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作者:星社内参组

本文转载自:恒星通讯社(ID:FTPLab)

朝鲜昨天又发射弹道导弹了,自去年发射数量创纪录之后,这次发射再次让本轮局势变得更复杂。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问题的症结是什么,以及形势有哪些新变化。
冷战结束后的这三十多年里,朝鲜半岛的局势总体稳定,但时不时就会给大家来一波起伏、玩一把心跳,就好像定时在连续剧中插播的广告一样精准。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伴随着激昂的军乐,李春姬老师那让敌人魂飞魄散的战斗风格播音响起:
 
“朝鲜半岛,冷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享誉世界的东西方火拼最前线,源远流长的阵营对抗历史、风光独特的军事朋克美学。好客山…啊不,是热血半岛欢迎您思密达”。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大家是不是虎躯为之一震?
 
当然,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对于这种广告,不,是局势波动也就逐渐习以为常了。
习以为常,是因为大家知道波动过后世界还是会照常运转,正如广告播完电视剧还是会接着放,剧情依旧精彩,日子依旧有滋有味。
 
但是,这样的平静日子,今后很可能就要被打破了。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一直以来,朝鲜半岛都是东亚的火药桶。
 
即便不算手握核弹的朝鲜,全球军力前八的国家也有一半集中在这里——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上次说这个问题,很多社友对韩国的排名表示惊讶,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拥有60多万现役部队、装备精良且国产化程度高的韩国,其综合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绝对不可小觑,历年来在多个权威排名中也常常力压法国。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我们不能被韩剧和韩国娱乐圈的表象所迷惑,以为韩军还是当年那个一战即溃的二流部队。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至于日本,战争潜力就更不用说了,一旦脱缰分分钟就又“很有精神”了。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所以说,东北亚的武装密度在地球村里其实是相当惊世骇俗的,放到其他地缘角力如此激烈的地区,战争都不知道打了多少年了。
然而咱们这里居然保持了将近七十年的和平状态,并且总体局势稳定,这不得不让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啧啧称奇。
之所以能做到这点,主要是因为自从当年交手之后,各方都客观认识到对方的实力,于是一仗先打出了五十年和平。
 
再然后,大家也都发展起来了,更加深刻明白了如果战争再次爆发,则至少四代人的辛苦经营很可能就要付诸太平洋,最终一定没有赢家。
 
因此大家都很有默契地保持克制,愉快地竖立起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的共处原则,使得局面得以长期维持动态平衡。
 
但是现在是什么问题呢?
 
就是以2018年《印太战略》框架文件的出台为标志,美国对于失去亚洲霸权越来越焦虑,最终产生了要将主要力量集中在亚太地区重建阵营化对抗化秩序、在地缘实力对比越过临界点之前遏制住中国发展势头的总体构思,从此局面就开始急转直下。
 
正如我们以前在解读这个战略时所指出的,美国政府在全力消除内部矛盾的同时,必然还会不断升级外部矛盾,这是其美国整合阵营、塑造对抗的必要条件,也是其既定计划。
 
现在美国就是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博弈的角度讲,对方出什么牌是它的自由,尤其是对于美国而言,出牌的时候更加不会有什么底线,只要能实现目的,什么手段实用就用什么,这个很正常,我们不觉得是问题。
 
真正麻烦的地方在于:
 
美国政府对于升级矛盾的安全临界点在哪并不清楚,却对矛盾升级之后自己把控局面的能力非常自信。
 
这就相当于一个在陌生山路上飙车的司机说“我不知道接下来的路会在哪里转弯,但对自己的漂移技术充满信心”。
 
显然,任何智商在90以上的正常人都不敢相信这种胡话。
 
上一个做事这么没有边界感、觉得自己能把握局面的人还是莽村的李有田师傅,后来他玩火失败,一脚油门直接飞下山了。
在生活中,这种蒙眼狂奔的行为叫鲁莽。
 
在国际政治领域,这种就叫缺乏约束机制。
 
美国印太战略对于和平的重大威胁之一,就是缺乏明确的约束机制。
 
这就使得它自己都常常不知道什么矛盾可以升级,什么矛盾应尽快解决、绝对不能升级。
 
这一点在朝核问题上一轮博弈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作为半岛问题的核心难点,全面无核化进程其实几年前曾有过非常好的推进良机,可惜硬生生被美国政府搞砸,导致停滞至今,甚至出现了倒退。
 
