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10月下,原标题为《自修《南唐书》,三次修国史 诗家陆游的史家生涯》,有删节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十一日晨,临安皇城德寿宫内,56岁的赵构自深梦中醒来,感觉通体舒畅,晨曦初露,晨风送爽,这一夜睡得很沉,自决定要退位后,他那颗惶惶的心,终于有些安定下来。6岁就进宫的赵眘,今年已经36岁了,应该要负担起国家的重任,自己在位35年,这个皇帝,做得太窝囊,他受够了,他要过几天不再担惊受怕的日子。
这35年的日子,如山一样在他眼前迅速倒叠过来。他喜欢读书,记忆力超强,要不是靖康之乱,他这个老九、康王,怎么能够坐上皇位呢?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位后,一路被金人追赶到扬州,再狼狈渡江,又逃到杭州,金兵紧接而至,再逃越州、明州、定海,从海上漂泊到温州,流亡末路,风雨飘摇,恐惧和惊吓,成了他那时的生活常态。他的许多毛病,都是那时落下的。无论后人怎么评价,他自觉“绍兴和议”如同前朝之“澶渊之盟”,用少量的钱物换取和平,应该合算,否则,金人贪得无厌,为了满足金人而使得百姓造反,那朝廷就会朝夕不保。金人如狼似虎样凶狠,主战与主和,他宁愿主和,主战随时亡国,主和还有苟活下来的可能,人人都骂秦桧,赵构当然知道,他脱不了干系。
《宋高宗坐像》轴,绢本设色,南薰殿旧藏,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史》这样评价赵构:“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虽为君王讳,却也准确,做个和平时代的君王,他应该不会比他老子宋徽宗差,但金人泰山压顶下的重建王朝甚至中兴,实在难为他了。
赵眘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绍兴二年被赵构选中为养子,一直到28年后才被立为皇子,两年后被立为皇太子。
赵构原来是有一个儿子的,嫡子元懿,苗刘兵变中受到惊吓而夭折,尔后的众多妃子,却再没能为他诞下儿子,有人说赵构是在逃难途中受到惊吓,失去了生育能力。但皇位继承人是国家的大事,赵构决定选一位太祖的后裔做太子。有一种民间舆论认为,北宋之所以有靖康之变,是因为太宗以不光彩的手段害死哥哥,抢了哥哥太祖后代的皇位,这是报应,现在,既然没有亲生儿子,而太宗系的子孙都被金人掳走,那不如还位给太祖的子孙,也好保他辛苦创立起来的南宋王朝。不过,这个选拔工作量真是浩大,因为太祖的传孙有1600多个,经过层层筛选,只留下一胖一瘦两个孩子。瘦小的叫伯琮,赵构怕难养,想再淘汰。这个时候,一只猫偶然从两个孩子身旁走过,伯琮一动不动,而胖孩子却伸脚踢了一下猫。赵构将胖孩子打发走了,但这时他并没有册封伯琮为太子,他还要继续考察。几年后,赵构又选了一位太子候选人,名叫伯玖,两人都封了王。这时,赵构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还是举棋不定。苦想之后,他又想出一个测试的办法。一天,他给伯琮、伯玖各赐十名宫女,过了几天,高宗又突然将宫女全部召回、验身。结果,赐给伯琮的十名宫女仍然是处女,赐给伯玖的都已不是了。赵构最终立伯琮为太子,这便是后来的宋孝宗赵眘。
上面赵构试太子的情节,来自宋代的笔记,虽有点八卦,不过依然能看出赵构的心计,要将王朝交到放心的人手上才行。事实证明了赵构的眼光,他的继承人赵眘——宋孝宗,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史称“乾淳之治”,后世称其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位于四川省崇州市崇阳镇的陆游祠,始建于1368 年
两次短暂为朝廷修史经历
禅位仪式顺利进行,各方都喜气洋洋,赵构的内心,仿佛卸下万斤重担。从今往后,德寿宫,就是他这个太上皇修身养性的主要场所。而此时的赵眘,神色略显凝重,他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
皇帝驾崩或退位后,继任者要委任史官修史,给前朝皇帝编纂的史书称“实录”,只不过赵构还健在,所以称“圣政”。赵眘继位三个月后,就启动了这项修史工作,他下诏将敕令所改为编类圣政所,再将尚书左仆射陈康伯、参知政事史浩,都安排进圣政所,陈史两人,都欣赏陆游的才能,他们向新皇帝建议,调陆游一起来编纂高宗“圣政”。隆兴元年(1163)三月十六日,新皇帝下诏,正式启动“修太上皇圣政”工程,陆游与史馆的同伴们开始了忙碌的编修工作。
据《渭南文集》卷二十六《高宗圣政草》及陆子虡为《剑南诗稿》江州刊本官的跋看,陆游的编辑工作十分繁忙,他“草创凡例,网罗放逸,虽寝食间未尝置也”,发凡起例、资料搜集等工作,忙得吃饭睡觉都在考虑如何修史。
