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观系列(ID:weiguanx)
东北工业四个字,现在是共和国的痛,产能落后,经济垫底,俨然从国家的长子,变成了国家的弃儿,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原因在哪,又如何改变,我们可以来试着讨论一下
来聊一聊东北工业的前世今生
前世
(军阀日本共管时期)
1911年辛亥革命后奉系军阀张作霖日益在东北做大,此时的东北内部势力犬牙交错,奉系势力,日本势力,俄国势力,及已经倒台的前清势力
也正因为东北此时的地理位置特殊,东临日本,北接俄国,又是前清旧地,所以各方势力都想以东北为基地,抢一杯羹
日本想借着东北南下侵略中国,俄国同样想扩张远东利益,而满清则幻想着靠东北复辟
多方势力的竞逐,反倒让东北成了当时的香馍馍
当时的东北,就是改开后的广东,各方势力加速投资
加上袁世凯称帝后,全国共讨之,后又进入军阀混战,南京政府开启北伐,中原地区一片战乱,进一步加速了人口往关外迁徙
可以说20世纪初,东北的地理位置,和当时国家动荡的背景,是让东北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时全国大乱,可至少在张作霖的控制下,东北相对安全和稳定,加上早期日本人是张作霖的大后台,张作霖媚日反“南方北伐军”
根据日本所留记述,张作霖多次亲赴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今沈阳),会晤日本总领事说:
“北伐之军,何足挂齿,本人亦绝不听从其指挥,必将自率部队,我行我素,乃日本国在满洲拥有重大利权,本人悉知,民众悉知,日本国如能以往相召,则东三省民众,必将人心趋向,有所依归。”
张作霖这话什么意思?这话不就是赤裸裸的向“日本认爹”吗?
这不是卖国贼,什么是卖国贼?
但是换个角度想,张作霖媚日,自然是为了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更好的控制东北
而也正是张作霖媚日,日本人也支持张作霖,给当时相对和平的东北带来第一波大发展浪潮
在918事变日本全面侵占东北以前,东北的发展大致如下:
农业上,东北土地开垦高速发展,耕地面积从年增50万公顷,翻一倍到年增100万公顷
1930年,东北耕地面积2.8亿亩,是1910年的三倍
东北的开荒浪潮,刺激了农业蓬勃发展,也迅速形成了军阀、地主、富商等大土地所有者
尤其是像张作霖这种军阀,及其手底下官员,兼并了大量土地,兼并土地后再返租给农户,引进新的耕作方式,大大提高高粱、大豆、小麦、玉米等产量
1918年一战后,欧洲对植物油脂需求大增,东北大豆成了当时世界一枝独秀的农产品
东北大豆的产量也连年攀升,1931年世界大豆产量800万吨,我们东北大豆占其中六成,东北大豆可谓“世界第一豆”
(不像今天,中国80%的大豆依靠进口,主要进口国,是美国)
在铁路方面,1920年以前东北铁路已经挺发达的了,共计3650公里,但大多数是被外国列强控制的铁路
日本控制的铁路:南满铁路,安奉铁路
俄国控制的铁路:中东铁路
中日共管的铁路:溪碱铁路,通裕铁路
中国自己的铁路:京奉铁路、吉长铁路、四郑铁路
为了改变铁路多为外国列强所有的局面,1924年张作霖成立东北交通委员会,开始借钱,弄技术,自己搞铁路
先后搞了6条主线,2条支线,投资8000万大洋,修建1500公里铁路,占东北总铁路的25%,全国总铁路的10%
在港口方面,早期东北三大港,大连港,丹东港,营口港,全是日本人的,属于日本人垄断经营
张作霖为了打破日本对东北航运的垄断,在营口港对面修了河北港,然后又拉来荷兰港口公司,一起搞葫芦岛港
从这一点上看,张作霖“媚日”也是权宜之计,日本人和张作霖,其实是处于一种双方都需要对方,双方都知道对方不可靠的状况
大家都是演员,都在逢场作戏,各取所需罢了
张作霖不断在做动作,想要遏制日本对于东北的控制
而日本人也从来没相信过张作霖,所以后来用炸弹暗杀了张作霖
日本人想用东北作为侵略整个中国的后方大基地,而张作霖也想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东北工业大发展
张作霖首先就搞军火工业,其中四大厂名扬海外:
东三省兵工厂,军工厂,破击炮厂,大冶工厂
尤其是东三省兵工厂,规模之大,产品之精良,当年是全国最佳
在采矿方面,阜新煤矿,尾明山煤矿,黑松林锰矿,实马川金矿等开采量都很大,而鹤岗煤矿是其中翘楚
(就是今天,房价300一平米的鹤岗,想当年人家也阔过,是中国最牛的煤矿厂之一)
在电信领域,东北电信业几乎被日本垄断,一直到1922年奉天(沈阳)才搞了自己的无线电学校,搞自己的通讯网