这个过程是这样的:
 
2018年4月20日,朝鲜劳动党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宣布即日起全面停止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试验发射,集中全党全国力量发展经济。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这是新时期朝鲜做出的重要政策转变和政治表态,我们的外交部随即发表专门谈话表示欢迎,并呼吁全体相关方利用这个机会,一起来把这个事做成。
4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鲜劳动党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停止核和导弹试验,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中方认为,朝方有关决定有助于进一步缓和半岛局势,有助于推动半岛无核化和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实现半岛无核化和本地区持久和平,符合半岛及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我们祝愿朝鲜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成果,支持朝方通过对话协商同有关各方解决各自关切,改善相互关系
 
希望有关各方相向而行,采取切实行动,为实现本地区的持久和平和共同发展作出应有努力。中方将继续为此发挥积极作用。
在各方支持下,2018年6月12日,朝美领导人在新加坡实现历史上首次会晤,会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达成建立新型朝美关系、探索和平机制、推动半岛无核化、归还战俘遗骸等四项合作共识。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6月10日朝鲜代表团乘坐国航专机抵达新加坡

这是政治解决半岛问题迈出的历史性一步,自然受到各方热烈欢迎。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坦率地讲,这也是特朗普离他心心念念的诺贝尔和平奖最近的一次,如果这个态势能延续并落实,他毫无疑问就是缔造东亚和平的重要贡献者。
 
因此会后他信心满满,不断表扬朝鲜领导人和自我表扬,就差没说要去瑞典直接领奖了。
 
然后,商人出身的他很快就迎来美国真正掌控者的捶打——
 
因为,他的政治和解计划严重违背了华盛顿核心技术官僚圈层、传说中的DeepState(隐型政府)的规划
 
根据后来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时期《印太战略》制定过程的解密材料显示,早在2017年初懂王连白宫新家都还没逛完的时候,华盛顿决策圈就已经敲定了对朝问题的“极限施压(Maximize pressure)政策,并在2018年2月将其写入《美国印太战略框架》,提交总统签署。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在这个印太战略雏形中,留给特朗普的对朝政策选项只有一个:
 
“利用经济、外交、军事、法律、情报和信息等多种工具,最大限度地对平壤施加压力,阻断其货币流通、削弱其政权,为扭转其核计划和导弹计划的谈判创造条件”。
很明显,这一看就不是有诚意的谈判方式,因为如果施压有用的话,这个问题十几年前就解决了,怎么还会拖这么久?
 
多年的从商经验也告诉了特朗普这一点,所以他才要尝试绕开过程,不创造条件了,直接跳到谈判,这才有了第一次特金会。
 
然而他似乎忘了一点,那就是他所能达成的联合声明也好、框架协议也罢,都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和法律效力。
 
真正具有效力的文件,最终还是必须由职业官僚们来制定。这就决定了在华盛顿根基不深的特朗普只能被牢牢限制在既定轨道内,充当签署政策的工具人。
按照政策制定者们的“建议”,特朗普应该继续要求朝鲜以“完全、可核查和不可逆转”的方式完全放弃核武器、先行拆除核设施,然后美国才开始讨论解除制裁的问题。
 
在朝鲜看来,这和直接要求自己举手投降、等候发落没什么区别,还有什么可谈的?
就这样,朝鲜主动退让出来的一大步,被美国一脚卡了过去,作为新谈判的起点。
 
你让朝鲜今后还怎么敢退?
 
