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作者:乌鸦校尉

本文转载自:乌鸦校尉(ID:CaptainWuya)

有多少朋友的童年,没有一两部卖座的好莱坞电影为伴呢?但是近些年来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却越来越不卖座了。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最近上映的动作大片《速度与激情9》上映之后票房遇冷,而作为曾经的票房和口碑的保证,如今的“好莱坞大片”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1994年,中国开始了进口影片分账上映的模式,在这一年,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电影《亡命天涯》作为我国上映的第一部进口分账影片,开启了我国进口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时代。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电影《亡命天涯》国内版海报

也是在这一年,国内电影票房市场开始有了系统性的年度票房统计。2015年以前,大部分年份的国内票房冠军都被进口分账影片所包揽,而进口好莱坞大片更是作为票房保障,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屡次开创着属于它们的纪录。

1995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以1.04亿人民币的总票房,成为了国内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影片。1998年,同样由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举赢得了3.6亿元的票房佳绩。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2003年,《黑客帝国3》成为第一部同步引进的好莱坞电影。而国内单片票房突破十亿大关的首部电影,依旧来自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的《阿凡达》不仅仅以13.4亿元的成绩问鼎当年的国内票房冠军,时至今日它仍旧是全球影史票房第一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开创时代的《阿凡达》

随着国内电影院线的火热,我国银幕数量和票房体量也节节走高。据公开数据,内地电影银幕数量已从2009年的4000多块,攀升到了2021年的超过8万块。但是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扩张,好莱坞大片的影响力却日渐下降,个中因素,却一言难尽……

1

广大电影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第一印象,向来是“大制作、大场面、大剧情”,而这些特点,却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泯然于众。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好莱坞作为全世界电影行业的引领者和霸主,其电影的制作过程中离不开背后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和专业化的生产流程,而特效电影更是对好莱坞发达的电影工业最好的诠释。

然而这些年的实践证明,特效的投入及酷炫程度,与电影的质量,并不一定是正相关。

以无数科幻片和动作片爱好者奉为圭臬的《终结者》系列为例,1984年上映的初代《终结者》,实际上依旧有着浓重的B级恐怖片的痕迹,其640万美元的投资,比起同年上映的《夺宝奇兵II》的2800万美元和1985年科幻经典《回到未来》1900万美元的预算而言,可谓“小成本”电影了。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终结者》中的特效并不精致

全片摄制过程中也几乎不存在任何现代电脑特效的加持,而传统的定格动画和特效化妆的使用,时空穿越和人工智能主题的生动融合,传统动作戏和丰满的人物塑造,使它斩获了广泛的好评。

由卡车司机“半路出家”的詹姆斯·卡梅隆也由此片一举成名,为本片创造了“终结者”这一冷血杀人机器形象的斯坦·温斯顿工作室也声名鹊起。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和他创造出来的怪物们

1990年,早已功成名就的卡梅隆着手开拍续作《终结者II》,这次是“大制作”了,投资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02亿美元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饰演T-1000机器人的罗伯特·帕特里克与特效模型

这也是电脑特效技术首次为广大电影观众所熟知的一次,尤其是片中液态金属机器人杀手T-1000行踪鬼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大制作不等于堆特效。出人意料的是,该片的拍摄过程仍旧是传统特效摄影主导的,仰赖电脑特效制作的特效镜头仅有短短16分钟左右,占院线版片长137分钟的不足1/9

在《终结者II》的制作过程中,斯坦·温斯顿工作室也继续担纲特效制作。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通过微缩模型创造出影史最逼真的核爆场景

片头的未来战争场景中,进军的机器人部队,是传统的逐帧动画技术呈现的。为了模拟核爆摧毁的场景,摄制人员搭建了精确的洛杉矶城微缩模型。通过橡胶模型和起爆装置的配合,来模拟液态金属机器人中弹的特效。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不靠电脑特效,完全依靠机位的摆放,以经典的视差效果完成镜头

