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成了普京的“迷障”? 2022年12月12日 下午1:47 • 大漂亮国, 欧陆风华, 西风吹 作者:虚声 本文转载自:虚声(ID:lxlong20) 01 政治家的友谊 2013年9月6日,G20峰会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召开。 那一年的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巧合的是默克尔也是第三次当选德国总理。 圣彼得堡地处波罗的海之滨,九月份的气温已经接近零度。当时的普京见默克尔衣衫单薄,便从助手那里接过一个毯子给她披上。 那一刻的普京,显示出了硬汉的细心。 那一刻的默克尔,也展示出了普通人的感动。 那一刻被媒体纪录下来,成为普京和默克尔关系很铁的见证。 其实在那之前普京和默克尔关系就不赖了,经常互动。两人年轻时都曾在东德生活,某些方面有类似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当然政客之间的友谊通常都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默克尔长期在德国执政,把德国经济发展得还不错(相对欧洲其他国家)。发展经济就需要能源,俄罗斯恰好能给德国提供廉价的能源。当时两人正在在讨论“北溪-2”管道建设。 对默克尔和普京来说,能源合作不仅意味着经济利益,也意味着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当时的世界并不太平。从08年到12年,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担任俄罗斯总统。那几年梅德韦杰夫努力和西方友好,结果西方选择咄咄逼人,在北非搞翻了亲俄的利比亚政权,又在叙利亚挑起战争、试图推翻俄罗斯在中东的支柱。 更致命的是,奥巴马和拜登已经在乌克兰积极布局,即将发动颜色革命。实际上到2013年底,不论是叙利亚还是乌克兰,局面都岌岌可危。尤其是乌克兰,颜色革命爆发之后,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府被街头运动推翻,对俄罗斯打击极大。 亲西方派上台之后,对亲俄派进行清算,导致乌克兰撕裂。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乌克兰王牌特种部队(金雕部队)被逼迫当街下跪,随后这些人逃亡到俄罗斯。 那种情况下,普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没了克里米亚(2014年),并且暗中支持顿巴斯地区的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两个共和国闹独立。 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关键时刻,德国和法国出来充当和事佬,于2015年拉着俄罗斯和乌克兰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号称“新明斯克协议”。 其基本内容:各方停火、协商解决。 02 触礁 新明斯克协议从没有被严格落实,但给东乌带来几年短暂的平静。那段时间里,德国和俄罗斯之间仍然“能源互利”,并且一直推动“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默克尔和普京的友谊仍然被誉为维护欧洲稳定的基石。 随后由于顿巴斯一直闹独立,乌克兰闹着加入北约,矛盾激化;最终演变成今年的乌克兰战争。欧洲全方位制裁俄罗斯。 由于之前默克尔对俄罗斯的政策比较友善,遭到舆论的口诛笔伐。随着双方围绕天然气的博弈越来越激烈,默克尔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10月13日,默克尔表态称自己从来不后悔当初和普京签订的能源协议,因为“即使是在美苏冷战期间,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也一直非常可靠”,所以她为了德国的利益采购俄气完全没问题。 那时默克尔还没有指责普京,只是称俄乌冲突性质上应该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根源在于他们的外交框架(指的是以《明斯克协议》为核心的谈判)没有成功。给人感觉是,她依然想从欧洲稳定的立场上看待两国关系。 