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地缘谷(ID:Geo-Valley)
不管是从艺术,还是历史的角度来看,苏联出于宣传和纪念目的在其国内外修建的一系列雕塑,都在规模、艺术造诣、数量等方面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联解体后,这些雕像的归宿各不相同,又折射了其所在地的诸多现状,也是颇为有趣。
1956年在匈牙利十月事件中被推倒。
俄罗斯是世界上雕塑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雕塑作为纪念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被俄罗斯的历届政权所重视。
从沙俄时期开始,雕塑就是俄罗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782年,圣彼得堡树立起了描绘彼得大帝骑马形象的《青铜骑士》雕塑(普希金的叙事诗《青铜骑士》便是讲述这尊雕像复活、带领军民反抗法国人侵略的故事),是俄罗斯的第一个纪念性雕塑,代表着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意识觉醒的开端。
位于圣彼得堡参议院广场上的彼得大帝青铜骑士雕像。来源.wikipedia
苏联建立之后,新生政权的领导人很快就认识到了纪念性质的雕像在宣传战线的巨大价值。1918年4月,列宁签署了《纪念碑宣传法令》,要求拆除广场和街道上的沙皇及其奴仆的那些象征旧的剥削权力的纪念碑,同时建立新的纪念碑。法令要求,新竖立的纪念碑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政治家、作家和诗人、科学家和哲学家、美术家和作曲家、演员等。该法令还要求纪念碑雕塑的外观需要民主决定,每一个纪念碑雕塑都是由数个艺术家竞争投稿、当地公民海选出来的。
《纪念碑宣传法令》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这个法令通过要求大范围在城市、纪念地等地建造雕塑,使苏俄、苏联艺术家们开始了一系列新艺术形式的探索。其中著名的有《第三国际纪念碑》(虽然并没有也不可能在彼得格勒市中心建起),代表着先锋艺术在苏联的尝试。《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是1937年世博会中在苏联国家馆顶竖起的雕塑,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不锈钢雕塑,也是第一个运用建筑工程学手段建造的巨型雕塑,代表着苏联战前的雕塑艺术的顶峰。
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 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来源.wikipedia
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位于莫斯科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广场。来源.wikipedia
二战之后,为了纪念卫国战争的胜利,苏联官方开始了一系列新的“英雄主义”雕塑的建造,反映了战争、胜利、解放等题材,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纪念艺术综合体。这些纪念艺术综合体规模宏大、艺术感染力强,具有一种史诗感。纪念艺术综合体的开端便是《苏军解放柏林纪念碑》,以时间叙事呈现了卫国战争的史诗。除了纪念艺术综合体以外,单体雕塑也层出不穷,除了苏联境内每个城镇几乎都有的斯大林、列宁等苏联早期领导人的雕像以外,也出现了一些描绘本国历史人物的雕塑,例如1951年莫斯科的《高尔基纪念像》、1957年列宁格勒的《普希金纪念像》等等,在艺术上造诣很高。
苏军纪念碑是德国柏林的一座战争纪念碑,纪念在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阵亡的8万名苏军士兵。来源.wikipedia
随着苏联国力日益增强,在20世纪60至80年代,苏联及其卫星国、盟国境内涌现出了一批包括但不限于反映民族、国家历史的纪念性艺术综合体,规模体量极为惊人,是苏联整体国家实力的展现。例如《征服宇宙纪念碑》,高达102米。斯大林格勒马耶夫岗上的《祖国母亲在召唤》,高达85米,代表了纪念艺术综合体的最高水平之一。
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曾于2008年入选俄罗斯七大奇迹。来源.Wikimedia
苏联的雕塑艺术既继承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又有着官方的重视,因此才有了巨量、巨型的星罗棋布于苏东各国的诸多苏联雕像。那么,在苏联这个国家不复存在之后,苏联的雕像们,现在怎么样了?