枪林弹雨中的T-800逐渐褪去生物外皮,露出金属内骨骼的镜头,是通过施瓦辛格的等比例橡胶模型完成的。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为了保证成片的流畅效果,片中T-1000伪装成安保人员和女主角莎拉·康纳的镜头,都是通过双胞胎演员配合完成的。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惊人特效和传统拍摄手法的结合

除此之外,由于1990年的电脑特效技术远远不够成熟,为了防止电脑特效制作的片段不能满足需求,《终结者II》中的所有涉及电脑特效的场景,都准备了传统特效摄制手段进行替代

如此精益求精的特效制作,加之独特的时空旅行和人工智能主题,《终结者II》一经上映,便大获成功,不仅在全球斩获了5亿2000万美元的票房,更是得到当年奥斯卡六项提名,并独得四项奥斯卡奖(最佳摄影(提名)、最佳剪辑(提名)、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最佳化妆)。斯坦·温斯顿甚至自豪地称“这是一部开创性的特效电影”。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鬼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终结者II》是第一次将电脑特效地位拔高到如此程度的电影,但是作为跨时代的电影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对电影特效技术的发展和电影艺术之间的关系的认知是十分质朴的。

在影片的制作花絮中,他乐观地认为“技术的发展将为艺术服务,而艺术仍将不朽”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温斯顿的观点逐渐与好莱坞新一代电影制作人的选择出现了偏差。

近些年的好莱坞大片,开始舍本逐末,越来越仰赖于电脑特效的堆砌,而对电影的细节和剧情的逻辑性打磨的重视越来越退居次席。

包括后来的终结者系列电影,也逐渐落入了如此巢窠,剧情再无新意,特效日渐华丽却失去了诚意令人审美疲劳,以至于不复当年之精彩。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改变时代的《钢铁侠》

加之2007至2008年的美国编剧协会的罢工热潮,使得好莱坞不愿投拍原创电影,转而依靠各种较为成熟的IP,而发达的美式超级英雄漫画,成为好莱坞最易发掘的IP宝库。

以《钢铁侠》为首的漫威宇宙电影,通过流程化的运作,逐渐席卷了全球票房。然而这却引发了一系列恶性竞争。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票房毒药《绿灯侠》

为了对抗日渐崛起的漫威宇宙,作为DC漫画的东家,手握超人、蝙蝠侠等IP的华纳电影便急于拍摄一部自家的超级英雄电影,而酝酿多年的人气漫画《绿灯侠》便被提上了日程。

这部投资高达2亿美元的漫改大片,自然会在特效场景方面大展身手。但电影的制作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眼中只剩下了特效。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糟糕的制作,完全浪费了瑞恩·雷诺兹和布莱克·莱弗利的选角

在筹划《绿灯侠》电影之初,便经历了剧本推翻重来,导演临阵更换,后期时间紧迫等众多问题。

全片摄制过程中,完整而自洽的剧本从未出现过,甚至在成片之后,最初的编剧愤而拒绝对《绿灯侠》署名。在初期选角阶段,演员在试镜之时甚至无台词可念,只有几张概念草图可供参考。

《绿灯侠》一改往日超级英雄电影直接采用道具制服的拍摄手法,转而完全采用电脑特效制作服装,这不仅导致电影中几乎所有的正常文戏都变成了仰赖成本高昂电脑特效渲染出的CG场景,在既定的投资规模下必然导致了包括剧本选角在内的几乎所有其他电影要素的大幅缩水。

而在海量昏暗场景中,斥巨资经电脑特效制作出的绿灯战服,只能散发着粗制滥造的荧光绿色,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闹着玩一样的CG场景