电力也是如此,东北电力南部被日本垄断,北部被俄国垄断,也是到1920年以后,张作霖才陆陆续续搞了4家中国自己的发电厂
奉天电灯厂,新京电灯厂,吉林电灯厂,哈尔滨电业局
即便那时候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了日本对于侵吞中国的野心,但无奈国力衰弱,中国内部军阀混战,中原不定
东北虽相对和平,但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日本的“非战争侵略”
日本苦心“经营”东北,到1930年前,日本对东北投资共计18亿日元,占所有外国投资的72%
日本的金融系统在东北一家独大,日本有17所金融机构在东北,如果加上分行那日本金融机构在东北超过70家
像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日本信托,东洋拓殖株式会社(你听这名字,殖民开拓)
加上张作霖军阀出身,不懂金融,又要不断扩军备战,大搞军事工业,日本人可以轻松的在对东北的金融战争获胜
以张作霖发行的奉票举例:
1920年,54元奉票换100元日本金元
1922年,贬一倍,147奉票换100日本金元
1925年,再贬,234奉票换100
1927年,暴贬,1000奉票换100日本金元
1928年,4000奉票换100
1930年,10000奉票换100
奉票的不断贬值,让日本实际掌控着东北的金融体系,谁还会要这越来越不值钱的奉票
金融战的失败,直接导致日本大规模侵吞东北资源
当时日本专门成立三个部门来按部就班的侵吞东北资源
日本满铁农务课,负责侵吞东北农业
日本东亚劝业株式会社,负责侵吞东北土地
日本东洋拓殖株式会社,负责侵吞东北矿产
日本人通过购买,合办,租赁,强占等方式侵吞东北资源
随随便便一次就吞入10万亩土地,最多一次一口气吞了20000万亩土地
日本对于东北的侵略,早在战争开始前就开始了,虽然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东北的整体发展,但不得不说是悲哀的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东北发展,都带有明显的“军事服务性”,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张作霖,他们努力发展东北的目的始终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打仗
张作霖鼓励农垦,主观动机是招募移民增加军饷粮饷收入,再来增加兵员
搞铁路和港口也是如此,都是为了摆脱日本人对交通的控制,保证他能顺利调兵
张作霖在金融战上惨败给日本后,他手下的财政大管家,奉省代理省长王永江曾苦口婆心的劝张作霖,“如此穷兵黩武,地方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难以安定,还请改革调策。”
不过张作霖不会听这些,日本人想要中国,张作霖也想要中国,张作霖是东北王,但不甘心只做东北王,他也想借着东北强大的工业体系,逐鹿中原,夺取北京政权
所以这一时期的东北整体发展,完全就是为了两大军事力量(日本,奉张)所谋划的野心和军事行动服务的
张作霖讲到底是军阀,他不见得真媚日,但一定真爱自己的权势,他和日本人处于相互演戏,相互利用的状态
但是这种相互利用的状态被关东军打破,关东军自作主张,违背日本政府慢慢蚕食中国的策略,决定“加速”
关东军认为张作霖这人野心太大,跋扈难控制,屡屡违背日本人的意思,不断强化自己的力量,倒不如杀了,在东北重新扶植一个软弱的,听话的人
于是关东军在完全违背日本政府战略的情况下,下克上,埋下炸药把张作霖炸死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继位成为东北王,不久后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扔五色旗,挂青天白日旗,归顺民国政府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老蒋多次下令避免和日本人冲突,张学良也因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锐气大挫,也下令对日本人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于是,仅三个月内,日本关东军占领东三省全境
试想他爹张作霖运营东北多年,强兵精武,可当日本人打来的时候,张学良居然不抵抗,他爹在地下又被气死一回
