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3月下,原标题为《石河子戈壁印象文化和旅游园梦回1958:一场沉浸式的工业之旅》,有删节
2021年7月开业的工业旅游区——石河子戈壁印象文化和旅游园,选址在原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八一”棉纺厂厂区内。尽管距今只有不到两年时间,它却将近70年的新中国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历史用最生动的方式展现于每个来者眼前。
割不断的国土情
屯垦戍边在我国历史悠久。西汉时,汉王朝颁布政策,开始在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不仅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条件,也开屯垦戍边之先河。中国古代屯田主要有军屯和民屯两大类,戍边以军屯为主,屯田士卒亦兵亦农,亦耕亦战,这种模式不仅为军队提供粮草,保障军队战斗力,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中央政府在西域大规模屯垦戍边自西汉以来就历代沿袭,到了清朝,新疆屯田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清政府开发边疆,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措施。
虽然中央政府对新疆的开发和经营延续了2000多年,但直到20世纪初,新疆大部分地区仍是戈壁荒原,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全国新旧军阀混战不止,新疆亦时局动荡,这一期间屯垦极大破坏,持续十余年都未能恢复元气,至国民党政权崩盘前夕,北疆的屯垦已全部遭到破坏,南疆屯垦亦陷入瘫痪。到1949年,希望与转机才降临到这片土地。当时解放战争已到最后阶段,各地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9月,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率部进入西宁,顺利促成青海解放。其后,王震部沿西(宁)张(掖)公路北上,冒着风雨严寒翻越终年积雪的祁连山,直插张掖,解放酒泉,逼近新疆。面对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压力,9月25日至26日,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部和省政府分别通电起义,新疆和平解放。
同年11月,人民解放军由司令员王震、政治委员徐立清率领进驻新疆哈密,经历一系列剿匪反霸斗争后,创建哈密垦区。12月7日,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下令,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部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12月20日,新疆三区革命民族军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一兵团从二、六军中抽调大批优秀政工干部到二十二兵团和五军的军、师、团中,建立起各级党委会和政治工作机构及制度,加强了二十二兵团和五军党的工作和部队建设,也为新疆地区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4年8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公布成立生产建设兵团的命令,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藏。1954年10月,毛泽东向驻守新疆的10 万官兵下达了“就地转业”的特殊命令
国民党政府统治后期,新疆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经济仍然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人民生活贫苦不堪。新疆和平解放后,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减轻新疆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经济负担,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50年1月起,就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生产建设之中。1月21日,新疆军区发布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之外”,“全疆部队除担任祖国边防警卫和城市卫戍勤务外,必须发动11万人到开垦种地的农业生产战线上……全年应开荒种地4万公顷。”随着一声令下,十几万解放军战士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滩,在野兽横行的雪山深谷,开荒造田、兴修水利、植树铺路、盖房建场。当年全疆部队开荒6.4万公顷,收获粮食6800多万斤,实现粮食大部分自给、食油蔬菜全部自给,至1951年,已经能向国家上交大量富余的农副产品。1952年4月6日,毛泽东在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中,对王震部在新疆的建设成果给予肯定:“我王震部入疆,尚且首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细算,自力更生,生产自给。现在他们已站稳脚跟,取得少数民族热烈拥护。”
