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场上相对弱势的苏军,为何能重创日军?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8月上,原标题为《从日系重炮的折戟沉沙说起 二战前后的经典火力对决》,有删节

作者: 赵恺

​诺门坎战场上相对弱势的苏军,为何能重创日军?

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波及面最广、伤亡最为惨烈的军事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更极大地促进了军事科技的发展。许多诞生于那场战争中的经典火炮及与之相关的故事,至今仍为军事爱好者们所津津乐道……

日系重炮与九一八事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凭借战略投机鲸吞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及太平洋上的殖民地,经济上更利用西方主要工业国忙于战争而抢占了广阔的东亚市场,一时间赚得盆满钵满。但日本经济总体体量相对较小,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大萧条的来袭,日本经济迅速坠入谷底。

 

在经济危机下苦苦挣扎的日本,并没有反思自身发展道路所存在的问题,而是再度乞灵于穷兵黩武的对外扩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定型于明治四十五年(1912)的“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被日本视为所谓的“决战兵器”,被秘密运往中国东北。

 

与西方列强此时研制的新型重炮相比,“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不仅口径谈不上粗壮,更是一门在战斗中几乎无法机动的固定式重炮。因此每次投入转运前,“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都必须分拆成炮身、炮床、炮架等部分,通过汽车或骡马装载运抵前线,再组装成固定式的炮台投入作战。

 

1931年7月,2门“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被分拆后,秘密经神户港海运至旅顺,再通过日本“满铁”控制的“南满铁路”运抵日本陆军第2师团第29步兵联队位于今沈阳城内太原北街2号的“练兵场”内。对外以建造游泳池为名,在大铁皮棚子下完成组装和阵地构筑后,这2门大炮分别瞄准了城外的中国军队北大营基地以及东塔机场。

 

之所以选择“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作为打响侵华战争的第一炮,日本陆军方面除了看重其最大射程可达10350米和发射大口径炮弹的火力优势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这种火炮本身需要拆卸运输和就地组装的特性。如此一来,关东军可以将其部件堂而皇之地运入中国,而不用像其他重型火炮那般惹人注目。

​诺门坎战场上相对弱势的苏军,为何能重创日军?

1914 年,青岛战役中的“四五式”榴弹炮,这也是日军首次出动这款火炮

1931年9月18日晚10点20分,沈阳城北约7.5千米的柳条湖附近,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中尉河本末守于中国军队北大营外自行炸毁了一段“南满铁路”的铁轨,随后便向关东军总部谎称中国军队蓄意破坏铁路并将向关东军铁路守备队发起进攻。得到消息之后,第29步兵联队方面随即按照事先设定好的射击诸元,操作2门“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向北大营和东塔机场各发射了一枚200千克的破甲榴弹。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

 

由于此时驻守沈阳的中国军队在上级“不抵抗政策”的错误引导下,并未在北大营和东塔机场等要塞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日本关东军费尽心机运入沈阳的这2门“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事实上也只开了这两炮,再无建树。但在鲸吞了东三省之后,日本方面还是在“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于北大营内制造的巨大弹坑旁,建造起“得胜塔”“纪念堂”等设施,以彰显自身的赫赫武功。“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也由此被日本陆军视为攻城拔寨的利器。

​诺门坎战场上相对弱势的苏军,为何能重创日军?

日本造“四五式”240 毫米榴弹炮,因定型于明治四十五年(1912)得名,现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该火炮最大射程可达 10350 米,全重近 38 吨,需要拆卸运输、就地组装。利用这一特性,1931年,日军分部件将这类型火炮运入中国,之后在九一八事变中,该型炮成为日本打响侵华战争第一炮

在欧美的绥靖政策下,日本不仅鲸吞了中国东北三省,更不断蚕食中国的其他领土。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西方世界才开始意识到日本对其的威胁,试图通过制裁等手段削弱日本发动战争的能力,但早已跳上军国主义战车的日本根本没有悬崖勒马的意图。1941年冬,8门“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被编组为重炮兵第1联队,跟随号称日本陆军“重炮第一人”的北岛骥子雄中将,秘密开赴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广东省宝安县。

