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限电限产你不听,今年订单减少你怪谁?

作者: 阿旦 投资与生活

本文转载自:六爷阿旦(ID:liuyeadan888)

下面这篇文章,是我2021年9月份全国限电限产时写的,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当时我的分析和判断,今天已经全部应验了。文末还有另一篇文章的链接,也是当时写的,当时是作为这篇文章的一个补充。当时所说的话,如果有些外贸企业听进去了,今天又怎么会如此被动?

那些还在炒作脱钩导致产业转移,导致订单减少的人,可以看看文章第三部分的最后加粗的两段话,尤其是最后一段话,打脸是不是打到心里去了?正所谓前年限电限产你不听,今年订单减少你怪谁?

原标题及原文链接:​限电限产的背后,真的是大国博弈,还是无奈之举?

最近限电限产搞的大家脑壳很分裂,对这个事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种说这个是控制供应,这是大国博弈的一步大棋,另一种则认为是现在搞碳排放之下的无奈之举。那事实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什么这个事本身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解读?而且最有意思的是,这两种不同的看法,竟然还都有人觉得特别有道理。其实这个事本来没那么复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局部,然后都宣称代表了整体,就把脑壳搞分裂了。

前年限电限产你不听,今年订单减少你怪谁?

我今天就争取把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而且尽可能说到根子上,让大家看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分裂的看法,包括后面会怎么演绎,当我把这个前因后果捋清楚了,是咋回事自然也就知道了。

话说回来,这一切的发生,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之前有个成功的样板,知道了这个样板是咋回事,整个限电限产是咋回事,就至少明白一半了。这个成功的样板,就是铁矿石。

成功经验的复制

这个事说起来,就又得说到美国和澳大利亚。去年澳大利亚各种作妖,那我们得枪打出头鸟啊,所以过去很多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东西,都给停了,这里面就有煤炭,这个先放这里,一会还要说。

但澳大利亚的小日子还是很滋润,为啥呢?因为我们还得跟他进口大量的铁矿石,这个铁矿石,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巴西,而澳大利亚最多,这都是几十年搞下来的供应链,他们开的矿成本低品味高,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垄断地位。

而去年以来美国一直印钞放水,全球大宗商品都在大涨,这铁矿石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涨得还特别猛。有多猛?我给你看个国内铁矿石期货的走势图就知道了。去年初最低的时候只有500多一吨,涨到今年5月份最高的时候有1300多,你算算涨了多少?

前年限电限产你不听,今年订单减少你怪谁?

但现在价格是多少呢?又回到了700附近,接近腰斩。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有意思了,这就是我说的成功的样板,我先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会再说这是怎么做到的。

铁矿石属于上游的大宗原料,它一涨,钢铁的成本就会蹭蹭蹭的往上涨,我们去年的钢铁产量是13亿吨,铁矿石进口量11.7亿吨。铁矿价格一吨涨800,我们进口就得多花9000亿。而钢铁一吨涨1000,下游行业的成本就得增加1.3万亿。

这么一搞,下游出口赚老外的一点辛苦钱,那不就从上游买原料的时候,又还回去了吗?那我们不成了给这些大矿商打工了,而且还是让人恶心的澳大利亚,这是生可忍熟不可忍啊,所以必须把这个价格给它弄下来。

咋弄呢?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铁矿石的下游,我们全世界最大的钢铁行业,给它去产能。在6月份的时候明确了下半年,钢铁行业必须严格去产能,把指标都落实到了各个钢铁厂。由于上半年很多钢厂增产,那下半年几乎都没有增产的可能,反倒还得压缩产量。

这就给铁矿石的需求增长预期,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同时,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取消了钢铁的出口退税,取消了进口钢铁的关税,这都是给国内钢铁的去产能帮忙,最后反映到铁矿石的价格上,就是上面那个图里,从1000多哐哐往下跌,到现在回到了700左右。

这是个很成功的案例,一方面给钢铁的过剩产能限制了,一方面又打击了上游大宗商品涨价,这是一箭双雕。

那我们回过头来说,这里面有没有大国博弈的成份?那当然有,今年以来,国常会上提到最多的一个事,可能就是确保大宗商品的价格稳定和供应安全。因为这些大宗商品都是各行各业的最上游,他们一涨价,对全社会都影响巨大。

可偏偏我们作为世界工厂,大宗原料很多都是依赖进口,而众所周知,大部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都在美英手里,而美国无限放水,推高了全世界的资产价格,这里面大宗商品首当其冲。而我们下游涨价就没那么容易,相当于赚的钱,又从上游被抽走。

前年限电限产你不听,今年订单减少你怪谁?

