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路在何方?

作者:徐轶帆

本文转载自:一界oneworld(ID:yijie_20200518)

伊拉克路在何方?

伊拉克路在何方?

10月13日,库尔德族人、伊拉克水资源部长阿卜杜勒·拉蒂夫·拉希德当选伊拉克新一届总统,为长达一年的伊拉克政府权力真空暂时画上了句号。此前,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的数百名支持者闯入巴格达的国民议会大楼,抗议萨德尔政治对手马利基属意的新总理人选,为伊拉克政治僵局再添一把火。

伊拉克路在何方?

阿卜杜勒·拉蒂夫·拉希德当选伊拉克新一届总统。

为何权力会悬空如此之久?这是因为根据伊拉克最高司法委员会的裁决,总统选举需要三分之二的议员到场。而伊拉克宪法规定,议会应在首次会议召开后30天内选出新总统,由新总统指派议会最大党团推出的人选出任总理,并由总理在30天内提名内阁人选。根据美国主导、各方达成的教派分权体制,伊拉克总统由库尔德人担任,总理由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担任,议会议长则由逊尼派担任。而这三十天的时间,为逊、什两派阻挠组阁提供了极大的缓冲空间。

由于多方利益难以整合,新一届大选会议往往因无法满足“三分之二议员到场”的要求而进程滞缓,而选出的新政权往往由于无法组阁而黯然下台。在此次拉蒂夫·拉希德当选前,各党派之间由于意见分歧巨大,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发生了激烈的政治冲突事件。

库尔德两大政党库尔德斯坦民主党和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还存在一种默契,由来自前者的人士担任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领导人,来自后者的人士出任伊拉克总统。由于多方利益难以整合,在此次拉蒂夫·拉希德当选前,各党派之间意见分歧巨大,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但即使是选出了总统、完成了组阁,是否就能缓和伊拉克目前的政治僵局呢?

01

深深的政治困境

第一,多方势力角力——政治派系之争不会就此停息。

这次竞选,一共有来自167个政党、政治实体或独立的3249名候选人竞选329个席位。党派林立,政治势力多如牛毛,利益诉求各异,众口难调,很难被捏合成一个相对利益平衡的执政集团。去年10月的议会选举中,“萨德尔运动”获得优先组阁权后,其政治对手“法塔赫”联盟拒绝承认选举结果,今年6月萨德尔也坚决反对“法塔赫联盟”推选出的新总统人选。这样的政治攻击,还有议员集体辞职等政治威胁,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两党之间。

伊拉克路在何方?

第二,政府实权不足且腐败严重、执政能力低下。

现如今的伊拉克政局,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政党、民兵武装和国家(政府)组成的“权力三角”,但其中国家是最弱的,它只有一个正常政府的外表,独立的政治意愿极其有限。在伊拉克,宗派和民族问题通常优先于国家事业,“政府的组成主要是根据政党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伊拉克土库曼阵线执行委员会成员阿里·迈赫迪说。

此外,伊拉克政府每月需要支付的工资和养老金超过30亿美元,而 2016年公共部门员工的休假天数多达184天。据估计,自2003年以来,伊拉克国库中已有3000亿到3500亿美元被贪污,国际社会投入伊拉克的巨额资金几乎没有受到监管。伊拉克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阿里·阿拉维称,“几乎每个省长、议员都在巴黎有别墅”。

伊拉克路在何方?

“腐败伊拉克”年损40亿美元。

第三,周期性民众抗议活动依旧。

伊拉克国内经济下滑,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民众生活水平低下,遭美军入侵破坏的基础设施重建也极难开展。钱荒、水荒、电荒让民众不满情绪加剧,在别有用心的政治力量煽动下,或主动、或被动地涌入街头。民众们抗议恶劣的生活条件、普遍的腐败和裙带关系,呼吁确保更好的就业机会、基本的公众服务和社会福利。政治示威者们闯入绿区投掷炸弹,党派支持者们发动暴乱,与伊拉克安全部队爆发激烈冲突,流血事件不断发生。

伊拉克路在何方?