1932年,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建立
日本“殖民”时期
东三省的沦陷,让东北从半封建半殖民状态,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成为殖民地后,日本就无耻的将东北视为自己领土般的“重视”对待
日本用了3年时间,对全东北的农田水利,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开拓用地等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调查
在这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日本制定了以五年为一个周期的“产业开发五年计划”
也就是日本版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7-1941)
日版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大的特点是,日伪一体化,将东北打造成日本的战略物资供应基地,同时阻止东北经济朝冲击日本固有产业的方向发展
主要侧重点就放在了钢铁,煤炭,电力,燃料,轻金属和军需生产
虽然这些领域获得了大力发展,但也导致东北经济的彻底畸形化
虽然张作霖时期,也是偏重于这方面发展,但没有日本控制时期如此彻底
日本这样搞,等于是完全断绝了东北经济朝其他方向发展的一切可能,这一状况,对抗战胜利后,乃至解放后都造成了深远影响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九一八前,日本用来控制东北经济的支柱企业是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对东北的投资遍布林业、工业、商业、电气、通讯、开拓殖民、交通、土木等各个方面
九一八后,日本为了配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立了满业,并正式将“满铁满业”作为两架马车,全面控制东北所有产业
在五年计划的首轮商讨计划中,日本原计划对东北汽车工业投资2000万日元,飞机3000万日元
在修订后,增加了九倍,对东北的汽车工业投资1.7亿,对飞机投资5亿
而原本计划投资在农畜产业的4.7亿,修订后减少为4亿
还记得之前说,东北大豆世界第一吗?此时比起大豆出口,日本更需要东北成为他的军事工厂
原本全中国都响当当的奉天兵工所(250万投资),改为“伪满洲特殊会社”,同期增加2500万投资,增加十倍
另外满洲火药工业会社,注资850万日元,在奉天、安东、抚顺多地设厂,提供军事火药等生产
重要的军用润滑油由抚顺炼油厂扩建,专门为日本海军生产2号重油
四平的满洲石油化工会社,则专门为日本生产汽油
在掠夺东北矿业上日本也是野心颇大,1931年东北矿业总产值2.24亿元,到1938年大增到14.24亿元
光从七年间矿业总产值的暴增,就能了解日本控制时期东北的发展,是多么的极度不平衡
重工业的发展比重,远高于其他产业(而在重工业中也是以采矿,炼油,炼钢为主)
随着1941年后二战进入白热化,日本在东北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推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让东北经济更呈现异乎寻常的畸形状态,1942年重工业占比近8成,轻工业在东北已经是可以不存在的产业了
除了轻重工业外,东北的农业生产则不断落后
随着日本侵略日甚,东北能提供的农产品远不能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因此日本不断扩大耕种面积
1930年,东北耕地面积1338万公顷,1940年增加到1500万公顷
然而耕地面积增加20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却降低了8%
日本控制时期,对东北农业也带来巨大打击,一来,重工业当道,农业萧颓,农业生产投资锐减,生产方式老旧
二来农民饱受压迫,丧失土地,沦为奴工
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为了掠夺东北粮食补充战争所需,日本制定“粮谷出荷”政策(出荷就是出售的意思)
这政策强行规定中国农民必须将一年收成的超6成,以很低价格卖给日伪政府
