000一个月的工资也买不到一个伺候自己的。

我记得十多年前,用一个国产手机,开国产车都被看成很LOW的行为,那时候新闻里甚至有年轻人为了买一个苹果手机而卖掉肾的新闻,以致于很长时间里苹果手机被称为肾机。

那时候谁敢批一下苹果,被认为是脑子有问题。

而今天苹果14刚发售,就已经开始破发了,卖了几年的华为Mate40居然成了理财产品,买一台比亚迪新款电动车比买日系车更有面子。

今年中国汽车出口大概率会超过传统的汽车制造强国德国,这还是在国产新能源汽车产能没有完全迸发出来的情况下。

一方面有媒体天天在报道外资加速撤离中国,另一方面特斯拉、大众、奔驰、宝马今年都加大了在华的投资,两者其实都是真实的。

因为中国产业在升级,吃廉价血酬的经营模式基本干不动了,而且也不可能有未来,这些企业跟股市上的游资性质差不多,根本不跟你讲什么长期投资,过来就是炒短线的,本身企业投入也不大,也没兴趣正儿八经的往上烧高端制造,日企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都会尽量放在本土,人家压根没兴趣过来参与产业升级,在吃不到人口红利,就要转移到吃得到红利的地方去继续吃。

但那些真正愿意参与产业升级的企业,它们会发现中国是全世界最好的投资地点,不说自身就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有完善的产业链,还有稳固的能源供应体系。

上周举行的上合峰会里,正式吸纳了伊朗作为新的会员,倘若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上合这一片,就是联通能源端和工业生产端的闭合回路,而且这条线走的的亚欧大陆,轮不着海权霸王美帝说三道四。

在欧洲闹能源危机的当口,有稳固能源供应到底有多重要?就这一点就能吸引那些愿意做长期投资的大资金了。

还有一个欧美无法企及也无法实施的优势就是我们在整体信息化,数字化方面的升级,这绝对是对世界产业经济体系的一场革命。

虽然我也不大喜欢这些互联网平台们,但大家只要看看中国APP跟美国竞品之间的差距,就知道为啥马斯克扬言要买下推特打造成美国版微信了。

美国巨头们真要是在同等竞争情况下跟中国对手们PK,一定会输得连裤子都没有。

当然了,他们还是有先发优势和专利优势的,这没法比。

看看短视频时代里,Tik Tok为什么可以随便把竞争对手们打得抄都炒不赢,这背后是中国在4G时代里的超前投入。

还记得当年有篇很著名的公知文批评中国人的素质,说欧美地铁里乘客看书看报,中国地铁里,到处都是玩手机的,后来欧美地铁也解决了信号问题,他们比我们玩手机玩得还带劲。看书报那是因为实在手机么得信号。

今天我们在抖音上看到某个热点视频,很快就能在淘宝、拼多多这种电商平台里找到相关商品销售信息,所以你们认为这种事有可能发生在欧美吗?是欧美消费者没那么喜欢赶时髦?看看希音在欧美有多受追捧就知道了,他们不是不想,而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跟不上,制造业吃透热点到把商品提供给客户,这需要多长时间?

昨天我看到华为已经在推广自己的5.5G了,通讯网络未来能传播更多的数据信息,中国早就提前布局,而且已经规划大规模用于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上,当生产和物流能够用数字信息技术进行更精确的管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生产效率加倍提升,库存在不压榨供应链体系下尽可能减少呢?

当然了,拿单个的企业来说效率,可能是并没有差太多,但形成整个产业体系以后,这又是多大的提升?

像马斯克那样的资本家,即便拿了美国军方的钱,冒着拿不到新能源车补贴的危险,人家依旧还会继续将更多生产的重心放在中国,因为别的地方现在已经做做不到,将来更加没可能做到,就问问德国、美国的工厂,到底靠得住不?

但其实产业升级又是一种非常残酷的事,意味着从前一套安稳吃红利的模式彻底告吹。

总有人要被时代抛弃,并非所有人都能心平气和的看待这一切。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45453.html

Like (3)
Previous 2022年9月21日 下午3:56
Next 2022年9月21日 下午4: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