所以既要保证大宗商品的供应,又要防止价格暴涨,这当然是大国博弈。那限电限产和减少生活用品的供应,是不是也是大国博弈的一部分呢?

这个事就要比上面说到的稍微复杂一点,但确实不是一回事,虽然结果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初衷可完全不同。上面说的算是来龙,下面就说下去脉是咋回事。

限电限产针对的是谁?

面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有了控制铁矿石价格的成功经验,那很自然就会想着要复制到其他行业去,这里面就带来了一个分化,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限产限电这里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成四个:宏观和微观,上游和下游。

在宏观层面,主要想的是限制大宗商品,尤其是过剩的,高耗能行业的产能,这些企业,都在行业的上游,也就是说宏观层面,主要针对的是上游。而现在限电限产,到了微观执行层面,跑偏了,有的地方不分上下游,直接搞一刀切

这带来个啥问题呢?这就是最初我们说的,下游限产限电,很多小工厂是受害者,你居然跟他说这是大国博弈的一步大棋,你这不是找骂了吗,这么大的事,差我一个小工厂吗?何况中小企业涉及到最多的就业,这绝对不是宏观层面的初衷

那在宏观层面,最想要的到底是啥呢?我觉得主要就是三个方面:

第一,在上游大宗商品领域,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长期目标是接下来要说的第二点,短期目标主要就是遏制大宗商品的需求,把价格和供应稳住,不然容易搞成输入型通胀,对我们来说,那就正好落入了美国无限放水的陷阱了。

第二,坚决遏制盲目扩张。从去年以来,全世界的需求越来越集中到我们这里来,需求这么好,那很多工厂都会想着扩产,但是下游你可以这么搞,毕竟船小好掉头,上游可不行。上游都是重资产长周期回报的行业,你今年大笔投入扩产,明后年需求又转移了,那到时候你会亏得底掉。这个事我在等会还要详细阐述,因为非常重要。

第三,就是双减。实际上碳排放下的双减,这是一个长期化的目标,也就是说是战略性质的,需要长期坚持,这跟短期内的限电限产,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有人非得往这上面靠,那就是微观层面的问题。

微观层面,面对这些问题,实际做法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对年度双减任务搞突击。因为马上四季度了,年度任务没完成的,不得不在最后一个季度解决,那就只好一刀切。做得最差的,都开始限民用电了,其实民电占不了多少,但这么一搞事就有点闹大,到时候又可以开脱了。

第二,就是保重点企业。因为宏观层面限电限产,主要针对的是上游大宗商品行业,他们耗电最多,但是对地方来说,他们利税最高,是地方经济的支柱,总是想办法尽可能保它们,甚至限民用电来填坑。实际哪些行业最耗电,下面这个图一看就知道了。

前年限电限产你不听,今年订单减少你怪谁?

大宗商品行业的限电限产,和现在有的地方搞全行业限电限产,那明显是两码事,出发点也不一样。我们盯着的重点是上游,不能让国外把我们的利润全部拿走,我们的优势是在中下游,而有的地方恰好相反是限下游保上游。这么一来,本来宏观策略是在大国博弈,到了微观感受却是迫不得已,而实际上大国博弈的重中之重,一直都是围绕着被下游企业控诉的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

那说了这么多,这个限电限产的起因,到底是咋回事呢?到底有没有大国博弈的成分呢?那确实是有的,只是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而已。

真正大国博弈的是啥?

现在全国性缺电,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因为长远的碳排放目标,而现在就要大幅缩减煤电吗?看起来是这样,而实际上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是很多人都没搞清楚,说得似是而非的问题。

在前面我也提到了,我们把从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给停了,所以有一种说法是这导致了供应大量减少,从而缺煤,进而导致煤价大涨,发电企业亏损,所以不愿意多发电。实际上问题不是这么回事,而是跟我上面说的宏观层面限制盲目扩张有关系,这个部分,才是真正的大国博弈。

具体是咋回事呢?我先说下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实际上我们大量进口的是焦煤,澳大利亚的焦煤很优质,而焦煤主要是用来炼钢的。真正用来发电的主要是动力煤,这一块我们自己的产量全球最高,澳大利亚进口不过是一个零头。

所以说电煤的缺口,和价格上涨,不是因为澳大利亚,这一点要搞清楚。那原因是什么呢?我给你看一个数据,你自然就懂了。

2021年1-8月份,全国发电量538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

看到没有,发电量是增加的,那用电量呢?

