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每日怡见(ID:sxjjzj77)
今天的新闻联播68分钟。
我们每天都在学历史,可没想到有一天,我们居然见证了历史。
消息很突然,来不及准备,仿佛一觉睡醒,天上的陨石就突然坠落了一样。
本来我是准备写文章聊聊最近发生的几件大事。
都是和疫情有关的。
最近几天我能明显的感觉到舆情向着另一端倾斜,而且开始加速。
这主要就是因为人民群众对于一刀切,对于层层加码的防疫手段的不满。
浙江宣传昨天也写了文章《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很好的就阐述了人民和防疫之间的关系。
但是,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要趁乱浑水摸鱼,趁机搞事情,带节奏。
这几天,我们常常都能在一些微信群里面看到小视频,就连后台都有读者给我留言。
想让我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情。
就在我准备写文章拨乱反正的时候,中午拿起手机,突然惊讶的发现,已经不需要我再做什么了。
因为人民群众自己,已经揪出了内鬼。
大家心里面跟明镜儿似的,清醒的很。
有网友在群里转发了一条抖音上的视频,其他群友们就不明所以,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然后这位网友就开始解释。
有人啊,在成都讲着普通话,想要号召全体市民进行户外真人秀,结果话刚说出口,就被现场的成都市民们亲切问候,并且打成一片。
然后群众们报了警,此人被警察带走。
看完了视频,群友们那是非常的清醒。
甚至还有人说出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老百姓心里清楚,老子家里房顶漏水,要求修一下就行,你狗日的跑来拉我去拆房子。”
是啊,能不揍你吗?
还讲着普通话,抽空突击一下四川方言不行吗?
经费就这么紧张,时间就这么紧迫?
说到这里,群里就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有群友戏谑的表示:“全国各地发言的多样性给境外反动势力增加了不少困难。”
要说这话啊,我可是相当的赞同。
这些年我也走南闯北走了不少的地方,就我个人感觉,北方的方言还是比较容易听懂的。
但是当你到了南方,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十里不同音。
这还真不是夸张。
就拿江苏来举例吧,据不完全统计,有70多种。
要知道,江苏只有13个地级市,结果方言的种类居然有这么多。。。
那是因为江苏,地跨长江、淮河,地域文化和方言文化有明显差别。
江苏省主要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官话区、吴语区、中原官话区。
江淮官话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
吴语区,又叫吴侬软语,咿咿呀呀的,软糯婉转,女孩子说起来特别好听,这吴语区呢,又分为太湖片和宣州片。
而太湖片里面细分为苏沪嘉小片和毗陵小片。
中原官话区又分徐州片、赣榆片。
……
南京人听不懂常州话,常州人听不懂无锡话。
而无锡呢,居然连宜兴话都听不懂。
这你能想象吗。。。
可能,两个村子一河之隔,但你就愣是听不懂对方说的是啥。
当然了,我这只是拿江苏举个例子,在往那边走,那些方言可就更是听不懂了。
记得有一年,我去了温州,走出火车站的我,差点以为自己去了国外,那叫一个怀疑人生啊。
就连美剧《盲点》中的FBI也被温州话难倒了:“这是一种非常生僻的方言,叫温州话。
所以啊,方言的多样性,给这些境外势力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你想啊,如果是人民群众合理表达诉求,都是本乡本土的,为啥不说发言,为啥要说普通话呢?
这里面的区别就在于,方言是说给当地干部听的,希望能帮助解决诉求。
而普通话,那就不是说给人听的,是说给魑魅魍魉,是说出来可以拍视频,写小作文用的。
二者之间区别大了。
本来啊,我还准备了好久的文章,准备狠狠的打上一枪,抢回属于咱们的舆论阵地。
可是,今天中午的发现,让我又惊又喜。
准备了好久的文章,我觉得突然就不用发了。
因为人民群众都很清醒,大家都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咱们自己家里的事情,关上门,把房顶上的漏水修补修补,不就完事了?
结果你抄着铁锹给我,让我把房顶给掀了。
你觉得,我是会掀房顶,还是先掀了你?
所以,才会出现成都市民将搞破坏的坏分子,暴打一顿,然后扭送警察的事情。
这些市民们都是好样的。
林则徐有一首诗,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暗号。
但今天,我还是想大大方方的说出来。
因为,也许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再说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于国如此,于普通的市井小民,也是一样。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电影《甲方乙方》里面有一句台词。
这句台词经典到可以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葛优一本正经的嗓音语气,伤感与调侃并存的台词行文,闲话间又突然一收。
这句台词,把整个电影推向高潮,掀开了贺岁片的序幕,也拉上了那个时代的帷幕。
1997,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
一个老人去世,差5个月,就能到香港走一走,亲眼见证紫荆花旗旁边,米字旗与五星红旗的下落与升起。
另一个老人完成了交接仪式,也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后来的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不老的传说,林则徐的诗句成了一种暗号,百米世界冠军,不再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恍然涌起千帆过尽,悲喜交加的沧桑。
恍如时光荏苒,隔世前尘。
1997年,我那时似乎记事了,也似乎没记事了,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
时代的进程,历史的巨变,我一点都没感觉。
也许,在我看来,院子里的那座蚂蚁窝更有吸引力。
但,2022,这一年,我会很怀念。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7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