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胖达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春秋时候最强大的诸侯莫过于晋国。比起只是短暂崛起的齐、秦,或者兴起和灭亡同样迅速的吴国,晋楚才是春秋争霸舞台上的两大主角。不过,在晋楚争霸中,晋国无疑占据了上风,在十多次大战中仅仅输给楚庄王两次。在三次决定性的大战城濮之战、邲之战和鄢陵之战中,晋国也赢了两次。
到春秋后期,晋国扶植起来的盟友吴国一度攻占楚国的郢都,还大败齐国,但晋国却并未在吴国手里吃过亏。在吴国巅峰的黄池之盟中,到底是晋国主盟还是吴国主盟,从古代文献记载到现代学术界都各执一词,这种分歧本身就说明双方的势均力敌,而这种分庭抗礼让在吴军手下遭到惨败的齐、楚黯然失色。
可是,这么一个强大的晋国,却最终从内部惨遭瓜分,这又是为何?
春秋时代,晋国的君权结构和权力体系非常独特。早在周平王东迁后的春秋初期,晋国爆发了一次持续大半个世纪的内战。位于曲沃的晋国小宗公族在经历了三代人的斗争后,最终在曲沃武公时代成功攻入当时的晋都翼城,打败了占据正统地位的晋侯大宗。曲沃武公通过贿赂周王等方式成为新的晋国君主晋武公,完成了篡夺大业,这就是史书上的“曲沃代翼”。
晋室正统大宗作为斗争失败者被清理出历史舞台后,到晋武公之子晋献公时代,又清理掉了所谓的“桓、庄之族”。桓、庄分别是晋武公父亲和祖父的谥号,由于“曲沃代翼”是一个历经三代人的漫长过程,桓、庄两位先君的后代出力甚多,此时颇有再上演一次“曲沃代翼”大戏的雄心。晋献公于是先下手为强,在这些同宗亲戚坐大前果断下手,杀死其中的大部分,迫使剩余成员流亡。
曲沃一系以小宗代大宗,加上晋献公几乎杀掉或者逼走了所有小宗的公族,晋国的宗室力量遭到了毁灭性削弱。晋献公晚年和死后的继承危机,在后世被寓言故事性的命名为“骊姬之乱”,仿佛晋献公年老昏庸、贪恋女色,导致了这场事件的发生,但这更多是强行解释。晋国原本只拥有今日山西的运城、临汾一带的地盘,按照当时晋人的自我认知,“今晋国之方,偏侯也,其土又小,大国在侧”,又经历了“曲沃代翼”的长期内战。到晋献公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国的疆域和人口都得到了飞跃式扩张。由于晋国公族遭到的毁灭性打击,晋献公只能采用多种统治手段结合,来实现对广袤新占领区的控制。
晋献公一方面通过郡县化增加了部分直辖区域,另一方面让太子申生和重耳、夷吾两位公子分别坐镇一方要地,还把许多新占领区分封给自己的亲信。但是,“曲沃代翼”与公族相残的阴影始终萦绕在晋献公头上。太子申生是齐桓公的外孙,曾多次领兵在外作战,又拥有曲沃作为封地,逐渐让晋献公无法安心,最终被其逼死。重耳、夷吾两位公子则选择跑回自己的封地武力对抗,夷吾还一度击败了晋献公派来的部队。最后,两人最终都选择了逃亡。
晋献公虽然成功削弱了过于强大的三个儿子,但也意味着本来已经孱弱不堪的晋国公族遭到进一步削弱。晋献公立骊姬所生的幼子为继承人,并且在临死前托孤给重臣荀息。但是晋国公室一系列内耗的恶果正在显现,卿大夫们此时并不希望托孤重臣荀息借着摄政名义控制朝局,卿大夫里克连续杀死了晋献公与骊姬姐妹所生的两个未成年儿子,荀息也被迫自杀。随后,夷吾与重耳两系分别被推举为君主,重耳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
重耳被推举为君主。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晋文公南破强楚,成为一代霸主。然而,经历了一系列内耗的晋国公族已经很虚弱了。晋文公时设置二军四卿,到他儿子晋襄公时变成三军六卿,晋景公时进一步发展为六军十二卿,后来晋厉公时降到四军八卿,晋悼公时又下降为三军六卿。但有一点是贯彻始终的:由于“曲沃代翼”、晋献公清洗“桓、庄之族”的近支亲戚以及晋献公晚年和死后的一系列变故,晋国国君缺乏宗室羽翼,只能依赖外姓、外氏之卿家,并将军政大权分别授予他们。
在这种情况下,晋国君主如果足够强势英明,还能对内驾驭卿大夫、对外称霸;一旦君主弱势或者缺乏政治谋略,就很容易被强势的卿大夫推翻甚至弑杀。
