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上客
本文转载自:海上客 (ID:unclehistalk)
连G7内部都分了这么多层级,这算哪门子多边主义啊!
文 | 海上客
“不要成为中国的附庸,也不要与美国 结盟。”这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西方七国集团( G7)峰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言。
“有些问题如果撇开中国,将永远无法找到解决方案。”这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说法。
G7 峰会进入第二天,在卡比斯湾,“中国”成了最热词,显露出 G7 领导人在担忧着什么。不过,伊丽莎白二世到场后,却对各国领导人来了句:“你们看起来很享受嘛!”
从当地时间 6月 11日开始开会,到 6月 12日会议进入第二天,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成了本次 G7峰会的最热词。海叔搞不明白了——中国领导人又没有与会,号称地球上“七个最发达的工业国”开峰会,一直以来牛哄哄地似乎能搞定全球所有事,可为啥“中国”不离嘴,如今那样子看起来心慌得不行……
“由于七国集团(G7)领导人与拜登就中国问题发生争执,(房间里的)互联网据称被中断。” 美国 《野兽日报》6月12日如此报道。
美国 总统拜登牵了头,昨(6月12日)G7宣布启动一项帮助较贫困国家建设基础设施的计划(Build Back Better World,简称B3W),口号吼得挺响亮——“价值驱动、高标准、透明”的伙伴关系。有没有觉得像什么?没错,还真有点像“一带一路”倡议。然而,也正如有网友所评论道的:“这个计划的目标不是为了建设,而是还击。这就是为什么 G7将会失败的原因。”
且看 B3W,看似是一个帮助缩小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计划,然而,从 6月 12日白宫声明中,就已经能读到种种“美国 优先”的先决条件——
首先,这是个“由主要民主国家领导的、以共同价值观为导向”的计划。 言下之意,就是必须在意识形态上跟定美国 所谓的“自由民主”价值的第三世界国家,才有资格受助。在这方面,不听话的,蹦子儿没有!
其次,美国 寻求调动本国发展融资工具的潜力,补充美国 就业计划中的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并创造新的机会来展示美国 在国外的竞争力。 也就是说,让美国 国内的剩余资金找到出路,让美国 国内的过剩劳动力找到出路,终究是让美国 找到出路。
再次,这个计划的重要目的,是和“一带一路”倡议唱反调。 看起来来势汹汹扑将过来,可按照《华盛顿邮报》 12日的分析,这是“拜登的挑衅性的提议,是美国 政府针对中国不断升级的行动的一部分”,但同时,《华盛顿邮报》又称,拜登当局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B3W该如何运作。
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却要小伙伴们跟你混? 这带头大哥当得也太令人无语了吧!
美国 新闻网站《政治》报道称,“拜登呼吁 G7领导人大声说出——抗争中国”。可《华尔街日报》的分析则认为,拜登的想法并不现实, G7中的一些国家不愿在这一问题上与中国公开对立。
确实,但凡听一听马克龙、默克尔等人在 G7开会的第一天的说法,也就明白——拜登再怎么招呼欧洲,欧洲还是得首先出于自身利益来三思,来后行……
至于“一带一路”所倡议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说,在观念上,在所追求的目标上,与 B3W孰优孰劣,海叔认为根本没啥可比较的了。一句话,等待世界人民的感受吧!
6月 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 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在谈完“对话合作应该是中美关系的主流”之后,接下来,杨洁篪强调——
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一种秩序,那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少数国家主张的所谓体系和秩序;
只有一套规则,那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而不是少数国家制定的所谓规则;
只有一种多边主义,那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国际法为基础,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真正的多边主义,而不是基于“小圈子”利益、“集团政治”的伪多边主义,更不能以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
3月18日,杨洁篪与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参加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可以说,杨洁篪此番在电话里对布林肯所说,是继 3 月 18 日在安克雷奇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之后,又一次对美方晓之以理,同时亮明中方的态度。
海叔要说,所谓多边主义,确实并不是 G7 开个会就算多边了。 G7成立的时候,当时这 7个国家是全球主要工业国,且 GDP相加,在全球很有分量。可时过境迁, G7早已不是往昔的 G7。这一点,西方七国集团自己也是明了的。故而,在苏联解体以后,又曾把俄罗斯拉进圈子,将 G7扩圈为 G8。
可回头看看, 1998 年俄罗斯加入 G8 的时候,国家经济是个什么体量?那时候刚刚经历了叶利钦“休克疗法”的俄罗斯,像是个发达国家的样子吗?无非因为令西方恐惧的苏联解体了,当时的俄罗斯在价值观上看上去似乎偏向西方了,这就导致了 G7 扩圈到 G8 。而俄罗斯之所以被踢出 G8 ,难道是 2014 年的时候俄罗斯的经济景气程度不如 1998 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啊!无非克里米亚问题触动了西方的神经。
可以说, G7就是个打着“西方工业国”旗号,实质上各种小圈层一环套一环的会议。
英国女王出现在 G7 领导人峰会 C 位,部分领导人“罚站”
海叔在昨天的文章 《一边是诗意乡村,一边是警察染疫:G7的冰火两重天》 中已经写道了,英国方面安排伊丽莎白二世坐 C 位,并给默克尔、马克龙、约翰逊、拜登安排了坐席,而欧盟领导人冯德莱恩、日本首相菅义伟、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意大利总理德拉吉、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只能站着。
某种程度上,这张照片就体现了目前的 G7的各种小圈子——
英美,大家都是盎 格鲁撒克逊,又算有实力的,自然是前排坐;
法德想要主导欧洲,美方对此可以适当尊重,可以前排坐;
至于加拿大,尽管也算盎格鲁撒克逊,可经济体量摆在那里,前排真没座位了,后排让你站中间;
意大利经济体量不算大,又不是盎格鲁撒克逊,靠后吧;
日本经济体量足够大,但看这长相就与美英距离远,靠后吧;
连 G7内部都分了这么多层级,这算哪门子多边主义啊!
游客们正在看由电子垃圾制作的“回收山”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这时候,难怪行将离任,最后一次来参加 G7 会议的默克尔会提到——许多问题没了中国就不行!
马克龙的别致说法,不与美国 结盟——不知道拜登心里怎么想。总之,海叔感觉,这届 G7 ,开会地方选得不错,风景如画。
可会议期间,照样有人抗议,认为七国领导人坐下来开会却根本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只有七国继续成为地球上制造最多电子垃圾的国度,这一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9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