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点击上方可收听文章朗读音频

大家都知道咱们马路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当你看到下面这张图片是不是会以为是PS的?坦克专用道算怎么回事?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其实,这张图片并非PS ,坦克专用道确实是存在的,在这条道上不能通行任何其它的车辆,只能由坦克行驶,而这条车道就出现在我国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

与一般的城市道路不同,这条坦克专用道以110国道为界分为两段,一部分在内蒙古一机集团厂区之内,一部分在厂区之外,画面中正是厂区外的部分路段。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俄罗斯阅兵,坦克履带直接破坏了莫斯科大街上的路面

厂区外路段南起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北门与110国道交叉口,北抵一机靶场门口,全长3083米。

为什么偏偏就包头有这么硬核的车道呢?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坦克之城——包头

1949年的开国大典阅兵式上,受阅的坦克伴随着《坦克兵进行曲》驶过天安门广场,然而,尽管事先反复检修,仍然有一辆坦克在行驶到天安门西侧时突然熄火,直到后面的坦克把它顶走。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当时,解放军的坦克缺口巨大,光靠从苏联进口根本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一五”期间,中国开始筹备组建自己的坦克生产基地。

在考察坦克基地的选址过程中,最开始有部分专家建议,坦克生产基地应该设立在东北地区,理由是东北地区工业化程度最高,坦克基地设立在那儿,更有利于迅速展开生产。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但问题是那会儿抗美援朝战争还没结束,一来离战场太近,不安全,二来156个援建项目中已经在东北放了50多个了,鸡蛋总不能都放一个篮子里。

所以,东北地区就被PASS了,而沿海省份或者沿海城市虽说工业也还相对发达,但是与当时的国情也不太相符。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因此,坦克基地就跟大部分重要项目一样,只能选择设在西北、西南、中部等地,经过综合考虑后,中国第一个坦克基地最终选择落在了包头市。

虽然直到1954年,包头都还只是一个拥有8万多人口的小城市,但考虑到它远离沿海区域,外围有大青山、乌拉山等山脉,是标准的易守难攻之地。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便于部队增援或者坚守。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而且包头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周边地区的铁、稀土、铌、钛、锰、金、铜等各方面资源都非常丰富,有利于就地开采、就地使用,这是当时太原、西安、兰州等几个更大一些的内陆城市所不具备的。

结合地理位置、周边地形、周边资源等几个因素考虑后,中国第一个坦克基地在包头落户了,为此,“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5个落户包头。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再加上1958年的核燃料元件厂项目,共有包头钢铁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厂、内蒙古第二机械厂、包头第一热电厂、包头第二热电厂、202厂等6个项目集中开工,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从此横空出世。

1953年5月,建设坦克厂的筹备组正式成立,对外称“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简称“一机厂”,也就是大名鼎鼎的“617厂”。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一机厂厂区

在苏联的支持下,一批来自大江南北的优秀科研人员、技术工人、大中专毕业生会聚包头,争分夺秒抢进度,攻克重重难关,用最快的速度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坦克制造厂,拉开了我国自主研制坦克的大幕。

作为包头的拳头单位,当时的一机厂俨然是一个小型社会,厂里不仅具有健全的基础设施,为了能更加安全且高效地研发生产坦克,国家还给厂里配备了完善的教育系统,覆盖范围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就是一机厂的大专学校

如此健全的教育系统别说是很多工厂不具备,就连一些小城市都不一定有,除了厂内的配套设施,厂外完整的产业链则为一机厂生产坦克提供了根本支撑。

生产坦克最需要各种标号的特种钢材吧?包钢表示这事儿我在行,坦克需要的火炮可以找二机厂,两个热电厂则为工业配套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

1958年12月25日是值得载入中国国防史册的日子,在苏式T-54坦克的基础上,中国第一辆中型坦克在一机厂试制成功,随着在1959年国庆阅兵上的亮相,这款被命名为59式坦克开启了五对轮的传奇。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从59式到99式坦克,一机厂参与了中国几乎每一个型号坦克的研制与生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为了凸显本市特色,包头在青山区以北、毗邻京藏高速的路边,竟然做了一个4:1的99式坦克钢结构模型,路过的车辆无不侧目。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而像包头这么硬核的军工城市并非只此一家,不知大家听没听说过中国飞机城?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中国飞机城——阎良

说到“中国飞机城”,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是北京、沈阳、南昌、西安、成都之类的大城市,而实际上,阎良才是真正的王者。

身处航空行业的人知道,阎良拥有我国唯一、亚洲最大的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科研教学为一体而且体系最完整的重要航空工业基地。

轰6系列、运7系列、飞豹系列、新舟系列民用飞机等在这里发展完善,运20、轰6K、空警2000等我军现役主力机型从这里诞生。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阎良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大中型飞机“摇篮”,去过阎良的人,一定会被航空科技博览馆以及街头、公园随处可见的飞机样机、模型所震撼。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阎良位于西安的东北部,曾经是黄帝铸鼎圣地、战国时期秦国国都—栎阳,新中国成立之初,阎良还只是陕西临潼县下辖的一个镇。

