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国家地理中文网(ID:NationalGeographicCN)
托尔斯泰首次懂了什么叫残酷
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也叫第九次俄土战争,是俄罗斯对抗欧洲的重要精神象征,但最终劣势俄方求和并签订了和约,俄国勉强保住多年前从奥斯曼土耳其抢夺而来的克里米亚,但无力介入巴尔干半岛。
基辅圣弗拉基米尔主教座堂。 图源:wiki
克里米亚战争,在俄罗斯又称为东方战争(俄语:Восточная война),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是俄罗斯与英国、法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战场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半岛。是拿破仑战争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撒丁王国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俄罗斯对外扩张史中,克里米亚实属圣地。公元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在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今天俄罗斯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受洗,令基辅公国及后来的整个俄罗斯皈依东正教。 即使到了今天,弗拉基米尔仍然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人非常喜欢的名字。如泽连斯基、普京、列宁的名字都是弗拉基米尔。 今天的乌克兰基辅,弗拉基米尔教堂依然在蓝天下闪闪发光。 与多数战争一样,克里米亚战争本可避免,亦远非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但终因沙皇尼古拉一世对于国家外交政策的过时理解,对于列强,尤其是英国外交政策的误解,加之国力羸弱、军备废弛而不自知,主动发起战事,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极为惨重的伤亡,又最终耻辱战败。其本人甚至于战争结束前夕去世。
尼古拉一世。 图源 wiki
自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俄罗斯以东正教正统自居,自认为承担着上天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去解救陷于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的上千万东正教徒。尼古拉一世对捍卫东正教极为重视,这是他外交政策的中心。他的理解,与早前多次俄土战争一样,这是一场宗教战争,是东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无法弥补的裂痕。同时,控制更低纬度的领土对气候苦寒的俄罗斯极为重要。 统治者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总比一般人更容易有思维定势——以前总是扩张得手,就认为这次也会如此。 但事实证明,他错了! 战前尼古拉一世出访英国,希望说服英国共同瓜分衰落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并以令维多利亚女王及近臣惊讶的坦率方式沟通,表示他愿意为此做出巨大让步。尼古拉一世认为,如果再有一次俄土战争,法国必定如第八次俄土战争那样支持奥斯曼土耳其。但英法为宿敌,他自信满满地认为说服英国不和法国站在一起并不困难。 显然他对英国并不了解,也并不理解。他自己认为,无论如何,东正教属基督教,与英国圣公会的关系,当然要比奥斯曼土耳其的伊斯兰教要近得多。 尼古拉一世的外交政策在战略上是错误的。 他不了解工商业立国的英国的主要兴趣在于确保贸易利益,在于以军事威胁及政治影响确保经济霸权,而不在于花巨大代价对它国领土进行侵占与统治。1838年,英国设法与奥斯曼土耳其签订了一项税收协议,协议导致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几乎成为自由贸易港,强大生产能力的英国向土耳其的出口大幅提高,挣得盆满钵满。 英国可能乐见此前数次俄土战争中对于曾经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的削弱,但一个崩溃的奥斯曼土耳其将显而易见地影响英国商业利益,无法贸易畅通。而一个一再扩张的俄罗斯最终将影响英国对于东南欧的地缘政治利益。 一言以敝之,对于彼时的英国,这一套靠领土扩张来扩张利益诉求的方式,已然过时,且这种扩张影响到英国自身利益。 2011年3月21日, 泡沫派对, 克里米亚半岛, 苏达克的一个水上公园,年轻的人群在泡沫派对上放纵。 摄影:Gerd Ludwig,国家地理杂志
尼古拉一世也不了解英国体制与农奴制下的俄罗斯完全不同。君主立宪制下英国王室对政治影响有限。他误认为可以与女王及高级大臣们直接解决两国外交事务。 俄罗斯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大打出手吞并波兰等事件,以及不少以讹传讹的小道消息,引起英国公众强烈的恐俄情绪。他们认为它野心永无止境,甚至会南下侵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印度。 尼古拉一世更不清楚,在英国颇为自由的媒体,王室及政府影响力均极为有限。它们不断地刊发反俄文章,甚至女王的丈夫——出生于德国的阿尔伯特亲王都被当成“德国人”或“俄国人”对待。有好事者甚至呼吁处死阿尔伯特亲王。王室前往协调时,媒体即使认为报道错误依然予以拒绝,理由仅是因为这样可以增加发行量。 这在俄罗斯是不可想象的,但那就是英国。 英俊的尼古拉一世此行获得不少好感,但就共同瓜分奥斯曼土耳其一事空手而归。 1853年7月,俄罗斯出兵占据多瑙河流域,进攻两个奥斯曼土耳其的属国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今天的乌克兰、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一带)。不久奥斯曼土耳其向俄罗斯宣战,次年三月英法对俄宣战。 战争以俄罗斯出兵开始,但很快无法以尼古拉一世希望的时间与方式结束。联军主动进攻了克里米亚。 事实上,战前俄罗斯兵力已不足,几乎所有合适入伍的农奴已被征召,即使将身高定为1.6米,仍有大量应征者不合格,且兵源质量较欧洲有极大差距,士兵几乎全是文盲。 结果不难想象,俄罗斯战败。此后不久,又因战争导致国内财政亏空,无力东顾,同时担心英国所属的加拿大借机拿下阿拉斯加,不得不以极低价格将整个阿拉斯加卖给了独立未久,与英国关系尚未融洽的美国。 美国最终成了赢家。 克里米亚战争令俄罗期意识到军事实践和武器方面的技术劣势,也认识到农奴制度已成俄罗斯发展的镣铐,并最终于1861年废除。 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中“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强大的火力给各方造成巨大伤亡。南丁格尔改善了野战医院卫生条件,极大提高了伤兵生存率,并于战后创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地记者首次参加,战事几乎当天就可在英法两国当地媒体出现。公众实时了解战况,政府及军队独立性均受大众影响。在英国,不少人在阅读相关报纸后,不再相信政府报告的伤亡数据,要求政府公开真实死亡人数。 这场战争还有个次生结果。1854年,托尔斯泰参与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战争的残酷令其震惊。这对他此后创作划时代的巨著《战争与和平》有较大影响,尽管小说写的是1812年战争。
作者:陈少兰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5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