为了满足成片需求,电影在后期阶段进行适当的补拍是十分常见的流程,但对于几乎全部镜头都需要用到电脑特效的《绿灯侠》而言,简单的补拍也成了巨大的灾难

由于进度和资金协调问题,留下的特效渲染时间极为仓促,只能在几周之内进行完成,而补拍镜头的渲染资金也只有900万美元,相比于全片2亿美元的投资而言,可谓捉襟见肘,成品也自然是难如人意。

加之短视的华纳高层对进度赶鸭子上架式的催促,直接导致了这部舍本逐末的超级英雄大片变成了剧情稀碎、特效糟糕的超级烂片。

而当年的票房市场也充分反映了观众对这种粗制滥造的“特效堆砌”产物的不满,斥资2亿美元打造的《绿灯侠》,北美票房仅有1亿1600万美元,几乎是血本无归。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塑料质感十足的宣传照

原本当红的主演瑞安·雷诺兹,也因《绿灯侠》糟糕的表现一蹶不振,直到多年以后的《死侍》系列才重振旗鼓,而且他还不忘在《死侍2》中吐槽了这糟糕的经历。

盲目堆砌特效却忽视剧情的精彩性和演员的表演技巧,这样产出的电影又如何能够成为经典?流水线产出的好莱坞大片自然也难以满足审美水平日渐提升的众多观众的需求,观众用脚投票,好莱坞大片自然风光不再,难以卖座。


2

特效只是好莱坞电影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而这条流水线强大到什么程度呢?几乎所有环节全都实现了工业化。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比如华纳公司审读一部电影剧本,第一个人就数页数,按标准格式110-130页(110-130分钟),多于130页或少于110页的直接扔掉

然后数男女一号,到没到75场戏,没到直接扔

然后交给下一个人审剧本,调数据查类型,看同类电影(比如科幻悬疑片)最近几年的票房数据,票房逐年上升就可以拍,票房下行直接扔

然后下一个人负责数events(事件),全片事件转折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多了少了直接扔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诸如此类的复杂流程走完,剧本才会交到电影公司高层手里决定拍不拍,而一部好电影但凡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根本送不到高层手里,就已经被扔进了垃圾堆。

我们看到的美国大片之所以时长、节奏、转折近似,就是这么来的。

这种机械化的选剧本导致选出来的剧本情节高度雷同,一些资深影迷看个开头甚至就能预测出全剧走向。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通常,前十分钟都是介绍主角人物关系,十分钟以后发生一些意外,打破平静的生活,然后开始离开固定生活工作地点,加入冒险元素(车戏啊,特效啊,亲情啊,友情啊,爱情等等都可以在这里体现)。

在冒险途中会遇到反派,以及各种各样新奇的人或物,产生矛盾,解决矛盾,这个过程中,剧情各种反转,让观众失望绝望之后又有了希望。 

最后通过友情和亲情战胜困难,大团结。当然搞笑元素从始至终都要贯穿,冒险,亲情,友情,爱情,搞笑,人性等等都是必备的点。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七部电影“共用”一个剧本

各种剧情永远刚刚好,拆炸弹总在最后一秒拆完;向主角冲过来飞过来的致命一击(无论那是刀剑弹箭货车飞机),在主角面前或脸旁一寸停下;车子要掉下悬崖前完美地平衡着。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速度与激情》电影画面

反派永远作死,黑人亚裔必死,犹太必然高智,傻白女主只有关键时刻忽然神勇一次(也许是技能冷却时间超长)。

甚至连配乐,好莱坞大片都一致选择大气管弦乐,要气势有气势要细腻有细腻,但就是辨识度低,感觉同类型的片子几乎可以通用配乐。

这样的好莱坞大片看多了,能不审美疲劳吗?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而在电影选角方面,好莱坞的选角导演们更是刻板到照着模型挑演员。

好莱坞的选角公司实行流水线运作,建立各种类型演员的价值评估档案。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观众上座率的逐年下降,好莱坞的电影制片更像是一桩生意,“明星参演的市场回报率评估比以往显得更为重要”。