1955年3月至1957年3月,国家进行勘测选址工作,先后对新疆伊犁、甘肃张掖、陕西阎良、吉林郑家屯等十多个地区进行了踏勘。

后来之所以选择了阎良,主要还是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阎良几乎处于中国几何中心位置,去哪儿都不远,距省会西安市中心仅70公里,运输、物资调配供应都较为便利,而又不算太近,避免了试飞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第二,阎良地处关中平原的北侧边缘地带,在中部腹地,便于保密,而又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利于建造大型飞机场以及飞机训练、飞行;

第三,阎良有空军第十一航校,机场可以利用来起降轰炸机或进行试飞。这在当时经济不宽裕、急于建设生产情况下,是非常有利的。

于是,考虑到阎良在自然、地理、经济、政治、交通等方面的优势,195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172厂在陕西阎良建设,与172厂同期建设的还有630所和空军第三技校。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后来,随着603所(第一飞机设计院)、623所(飞机强度研究所)和430厂(西安航空发动机厂)搬入,汉中建立了大型运输机生产厂(陕飞),还有国家开展“三线”建设后,西安又拥有了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解放军通信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全国重点科技院校。

这一大批重量级的航空科研院所、配套厂家和院校,都让阎良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航空工业聚集优势,飞机设计、制造、强度鉴定、试飞鉴定、人才培养直接在本地一条龙,这在全国可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尤其是强度鉴定和试飞鉴定这块,阎良绝对是王者。

自从172厂也就是现在的西安飞机制造厂1966年建成投产后,轰6、运7、运8、“飞豹”等30多个型号在阎良相继试飞成功,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西飞在这里完成了从白手起家到体系完备,从测绘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转变,中国航空工业则在这里搭建了完整的大中型飞机自主研制科研生产体系。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围绕航空产业建成的阎良,见证着不断崛起的中国航空工业,“中国的西雅图”实至名归!而同样处于中国的西北,有那么几个城市虽然跟阎良一样也是一个工业一座城,但是命运却迥然不同。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神秘的原子之城

土生土长的兰州人应该对504汽水和504雪糕耳熟能详,一到夏天,就希望每天都能来一根504雪糕,再来一瓶504汽水,尤其是这504大雪糕,简直就是雪糕中的扛把子。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504这个听起来充满计划经济时代特色的品牌,已有30多年的历史,如今它已经成为兰州沉淀的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504汽水和504雪糕的504厂,是位于兰州西固区的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的代号,它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浓缩铀生产工厂。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该厂先后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提供了合格的核燃料,只是后来因为改制的问题效益不好,这才开展第三产业做了雪糕和汽水,504雪糕格外好吃,很多人都说因为是核离心机甩出来的。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与504厂类似的还有更为神秘404,这座在任何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城,是中国曾经保密程度最高的核武器研究基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考虑到要既要人烟稀少,远离美军侦察机的侦查范围,又要距离苏联较近,便于来华援助,中国核武研究专家团队便将开展核武研究工作中心城市的选址,定在了今天距离甘肃嘉峪关以西100公里的地方。

国家一声号令,几万人“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奔向这片戈壁滩,1958年,这座一切为核技术发展服务的新兴现代城市拔地而起,而为了对外保密,这座城市在当时对外宣称为“甘肃矿区”,代号“404”。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404职工在毛主席像下合影

这里风沙肆掠,唯一的植物是骆驼草,方圆三十里荒无人烟,可这里却成为了当时许多国内高精尖核技术专家落脚的第一站。

由于核工业具有放射性,厂区距离生活区50里,每天要坐1个小时的火车上下班。放射性最强的工作是“下大坑”,一个人下去最多只能工作半小时就必须离开,每天下班后都要洗澡,填埋防化服。

在人们辛勤汗水的浇灌下,原本荒芜人烟的404城成为大漠中的繁华绿洲,在占地不到4平方公里的小城里,土地局、社保局、电视台、报社等当时普通城市的单位和机构竟然应有尽有。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1958年,在苏联援华专家的帮助和我国科研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第一座核反应堆在404城内成功诞生。

1966年,404城内由中国人完全自己主持的核反应堆建成,在同年年底达到临界,并于次年开始生产浓缩铀,在这座不为人知的偏僻小城,中国逐步走向了核武大国。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人去楼空的404城

与404城相似的还有位于青海金银滩的原子城,它是曾经作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221基地,对外名称为“青海省综合机械厂”、“青海矿区”,掩护名为“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直到1987年,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禁区终于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央决定撤销基地,青海省政府于1993年将此地更命名为西海镇,定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在中国核事业的历程中,这些曾经只有代号的城市里浸润着无数先驱者的奉献与牺牲,如今,它们或许沉寂,或许荒废,不过好在它们的血脉仍然在延续。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中国科技城——绵阳

在四川省绵阳市地势最高处的钟鼓楼下边,那堵照壁上有这样一列大字:一定要把绵阳县建成大寨县。

由此足见绵阳市的起点之低,而就是这么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GDP只有省会成都一个零头的小城,却被称为中国科技城,而且还是全国唯一由国务院亲自命名的科技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绵阳之所以成为科技城,主要原因是九院,也就是隶属国防科工委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九院于1958年在北京建院,经历了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前文所说的青海金银滩原子城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90年开始向绵阳科学城调整搬迁。

作为中国唯一集研发、设计、生产核武器于一体的国务院单列副部级科研机构,九院单位规模巨大,下属有十多个负责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所,除9所整体在北京外,其它所全部都在绵阳。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九院到底有多牛?