土地广阔、边境漫长、战略地位特殊的新疆需要部队长期驻守,但物资匮乏、交通不便,驻守新疆的部队面临给养筹措的难题。虽然在解放军的援助建设下,新疆的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好转,但这种全军动员毕竟还不是长远之计。1953年,一次特殊的部队番号改编拉开了新疆大建设的前奏。当年5月,第十六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五师;同年6月,步兵第五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6月5日,十七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六师。这几只军队的番号都加上了“农业建设”,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长期建设发展新疆的决心。1954年10月,毛泽东向驻守新疆的10万官兵下达了一道特殊的命令——就地转业。命令要求驻疆官兵“且守边疆且屯田”,“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随着特殊使命的下达,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大部、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接受新疆军区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双重领导,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于1953年就改编的一师、二师、六师隶属兵团建制,编属兵团领导,这也标志着兵团开始正规化国营农牧团场的建设,由原军队自给性生产转为企业化生产,并正式纳入国家计划。1954年10月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司令员陶峙岳,政委王恩茂。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车轮已然转动,新疆现代史上大建设、大变革时代即将来临。
荒漠戈壁绽芳华
1954年12月5日,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伴随着这一特殊单位的诞生,新疆这片土地也将迎来一场将古戈壁荒漠改造成生态绿洲的社会大变革。最初兵团总人口为17.55万,此后数十年里,大批优秀青壮年、复转军人、知识分子、科技人员从全国各地奔赴边疆,加入兵团行列,投身新疆建设。现代社会,虽然科技、生产方式早已日月换新天,但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却一脉相承,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承担着这一职责,这是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
在近70年的时间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手起家,几代人艰苦奋斗,也终不负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创造了令全国瞩目的兵团工业成果。位于石河子市的戈壁印象文化和旅游园正是新中国建设兵团工业的缩影。为了切实让红色旅游成为学习领悟党史、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方式,这片园区按照“一会五馆”——石河子导游协会,党建团建文化活动馆、“八一”工业记忆展陈馆、屯垦戍边红色研学馆、红色经典印象餐厅馆、军垦体验旅游民宿馆——建设规划蓝图,推动园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更重要的是,旅游园依托八一棉纺厂保留下的厂房、机器及珍贵照片资料,深挖兵团工业发展历程,将军垦文化与旅游体验融合,目的就在于打造全景式、“沉浸式体验游”。
20世纪60年代,石河子“八一”棉纺厂内,一名工人正在操作纺机。当时“八一”棉纺厂可以生产的各种花布和针织品已多达上百种
漫步在园区之内,几组军垦文化雕塑群表现了兵团人挥舞着红旗,正风风火火地投入边疆建设的场景,生动诠释了第一代军垦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最早的兵团人都是能打硬仗的解放军战士,他们开荒拓土的艰辛历程,还得从这片土地的情况说起。石河子市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50千米,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形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风成沙漠区。1950年至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二十二兵团司令部、政治部机关及其直属队、二十六师、骑兵第八师、军区后勤运输部生产总队、骑兵第七师30团先后进入石河子一带垦殖,并在新疆军区统一领导下,开始建设石河子新城。
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苇湖荒滩,解放军初进荒原时,生产工具严重缺乏,连国家调拨来的粮食蔬菜都无法加工。为改变艰苦现状,驻垦区的26师(现兵团农八师)的战士们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开展种子加工、农副业生产等一系列工作。1956年,作为第一批支边青年,5万多人从中原来到新疆,其中有近两万人来到了石河子,在他们齐心协力的奋斗下,垦区也陆续建了一些小型工业企业。