伊拉克首都游行人群闯入绿区议会大楼。

02

 原因分析

第一,美国对伊拉克的强制“民主改造”。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后,在该国主导建立了一套“政治配额制度”——总统由库尔德族人出任,总理是什叶派,议长是逊尼派。伊拉克人口有4000多万,其中阿拉伯民族约占78%(什叶派约占 60%,逊尼派约占18%),库尔德族约占15%,此外还有土库曼族、亚美尼亚族等。

2005年伊拉克通过新宪法,同年举行多党参与的民主选举,2006年组成首届民选政府。近年来,各派在政府组建问题上都试图扩大自身在议会中的权力,不愿让步或接受其他政治联盟的领导,库尔德族、什叶派、逊尼派这三大主要政治势力之间缺乏包容,很多问题上都难以达成共识,这让政治局势持续动荡。

同时,以选举为主要形式的政治动员转化为以族群和教派为基础的权力争夺,教派利益直接转化成政党利益,形成了政党教派化,进而弱化了伊拉克的政治权威与政府的合法性。美国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将伊拉克的政治权力从国家中心分化出去,多股势力斗争带来的混乱并不符合伊拉克的国家利益,却顺了美国的“意”,使其对伊拉克的控制力、影响力提升。

埃及《金字塔报》专栏作家、政治分析人士贾巴拉对记者表示,伊拉克乱象纷呈的根本原因是旧有的政治和社会生态被打碎和重组,“美国在伊拉克强推西式民主是极大错误,是伊拉克局势动荡的真正根源”。

伊拉克路在何方?

在伊拉克,美国输出的“民主”更是一件失败的作品,腐败盛行、暴力不断。

第二,伊朗干涉

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为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和重新发展提供了喘息的机会。然而,一个变强的伊拉克绝非伊朗愿意看到的。为了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伊朗扶持了多支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组织,助其发展壮大,并借此深化与民兵组织的利益捆绑什叶派民兵迅速渗入政治和社会领域,在国家重建和反恐行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武装力量的上升和地区权力的扩散不可避免地给伊拉克政治生态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点,从与伊朗关系密切的“法塔赫联盟”在此前的议会选举中已成为第二大党便可见一斑。

伊拉克路在何方?

伊朗干涉伊拉克内政,在伊拉克扶植亲伊朗武装。

第三,民众对政府和上层精英失去信任,通过抗议运动参与到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博弈之中。

长期处在暴力对抗和教派冲突的人民一直渴望建立统一有效的政府和更高执行力的行政体系。但是,2003 年后伊拉克总理大多具有“流亡者”背景,民众认为这些“海归”既代表他国利益又各谋私利。

不仅最上层者如此,1000余个地方议会机构也只是为了选举而运转,而非为当地居民服务。底层百姓所向往的民主生活没有到来,只有桩桩件件令人瞠目结舌的贪污腐败事件最终引起公愤。毕竟,与官员们奢靡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姓们经受着频繁的水荒、电荒折磨,他们不禁质问:“我们是产油国家,为什么还要派代表团去伊朗谈判买柴油的事情?这是不是太具有讽刺意味了?”十年间下台的十八位电力部长也揭示了这个国家缺乏持续稳定的政治安全架构和实际低下的政治执行力。

总统大选仅有41%的投票率,民调中对政府机构的信任率不到5%,伊拉克人民已经对国家的民主运作不抱希望,不再愿意信任政党、精英及其宣扬的“政治道路”。30%或更高的贫困率(2021年)和疫情前25%的失业率,加之缺乏制度化的表达渠道,百姓们被迫走上街头抗议斗争。

然而,他们频繁的抗议运动也被政治力量利用,成为了各派别争夺游戏规则制定权的筹码,政治斗争因此变得更加暴力、血腥,政治局势加剧动荡。

伊拉克路在何方?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中南部多个省份的民众举行抗议运动。

03

总结

如今的伊拉克,可以说是在美国留下的废墟上挣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侵略过后留下的伤口,依旧在滴着鲜血。美国以“传播自由和民主”为名,蛮横地推广着“西方式民主”,不仅没有根据当地纷扰复杂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还恰恰利用这一点去破坏伊拉克原有的政治生态,激化政治冲突和民族矛盾。

外扰和内斗最终让这个国家在政治泥潭中越陷越深。与政治失衡并存的,还有经济凋敝、社会崩塌、民不聊生等一系列问题。只能说,无论是政治,还是其他方面,伊拉克目前的发展进程都难言乐观。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 徐轶帆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7222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12:01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12: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