根据日本人制定的《棉花统制法》、《米谷管理法》、《主要特产物专营法》,这些全都是强制规定和剥削东北农业的法律,包括强制购销,再实行粮食配给
不愿意配合的东北农民,要么被迫害,要么被毒打
中国人几乎吃不到大米,每月只能吃豆饼和高粱米,到后期连这都吃不到了,好的吃糠咽菜,更苦的只能卖儿卖女,逃荒求生
日本统治东北的最终后果
总体来看,日本统治东北时期在政治上进行法西斯统治,在经济上进行疯狂剥削,在思想上进行奴化教育
搞笑的是,日本在对外宣传上,经常说日本对东北的统治,“让三千万民众乐土之实现、让国民生活之向上,让万民亨享其利而同乐”
这种骗人的宣传把戏,乃赤裸裸的谎言
从1938年到日本战败,日本共计对东北投资近100亿,除了上面讲的满铁和满业外,日本的8大财阀集团(三井、三菱、住友、浅野、大仓等)也深度垄断东北经济
由于要服务于日本的侵略战争,东北产业结构严重头重脚轻
1943年,一般工业生产总值和1937年比增加300%
矿业生产总值增加350%
但是有一个错误认知是,不要以为重工业加速发展就是工业化的体现
恰恰相反,东北重工业的发展,主要在采矿和炼油,炼钢,炼铁,而相对的机械制造业却并不强
机械制造的产值,只占重工业的8%
换句话说,东北并没因为日本大量投资重工业而实现工业化
因为日本只将东北当作一个资源开采地和资源加工地,真正的工业化机械制造产业,日本还都是放在自己国内
这是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点
另外日本统治东北期间,由于上面一系列的“法西斯法律”的强制执行,东北工商业近乎断绝,尤其是小工商业者,近乎绝迹
1937年,东北还有工商业共计1400多个,但是从1938年开始,这1400多个工商业破产的破产,被吞并的被吞并,工商业一派萧条
而对待东北人民,日本法西斯也是一贯的以压榨和剥削为主
实行粮谷出荷和配给制后,1943年后一般城市家庭每月只配给10公斤粮食,按五口之家计算,一人一个月是2公斤
而且给的不可能是大米,《米谷管理法》规定中国人吃大米是犯法的,大米只能是日本军人吃,还有从日本来的移民也被允许吃
中国人吃的要么是小米要么是高粱米,另外那时候根本没什么副食品,你就只靠主食来填饱肚子,哪像我们今天还有鸡蛋牛奶零食
城市家庭一个月10公斤粮食,农村家庭一个月6.5公斤
到了1944年,日本战事节节败退,粮食配给数量也日渐减少,走投无路的农民只能逃荒或者自杀
日本统治东北的直接后果就是,东北经济极度畸形发展,民族工商业衰败,东北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苏占东北时期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美国投弹不仅对日本造成巨大打击,也对苏联造成打击
原本想坐山观虎斗的斯大林,再也坐不住了,两天后便下令苏军发起远东战役,170万大军兵分四路越过中苏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展开全面进攻
五天后,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人是投降了,但苏军在东北犯下的累累罪行一点也不少,抢劫强奸杀害,同样给东北人民带来极大痛苦
当时老蒋的国民政府写信给美苏领袖,建议:
凡是日本在中国领土内的所有产业权,契据,利息,财产,包括房屋,工厂,船坞,船厂,矿业,电信等等全都该让予中国,以抵偿中国人民所受之牺牲与损失
这个要求是合情合理的
对此占领着东北的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给老蒋回信说:
我们完全理解中国的立场,但具体措施应该由四国委员会(中苏美英)组成对日管制局来商讨
当时国民政府觉得稳了,东北本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人留在中国的东西,就该由中国接收
而且美国人已经同意了,苏联也表示了谅解
可谁想到苏联口头对中国表示同情,背地里干的却是另一番勾当
在斯大林签署《雅尔塔协议》前,他就要求,恢复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去的东北所有特权
苏联人的恶意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苏联要东北,不光要特权,还要日本在东北的全部资产,然后在东北实行垄断式的经济合作
具体包括:
1,东北所有的日本产业,都视为苏军战利品,由苏军全部接受
2,东北所剩的最新最好的机械设备全部拆除,运回苏联
3,剩下的差的老旧机器,也要一分为二,一半归苏联,一半归中国