石河子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这座有“共和国军垦第一城”之誉的土地注定与“八一”有缘,在这里诞生了兵团第一批工业企业,而它们大多以“八一”命名,如八一棉纺织厂、八一毛纺织厂和八一制糖厂等。几十年前,这三座“八一”厂被当地人称为“三八”企业,在这里创造出新疆近现代史上的多个“第一”:1959年12月7日,仅用1年零5个月时间,建成西北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制糖厂——八一糖厂投入生产;1960年7月20日,八一造纸厂生产的新疆自制的第一张有光纸问世;1960年8月1日,自治区第二大棉纺织企业、兵团第一个大型棉纺织联合企业——八一棉纺织厂建成试产;1960年12月31日,八一毛纺织厂生产出新疆第一根毛条……这些“第一”,是这片土地乃至兵团工业的支柱和骄傲。这里还曾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部所在地(后总部迁至乌鲁木齐),见证了第一代军垦战士们在荒原上艰苦创业、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承载着兵团人那段燃情岁月的珍贵记忆。
石河子戈壁印象文化和旅游园内的雕塑群,表现了建设兵团投入边疆建设的场景,生动诠释了第一代军垦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八一棉纺厂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里兵团工业的发展历史,这也是将此地作为旅游园选址的主要原因。
1958工业记忆
旅游园大门上写着“1958工业记忆”的醒目大字,因为正是从1958年夏、秋开始,石河子拉开了大规模、高速度建设现代化工业的序幕,兵团现代工业像雨后春笋般地兴建起来。行走在园区,能从不止一处的建筑上看见“1958”的字样,这也是棉纺厂的生年。1958年8月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批准了由兵团建设工程处研拟的《八一棉纺厂初步设计说明书》(代初步设计),并指示,工艺由自治区七一棉纺织厂协助八一棉纺厂筹建处解决,土建及辅助设计由兵团工程处负责。
1958年8月17日,棉纺厂动工,历时两年建成,1960年第三季度,八棉厂生产车间陆续开始调整试生产。1960年7月,八棉厂党委号召全体职工向“八一”献礼,力求在8月1日开工生产。可麻烦的是,还有一大堆技术问题没解决,当时八棉主厂房尚未竣工,厂方只能组织安装队先期投入设备安装。面对困难,石河子前纺车间全体职工非常团结,为完成任务,他们整整三天三夜不下火线搞安装,吃、住全在车间;而清花车间的保全工们在安装G142型浆纱机时,有技术人员发现该机是第一批试制的新机,设计上还存在缺陷。八棉厂党委了解情况后,决定边安装、边试验、边改进。设备安装完毕后,累计改过的部位多达17处。在安装机电设备时又遇到新问题,因为缺少低压配电盘,技术人员大胆制作,竟然成功解决了当时的关键问题。当时锅炉尚未建成,无法供汽,浆纱难以烘干,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大胆设计,只用一个多月时间硬是制造出一台简易的小锅炉,顺利解决浆纱供汽问题。
1961年,石河子市紫泥泉种羊场的工作人员正在给羊称重。1950年至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在石河子一带垦殖,建设石河子新城,这个原本荒芜的戈壁地区逐渐发展起来
8月1日,厂里成功纺出第一批纱;9月20日,又织出第一批布。兵团人集体团结的力量,为八棉以及新疆建设兵团历史留下值得骄傲的一笔。1961年底,厂房主体工程基本建成,l008台布机全面投产,当年共生产棉纱3943.78吨、棉布1634.19万米。第一代兵团人白手起家,用十年时间,将一处荒滩野地一步一步建设成一座充满现代工业气息的城市,是“难不倒的兵团人”创造的奇迹。
从1958年7月开始,石河子相继动工兴建了19个大中型企业;其后,又在农一、二、六、七师也安排建设了一些上规模的企业。兵团初步形成工业门类较多,品种较全,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电力、煤炭、建材、化工、机械工业相配套的工业体系,许多行业填补了自治区工业空白,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上处于领先地位。一座又一座新厂相继建成投产,一座又一座老厂扩建完成,兵团工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兵团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兵团工业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兵团工业在整体上从以手工作坊为主的阶段升级到以近代、现代机器生产为主的新阶段,走上工业化道路。
戈壁印象文化和旅游园“工业记忆”陈列馆内陈列的纺织机器。不仅能了解到完整的兵团工业历史,还能看到棉纺织行业生产工艺流程、棉花的种植等内容以及参观保存完好的一代、二代、三代织布机
如今,文化旅游园所承载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上的一段光荣工业史,也是几代兵团人的集体记忆。自2021年7月开业后,不仅有许多五湖四海的游客来到这里度过一场难忘的旅程,还有不少八一棉纺厂的老职工回来故地重游。
夜幕下的石河子市俯拍图。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一片荒漠浅滩,十分贫困。从1958年夏、秋开始,石河子拉开大规模、高速度建设现代化工业的序幕,兵团现代工业像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
“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这是兵团人最真实的写照。通过沉浸式旅游体验,更多人看到兵团工业的过去,感悟兵团人的精神,这也是石河子工业之旅的意义所在。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0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