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布最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竟妄图要像推翻苏联那样推翻······

本文转载自:東湄智匯庫(ID:DMZK2016)

来源:晓伟看世界

美发布最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竟妄图要像推翻苏联那样推翻······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封面】

 

未来十年是美国围堵中国的关键时期。美国一定会图穷匕见,一旦阻止不了中国崛起,一定不惜与中国一战。
有些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打。不仅仅是枪林弹雨的战场,还有金融战,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认知战,政治战等所有方面。
五年内,台海问题必见分晓。
 
十年内,日本问题必见分晓。

2022年10月12日,美国白宫发布了最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认为,2020-2030年将是”决定性的十年“,地缘政治格局将在这十年间得以确定。如果美国不制定竞争计划,将会失去重塑国秩序的能力。

报告宣称,中国是唯一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构成实质性威胁的国家。
报告声称,即使美国要努力约束“危险的俄罗斯”,中国也被定位为其“优先考虑的、唯一的全球竞争对手”,唯一一个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的竞争对手,并相信中国在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将在未来十年决胜负。
报告里,美国虽然骂了俄罗斯一堆话,但是都留了个口子,说要跟俄罗斯务实合作,互惠互利,但跟中国的大门是完全关闭了,那些心存侥幸的国人可以醒醒了。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全文四十八页,中国的名字出现了五十多次,其中负面描述四十多次。所以这尼玛不是国家安全战略文件,这分明是美国的《讨华檄文》,把中国定位为最大的敌人!
这次美国如此歇斯底里,也侧面佐证了我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跟美国掰手腕了,被美帝认证的“唯一竞争对手”。
美发布最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竟妄图要像推翻苏联那样推翻······
13日,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三世发表了《关于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的声明》,国防部网站全文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同日,拜登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乔治城大学发表了题为《国家安全战略旨在应对新挑战》的演讲。
报告露骨地、明目张胆地把战略目标对准中国,通篇强调如何整合一切资源,“集中火力”对付中国虽然也提到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和核威胁。正如奥斯汀在声明中指出的,“该战略很快将以非机密形式发布”,也就是说美国要把一手牌摊开来打,不再藏着掖着,目标就是要推翻中国政权
他将这种情况与二战后不久的时期进行了比较,当时的总统哈里·S·杜鲁门颁布了最终推翻苏联的战略。他说,正如杜鲁门在他之前所做的那样,这一新战略是拜登定义美国面临的挑战并详细说明引导美国及其盟国和合作伙伴度过如此危险时期所需步骤的时刻。
“今天,我们的世界再次处于拐点,”沙利文说,“我们正处于决定性十年的初期,我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竞争的条件将被确定,应对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的机会之窗将大大缩小,即使这些挑战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需要抓住我们的时刻,就像杜鲁门那样。”
很明显,沙利文把这个最新国家安全战略等同于杜鲁门推翻前苏联的战略,作为推翻中国的战略方针
他说,该战略将作为一个“行动指南”,“用于制定预算、鼓励合作、推进外交、引导投资等等,国防部的国防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也要以国家安全战略为依据。”
奥斯汀表示,“该战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视为我们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挑战”,“我期待与国防部的工作人员以及我们在美国政府的跨部门合作伙伴一起实施国家安全战略”。
报告指出,在推进美国利益决定性的10年中,美国的战略措施是以下三条:
(1)投资国内以加强美国的经济、社会和国防;
 
(2)不断壮大美国的国际联盟;
 
(3)军队的现代化。
沙利文说:自上任以来,拜登、国防部长奥斯汀、国务卿布林肯多次表示,中国是美国的“最大挑战”,他们一直在谈论与印太地区的盟友和伙伴接触的必要性。
沙利文强调,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亚太地区,其核心目标是团结盟友伙伴对中国形成“综合威慑”。
这个报告已明确告诉世界,打断中国发展进程甚至是完全把中国灭亡已经是美国的基本国策了。
中美关系走到今天,已经不是意识形态分歧,不是经济利益纠纷,不是政治利益争端,不是外交关系矛盾,而是国家兴衰之争,谁也不可能让步。
未来十年是美国围堵中国的关键时期。美国一定会图穷匕见,一旦阻止不了中国崛起,一定不惜与中国一战。
有些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打。不仅仅是枪林弹雨的战场,还有金融战,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认知战,政治战等所有方面。
五年内,台海问题必见分晓。
 
十年内,日本问题必见分晓。

来源:晓伟看世界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66012.html

Like (3)
Previous 2022年11月14日 上午10:55
Next 2022年11月14日 上午10: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