 

1941年12月8日,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早已磨刀霍霍的日本陆军开始大举进犯香港。疏于防御的英国军队一触即溃,被迫退守香港本岛。日本陆军随即投入大量工兵,抢修新界至九龙沿线道路,使得北岛骥子雄中将所指挥的第1炮兵队迅速进入九龙半岛南部,构筑起炮击香港的阵地群。其中重炮兵第1联队的8门“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被部署于城门蓄水池附近,与其余24门“八九式”“四式”150毫米榴弹炮一同对香港本岛展开猛烈炮击。

 

在“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强大的破坏力面前,1941年12月25日,香港总督杨慕琦率驻港英军投降。而日本陆军在发布了攻占香港消息的同时,又紧锣密鼓地将8门“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组成的重炮兵第1联队调往菲律宾战场,去围攻美、菲联军据守的巴丹半岛。

 

随着菲律宾战事的结束,重炮兵第1联队也结束其历史使命,被调往中国东北,执行所谓的“对苏警戒”任务。为了给被动挨打的要塞工事安上可以伤敌的利刺,日本陆军几乎将所有可调集的重炮,悉数运往中国东北。除了“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之外,日本陆军于1918年(大正七年)列装的“七式”305毫米重型榴弹炮、20世纪20年代秘密研制的“试验性410毫米重型榴弹炮”以及唯一的一门“90式”240毫米列车炮部署于以虎头要塞为中心的“东方马其诺防线”之上。

 

可惜,这些看似威武的重炮,最终在1945年苏联红军声势浩大的“八月风暴”面前,几乎全无还手之力。如果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它们挖掘出来,展示于世人面前。等待它们的命运恐怕只能是掩埋于垮塌的工事之中,与那些军国主义的野心一道化为腐朽。

加农炮和诺门坎草原上的炮战

 

加农炮音译自英语“加农(cannon)”一词,在拉丁语中意为“空心圆管”——在14世纪的欧洲,几乎所有能发射弹丸的金属管,都被统称为“加农火器”。到16—17世纪,加农炮被用于特指那些可以发射超过42磅(约20千克)实心炮弹的重型火炮。而随着内部凿空以填装炸药的榴弹大行其道,为了与“面杀伤”的大仰角、曲射榴弹炮相区别,那些射击仰角在45度以下、执行反舰、反炮兵等“点杀伤”任务的火炮则被归入了加农炮的行列。

 

欧洲型制的加农炮于19世纪中叶传入东亚,最早为李鸿章的淮军系统所购置,称之为“长炸炮”。此后统治日本的江户幕府和长州、萨摩等西南强藩为了称霸列岛而先后与法国、英国展开军事合作,并采购大量长身管的海防用炮,加农炮的音译也逐渐通过“和式汉字”的形式确定下来。

 

1904年,随着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的全面爆发,日本陆军对加农炮的需求从单纯的海岸要点防御,转向了在野战中压制敌炮群和攻坚战中的精准拔点。在此背景下,日本陆军炮术专家有坂成章以德国克虏伯公司所生产的105毫米加农炮为蓝本,在大阪炮兵工厂内仿造出了日本陆军首款“三八式”野战加农炮。

 

尽管“三八式”野战加农炮需要8匹挽马拖曳、机动性能极差,且最大射程仅有10.8千米,无法满足压制对方炮兵的战术需要,但日本陆军还是将其视为珍宝,在缓慢生产的同时不断予以改进。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陆军惊诧于西方列强炮兵技战术的高速发展,才下定决心研制新型加农炮。

1939年6月22日,为压制苏、蒙联军,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下令组建旅级火力支援单位。为了力争一举压垮对手,在日本陆军此番调集的82门各型火炮中,16门“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12门“三八式”120毫米榴弹炮之外,还有“穆棱重炮兵联队”所装备的6门“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和野战重炮第7联队刚刚换装的16门“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

 