教科书上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九院院长;提出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第一人王淦昌,出自九院;提出“于敏构造”,让中国成为当今全球唯一实现氢弹常规装备和值勤的于敏院士也是出自九院。两弹一星中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郭永怀,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出自九院,曾任副院长。

可以说,这些以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等等“两弹元勋”为代表,长期扎根绵阳的一代代科学家,为绵阳奠定了中国重要国防军工与科研生产基地的战略地位。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王淦昌院士

在绵阳的市区里有一块区域,叫做绵阳科学城,在附近区域和山上,经常能看到游客止步的标识牌。

早在20世纪60年代,绵阳就被中央选为“三线建设专区”,市区里那条宽仅10米,长500多米的跃进路,集中了大量国字头科研资源。

这里除了九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这三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宝”,还有西南磁学研究院等15家国家级军工科研院所和其他宝贵的“三线”企业。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拥有亚洲最大的风洞群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绵阳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位于西南一隅的绵阳,肩负起了科技创新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

别看绵阳现在人口只有几百万,却拥有约20万人科研技术人员,其中院士就有29个,这个数量让北京、上海都望尘莫及。

这里聚集着大量重要科技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妥妥地位居西部地区中等城市榜首。

所以,人们常说,在绵阳永远不要小看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不定刚刚与你擦肩而过的就是一位院士。

目前,绵阳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25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个,民营科技实体近300个,在核物理及其应用、空气动力学、磁性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研究领域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一流水平。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就绵阳这科技含量和科研人才密度,你说叫它科技城,还能有谁不服?当然,中国除了有绵阳这种科技密集的军工城市,也有资源密集的矿业城市。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矿藏之城

在新疆克拉玛依的黑油山公园里,有一汪翻滚着黑色原油的油池,池边有一位赛里木巴依老人的雕塑,这是一个关于克拉玛依发源的故事。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1909年,独山子就钻成了第一口油井,建起了小型油田和炼油厂,直到1942年,盛世才投靠蒋介石后,苏联人撤回,独山子油田一度关闭。

1950年,中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成立了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然而苏联专家对独山子周边进行勘探后,竟然说这里没有生产石油的一系列条件。

这时,骑着毛驴的赛里木巴依老人的出现,为石油勘探人员带来了巨大惊喜。苦于寻找石油的勘探队员在市场上,发现这位老人拿着油葫芦装着黑乎乎的原油当做车轴油在卖。

在老人的带领下,他们找到了距离独山子以北200多公里的黑油山,最让他们欣喜若狂的是,这个黑油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而是由一层层的石油历经百万年的时间不断堆积而成的,地下很有可能有海量的石油。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如今的克拉玛依油田

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不胫而走,1955年10月29日,一号井喷涌出的了黑色原油,宣告了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中国贫油论”破产了!

1958年,克拉玛依市被批准设立,“克拉玛依”就是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一座为了开采石油而成立的城市在戈壁荒原上从此拔地而起。

50余年来,克拉玛依石油人在戈壁沙漠中艰苦创业,相继开发建设了27个油气田,累计生产原油2.53亿吨、天然气347亿立方米,克拉玛依的原油产量曾一度占全国产量三分之一。

如今的克拉玛依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石油石化生产加工基地,在做优做精石油石化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各类新兴产业,成为戈壁中的一颗明珠。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像克拉玛依这样因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以矿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矿业城市(镇),中国共有426座,矿业城市人口达31084万人,其中地(盟)级市86座,县级市125座,镇级有215座。

这些矿业城市多为单一工业类型的城市,只有14座矿业城市是有多种矿产类型组成的城市。

据研究,在1952~1990年间,中国进行的是一种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工业化发展,在国家这种工业投资政策方针指导下,带动了资源勘探开发统一大会战。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当时,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资本迅速注入矿区,从而获取大量的能源、矿产品的输出,形成以开发区域优势矿产资源为背景的格局。

大型钢铁、石油、煤炭、有色金属、化工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很大程度上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门工业一座城,回望中国这些单一工业城市的历史,无不带着非常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烙印。

在那个国家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年代,正是有了一批又一批为了事业甘愿奉献青春的热血的人,才有了今天一座又一座现代化的城。无论是坦克、飞机、核武器,还是油田、煤田、铁矿,哪一样不是老一辈们靠着一双手干出来的?

所以你的家乡又有什么特别的一产业一座城的故事?

新年新装备,限时抄底价↓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年货好礼,尽在军武年货节↓
为了造59式坦克,我们新建了一座城!
▲优质年货礼赠,提前下单,优先发货!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85749.html

(1)
上一篇 2023年1月12日 上午8:47
下一篇 2023年1月12日 下午4: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