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目前新冠规定“乙类甲管”,但实际做法又是“乙类乙管”

作者:王春晓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

“我们还是呼吁,尽量要加强自身防护”专家:目前新冠规定“乙类甲管”,但实际做法又是“乙类乙管”

专家:目前新冠规定“乙类甲管”,但实际做法又是“乙类乙管”

北京加速药品流转 保障市民用药需求 图源/中新图片网

“新十条”发布后,各地的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最近以来,“朋友圈”内阳性人数飙升,买药囤药的热潮也随之而来,一些地方的发热门诊也出现排队的情况。
未来我们该做好哪些准备,普通百姓要注意什么,对此,中国新闻周刊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
“现在的情况有点像之前抢菜一样”
中国新闻周刊:防疫政策放松之后,不少人开始囤药,部分地区发热门诊也出现爆满的情况,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蔡卫平:政策放松之后出现大量人员感染,这是预料中的事,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确实是很强的。但总体来看其实还好,感染者普遍的症状不会太严重,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也不会太多,大部分就居家,或者是门诊处理一下就可以了。现在,其实只有两类人需要入院治疗,一种是有基础病未控制的人,因为得了新冠,导致原来的基础病加重,另一种就是确实因为新冠加重出现了肺炎。但现99%以上的是不需要去医院治疗的。除了小孩可能会因为高烧抽筋,成年人出现症状,只需要吃退烧药、止咳药就可以了,甚至一部分人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不至于觉得太难受,其实连药都可以不用吃,没必要都去医院。
现在的情况有点像之前抢菜一样,很多人买了药放在家里备用,但真正要用的人却买不到药。其实我们备药不需要备太多,比如退烧药,不管是布洛芬还是扑热息痛,或者是其他的药,备一种就够了,而且一个人基本很少会高烧超过3天,不要乱吃、多吃药。如果发烧超过3天用退热药降不下来,那可能真的就该去医院了。
专家:目前新冠规定“乙类甲管”,但实际做法又是“乙类乙管”