此时的陆游,第一次为朝廷修史,赵眘对他信任有加,赐同进士出身,虽然说了不该说的话,被赵眘赶出了朝廷,做了镇江通判,虽然此后的仕途起起落落,但陆游对赵眘的感激与期待,一直持续终生。
《宋孝宗坐像》轴,绢本设色,南薰殿旧藏,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缺少了陆游的圣政编辑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一直到4年后,仅三十卷的《光尧圣政录》才得以编辑完成。
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初八,过了25年舒心日子的赵构崩于德寿宫,享年81岁。赵眘闻此消息,失声痛哭,两天不能进食,表示要服丧三年。次年五月二十二日,赵眘下诏,编辑《高宗实录》,这回人去世了,是实录。淳熙十六年初春,陆游成为赵眘最后任命的一位官员——礼部郎中,除了礼部的日常工作外,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编辑《高宗实录》,而此前,他个人修撰的《南唐书》已经完成。
或许是身心俱疲,任命完陆游,赵眘也学赵构,淳熙十六年的二月初二,禅位于他的三子赵惇,即宋光宗,赵眘自称太上皇,闲居在慈福宫,一边为赵构服丧,一边修身养性。
不过,《高宗实录》还没修完,淳熙十六年年底,陆游就被人弹劾,结束了第二次为朝廷修史的经历,回到山阴老家,开始了长长的闲居生涯。
为什么要修《南唐书》?
其实,综观陆游个人写作历史,成书于淳熙年间的《南唐书》,与他的诗和文一样,也非常值得一说。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这部断代史,不仅在史学界为他带来一定的声誉,也为后两次朝廷聘任他作史官,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陆游为什么要修《南唐书》?有三个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博览群书后的积累。虽然幼年动荡,但阅读不会停止,陆家数世积聚的大量书籍,使得子孙们都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而陆游更是如饥似渴,那些阅读的收获,日后都变成了喷薄而出的诗文。陆游尤其喜欢读史书,以《读史》或者《读某某》为题的诗比比皆是。他一直在《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唐书》《资治通鉴》里畅游,他从史书中汲取营养,视野宽阔,观世事、察人生,他的史学功底就此打下,写一部断代史,对于陆游来说,水到渠成的事。
其二,不满已有南唐史对南唐主的处理。除了诗文,在陆游的日常阅读中,各类史籍一定是重头戏,而在他之前,能看到的南唐史,有胡恢和马令著的《南唐书》,但从陆游的写作参考看,胡著可能不全,且胡氏贬南唐三主昪、璟、煜为“载记”,马氏贱称之“书”,陆游却视南唐为正统王朝,称南唐三主为“纪”,颇有司马迁史法。
其三,为南宋统治者提供借鉴。陆游写《南唐书》,除了弥补其他南唐史著的不足,还有一个重要的意图,希望通过南唐短短39年的历史,为南宋敲一敲警钟,这种告诫很明显,南唐由盛到衰的历史离南宋并不远,仿佛就在昨天,读史明鉴,要避免与南唐一样的亡国命运。
《南唐书》的微言大义
下面,我们进入《南唐书》,看一看陆游的良苦用心。
《本纪卷第一》,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帝王史栩栩如生。李昪是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孙,徐州人,六岁而孤,遇乱,随伯父及母避地淮泗,至濠州。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见而奇之,收李昪为养子,但杨之长子与李昪不友好,杨遂将李昪托付给大将徐温,改名为徐知诰。李昪事徐如父,后以军功升州刺史、大元帅,封齐王,逐渐掌握了南吴朝政,称帝时,国号为齐,后恢复李姓,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管理有方,褒廉吏,课农桑,求遗书,招延四方士大夫,倾身下之,虽以节俭自励,而轻财好施,无所爱吝。这样的李昪,无论什么岗位,都使得上下悦服,称帝后,勤于政事,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陆游以赞赏的口吻写李昪:“帝生长兵间,知民厌乱,在位七年,兵不妄动,境内赖以休息。性节俭,常蹑蒲履,用铁盆盎,暑月寝殿施青葛帷,左右宫婢裁数人,服饰朴陋。”这真是一个好皇帝,不打仗,穿草鞋,用铁盆,麻蚊帐,宫婢少,仆从精,简单生活。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南麓,包括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及其皇后的钦陵和南唐中主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顺陵,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