在晋悼公之前,晋国国君整体素质还算不错,通常能驾驭这种复杂的内部政治局面,但也不乏晋灵公、晋厉公这样平衡没玩好翻车的,不但身死还在后世留下骂名。晋悼公死后,晋平公、晋昭公以下的历代晋国君主越来越玩不转这种平衡游戏,虚弱的公族在政治博弈中逐渐落败,三军六卿也逐渐被智、范、中行、韩、赵、魏六卿垄断。到这时,晋国君主的地位也开始岌岌可危了。
晋文公时代,为了对抗南边咄咄逼人的楚国和西边迅速崛起的秦国,开始大举扩军,建立起三军。这三军的统帅是执掌国政的正卿。到赵盾执政时,又开始用卿族子弟充当公室,可谓标准的鸠占鹊巢:六卿的族人可以名正言顺占据原来属于宗室子弟的位置。缺乏宗族力量支持的晋国君主,许多时候面对六卿更像一个仲裁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君。
晋楚战争。来源/电视剧《赵氏孤儿案》截图
随着晋国国势不断上升,尤其是取得对楚国的上风并且在弭兵之会中基本达成和平,卿大夫们侵吞晋国君主权力和地盘时反而越来越肆无忌惮。晋悼公死后晋国君权衰落的年代里,智、韩、赵、魏、范、中行六家是权势最大的卿大夫。可以说,到这个时候,晋国被瓜分的命运已经注定,悬念更多在于哪几家卿族会成为胜者。
卿大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早在晋文公之子晋襄公的时代,赵氏就隐然有成为晋国第一家族的趋势。晋襄公死后,晋灵公即位,而晋国实际执政者也从赵衰传到赵盾。这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执政之位竟然在同一个卿大夫内部实现了父子相传。随后的扈地之盟中,晋灵公未参加盟会,晋国执政的赵盾竟然以臣子身份主持了诸侯会盟,并且与其他诸侯国的君主并列。
电影中的“赵盾弑君”情形。来源/电影《赵氏孤儿》截图
这种事情对少年的晋灵公而言可谓奇耻大辱。晋灵公不甘心这样的处境,试图用政治手腕削弱卿大夫权力,最终结局是,他本人被赵盾指示族人赵穿弑杀,还背负了两千五百年骂名,成为少年昏君的代表。赵盾死后,赵氏家族发生了大规模内讧。赵盾的儿媳是晋国公主,不甘心自己夫家这一支脉的地位被赵括、赵同反超,于是向晋景公诬蔑这两支正在谋叛。由于赵氏家族过于强大,从晋景公到其他卿大夫都愿意抓住这个机会削弱他们,于是赵括、赵同两系惨遭诛灭,赵氏家族的宗主权回到了赵盾一系,赵氏权倾朝野的形势也被终结。这段故事经过多次演化,成了著名的《赵氏孤儿》传奇,当然与原始历史相差甚远。不过晋国君主能借助赵氏内部矛盾和其他卿大夫一起削弱赵氏,却无法从卿大夫手里夺回权力,晋景公之子在位时试图重振君权的努力也失败了,被扣上了“厉”的恶谥,就是晋厉公。
赵氏剩余的两个主要支脉中,掌握晋阳的赵盾后裔和掌握邯郸的赵穿后裔各守一方。等两支分别传到赵鞅和赵午时,赵盾一系的赵鞅借故谋杀了赵午,双方最终爆发内战。中行氏与范氏站在赵午之子一方,最初占据上风,但智、魏、韩三家站在赵鞅这边,预示晋国主要的卿大夫和齐国等周边诸侯国都相继卷入了这次内战。双方拉锯多年,最终赵鞅一系获胜,中行氏与范氏逃奔齐国。
夔凤纹罍,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来源/山西博物院
淘汰赛到了最后环节。中行氏与范氏出逃后的土地被剩余四家瓜分,执政的正卿智伯荀瑶主持完瓜分后,晋君忍无可忍,试图借齐、鲁之兵打击肆无忌惮的四卿,但以失败告终。这位晋君运气比晋灵公、晋厉公两个身死还得到恶谥的先君好些,是为晋出公。智伯随后仗着势力最强开始霸凌另外三位卿大夫,并裹挟魏、韩围攻赵氏,但在晋阳之战中因为魏、韩临阵倒戈而兵败,最强大的智氏身死族灭。随后便是脍炙人口的三家分晋环节,赵、魏、韩得以独立建国,并将晋公室的少量残余领地也吞并瓜分了。
到这里,我们对晋国在对外连续获胜的情况下被瓜分的原因和过程有了充分了解。值得一提的是,发源自山西南部的晋国。晋的地缘形势也是其分裂的重要原因。
