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撤销核酸亭却不取消核酸码,“非必要不核酸”还应该再优化

作者:朱昌俊

本文转载自:风声OPINION(ID:ifengopinion)

风声|撤销核酸亭却不取消核酸码,“非必要不核酸”还应该再优化

防疫政策调整之后,哪些问题是本可以避免的,哪些“代价”和“成本”是不该有的,要事先有考量、预估,并制定好预案。

作者|朱昌俊
连日来,全国多地密集发布新政策,降低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甚至,一些地方直接宣布“非必要不做核酸”。舆论普遍对此给予了积极评价。
但是,一个困扰人的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那就是多地在大规模裁撤核酸采样点的同时,一些依然有核酸检测“刚需”的市民,却面临着“去哪里做核酸”的难题。
于是,这几天大家看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一边是“非必要不核酸”,一边是多地排起了核酸检测长队,排队时间动辄超过2小时。还有一些市民甚至在风雪之中瑟瑟发抖着完成核酸采样。
这种矛盾景象大大削弱了人们对于防疫政策调整优化的真实“获得感”。按说,核酸检测政策调整后,多地宣布出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等都无需再查验核酸检测报告,已大幅压缩了核酸检测的社会需求,过去那种大规模排队做核酸的场景自然也缓解了。但现在,一些地方的核酸检测难度反而加剧了?
其原因其实也简单,那就是核酸检测服务的“退场”速度和力度,超过了核酸检测报告查验的取消进度与广度,需要提供核酸阴性证明的场景依然不少。
如许多地方明确,进入医疗机构,仍需按规定出示24小时或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进出办公大楼和工作场所需要48小时核酸;此外,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大多需要提供核酸阴性证明;而落地“三天三检”甚至“五天四检”的要求,也在很多地方继续保留乃至强化。
综合这些情况,再加上适逢岁末年终的人口流动高峰季即将到来,核酸检测的“刚需”实际仍不可低估。
同时,不少地方在宣布降低核酸检测范围和频次之后,立即大规模裁撤了核酸采样点,一些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服务也不再对社会面开放,由此自然出现了核酸检测服务的供需失衡状况。
此外,还有不少人反映,尽管排了长队做核酸,但出结果的速度也比以往大为降低,24小时后都没有结果。
应该说,这一轮多地为核酸检测“松绑”后,同步迅速裁撤核酸采样站点,不仅是一个配套的调整,也被社会普遍看作是疫情防控调整优化的标志性动作,有利于给市民树立准确的防疫预期,也进一步缓解了不必要的防疫紧张氛围。
但是,从多地涌现出的核酸排长队来看,裁撤与对核酸检测“刚需”的压缩程度,并不匹配。要缓解这种状况,应对之计无非是两点。
一是在核酸检测服务的供给端,客观评估实际的检测需求,据此优化点位设置,配备相应的服务资源,而不是对采集点“一撤了之”;
二是在需求端,进一步压缩非必要的核酸报告“应用”场景,真正最大程度降低居民做核酸的“必要”性。
特别是后者,要最大程度降低核酸检测对社会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的困扰,就必须进一步为查验核酸结果做减法。像山东最新明确,取消交通场站、港口码头、高速卡口等场所强制性核酸检测“落地检”要求,就在此前很多地方的调整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要知道,民众排长队做核酸的场景,无论发生在何种境况下,都既是给社会增加麻烦,也放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与防疫追求形成内在的冲突。置于当前防疫政策因应疫情新形势和社会新期待持续调整优化的背景下,给新防疫政策带来了原本可以避免的社会争议。
所以,这样的“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及时有效化解。
当然,防疫政策调整之后,社会出现阶段性的“不适”、乃至产生一些“新问题”,未尝不能理解。但是,哪些问题是本可以避免的,哪些“代价”和“成本”是不该有的,应该事先有考量、预估,并提前制定好预案。至少,大规模裁撤核酸采样点后又出现核酸排长队的情景,这样的糟心问题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而把这些最基础的,可预见的问题防范好,实际也就能大大降低了防疫政策调整优化的社会成本,能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一定程度上说,这种供需错配的冲突,也是对做好当下防疫政策调整优化的一种提醒:尽量把相关方案想得周全一些,既要避免畏手畏脚、踟蹰不前,也要避免顾此失彼, 使不同环节的政策能协同、配套起来。
如此,在走向防疫新阶段的过程中,全社会能少些“折腾”,多些从容。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75430.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2月6日 下午2:04
下一篇 2022年12月6日 下午2: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