《本纪卷第二》,南唐第二代有个性的国主李璟也活灵活现。这位李太子,父亲去世十余日,依然不肯继位,他要让位给弟弟们。继位后,李璟大赦天下,并给百官进位二等,将士皆有赐,减除百姓的赋税,赐鳏寡孤独粟帛。
李璟在位二十几年,大规模对外用兵,灭了楚、闽两国,南唐的疆土达到最大,过的日子还算舒心,但和他爹爹比起来,显然有点窝囊,强大的后周时刻让他有撑不下去的感觉,索性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李璟多才艺,词写得一级棒,仅“小楼吹彻玉笙寒”一句,便足以流芳千古。
《本纪卷第三》,南唐第三代极有个性的国主李煜更是跃然纸上。此小李是李璟的第六子,生下来时,一只眼睛有双瞳。李煜其实是个仁爱的君主,就是生错了时代,即便国将灭亡之时,他依然举行科考,录取了38位进士。
对于这样的末代主,陆游依然以怜惜的口吻写到了灭亡的原因:然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以故颇废政事。故陆游感叹: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但终不能保社稷!
精通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造诣深,李煜亡国后的词作,不亚于其父,更在五代词中别具一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虞美人》词,如果与宋词一起排行,它也应该在前几位!
李后主和宋徽宗,是不是像极了?陆游的意思,想必有许多人已经看明白了。
《重屏会棋图》卷,五代,周文矩,现藏故宫博物院
重重汗简拥衰翁
在朝廷眼里,陆游修史的才、学、识,数一数二。
嘉泰二年(1202)五月,自淳熙十六年冬就罢官的陆游,已经78岁了。闲居13年,竟然再次被起用,任务就是修国史。暖阳虽然劲照,陆游却依然着了厚厚的布衫,他看了看那黄色而艳丽的任职书,一点也激动不起来。
《怀成都十韵诗》卷,南宋,陆游
不过,估量着眼前的情景,他觉得还是应该前往京城。朝廷给他的任务是修孝宗实录,孝宗对他有恩,必须知恩图报,另外,“庆元党禁”似乎已经解除,政治形势逐渐宽松起来,徐谊、刘光祖、陈傅良、章颖、薛叔似、叶适、曾三聘、项安世、范仲黼、黄灏、詹体仁、游仲鸿等被打入庆元党籍的官员均先后复官。况且,他已经闲居13年,报国之志依然时时撞击着他的心,此次去京城,虽是修史的冷官,说不定还有机会报国。
想是这样想,陆游依然将此次任职作短暂打算:
葵苋登盘酒可赊,岂知扶病又离家。
朝行打岸涛头恶,夜宿垂天斗柄斜。
不恨山林淹岁月,但悲道路困风沙。
邻翁好为看耕陇,行矣东归一笑哗。
——《剑南诗稿》卷五十一《入都》
生活虽不富裕,他的闲日子过得还算舒畅,不想,又要带着一身的病去京城修史,老年人出门,一切都视作畏途,实在是老大的不情愿,老朋友呀,委托您帮我照看好田地,我很快就会回来和你们一起玩的。
到了京城,正是大热季节,陆游却不顾年老体弱,在六官宅安顿好生活后,立即与傅景仁一起,忘我投入工作,忙碌的程度,他的诗中有许多呈现:
重重汗简拥衰翁,百里家山梦不通。
病眼可令常寂寞,烦君为致数枝红。
——《剑南诗稿》卷五十一《求月桂》
秋天的京城,飘香的丹桂沁入鼻腔,但忙碌的史官,却没有那份闲心欣赏,书柜上、桌前、地上的各种资料,让人喘不过气来,白发老人整日里在资料中翻检,眼睛常常看得疼痛,厌烦透顶了,抬起头来,忽然发现,那些桂花早谢了,它们寂静无声无香,诗人于是祈求,月亮君呀,劳您再给我开几树桂花吧,黄色带红的桂花,它的清香,或许可以减轻我的劳累。
京城的重阳节,相当热闹,可是,陆游似乎也提不起精神来,年轻官员、中年官员,大多志得意满、意气风发,而和他同年纪的官员,几乎没有了,同龄人差不多都已经逝去:
镜里萧萧白发新,默思旧事似前身。
齿残对客豁可耻,臂弱学书肥失真。
渐觉文辞乖律吕,岂惟议论少精神。
平生师友凋零尽,鼻垩挥斤未有人。
——《剑南诗稿》卷五十二《叹老》
陆游写过数首叹老诗,均是有感而发,唉,看看周边人,自己真是活得太久了。这一首京城叹老,也是由情而生,一切都回不到从前,平生师友差不多都死光,再也没有人给自己指出错误了。
重阳节后的一天晚上,他一夜沉睡,公鸡打破了拂晓的黎明,凌晨时分,他突然做了个奇怪的梦,此梦让他感慨良久:
白首归修汗简书,每因囊粟戏侏儒。
不知月给千壶酒,得似莲华博士无?
