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丨大象“进城”“进村”怎么办?非洲兄弟来支招

本文转载自:新华国际头条(ID:interxinhua)

记者:滕军伟 吴长伟 李斯博

在中国云南上演的“连续剧”《大象去哪儿》掀起全民围观热潮。在网络上,各方围绕这一路“逛吃”的“大象旅行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和科普,形成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
 
大象虽然看上去呆萌,但它们实在太大了,力气也很大。为此,各地相关部门想尽办法防止大象“进城”“进村”,避免“人象冲突”。
 
其实在万里之遥的非洲大陆,人象如何和谐共存也一直是道难题。那么,非洲国家是怎么应对的呢?请看新华社记者发回的报道——
 
全球连线丨大象“进城”“进村”怎么办?非洲兄弟来支招
2018年11月29日,一头大象在肯尼亚察沃国家公园里喝水。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非洲“人象冲突”问题由来已久

 
非洲,“人象冲突”的问题由来已久,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大象毁坏农作物和基础设施,以及造成人员伤亡。
 
坐标:博茨瓦纳
博茨瓦纳位于非洲南部,有“大象王国”之称,生活着大约13万头大象,差不多占非洲大象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在1991年,这个数字大约是5万。
 
一旦大象数量超出栖息地的容纳范围,它们就会扩散出去。为了寻找食物和水源,大象常常误闯耕地,踩踏、毁坏庄稼,从而引发“人象冲突”。2019年,仅博茨瓦纳北部卡尊古拉地区就发生了3起大象致人死亡事件。
全球连线丨大象“进城”“进村”怎么办?非洲兄弟来支招
2019年5月30日,非洲象在博茨瓦纳北部的大象沙地保护区散步。新华社记者 杨孟曦 摄
坐标:纳米比亚
位于非洲南部的纳米比亚,拥有大约2.4万头大象。航空勘测统计的数据显示,该国西北部地区有4627头大象,其中2911头在保护区内;东北部地区的大象数量超过19549头,其中只有6413头在保护区内。
 
这意味着“喜欢自由行”的大象数量较多,它们不在保护区内活动,就会有较大几率闯进“人类地盘”。大象常常会破坏围栏、水坝和水箱以及推倒农场风车等基础设施,有时甚至伤人。
 
全球连线丨大象“进城”“进村”怎么办?非洲兄弟来支招
2016年8月26日,非洲象在纳米比亚埃托沙国家公园散步。新华社记者 吴长伟 摄
 
坐标:坦桑尼亚
目前,坦桑尼亚是东部非洲地区大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大约6万头大象。
 
近年来,坦桑尼亚境内“人象冲突”事件频发,主要原因和大象栖息地减少有关。一方面,在坦桑尼亚政府加大对盗猎的打击力度下,大象数量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坦桑尼亚人口增长较快,人类定居点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用地向原本大象赖以活动和觅食的区域延伸。
 
随着大象栖息地不断被开发和利用,大象与人类活动的距离越来越近。一些农民甚至在大象的保护区和迁徙通道耕种,而一些农民在保护区内放牧也对大象的正常活动造成影响。
全球连线丨大象“进城”“进村”怎么办?非洲兄弟来支招
这是2017年11月14日在坦桑尼亚米库米国家公园拍摄的非洲象。新华社发
非洲象怕辣椒也怕蜜蜂

 
多年来与大象“斗智斗勇”的非洲兄弟,也总结出了不少避免“人象冲突”的经验。过去,他们驱赶大象的方式较为简单粗暴,例如击鼓、丢石头、大喊大叫等等,后来都被证明成效不佳。现在,他们渐渐找到一些更为巧妙的办法。
 
辣椒赶大象
由于非洲象对辣椒气味较为敏感,坦桑尼亚的农民会在农田周围的篱笆上抹辣椒油或辣椒水、悬挂浸辣椒油的绳子来驱赶大象。有些农民干脆就种植辣椒。
 
在博茨瓦纳,当地农民还将辣椒粉和新鲜象粪或牛粪混合制成辣椒砖,点燃砖块后用烟雾“辣”跑大象。
蜜蜂来帮忙
科学家发现,当大象惹恼蜜蜂时,这种勇敢的小昆虫就会专拣大象最脆弱的眼睛、耳朵和鼻子部分蛰,这让平日天不怕地不怕的庞然大物痛苦不堪,但又无计可施。
 
在坦桑尼亚等国,一些农民利用非洲象惧怕蜜蜂的特点,在农田四周搭建“蜂箱围栏”。
 
农民们将木制蜂箱挂在木头支架上,支架和支架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中间利用铁丝将蜂箱串接起来形成围栏。这样每当有大象想要硬闯农田而晃动铁丝时,附近的蜂箱也会一同晃动,蜂箱内的蜜蜂便会倾巢而出。
 
全球连线丨大象“进城”“进村”怎么办?非洲兄弟来支招
(图片来自网络)
 
给大象搬家
由于大象栖息地承载力有限,一些非洲国家通过给大象转移安置等方式管理大象数量,以缓解某个保护区内“象满为患”的情况。
 
自2002年以来,安哥拉东南部的大象为躲避战火,陆续来到博茨瓦纳避难。去年11月,博茨瓦纳政府宣布遣返数千头大象,以降低本地大象密度。目前,博茨瓦纳正在修建迁徙通道,帮助这些大象安全到达安哥拉。
建造饮水点
此前,有云南村民拍到象群进入院子后用鼻子拧开水龙头喝水的视频,在网上一度引发热议。经过一番科普学习,网友了解到大象的鼻子是“万能工具”,凭借灵敏的嗅觉可以察觉到数公里以外的水源。
 
鉴于大象会为寻找水源而迁徙,纳米比亚的村民在远离村庄的地方为大象建造专属饮水点,从而与大象保持距离。
全球连线丨大象“进城”“进村”怎么办?非洲兄弟来支招
2015年8月6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市郊的“大象孤儿院”,一头小象准备喝水。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拥抱高科技
不少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还通过给大象佩戴电子项圈等方式建立大象定位和预警系统。
 
当项圈监测到大象离开栖息地,项圈即可触发预警,并上报精确定位信息,方便野保机构及时干预,减少大象侵入造成的人员损伤和财务损失。同时,这些长期记录的位置及轨迹信息,也将为研究大象的栖息地和活动习性提供精确数据。
对待野生动物
要保护好也要“相处”好

国内这场“全民观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思考,不伤害、不冲突是人们的普遍共识。
 
全球连线丨大象“进城”“进村”怎么办?非洲兄弟来支招
这是2017年8月28日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内拍摄的大象。新华社记者 吕帅 摄 
 
在纳米比亚环境部发言人罗密欧·穆永达看来,虽然“人象冲突”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在野生动物保护和城乡社区发展之间寻找平衡。
 
坦桑尼亚自然资源和旅游部长达马斯·恩敦巴罗表示,化解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除了要加强民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还应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发生在博茨瓦纳奥卡万戈三角洲地区的一个案例或许能给我们不少启示。当地的“大象生活项目”将大象粪便“变废为宝”,用来造纸以及制作相册、记事本、卡片等旅游纪念品,使村民找到一条生财之道。项目发起人塞辛伊说,这样做的初衷就是想缓解“人象冲突”,“过去人们把大象当成威胁,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大家知道,人类不仅能和大象和谐共存,还可以从中受益。”
 
-END-
记者:滕军伟 吴长伟 李斯博
剪辑:马则刚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683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9日 上午11:38
下一篇 2021年6月9日 下午12: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