晋国最初的疆域在近日山西南部的汾水流域一带,《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的最初领土为“河汾之东方百里”,也就是以今日运城、临汾为中心的地区。但是晋国有条不紊地吞并周边的诸侯国以及各种“戎”的地盘,整个春秋期间都在不断扩张,到晋国被瓜分前,其领土不但包含了今天的整个山西省全部,还渗透到今天的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与北部、山东西北部,甚至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疆域扩大自然是好事,但这意味着以运城、临汾这一区域为基本盘的晋国中央很难控制如此庞大的地盘。光看今日山西省这个地理单元,资源最丰富的是今日省会太原周边的地区,也就是当时的晋阳城。在春秋战国时,晋阳也是足以与运城、临汾分庭抗礼的大城,赵襄子曾经凭借此城抵抗住智、魏、韩联军三年。山西北部的大同地区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代”地,与河套草原和北方的游牧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单元。在春秋末期,名义上还是晋国卿大夫之一的赵氏吞并了这里。这就意味着,晋国被瓜分前在山西就有三个相对独立、互相之间足以分庭抗礼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山西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地理单元。来源/纪录片《飞越山西》截图
由于山西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地理单元,与河南、河北之间有着太行山的阻隔,与关中地区也相隔一条黄河,这就意味着晋国在这些地区经营时必须分别有自己的区域中心。到后来晋国被瓜分完时,韩、魏两个新兴国家都选择定都河南地区,赵国则定都河北邯郸,经营重心发生了东移,安邑、晋阳等要地反倒降格了。从这里不难倒推出,春秋后期的晋国卿大夫们打着晋国的旗号向河北、河南地区扩张时,会对晋国的旧政治秩序产生天然的离心力。山西南部的一隅之地,此时是很难控驭如此庞大新占领区的。
赵、魏、韩地理位置示意图。来源/纪录片《晋阳传奇·春秋遗梦》截图
这就意味着,从地缘上看,晋国向外扩张越成功,分裂的趋势就越明显。晋国以山西南部为核心,一旦扩张到一定规模,因为其本部不足以控扼华北平原或者关中,就必然产生新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这就必然会走向分裂。相比之下,同样是许多卿大夫家族争权的齐国,在经历了长期的争斗与博弈后,完整的被田氏家族控制,这也是由齐国的地缘状况决定的。
春秋初年,华夏诸侯在华北、山东等地的存在感很低,山西北部、华北大部、山东一部甚至河南一部都有很多戎狄部族。整个华北平原有较大影响力的诸侯国只有卫国和燕国,但卫国在春秋前中期就被狄人灭国,遗民重建后的国家地位迅速下降。孤悬华北的燕国甚至一度被切断与中原诸夏的交通而从史书中消失过很久,还经常需要齐国、晋国出手才能保持生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春秋后期、战国初期,华北平原逐渐成为华夏诸侯争雄的主要舞台。
随着赵、魏、韩三家诸侯控制了晋国绝大部分领土,他们都开始改变经营方向,重心开始东移,着重经营华北平原。赵国迁都河北邯郸,成为河北地区头号强权。魏国控制了邺城为中心的河内地区与河南大梁为中心的地区,迁都大梁城,同样成为华北平原上的重要势力。在华北平原西部边缘的河南地区,韩国灭亡了春秋初期不可一世的郑国,并迁都新郑。无独有偶,齐国、燕国也开始向华北平原扩张。在华夏诸侯联合打击下生存空间日渐逼仄的戎狄,也诞生了自己的中山国政权。晋国公室最后少得可怜的地盘,也最终被这三国吞并。
这就意味着,赵、魏、韩三国的首都和经营重心都从山西迁到了河南或河北,这造成了两个后果:山西在赵、魏、韩三国控制下的重要程度,比起春秋中期晋楚争霸时的重要度有了大幅下降。更重要的后果则是,以山西为经营重心的晋国始终牢牢压制着秦国,到了赵、魏、韩瓜分之下的山西,再也没有了对秦国泰山压顶般的压力。在这样的新格局下,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度即将从西边诞生。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6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