上面所列举的苏联雕塑,大多都是具有相当大的美学价值与历史纪念意义的,因而基本上保存完好。由于这种纪念性艺术综合体的丰富感染力,在后苏联时代,全世界各国都有仿照苏联纪念性艺术综合体的雕塑群出现。
俄罗斯在独立之后就在不停建造这类雕塑,以雕塑重现历史的方式唤醒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认同。例如在1995年建成的莫斯科《胜利女神纪念碑》,采用了民族叙事的方式,代表着当代俄罗斯的民族意识复兴、社会转型。
高达141.8米的胜利女神纪念碑。来源.Wikimedia
朝鲜作为继承了苏联的传统的国家,不仅在其国内建造了众多领导人雕像,还向国外出口了许多雕塑创汇。朝鲜“万寿台工作室”的巨型纪念性艺术综合体雕塑,也可以算是一种苏联雕塑的继承者。
朝鲜制作的安哥拉已故第一任总统阿戈斯蒂尼奥·内托的陵墓雕塑,位于罗安达。来源.wikipedia
而能够唤醒民族意识的苏联雕塑,也被前苏东国家完好地保留,甚至在今日已成为了本国的民族象征之一。这种雕塑当中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几个“祖国母亲”雕塑,分别是位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格鲁吉亚母亲》、乌克兰首都基辅的《祖国母亲》、亚美尼亚首都耶烈万的《亚美尼亚母亲》。
《格鲁吉亚母亲》建于1958年,是为了庆祝格鲁吉亚建国1500年而立。它不似其他纪念卫国战争的雕塑巨大,只有20米高,外形简约,具有现代主义风格,但是其左手执酒碗、右手持利剑的动作,彰显了格鲁吉亚热情好客、追求独立的民族精神。
格鲁吉亚母亲雕像。来源.wikipedia
建于1950年的《亚美尼亚母亲》雕塑也承载了亚美尼亚的民族意识,其执利剑,怒发冲冠,神色可怖,像是亚美尼亚民族在经历了上千年的苦难之后怨气的集中爆发。
亚美尼亚母亲雕像。来源.wikipedia
《祖国母亲》位于基辅的市中心,乌克兰母亲河第聂伯河右岸,于1981年为了纪念卫国战争当中的基辅会战而建造,也是祖国母亲雕塑当中最有名的一个。她左手持刻有苏联国徽的盾牌,右手持剑,神情坚毅。雕像下方是乌克兰爱国战争纪念馆,拥有超过三十万个展品,且是11600名战士与民工的衣冠冢。
值得一提的是,这尊雕塑耗资不菲,在建造当时便引发了巨大争议,被称为“勃列日涅夫的女儿”,62米高,由钛合金和不锈钢制成。其国内反对者认为这笔巨资应当被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2015年,乌克兰议会通过决议,清除其国内一切苏联标志,但是由于《祖国母亲》是战争纪念馆而幸免,不过其盾牌上的苏联国徽被很多人认为应当拆除。专家表示,如果拆除苏联国徽,将会造成雕像整体失衡倾覆,因此争议搁置至今。
位于第聂伯河右岸,祖国母亲雕像是乌克兰二战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来源.Wikimedia
一些苏联式雕塑,由苏东剧变,被人们遗弃在了荒草之中。
例如前南斯拉夫国家克罗地亚的《革命纪念碑》,由铁托下令建造,用来纪念南斯拉夫游击队对抗纳粹的事迹。这尊雕塑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意象大胆又张扬,只不过被废弃荒草中,早已少有人能够欣赏。
革命纪念碑。来源.wikipedia
除了具有美学价值与民族意识的苏联雕塑外,苏联还将列宁像布满了苏东国家的大地。这些列宁像没有什么太多的艺术价值,只是是苏联的象征,因此各个国家对待列宁像的态度也折射了其对苏联那段历史的态度。
俄罗斯的列宁像作为苏联历史的见证被大多保留。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荒僻小城乌兰乌德,有一尊世界上最大的列宁头像,高达7米,重42吨,看起来古怪且突兀。它如今是游客的打卡圣地与当地的地标。这尊雕像是乌兰乌德地方为了讨好赫鲁晓夫,在其秘密报告去斯大林化后火速建成的。
列宁雕像在乌兰乌德苏维埃广场上。来源.wikipedia
在俄罗斯以外的前苏联加盟国,作为苏联的代表,列宁像则被破坏、被拖倒。
其中我们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乌克兰的列宁像的遭遇。2013年,乌克兰发生了亲欧盟的“迈丹”示威,而每一场示威的高潮就是推倒列宁像——列宁代表着俄罗斯和苏联,而这其中的每一样对于乌克兰的亲西方势力来说都是十恶不赦的。从基辅列宁像被推倒开始,2014年,位于哈尔科夫的乌克兰境内最高的列宁像倒下;2016年,扎波罗热移走市内高20米的列宁像时还进行了现场直播。乌克兰总共有几百座列宁像被推倒,这一运动甚至给俄语增加了一个新词:Ленинопад,意为“列宁倒下”。2015年乌克兰禁止苏联标志物法令通过之后,乌克兰所有的列宁像都被拆除。
基辅的一尊列宁像被人们推到。来源.wikipedia
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市中心,“将苏维埃拉脱维亚和里加从纳粹之中解放出来的人的纪念碑”雕塑群像引发了拉脱维亚国家的撕裂——该国25%的人口是苏联时期移民到拉脱维亚的俄罗斯族,而俄罗斯族即便是在俄乌战争进行中的当下,依然大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日。这种行为让拉脱维亚族感到不满,认为这是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支持,甚至因此引发了暴力冲突。拉脱维亚议会随后紧急通过法案,拆除了该纪念雕塑。
纪念碑被拉脱维亚国旗形状的围挡挡住,以阻止俄罗斯族献花。这些献花随后被推土机铲除。来源.wikipedia
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苏联的雕像被集中存放起来,成了一个小小的“苏联雕像墓地”,供人免费参观、感怀历史。可能是因为时间的磨灭,爱沙尼亚人已经对苏联时期不再敏感,新一代的爱沙尼亚人只是将它们当作一个个新奇的打卡点。雕像墓地的主人曾表示,不管苏联好还是坏,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不能被忘记。
有趣的是,1958年苏联科考队员率先抵达南极“难抵极”建立了科考站,他们还将列宁像树立在科考站的上方,面朝莫斯科的方向,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孤独的雕像。 世事无常,石像却永存。也许直到人类毁灭,南极的那个列宁像还会依旧存在,顽强地昭告着宇宙,20世纪的那段历史。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5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