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九边(ID:ertoumu893
应该每一个香港电影粉,都知道九龙城寨这样一个魔幻存在,今天把这个讲一下。
我们一般提起九龙城,总是想到一个词,“三不管”,这地方以前没人管,就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那问题来了,为啥没人管了呢?
这又说来话长,这地方以前是个清廷的军事要塞,修在海边防着海上来敌。从下图就能看出来,它处在海岸线上,用大炮指着海峡:
再放一张电影《追龙》里的,长下边这样,可以看到旁边就是著名的启德机场,那个机场以前不存在,是后来填海造陆搞出来的:
再放一张实景图: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岛被割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深圳河以南都被割走了,但是清廷守着九龙城寨不走,双方反复交涉,清廷就是不走。最后双方经过协商,英国承认九龙城下四个足球场那么大的一块地归清廷,周围的归英国,有点像个领事馆。
过了很多年,清廷的办事机构终于搬走了,可是九龙城寨下边的那块地在法律上的归属问题一直没解决,一开始是清廷的地盘,后来是国府的,再后来是新中国的,属于一块“飞地”。
这个法理问题是后来很多问题的核心,按理说港英政府在那里没有执法权,为了避免引起麻烦,一般不会去那边执法,慢慢的那地方成了个无法无天的地儿。
不过想说清楚后来九龙城为啥成了那样,还是得回到1949年,那一年决定了此后很多事。
早在1948年,解放军在徐州一带围杀了国军中央军几乎全部精锐,下一步就是渡江解放南京,然后是上海,广州,国府眼瞅时日无多。
于是对我党不放心的那些人疯狂出逃。不过“出海”是个技术活,你必须得在海外某个地方有自己人,不然去了简直就是送死。这就形成了一大堆传统,比如潮州人热爱去新马泰,长乐人愿意去美国,温州和福田喜欢去欧洲,毕竟那些地方有自己的同乡什么的,你去了可以随时投奔,等你自己安定下来,又可以把自己的亲戚都接过去。
电影《追龙》里“跛豪”伍世豪说他是槟城人,也就是马来西亚的槟城。可是我们知道,电影原型其实是潮州人,电影要在大陆上映,故意绕了个弯子,反正潮州人爱去马来西亚,说槟城几乎相当于说潮州。
但是大部分人想出国还是挺难的,于是一部分跟国府能搭上关系的去了台湾,没关系,又没有亲戚在海外的,就去了香港。
当时香港短时间内涌入上百万人,中间还裹挟着十几万败退的国军士兵。香港政府也没啥办法,赶又赶不走,又不能开枪屠了,只好把他们安排在各种能待人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个难民营,然后再想办法安排。
本文要说的九龙城,就是其中一个难民营落脚点。
后来其他难民营后来都清空了,只是九龙城因为法理问题,香港政府也不大愿意去管,也管不了,于是那地方彻底变成了法外之地。
既然是“法外”,那必然就有黑社会。
香港黑社会一般来说就是“三合会”,咱们得多说几句这个组织,因为后来在九龙城里活动的,主要就是三合会。
三合会到底哪来的,好像也没人能说得清楚,基本能确认的是,当初满清占领中国的时候,汉人里那些不服的成立了很多民间社团跟清政府对着干,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有“洪门”。
后来洪门衍生出了好几个组织,其中就有三合会和致公堂,对,咱们经常听说的那个“致公党”,就是从洪门组织致公堂发展过来的。
三合会又在全国遍地发芽,这些组织由于当时的通信限制,互相之间没啥联系,很快成了“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组织”。也就是没人统一指挥,你认同组织纲领,你就可以拉几个人成立一个社团,执行三合会的仪式,就可以声称自己就是三合会的一个堂口。至于三合会什么仪式,大家可以看看杜琪峰导演的《黑社会》,导演本人说那里边的仪式是他找人问过的。