但是到了11月8号,默克尔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突然改变了说法: 她表示当初推动各方与俄罗斯签订《明斯克协议》,实际上是在为乌克兰争取时间,让他们得以快速增强军事实力。 她强调从那时候所有人都已经看到“冲突只是冻结而不是解决”,协议的签订给了乌克兰宝贵的准备时间。 ——按照默克尔的逻辑,她之所以和普京拉关系、之所以购买俄罗斯的能源,完全是为了麻痹普京与稳住俄罗斯,为乌克兰争取更多武装自己的时间。 默克尔这番说辞有两种可能性: 一、真心话; 二、巨大压力之下的自我辩解。 但不论那种情况,都让普京感觉很受伤。普京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过去也很看重与默克尔的友谊。 但默克尔的这番说辞,无疑是让世界觉得普京被默克尔玩弄了。 所以在11月9日,也就是默克尔转换态度的第二天,普京在会议上公开斥责了默克尔的这番表态: 他称,默克尔的话让他感觉“非常出乎意料,也令人极度失望”,他之前一直认为德国领导人对俄罗斯是真诚的;即使(德国)站在乌克兰的一方,俄方也没有怀疑过德国领导人在真诚地通过协议、促成俄乌双方和解。 他表示,但现在事实证明俄罗斯被欺骗了,他们的实际目标是用拖延来增强乌克兰的实力,准备加深和俄罗斯的敌对。 他感叹,当初应该更早采取军事行动。 普京这话传递出来两个信息: 1、普京和默克尔之间的友谊小船触礁了。 2、西方政客不可信,即便是以务实著称的德国领导人,也不可信。 3、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早有预谋,不是心血来潮。 03 所谓迷障 为什么说默克尔成了普京的“迷障”呢? 这个问题的逻辑在于,如果如普京所言,俄罗斯更早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假设历史没有意义,但这个假设会在普京和很多俄罗斯人心中盘旋。 可以回顾一个经典案例:二战之初,德国闪击波兰。 如果德国吞并全部的波兰,那么对苏联的直接威胁将大增。 当时斯大林果断出手,拿下波兰东部。当时的情况相当于德国和苏联瓜分了波兰(这也是波兰心中的痛)。区别在于,德国是主动进攻的,苏联是顺势而为。但是苏联拿下波兰东部之后,获取了更大的领土和势力范围。 在默克尔转变态度之后,普京心中很可能想到这个案例。他很可能会想到,2014年奥巴马和拜登在乌克兰发动颜色革命,推翻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时,俄罗斯就应该如斯大林那般果断出击,直接出手拿走东乌和南乌,把西乌留给西方。 毕竟2014年的乌克兰乱成一锅粥,而且犹如一盘散沙,更难阻挡俄军。 ——这应该是普京所说的“当初应该更早采取军事行动”的原因。如果他真的是这么想,就透露出他的思维还停留在二战之前,也体现出他和斯大林的差距。 毕竟斯大林接手的苏联,综合实力远不如普京接手的俄罗斯。 斯大林用20多年的时间,把羸弱的苏联带到世界顶级。普京统治俄罗斯的这20年,并没有取得值得历史记载的成绩。 通过普京和默克尔友谊小船触礁这件事可以看出几点: 1、政治家的友谊并不纯粹,而是随着时事变化而变化。 2、西方体制下,政客抗压能力更弱,更容易改变。 3、大国博弈既讲道义和权谋,也讲过程和结果;唯独没有“后悔”可讲。 4、政治家的历史地位,最终是看你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你许下过什么诺言。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78027.html 赞 (1) 0 0 生成海报 美国走入“勃列日尼涅夫时代” 上一篇 2022年12月12日 下午1:46 普京警告首先使用核武?美欧乌的目标是击败俄罗斯,甚至解体…… 下一篇 2022年12月12日 下午1:57 相关推荐 布林肯刚走,美“第二海军”就穿越台海!想玩“炮舰外交”? 2023年6月23日 中国一口气买了292架空客飞机,美国人坐不住了 2022年7月3日 美国毒气泄露,严重到什么程度 2023年2月15日 英国军舰今天穿越台海,蓄谋已久! 2021年9月28日 美国资助了这些组织炮制涉华谎言! 2022年6月28日 美国的所谓“正义”制裁真的正义吗? 2022年6月14日 美军导弹瞄准中国的三重“火力环”,如今怎么样了 2023年12月24日 中国飞艇出现在美国上空,说明了什么? 2023年2月5日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