4,中苏进行排他性经济合作,避免美国势力插手
基于这个大背景,东北的产业经济,实则是在二战结束后又遭到了一波沉重打击的
从张作霖发展东北,到日本大量投资东北,这几十年来所发展起来的工业基础,在短短的苏占时期(1945-1946年)近乎被洗劫一空
大量最新最好的机械设备被毛子拆了,运回苏联,只给东北留下一副空架子和残垣断壁
被苏联人拆后的东北鞍山铁厂
鞍山钢铁厂,日本时期叫做昭和制钢所,是日本的重要炼钢基地,年产钢铁100万吨,设备齐全,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大钢厂
苏联人来了后,拆走鞍钢70%的设备,就给你留下些老旧的,连同其他生产物资共计7万多吨,统统运回苏联
如此当时的亚洲大钢厂,成了一排废墟,生产力几乎为零
被苏联人拆空了的东北本溪煤铁公司
苏联人来之后,短短十几天时间就拆了三号高炉、四号高炉、炼焦炉、团矿炉
机修厂,第三发电厂等全部设备,总重超过1.5万吨
遭到同样情况的还有抚顺铝材厂
沈阳轮胎厂
辽阳橡胶厂
凡此种种,被苏联拆空的工厂实在太多了
当时负责“满铁满业”的日本人叫“高崎建之助”,苏联人把高崎和他的家人抓来,强迫他签署协议,开始移交工作
接到高崎命令的日本东北各厂各行也只好从命,罗列详细册子,详述交给苏联的全部财产和机器设备
而苏联则保证,只要高崎等人乖乖听话,就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最终由高崎牵头,日本在东北的72大类工业,150类辅助工业,全部移交苏联
苏联的抢劫行为,不光给东北,更给全中国带来巨大损失
当时新闻感叹:东北不复为工业区了,小到一颗螺丝,大到一个火车头,皆被苏联当战利品车载而去
苏联将东北工业摧毁殆尽,除了强盗“抢劫思维”外,还有“国家安全”的考量
根据苏联解体后流出的文件,当时东北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就直截了当的说:
“摧毁东北工业,能保证苏联远东的国防安全。”
斯大林不止一次的对强大的东北工业体系心怀恐惧,当年日本军事挑衅苏联,一次哈桑湖事件,一次诺门坎事件,日本都是靠着东北基地发动攻击的
日俄战争的结果,是日本胜利
所以斯大林不允许一个强大的东北工业基地出现在苏联远东
如今东北工业毁于一旦,苏联无远东之忧了
毛子对中国,一贯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历史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证明这一点
至于苏联拆运东北工业的总价值到底有多少?没有一个具体的准确数字,只有估计的
美国估计,苏联拆运造成东北损失超9亿美元
1946年蒋经国带着俄国老婆去莫斯科,要求斯大林停止拆运东北工业
蒋经国说:“苏联拆运东北工业设备,让中国人感到耻辱”
斯大林回说:“这些是苏联的战利品,如果我们不拆运回苏联,苏联人会感到耻辱”
最终你根本没办法阻止斯大林,中国国力孱弱,苏联大军驻扎在东北,强行拆运摧毁东北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和设备,民国政府是一点办法没有
1946年2月民国官员张莘夫奉命去东北接收抚顺煤矿,此时抚顺煤矿被苏联占领
张莘夫带着5个同事,15个路警坐着苏军专列到了抚顺,可这些人一下车就被苏军控制,全都被收缴武器后软禁在房间
期间张莘夫曾打电话通知沈阳方面说,“苏军仅能保证24小时安全,望设法……”
电话讲到一半,被掐了
苏联人的态度就是这么蛮横,张莘夫被软禁了近一天,然后被释放赶回火车,让他回沈阳
当火车从抚顺回沈阳,开到李石寨站时,一群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冲上火车,将张莘夫和同事全部杀死
这起事件,引起了全中国的反苏浪潮,全国各地纷纷响应
最终斯大林在1946年3月,下令苏军秘密撤出沈阳,到1946年5月3日,苏军大多撤出中国东北(仅留大连旅顺口苏军)
总体来说,苏占东北时期,没有为东北做一件好事,抢的抢,拆的拆,可谓坏事做尽
而就算苏军撤后,东北的发展也长期处于停滞,国共双方此时都忙着打内战
一直到内战结束,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才迎来了新一波的大发展时期。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5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