2021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4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第二产业用电量365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第三产业用电量95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9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

看到没有,民用电只不过是总用电量的一个零头,限民电是瞎搞。主要用电还是第二产业的工业。而总体用电量增长速度,比发电量增长要高很多,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再看一个数据:

2021年1至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47831.2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总值135650.7亿元,同比增长23.2%。

我们的出口增长,比发电量和用电量的增长都更高,因为东南亚疫情爆发,印度,越南很多订单又转移回来,现在需求还在继续增加。这就有个问题了,很多人说那为什么不继续增加发电量呢?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就是大国博弈中的核心部分。

现在我们大力在搞新能源,已经是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设备生产和输出国,这是我们未来的战略方向,当然这是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还不是问题的全部。短期内靠新能源补充不了这么巨大的用电缺口,那就还是得靠煤电。

但是煤电最大的问题是,煤矿要大幅扩产才行。而实际上,煤炭产量增长是这样的,远低于发电量增长:

2021年1-8月份,生产原煤26.0亿吨,同比增长4.4%

那我们为什么不大幅增加煤矿产量呢?短期来看,这是长周期重投入的行业,不是说增加就能增加的。而实际上对这些企业来讲,需求这么好,价格也高,他们确实有扩产的冲动,但是在宏观层面,这不行。

为什么呢?还记得我们的供给侧改革吧,里面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煤炭产业去产能,关了很多小煤矿,这是哪一年开始的呢?正是2015年。2015年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当然有。

2014年美联储缩减购债,2015年底正式开启加息,这是在金融政策上进行收缩,那一次他们没有成功,如果那一次美元收缩成功,全世界的需求就会大幅萎缩,所以在当时我们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让供应跟需求相匹配,是很必要的未雨绸缪。

前年限电限产你不听,今年订单减少你怪谁?

这几年下来,我们去产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现在外面的需求大幅增加,是短期的,如果我们在这些产能过剩行业,又盲目扩产,那投入可是长期的,最后很可能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这时候,你得看看美国在干嘛?

美国在跟日印澳搞产业链重组,金融上又回到2014-2015年的情形,在酝酿缩减购债,计划加息,这又是美元收缩的前奏。也就是说在后面可能面临的不是全球需求无止境的增长,而是随时可能会出现的需求断崖式收缩。在这个时候怎能让过剩产能盲目扩张呢?这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不管着,这些大企业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所以继续严格的去产能,限制盲目扩张,是对未来需求萎缩危机的防患于未然,现在的需求增长有多种偶然因素,很显然是不可持续的,绝不能任由企业因为眼前利益而盲目扩产能,当然这里指的还是上游的企业,他们大都是大型国企,有资金,有冲动,这个事跟下游的小企业,有啥关系呢?有个毛的关系,小工厂它们扩不扩产,将来是要自己负责的。

最后

其实理论上来说,上游限产最有效,它会自然往下传导,最终到下游会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但实际上一刀切反而会破坏这个过程。现在缺电也是事实,至于缺煤和缺电,到底是大国博弈,还是无奈之举,就看你怎么解读,这也就是脑壳分裂的原因。总体上我还是觉得,限电限产只是短期的需求矛盾,而长远看,对短期需求带来的盲目扩张进行遏制,防风险,才是主要目的

如果真的是按这个思路,效果是怎样的呢?那很可能就是宏观层面的战略目标,既打压了大宗商品的价格,又抑制了盲目扩张,从而在需求增加而供应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对外涨价,这是一个最理想的,产业链上两头利润都扩大的局面。

至于说会不会因此出口价格上涨,造成对美国输出通胀,那谁还顾得了他啊。其实大家都是为了自己好,但真没有谁想害他。一边放水,一边破坏供应链稳定的,不正是他自己么?自己选的路,跪着走完,要的不就是个心里舒坦吗?

原文到这里就结束了,两天后我又写了一篇补充说明的文章,用大量数据分析了当时的情况,也说明了后面,也就是今天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略带夸张的说,可谓是用心良苦,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原文链接在这里:

用数据说话,深度分析缺煤缺电的真实原因,事实和你想的不一样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99893.html

(4)
上一篇 2023年3月6日 上午11:41
下一篇 2023年3月6日 上午11:4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