(《剑南诗稿》卷五十一《九月十四日夜鸡初鸣,梦一故人相语曰:我为莲华博士盖镜湖新置官也。我且去矣,君能暂为之乎?月得酒千壶,亦不恶也。既觉惘然,作绝句记之》)
长长的诗题中,此梦的情节十分完整:梦中来了一位老朋友,老朋友说他叫莲华博士,是管理镜湖的官员,他要离开一段时间,他想请陆游在他离开的时间里帮他管理一下,报酬是每月一千壶酒。陆游想着,这报酬挺不错的,但不知道有没有答应,梦就醒了,醒来后,一想起莲华博士请他托管湖的事,感觉有点奇怪,随即怅然,自己是不是要死了呀?
陆游的梦千奇百怪,他居住在镜湖边,他喜欢喝酒,此莲华博士,应该是个花官,陆游这个年纪,早已看透了生死,所以花官托梦,也就没什么奇怪。陆游是在借这个梦,表达他此次入京的心态,早点干好工作,回家待着吧。此次修史,前后差不多一年时间,期间他写下了约190首诗,而直接涉及思归故乡的就占了1/3,也就是说,陆游这一次复出,思乡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任职。
嘉泰三年(1203)四月,《孝宗实录》五百卷、《光宗实录》一百卷正式编辑完成,四月十七日,朝廷举行了向宁宗皇帝进书的隆重仪式。修史,并非陆游一人之功,不过,陆游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确定无疑的。
人生快意事,五月出长安
史修完,立即打包回家,一天都不想停留,无论环境和现实,都和陆游当初的幻想不一样。有一件刚刚发生的事,他想起来都恶心:京城发生大火,1000余户被烧,韩侂胄的同党、右丞相陈自强家也被烧,但以慰问的名义往他家送钱的官员络绎不绝,短短几日,竟达60万缗。
予居镜湖北渚,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自奉诏紬史,逾年不复见此,寝饭皆无味。今行且奏书矣,奏后三日,不力求去,求不听辄止者,有如日!嘉泰癸亥四月一日,笠泽陆某务观书。
(《渭南文集》卷二十九《跋韩晋公牛》)
我的镜湖我的家,那里有我日日看不厌的画卷,这一年修史,我看不见那些画卷,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如今终于可以回家看画卷了,我必须要退休回家,我向老天爷保证,必须回去!
门巷如秋爽,轩窗抵海宽。
初还绶若若,已觉面团团。
引睡拈书卷,偷闲把钓竿。
人生快意事,五月出长安。
(《剑南诗稿》卷五十三《乍自京尘中得归故山作五字识喜》)
远离尘嚣,回家的日子,恰如陆游预想的那样,一切都好,空气好,环境好,休息,读书,垂钓,镜湖边,天地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人生快意事,五月出长安!
陆游像。陆游今存诗九千余首,亦工词,散 文、书法成就皆高,尤长于史学。有《剑南诗 稿》《渭南文集》《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嘉泰四年春,八十岁的陆游,终于得到朝廷的批准,再次退休了。
修史时,陆游的职务为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十一月,升他为秘书监、四品,这应该是陆游做官的最高职级了;次年正月,升陆游为宝谟阁待制;离开京城前,职务为虚职——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而本次退休,他的结衔为:太中大夫充宝谟阁待制致仕山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
其实都是虚名,要是真有五百户食邑,那日子就太好过了。
接下来,陆游要在山阴老家度过寂寞悲愤的最后七个年头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9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