这也直接导致2019年2月28日第二次朝美领导人会晤迅速谈崩,计划中的6月12日第三次会晤也直接夭折。
 
这就是美国印太战略缺乏矛盾升级边界和约束机制的直接后果。
 
这就是当前半岛问题的核心症结。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时至今日,相关谈判再未开启,一次绝佳的历史契机就这样被浪费掉
 
最令人担忧的是,未来的历史很可能要告诉相关各方:浪费这样的一次机会,后果是很严重的。
 
因为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在刚过去的2022年,朝鲜总共发射了26枚弹道导弹和3枚巡航导弹,数量达到创纪录,甚至传出要进行冻结全面暂停核试验的政策,进行第七次核试验的风声。

为什么局势会变得如此严峻呢?

 

这就是我们在开始时提到的,新变量。

 

这个变量既非来自美国,也不是来自韩国,而是来自韩美双方对朝政策的同频共振。

 

过去二十多年间,朝鲜半岛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常常被忽略,那就是韩美的对朝政策总体上呈现峰谷相错、振幅对冲的局面:

 

美国实行对朝强硬政策时,韩国刚好就由温和派执政,而当美国对朝接触时,韩国就刚好有强硬派主导。

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

第一组(布什VS卢武铉):

 

布什政府(2001-2009):实行“敌对政策”的强压方针,宣布朝鲜是“邪恶轴心国家”,对朝鲜实施严厉制裁和军事压力。

 

卢武铉政府(2003-2008):继承金大中“阳光政策通过经济援助和对话来改善两国关系,实现第二次韩朝领导人会晤,发表共同宣言。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第二组(奥巴马VS李明博、朴槿惠):

 

奥巴马政府(2009-2017):实行“策略忍耐”政策,通过有限合理退让,争取与朝鲜进行接触和谈判来解决朝核问题。

 

李明博政府(2008-2013):结束“阳光政策”,对朝鲜进行一系列制裁和施压,要求先行弃核再谈判,期间发生天安号事件。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朴槿惠政府(2013-2017):尝试走“第三条道路”,即“抑制力”与“人道主义援助”并行的“均衡政策”,最终走向孤立朝鲜的强硬模式。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第三组(特朗普VS文在寅):

 

特朗普政府(2017-2021):实行“极限施压”政策,对朝鲜实施猛烈经济制裁,并威胁要使用军事力量解决朝核问题。

文在寅政府(2017-2022):推行构建“和平与繁荣的朝鲜半岛”政策,尝试通过对话和合作来改善两国关系,缓解朝鲜半岛紧张局势。

约束与共振:谈谈半岛局势的症结和变量

怎么样,大家看完是不是也觉得很神奇?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这是巧合的幸运还是韩国政府和人民有意识地对冲美国政策的风险,抑或是朝鲜通过精心设计的战术手段逆向调节对手政策,在相关的实证研究出来之前,我们不能轻下结论。

 

但是,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眼前一个更迫切的问题已经出现了:

 

过去二十多年间的韩美政策对冲格局,如今没有了。

自从本届美国政府上台并提出更为系统和强硬的印太战略实施方案之后,就着手施压韩国向该战略靠拢。当时是文在寅政府的后期,还能坚持顶一顶,去年尹锡悦政府上台,直接就放弃挣扎了,明显倾向印太战略。

 

这就大大提高韩国的对朝政策被纳入美国整体政策框架之中、实现同频共振的风险。

 

我们知道,物理上的共振会急剧放大振动幅度,是极其伤害物体稳定性的现象。

 

同样的道理,在美国印太战略这种意识形态对抗如此明确的框架下——

 

即便韩国实行的是最小限度的对朝强势政策,也很可能因为政策共振而急剧放大破坏力,导致半岛局势走向失控。

更何况,印太战略本身就是缺乏约束机制的半成品。

这就是朝鲜半岛如今要面临重大变化的关键原因。

 

面对这个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或许现在我们不必着急出手,还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

 

有时候让问题充分暴露,也是创造解决问题时机的一种方式。

 

等什么时候时机差不多成熟了,我们再来细细梳理这个问题

 

总之就是一句话:

 

冷峻的现实,往往比苦口婆心更能教育人。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0202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下午1:50
下一篇 2023年3月14日 上午11: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