一般而言,好莱坞电影“选角”的第一步是由选角团队策划演员班底。以第7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为例,选角导演直言:“投资方会给出固定待选的演员名单,而要让你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当选,这需要一定程度的外交手段和策略技巧。”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选角导演给投资方出示了详细的公式推算,通过测算明星们最近上映电影的票房排行、涨跌情况,近年来的个人票房数字、片酬、投资回报率,人气指数等一系列身价元素,得出各个明星不同的动态价值系数

最终,在兼顾成本的基础上,《撞车》剧组选中了桑德拉·布洛克,使演员班底上升到了高级别的层次,这为影片成功奠定了基础。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桑德拉·布洛克

但是,这种以票房为导向的选角体系功利性太强,吸金能力成为一个演员被选角导演看中的最重要因素,演员演技和自身条件与角色的匹配程度反而要给票房让位。 

这种模式下,好莱坞选角导演们频繁翻车,当然,也把一众影帝影后们拉下了水。

基努·李维斯曾主演过一部好莱坞吸血鬼电影《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名字听起来有点网络大电影内味儿。“令人痛苦”、“呆若木鸡”,你能想象这些都是对基努·李维斯演技的评价吗?然而在这片子里,他的表现就是如此。

他虽然异常勇敢地接受了任务,可惜他扮演一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拘谨男人实在力不从心。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基努·李维斯

还有汤姆·克鲁斯的《大地雄心》(IMDB6.6),很难理解导演为什么会选好莱坞最有魅力的男演员阿汤哥去演一个爱尔兰的乡巴佬,强烈的违和感让人尴尬得能用脚趾头抠出个一室一厅来,影片上映之后票房口碑双双遇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汤姆·汉克斯的《虚荣的篝火》,根据汤姆·沃尔夫的原著小说改编,后来被搬上银幕时万众瞩目,剧本绝对够硬,但票房与口碑也是惨不忍睹。

很多人都把这部剧的失利归罪于选角不当,汉克斯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傲慢专横、自以为是世界之王的硬汉,但显然汉克斯那憨厚的形象更适合的角色是阿甘一类的,演坏蛋很违和。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这次翻车之后,汤姆·汉克斯还没再演过坏蛋,要么他自己不敢了,要么没有片商敢了。

还有女演员乌玛·瑟曼,就是《杀死比尔》中那个女杀神,乌玛瑟曼在《复仇者》中饰演神通广大的女侦探,但却演得笨拙拘谨,最后制作成本六千万美元的电影只取得了两千多万美元的票房,赔得一塌糊涂。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至于配角,甚至都用不到选角公式来计算,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在成熟的好莱坞流水线上早有各自的固定形象。

比如亚裔,一定是要单眼皮、小眼睛、眯眯眼、小个子,最好还戴一副丑丑的黑框眼镜,一个典型的好莱坞大片亚洲男配就出来了。

在《明日之子》选秀出道的艺人马伯骞曾在美国参加好莱坞大片《移动迷宫》中一个亚洲男配角的选角,比到最后,只剩他和一位美籍韩国人。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剧组果断淘汰了马伯骞选择了韩裔,给出的理由十分简单粗暴:你眼睛没他小,而且你不是单眼皮,这“不够亚洲”。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另一个好莱坞流水线产品是千篇一律的预告片,也不难理解,连正片剧情都雷同了,预告片能好到哪去?