按照日本陆军的设想,在围绕诺门坎地区所展开的炮战中,75毫米口径的“三八式”和“九〇式”野战炮将率先开火,以吸引苏军反击。在通过侦察机和载人观测气球确定对手炮群位置之后,配备5吨和8吨牵引车的“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将迅速前出,执行反炮兵作战。而在成功压制甚至摧毁对方炮群之后,日本陆军的榴弹炮群再投入战斗,掩护步兵和坦克部队一举杀过横亘在战场中央的哈拉哈河。

 

由于这套战术刚刚在此前的武汉会战和南昌会战中大获成功,投入的又是号称“虎子”的精锐部队,因此负责指挥此次作战的关东军炮兵司令内山英太郎,甚至狂妄地宣称将在3个小时内扫荡苏、蒙联军所有炮兵阵地,一天之内便掩护步兵赢得胜利。

 

7月23日早晨6时30分,战斗依照内山英太郎的计划全面打响。依照空中观测和地面情报分队传递来的数据,日本陆军装备“九二式”和“八九式”两型加农炮的各部队在短时间内打光了2个弹药基数(1个基数为60发),但却发现完全没有压制住哈拉哈河对岸的炮火。无奈之下,内山英太郎只能提前要求榴弹炮群加入炮战,3个小时炮击中,日军累计发射了近1万发炮弹,苏军的炮群才似乎沉寂下来。

 

但随着上午11时日军步兵发起进攻,苏军的炮火却突然劈头盖脸地打来,不仅炸得一线步兵人仰马翻,更频频精准命中日军炮兵阵地。不明就里的内山英太郎连忙命侦察机和载人观测气球进一步进行侦察,此时才发现哈拉哈河对岸苏军的炮群数量远超此前预估。更为可怕的是,借助临时修筑的军用铁路,苏军炮兵可以源源不断获得炮弹补给,以成倍的弹药量来回敬日军。

 

尽管在很多相关史料中,都会强调苏、日之间在火炮数量和射程上的巨大差距,但事实上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虽然投入370门各型火炮,但其中有超过半数均为76毫米的野战炮和步兵炮。而剩余的大口径火炮中,苏军所装备的107毫米加农炮在射程和威力上均弱于日军的同类装备。之所以仍能占据上风,完全是因为苏军炮兵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在远距离交战中不断变换炮击阵地,最终成功实现了保存自己、消灭对手的目的。

诺门坎战役后,日本陆军在继续维持着“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生产线的同时,将“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列为“野战重炮兵联队”的主要装备。作为军直属的炮兵部队,日本陆军“野战重炮兵联队”在1940年被分为“甲”“乙”两类编制,其中“甲部队”列装各型150毫米榴弹炮,那些装备较为老旧的“三八式”“四式”150毫米榴弹炮的联队,采取挽马牵引行进。而只有那些装备新型“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的精锐部队,才能有资格以卡车牵引火炮。与之相比,以“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为主要武器的“乙部队”,则采取摩托化或机械化的方式,可以在辽阔的战场上高速机动。

 

1942年10月,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日本陆军调集包括3门“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4门“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15门“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在内的庞大炮群,试图掩护丸山政男中将指挥的第2师团主力夺取关键性的亨德森机场。可惜,日本陆、海军此时的航运能力并不足以支撑此轮进攻。在步兵口粮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的炮弹更是无以为继。在忍饥挨饿又仰攻不利的情况下,日本陆军最终只能铩羽而归,而这批火炮最终悉数被丢弃在岛上。

​诺门坎战场上相对弱势的苏军,为何能重创日军?

菲律宾战役期间(1941—1942),日军在前线部署多门“ 九二式 ”105 毫米加农炮

​诺门坎战场上相对弱势的苏军,为何能重创日军?
END
作者 | 赵恺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8月上,原标题为《从日系重炮的折戟沉沙说起 二战前后的经典火力对决》,有删节,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93810.html

(3)
上一篇 2023年2月18日 下午1:10
下一篇 2023年2月18日 下午1: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