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CBS电视台《60分钟》节目披露,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在接受该台专访时指出,“如果发生战争,台积电会被摧毁,所有一切都难逃被毁”,相关言论在岛内引发讨论。
对此,中国国民党前“立委”蔡正元日前发文表示,台积电不是军事机器,也不是“台独”领导集团,不是大陆攻击目标,即便发生战争存活率几乎是100%,张忠谋担心台积电会毁于战火完全是不必要。
蔡正元话锋一转说,张忠谋要担心的反而是美国,美国的军事学院教授还声称,“只要台海战争一爆发,如果台湾人不自行炸毁台积电,美国就要动手”。
蔡正元最后还提醒,张忠谋这辈子有个死对头,心中忌妒张因台积电而名垂青史,这家伙(联电创办人曹兴诚)正在训练“台独”民兵,未来最可能听命美国炸毁台积电。他说,台积电应组训自己的护厂保安部队,这才比较实际。
日前,美国总统拜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如果中国大陆采取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将出兵台海。尽管拜登本人和白宫发言人都一如既往地表示,美国的对台政策并未改变,但分析人士越来越倾向认为,这并不是拜登的口误,而是一种新的策略,标志美国几十年来坚持的对台“战略模糊”正转向“战略清晰”。
华盛顿是否会出兵台海,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斯坦福大学弗里曼·史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梅惠琳发文称,拜登政府摒弃长期以来的“战略模糊”政策是危险的,认为明确美国会出兵台海即可吓阻中国大陆放弃统一更是严重的战略误判。梅惠琳表示,两岸的军力相差悬殊,大陆已经具备通过军事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能力了,但中国大陆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一直争取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不过,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并不是没有原则和底线,而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但是,蔡英文上台后,台湾当局始终拒绝承认和接受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并不断提升与美国的政治关系与军事合作。尽管美国政府一直宣称并没有改变对台政策,但实际上却在不断掏空“一个中国”政策。对此,大陆曾警告称,如果“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干涉势力继续挑衅逼迫,甚至突破底线,那么大陆将不得不采取一切断然措施,坚决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和统一。
梅惠琳认为,华盛顿几十年来避免就是否“出兵保台”做出任何明确的承诺,并希望这种模糊姿态维持两岸“不武,不统,不独”的台海现状。“战略模糊”可以实现美国国家利益最大化,即一方面通过维持两岸“分治”局面,坚持“以台制华”,迫使大陆在其他问题上受到牵制和作出让步;另一方面压制台湾当局,使美国从售台军火中得到实惠。如果美国从“战略模糊”转向“战略清晰”,解放军就会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军事和战略部署,从而使华盛顿出兵台海的承诺落空。
实际上,华盛顿应该从自己在俄乌冲突中的糟糕表现汲取教训。冲突爆发前,拜登政府一再向泽连斯基政府发出错误信号,并信誓旦旦地宣称将与基辅“站在一起”,并表示对乌克兰的承诺“坚如磐石”。但“战略清晰”刺激了乌克兰的冒险行动,并最终引发地区安全局势失控,但拜登政府却拒绝派出一兵一卒参战。尽管美国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甚至对俄罗斯展开制裁,但是乌克兰并未因此获得安全,反而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美国的国家信誉也因此遭受重创。所以,梅惠琳认为,“战略清晰”没有好处,反而有很多缺陷。
梅慧琳表示,主张“战略清晰”的人并不了解中国,他们的看法是,如果中国相信美国会为“台独”势力出战,那么中国就不敢对台动武,就会被吓住。这或许没错,但那是30年前的中国,而不是今天的中国。目前来说,即使美国参战,中国大陆也能打赢。因此,华盛顿非常清楚,它不会为“台独”而战,同时拜登总统更清楚,任何的政治和武力恫吓,都改变不了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所以,如果保持“战略模糊”,让大陆相信他们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现在的美国唯一的正确选择。
无独有偶,民进党创党元老叶耀鹏表示,如果两岸发生战事,美国不会武装介入,即便华盛顿想要介入也没有那个能力,台湾当局必须要现实一点,不要活在幻想之中。中国大陆要收复台湾岛,也绝对有力量,但现在还是以“和平统一”为主。原因很简单,两岸都是中国人,大陆不希望手足相残,但也绝不会任凭“台独”分裂势力胡作非为。而美国对台政策,向来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华盛顿对台政策完全是不劳而获,经济商业的利益却一点都不愿意给台湾地区。
叶耀鹏认为,美国从岛内能榨取的利益所剩无几了,大陆若收台,美国可能会杀鸡取卵,华盛顿要求台积电到美国设厂,甚至威胁一旦台海爆发冲突就摧毁台积电,就是最好的证明。实际上,美国已经在为“弃台”做准备了,因为即便大陆采取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美国最多只能用外交,经济手段制裁大陆,最后的“杀手锏”就是芯片。但因俄乌冲突造成能源价格飙升,欧洲已经被华盛顿搞残了,美国恶名昭著,离心离德,中国大陆的外交力量是不会输给美国的,两岸统一已经势不可挡!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5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