也正是因为三合会帮派这种分布式特点,互相之间也不太了解,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头部,也没法被一网打尽,更没法被“斩首”,这玩意寿命比清廷还长,一直延续到现在。
1949年之后大陆开始大规模剿匪,黑社会被连根拔掉,不过香港那边一直处于一种半自治状态,加上当时败退到香港的国军自然而然想到继续沿用军队里的模式抱团取暖,新义安和14K就是这样的组织。
由于三合会占据了绝对主流,以至于香港警队里的反黑社会部门,就叫“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英文缩写叫“OCTB”,所以也叫“O记”。《无间道》黄秋生扮演的黄志诚,他就是O记的老大。
当然了,三合会组织不都叫这个“三合会”名,比较为人熟悉的是“新义安”,“14K”,“和胜和”等等。
多说一句,大家看电影《黑社会》的时候,里边有个“和联胜”,那个社团是不存在的,影射的就是和胜和。
咱们继续说主题,大量难民涌入九龙城寨,那地方又没人管,黑社会自然而然接管了城寨,他们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刑法》把里边所有不让干的都干了,比如娼妓,毒品,赌档,地下拳击场、高利贷等等。
一开始是很乱的,不过很快就形成了固定的格局,各种三合会和潮州帮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大家相安无事,各赚各钱,到了城寨快要被拆掉的那段时间,城寨里边已经很稳定了,里边的人甚至有点不想出来。
由于警察几乎不会到这里边来,于是形成了一些稳定的产业。很多非法业务的核心在寨子里,比如一些黑社会堂口就在寨子里,小弟们从寨子里拿货,然后到香港各区去兜售,如果出了事,就赶紧跑回寨子。除非是非常恶性的杀人案,警方一般不会进寨搜查。寨里死了人警察几乎不管,直接扔垃圾堆里。
香港警察对九龙城非常纠结,他们是想管的,可是又生怕惹怒了当时的中国政府,到时候以这事为借口,直接把香港收回来他们也没脾气。所以不敢拆,也不敢管得太认真,只能是偶尔去看看。
也正是因为黑社会的堂口就在寨子里,电影《追龙》里,刘德华扮演的“五亿探长”雷洛要去跟黑社会老大谈生意,就得深入寨子里。下图就是电影里的截图:
图中演员陈慧敏之前就是混黑帮的,从14K双花红棍(帮派最能打的打手)到现在基本上半退休状态做生意,后来还拍起了电影,算是活成了全香港黑帮人士的楷模。
九龙城寨里有了“产业”,就有了收入和工作岗位,比如那里边的妓院和脱衣舞厅会吸引大量的香港人和日本人前去消费,这些人得吃饭喝酒抽烟吧,城寨里的人于是就开饭店卖烟酒,整体跟后来的澳门差不多,当地不生产财富,当地只吸收财富。
有件事大家可能理解不了,那地方生活环境那么差,为啥大家还往里边涌呢?
原因很多,比如电影《追龙》里伍世豪他们,从槟城偷渡到香港,也没护照什么的,只能是躲到城寨里落脚。此外大陆的“逃港”事件也没停过,这些人去了那边没身份,也只能先去城寨躲躲,然后再想办法。
此外随着香港的经济发展,外边开销越来越贵,有些活不下去的自然会跑去城里待着。更多的是一些犯了事的,在香港会被警方通缉,或者欠了一屁股高利贷的,于是躲到城寨里避风头。人多地少,城寨里五平米的一个屋住十来个人很正常。大家不要觉得奇怪,就在前些年,北京有很多群租,密度跟这个差不多。
而且当时的警察也极度腐败,客观上加剧了九龙城里的犯罪率。
原因并不复杂,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跟现在不是一码事,乱七八糟的,当时大量大陆难民涌入,导致香港政府财政压力非常大,也就不太愿意给基层公务员和警察涨工资。于是警察只好另谋出路,开始向黑社会收保护费,对黑社会的法外业务视而不见,这些事大家看香港电影都不陌生,“五亿探长”雷洛的钱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双方默契到啥程度呢?