预告片开头都无一例外,用城市远景作为开场镜头,第一个画面得配上巨响的背景音。然后是神秘隐晦、暗藏玄机吸引你的台词,再来个主角酷酷的镜头。

接着从精彩镜头戛然而止、漆黑无声,再接让人紧张的动作场面+激动人心的对白,结束时瞬间无声,一道秒天秒地秒空气的光柱射向天际,蹦出来片名,打上上映日期,接上剧中主角幽默的台词结尾。

总之开头的一声震响一定要有,升格的慢镜头一定要有,不然怎么让画面有张力,怎么让观众有新鲜感。

什么自由女神像、金门大桥这些世界级人类工程各个角度炸裂的画面一定要有,演员吃惊恐惧的表情一定要加,不然怎么体现主角的酷……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有网友甚至根据好莱坞的万能预告片剪辑公式,在没有任何视频素材的条件下就做出来一版逼格与好莱坞不相上下的全黑屏预告片,让乌鸦只听声音就听得慷慨激昂了(请一定放大音量以获取更佳效果):

 

3

好莱坞流水线近年来一个最大的趋势就是IP电影,一个IP成功了就往死了拍,《速度与激情》拍了9部,《终结者》拍了6部,《碟中谍》正在筹备第八部。

以上这些叫做系列电影,比系列电影更狠的,叫做电影宇宙,是系列电影的升级加强进化版,系列电影还在纠结怎么讲好一个故事,而电影宇宙则试图构建一个宏大的世界。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这事儿如果干成了,一个电影宇宙就够一个好莱坞大厂吃几十年的,因此各大电影公司争先恐后推出自己的某某宇宙: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对于制片公司而言,电影宇宙意味着稳定的票房和观众。

以漫威宇宙为例,2016年《美国队长3》上映时,漫威13部电影的总票房已经超过100亿,而影片的拍摄成本只有20亿左右,巨大的利润证明了电影宇宙模式的成功,也促进了漫威漫画、动画和电影周边的热卖。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在电影宇宙的运行模式下,越到后面的续集,票房越高。原因在于“电影宇宙”把电影电视剧化,观众一旦看了一部,为了故事的完整性,就需要看这个电影宇宙之前的所有电影,而且养成一种习惯,对此宇宙的电影一部一部的追下去。

同时,整个电影宇宙不仅不会因一两部口碑稍差的影片影响整体,反而会借着惯性让即使口碑稍差的影片也能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这样讨好不吃力的事儿,傻子才不去干呢。这也是好莱坞优秀原创电影稀缺的原因:大厂都去搞自己的电影宇宙了,一些优秀的原创剧本大厂懒得拍,小厂拍不好。

但这也不能全怪好莱坞,好莱坞变成今天的爆米花流水工厂,华尔街资本功不可没。

好莱坞百花齐放的电影公司被华尔街资本并购成了六大电影公司,大股东们要求电影公司每年给母公司产出稳定的收益。而一个剧本即便最终没能投入拍摄,前期的花费平均也要五百万美元之多。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在资本的压力之下,制片方根本不敢冒险去拍摄任何新的题材,只能一遍一遍遵循坎贝尔的《英雄之旅》的经典故事脉络,把成熟IP反复使用,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同样是由于资本逐利,对编剧的压榨也越来越严重。以前是改一稿算一次钱,现在是改到死都是这点钱,都是打工人,谁还玩命搞创作啊?

当六大垄断了北美80%的电影市场,他们又都只肯拍自己的独家IP,大片越来越无趣就很容易解释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本来已经沦为爆米花爽片的好莱坞大片,这两年还跟风染上了无限政治正确的臭毛病,黑人电影、大女主电影、同志电影越来越多,哪天六大电影公司联合推出个《LGBT联盟》都不奇怪。

好莱坞是如何沦为烂片流水线的?

更何况撞上的是根本上文化异质的中国市场呢,大片的“爽”和新鲜感可以一时抓住中国观众的眼球,但你自个儿内功衰退还夹带私货,这里可没有那么多“情怀”供你消费。

参考资料:

肖俨衍《好莱坞的那些事:垄断、工业化和监管融合》 

乌鸦校尉《狂揽700亿的迪士尼:“血洗”好莱坞,我们是专业的》

The Making of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Mark Harrison | What Went Wrong With the 2011 Green Lantern Movie?

环球网 | 进口电影来华“淘金史”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911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13日 下午12:40
下一篇 2021年6月14日 上午11: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