浙江金华:引导市民理性购药 图源/中新图片网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有很多人会认为,感染一次就获得了免疫,所以早阳早好,您怎么看?
蔡卫平:现在是有这么一个说法,一旦感染奥密克戎之后,短期内不会再重复感染。所谓的再次感染,要么不是同一个新冠毒株,要么可能是过了一段时间,自身的抗体水平不够了。但一般来说,短期内重复感染的几率极低。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人阳了也没什么,大部分人自身还是能抵抗病毒对身体的伤害。但我们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如果很多人都集中在一个很短的时间窗里去感染,会给社会尤其是医疗机构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像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这些特殊群体的治疗。
所以我们还是呼吁,尽量要加强自身防护,包括外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社交活动等等。我们还是希望尽量拉长感染高峰到来的时间,尽量把这个高峰曲线压低压平,不要在短时间内出现特别陡、特别高的峰值,否则就算只有1%的人去住院,到时候也会导致医疗系统挤兑。如果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大范围感染就更麻烦,连帮你看病的人也病倒了,医院还怎么运行?
中国新闻周刊:疫情放开前,我们看到公布的无症状有很多,但现在周围人确诊之后,基本都会有高烧、嗓子疼痛等症状?
蔡卫平: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状态。第一个,疫情放开之前,我们做的是全员核酸筛查,只要感染了,有没有症状都会被查出来。但现在取消了全员核酸检测,如果身体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大家也不会主动去查,而发现阳性,基本都是有了症状才去查,这是筛查方式的不同。第二个,现在大家都用抗原来筛查,抗原能查出的阳性,基本都是病毒载量比较高的,可能症状也会更明显一些,但核酸检测要相对更敏感一点。也就是说,现在大街上一些人可能已经阳性了,只是说他自己不知道,没有症状,你自己做抗原未必都能测出来,或者说,检测出来只是很弱很弱的一条杠。
“会出现阳性照顾阳性的情况”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不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也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如何做好疫情常态化检测、研究和预判?
蔡卫平:疫情监控还是要做的,但现在是定期抽样检测,通过随机取样检测,看这个地区阳性的比例有多少,用一部分人感染的病毒拿去分离,看基因型有没有发生改变等等,再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分析研判疫情态势。这种流行病学调查,不需要全民检测的数据,你测1万个人也是,测100个也是这个基因型,通过抽样检测,同时对重点人群做好监测,就可以了。
专家:目前新冠规定“乙类甲管”,但实际做法又是“乙类乙管”
国家卫健委: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图源/中新图片网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很多地方的医院都要求,医务人员只要症状不严重,尽量还是上班,很多人也担心出现院内感染?
蔡卫平:疫情防控政策放松后,医院要最大程度地收治病人,其实压力是相当大的。医护人员本来就是易感人群,每天接触的都是病人,而且核酸检测不再是必然要求,被感染的风险肯定要比普通人要高,如果阳性之后都要居家隔离导致减员,医疗机构基本上就瘫痪了,医疗服务也没法保证正常了。现在很多医院都要求,一般科室的医务人员阳性之后,休息一下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可以上班了,甚至会出现阳性照顾阳性的情况。只能说,医院最大限度地做好防控和管理,同时提倡大家都戴好口罩,尽量做好防护,尽最大努力减少交叉感染,要做到百分百是不可能的。
中国新闻周刊:随着政策逐渐放松,特殊机构尤其是养老机构的预防问题尤其值得关注,您有什么建议?
蔡卫平:养老机构还是要做好预防和预案。除了老人自己,比如那些进入养老机构的人,尤其是工作人员,还是要做好防护,出入戴好口罩,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减少聚集和流动,尽量不把感染风险带给这些脆弱的人群,同时,养老院内也要做好消毒、防护工作。另外,除了给老人做好疫苗接种,出现症状后,也要及时做好隔离和治疗,尤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还是要做好重点关注。最好是跟一家医疗机构有协议,确保需要住院的老人能够获得应有的医疗照顾。养老机构也要准备一些老人使用的常见药物,除了新冠对症治疗所需的药物外,还要准备足够的基础病治疗药物。基础病控制好了,新冠重症的风险也会降低。
“不要破罐子破摔”
中国新闻周刊:不少专家预测,接下来可能会在一个多月内或达到感染高峰,我们该做好哪些准备?
蔡卫平:我们刚才也提到,按照现在的情况,大部分人都会被感染。我们只能说,尽量能延缓这个高峰的到来,尽量拉长时间,在短时间内,阳性大量激增,肯定是受不了的,一些地方连外卖、快递的运力都跟不上,肯定也会给社会生活带来麻烦。
从个人角度来说,除了打疫苗,还是要做好防护,不要破罐子破摔。从政府的角度,除了做好各预案和调控,还要加大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家科学地了解疫情,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我们还是强调,尽量不要都集中在这个时候感染,再有一个月就开始春运,人员流动一旦加大,加上冬季比较冷,室内传播还是很快,又是流感发病季节,肯定会增加双重感染的风险,这些还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很多专家也在呼吁将新冠肺炎回归到“乙类乙管”?
蔡卫平:“甲管”和“乙管”最大的区别就是隔离的强度问题。现在,新冠病毒导致的重症率、病死率、住院率已经明显降低,而且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90%,我们已经掌握了病毒的传播规律,相当于已经具备了“乙类乙管的条件。
其实,现在很多地方的防疫政策已经接近于按乙类管理了,如果发现阳性了,已经不再要求强制集中隔离,而是要求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在家隔离,已经按照乙类管理这个标准在做了。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目前我们的规定还是在“乙类甲管”,但实际做法又是“乙类乙管”,如果不一致,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医院,现在要求不能拒收阳性病人,按照要求又得把他们和普通病区分开来,其实很多医院没有这个条件。如果没有分区条件,只是分房治疗,那医务人员走来走去,其实也是在增加传播风险,如果非要分区,那能收治的病人肯定会减少,必然会造成变相的医疗挤兑了。

作者:王春晓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7984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下午2:34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下午2: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