发生恶性事件,为了不让阿Sir们为难,黑社会要主动交出几个小弟去顶罪结案。每次警方突袭城寨,里边的人知道这事,也会留下一些毒品和小弟,好让警察回去好交差。当然了,为社团去坐牢也是个立功的事,再加上给他们家里钱,还是有人愿意去的。
直到后来香港经济腾飞,给公务员大幅涨工资,然后又开始搞廉政公署才慢慢好起来。
九龙城寨不止经营“毒、赌、鸡”等传统行业,还有大量的黑市服务产业,比如香港看病一直以来就是个巨贵无比的产业,医生也是个收入高得离谱的职业。
所以后来很多香港人看不起病,于是选择去九龙城里看病。那里边的无证经营老师傅业务精良却收费低廉,毕竟这些人有些之前就是北京、上海、广州的顶级医生,逃港后没有那边认可的执照留在了城寨里,九龙城寨的牙医一直都是个传说中的存在。此外如果跟别人斗殴有了刀伤枪伤,去正常医院医生立刻就会报警,大家只好去城寨治疗。
一来二去,城寨里竟然有了收入,加上里边的人越来越多,城寨的扩建工作一直没停,一开始是些木屋,后来开始盖楼,盖了一层过几年再加一层,那些楼一栋挨着一栋,根本不考虑采光的事,事实上城里也几乎没有光,只有最中心的那个天井有一点。不过那个天井一般没人去,里边堆满了垃圾,甚至还有人的残肢断臂,注射毒品的针管什么的。
本来可以一直往上盖,不过城寨旁边就是著名的启德机场,盖的太高了容易擦到飞机肚皮,于是那些楼到了十四层就不往上盖了。
比较搞笑的是,后来搞建筑的人研究了城寨里各种错综复杂的建筑之后,一个个纷纷摇头,表示这些楼房盖的,简直匪夷所思。毕竟当初建设的时候,能省就省,钢筋水泥都是些劣质材料,而且也没啥专业施工队拿着设计院的图纸施工,几乎违反了所有的建筑工程标准,按理说全是“危楼”,随时都会倒。
可是城里确实从没塌过一栋楼。后来大家觉得应该是这些楼互相挤在一起,尽管每栋楼都是危楼,但是相互依靠,谁也塌不了。有点像你在一线城市早高峰的地铁站,尽管双脚离地,非常不稳定,可是和周围的人紧紧挤在一起,不稳定也倒不了。
这又有点像贫民窟里那些人的状态,尽管穷得叮当响,但是一群穷人相互依靠,竟然也能活。
慢慢地,这座城变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既是毒品娼妓暴力的温床,同时又进化出了自己的秩序。
比如城寨里刚开始暴力横行,天天互相砍人,不过越到后来,秩序越稳定。因为居住环境太过逼仄拥挤,慢慢形成了一个完全的熟人社会,你做事不端,也会遭到大家排斥,如果所有人都讨厌你,帮派分子可能会砍了你,因为帮派是收了保护费的,要为里边的住户解决问题。
此外从外往里看,整个城寨就是个贫民窟,寨子里边也分了三六九等。
因为里边的房子也都有租金,也可以买卖,于是干净、光线好的地方自然贵一些,住户素质也会高一些,他们的社区交的保护费多,黑社会也会格外关照。
而城寨的最底层最见不得光的地方,蜷缩着那些吸毒吸到不成人形的人。谁能想到,贫民窟里还有贫民窟。
而且里边后来有了医院,教会,学校,生产日常所需的小型工厂,专门搭电线的,卖水的,维持治安的,跟正常社会一模一样,只是社会的下限低得没法看。
港府对这座城是非常为难的。
如果一直放任不管,单是毒品问题就没法解决,此外还有火灾和传染病等等,可是如果日常派警察去扫荡,弄不好可能被解读成“殖民势力过度扩张”,惹怒了中国政府就麻烦了。事实上1963年港英政府确实准备拆掉九龙城寨,不过遭到了我国政府的反对,于是也就作罢。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86年。邓公和撒切尔夫人协商后,同意港英政府处理九龙城寨的事务,于是香港政府开始了漫长的清退工作,毕竟要安排里边的人去别的地方住,1993年才拆掉了这座他们眼里的堕落之城。
当时有很多人反对,因为这座城寨已经成了香港的标志性建筑,承载了太多的文化意义,全世界每年无数人前去膜拜,甚至有英国记者被人抢钱后砍死在了里边,也没挡住大家去“朝圣”的热情。
不过港英政府觉得那地方不拆就会一直有人在里边住,一直都是个犯罪温床,实在是烦得不行,于是坚持于1993年拆掉了。
如今九龙城寨变成了一个赛博文化的标志,后来大量的游戏和电影都有意无意把场景布设成了这座城,毕竟它就是个“犯罪、拥挤、贫民窟、黑社会”等元素的大集合。某种意义上讲,现实里的九龙城寨已经被拆了,文化层面的城寨反而永生了。
全文完。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0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