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米筐资本(ID:mikuangziben)
利率水平对于股市等等资产价格的影响毋庸赘言,所以利率必然是投资人和经济界重点关注的指标。
前一段时间,有些大V执着地认为政策利率会下降,官方会主动降息,但迟迟没有等来。
其实在一月份,经济已经明显的表现出复苏苗头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降息的概率是越来越小的。
昨天,央行在新闻发布会中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对于经济增长趋势的判断,对于利率政策的表述,都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1、明确表示不会搞大水漫灌(这也是近十年来一直都有的说法);
3、但降准还是有可能的,这个要看市场资金状况,原则上是要维护持“合理充裕”;
4、国内经济复苏状况很好,令人满意,所以没有必要再额外地货币刺激;
5、关于汇率:起起伏伏很正常,大风大浪见多了。跌破七又能怎样,整体上还是稳的;
那么关于不再降息的表态,是不是意味着宽松环境到此结束了?是不是意味着股市和楼市会再次面临压力呢?
至于有什么误解,我们后面再讲,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先把原话片段放在下面。
下一步的思路是,一方面,货币信贷的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另一方面,还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继续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
从目前来看,国内的经济好转是肯定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调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和需要,统筹增长和物价,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
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弹性越来越强…过去这些年,波动率逐渐合理增大。在过去这几年,我们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三次破“7”,但是很短的时间又回到了“7”以下。
我们认为,目前我们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实际利率的水平也是比较合适的。至于降准…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我们非常重视物价问题,我们判断,2023年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是主基调,从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是可控的,因为当前我国经济处在恢复发展的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供给比较充足。
看到央行表态说大概不会再降息了,可能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宽松的货币政策就要结束了,进而对股市和楼市形成压力。如果资产价格再透支了降息预期的话,那么这种表态就变成了一种利空。
要知道,经济的复苏会直接增加对资金的需求,进而短期内会导致资金紧张,促进市场贷款利率的上升。
虽然贷款会派生存款,但是它有个时间差。在派生效用产生之前,资金就会比较紧张。
所以如果按照市场本身的规律的话,现在的利率就应该已经上升了。
你看2月的PMI,制造业是52.6%,超出预期的50.5%;非制造业是56.3%,复苏扩张明显。还有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二月也达到了57.6%,相比之下,一月只有49.7%。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经济活动的增加吧,商场人满为患,地铁流量创新高等等等等,太明显了。
经济活动一增加,对贷款的需求就增加,所以银行的资金就紧张了,提高利率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实前一两个月,货币市场的利率确实是处在高位的,只是没有最终传导到终端客户的贷款利率中来而已。因为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一直在释放流动性,压住了上涨的冲动。
如果各地的年度投资计划依然在按预期进展,依然在落地,那么对于经济复苏的速度和资产价格都会构成强支撑。
因为这些项目也是消耗信贷的大户,在这样的消耗下,如果利率水平还能维持不变,那已经说明流动性释放得很够意思了。
根据最近公布的31个省市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相比去年,多数省份虽然调低了GDP增速目标,但大都上调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调了交通建设项目计划投资额。
年初多个地方的重大项目都在密集开工,1月份开工项目投资额创历史新高。
1月全国开工总投资额达到93819.2亿元,同比增长93.0%。
实体经济本身的复苏,加上重大基建项目的投资落地,对资金的需求就会暂时性增加,导致市场本身的利率有上行的动力。
所以说只要央行通过降准或公开市场操作来保持利率水平稳定、不上行,就已经是宽松了。
但是,如果未来这些项目突然变慢了,甚至暂停了,那才会有真正的影响。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9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