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 金君达
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对美政策也是清晰透明的,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遗憾的是,美国及其盟友一方面组建“小圈子”抱团对付中国;另一方面歪曲事实,污蔑中国“不遵守国际规则”。近期,美国加快战略布局,整合欧亚同盟体系,意图打造“印太版北约”。事实证明,美国已成为亚太区域和平和地区安全的最大破坏者。
作者 | 金君达
贼喊捉贼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去年5月发表的对华政策演说中称,“中国是唯一既有重塑‘国际秩序’的意图,又有不断增长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实现这种意图的国家”。事实上,美国及其盟友蓄意在亚太等区域挑起矛盾,恰恰成为了亚太区域和平与稳定的最大破坏者。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没有主动发起过一场战争,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但是,少数国家和国际组织意图操纵国际规则、垄断国际领域的释法权,中国向来不认同“小圈子”谈判订立、强加于他国的“私规”。在所谓的南海仲裁案上,美国及其盟友多次发声支持“临时仲裁庭”的仲裁结果,并声称中方破坏“国际法治”,而美国甚至没有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国及其盟友炮制的“中国挑衅论”大多源于其对国际规则的歪曲解读,带有明确政治目的。
美国及其盟友还意图将中国的内政问题国际化。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但美日澳英等国单边划定所谓两岸局势“现状”,并将中国抹黑为“改变现状”的一方。美日等国更是向“台独”分裂势力释放出严重错误信号,给台海和平稳定造成严重损害。
美国及其盟友阻挠区域发展合作
中国是亚太经济合作、治理合作的积极倡议者。中国已与日、韩、澳、新、东盟共同签署全球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涵盖人口超过35亿,占全球总人口的47.4%,成员国GDP总量占全球GDP的32.2%,外贸总额占全球外贸总额的29.1%。RCEP是目前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它有助于促进本地区产业和价值链的融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尽管面临新冠疫情冲击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但中国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加强对外贸易。中国已与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自贸协议,同时也积极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等多边贸易协定谈判。在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后,中国稳步推进削减关税、通关便利化等开放措施,取消汽车、金融等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等。面对疫情冲击,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更是逆势上扬,从2019年的6415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9753亿美元,已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增强。总之,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致力于与周边国家携手发展、共同繁荣。
与此同时,美国及其盟友则热衷于挑动区域内国家的意识形态对立,在合作框架内部制造分裂。以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为例,三国贸易开放和经济一体化不但有利于中日韩企业和民众,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还将为化解半岛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但是,一些国家频繁挑起中日、中韩矛盾,制造“萨德”风波等事端,为三国谈判制造障碍。通过RCEP,中日两国终于首次达成自贸安排,2022年上半年的数据也证明中日可通过自由贸易达成双赢。但是,美国拉日韩两国加入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芯片四方联盟”等,这些都对未来的中日韩经济合作制造了潜在风险。
美国声称自己致力于亚太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实践中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空头承诺大于实际投入。以东盟为例,在2022年5月举行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上,美国许诺向东盟追加投资1.5亿美元,其中还包括6000万美元由美国海岸警卫队支配的“协助防卫支出”等“私货”。与美国国会同样在5月批准的400亿美元援助乌克兰资金比起来,1.5亿美元显然过于微薄了。美国还大打意识形态牌,意图拉东盟进行反华表态,但东盟并不愿意随美起舞。
有分析认为,“言行相诡”“虚多实少”正逐渐成为美国政府东盟外交的标签。事实确实如此。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以来曾数十次表达对东盟国家的重视,然而实际行动却与表态有点矛盾。去年11月,拜登在印尼参加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后就直接返回了华盛顿,没有参加在泰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去年5月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上,拜登也因为“太忙”没有与到访的东盟国家领导人进行双边会晤。如此没有诚意的投入,美国对东盟的外交自然难以如愿。
美国及其盟友加剧大国对抗风险
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即便是部分热衷于意识形态对抗的美西方政客,也难以掩饰对大国冲突毁灭性后果的担忧。但要知道,当前激增的国际安全风险正是美西方的冷战思维所致。例如,俄乌冲突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北约的不断东扩,伊核问题僵局也是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谈判、对伊“极限施压”造成的。在亚太地区,华盛顿的遏华制华策略同样导致中美直接冲突的风险激增。尽管美国务卿布林肯宣称“中美发生军事对抗,甚至仅仅只是朝着这个方向走,都将严重违背中美两国利益”,但美国及其盟友的所作所为恰恰与此背道而驰,加剧了中美在台海、南海等区域擦枪走火的风险。
美国在冷战后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在全世界打着“普世价值”旗号维护其霸权,为转移国内矛盾、维护同盟体系寻找假想敌。尽管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美方却固守意识形态偏见,对华抱有错误认知、存在战略误判。华盛顿视中国为最严峻地缘挑战和战略竞争对手,在这种错误中国观主导下,美方正运用一切手段对中国进行封堵打压。目前,美国采取全方位的遏华制华策略,不仅试图在安全上拉盟国打造“印太版北约”,而且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强化对华设限,甚至将防疫等全球治理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当前,美西方试图挑起大国对抗的一系列做法,已导致不少严重后果。第一,中西方经济合作遇阻,跨国企业及相关产业利益受损明显。2022年美国半导体企业的业绩表现普遍惨淡,营收和利润大都出现显著下滑。第二,包括疫情防控、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治理合作受到冲击,全球治理赤字凸显。在3月2日举行的G20外长会上,印度总理莫迪曾坦言,“最近几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大流行、恐怖主义和战争都清楚地表明,全球治理失败了”。第三,美国盟国内部关于担忧被卷入与己无关冲突的声音越发强烈。在美英澳公布“奥库斯”协议细节的第二天,澳大利亚前总理、工党前领袖保罗·基廷对协议提出严厉批评,称其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交易”和澳大利亚工党政府作出的“最糟糕的外交决定”。第四,美国政治精英逢华必反的惯性思维与行动倾向有着较高的失控风险。长期以来,两党就“谁对中国更强硬”开展“竞赛”,互相指责对方的对华政策软弱。随着美国又一个选举季的开始,可以预见的是,美国拿中国说事的调门只会更高,整个社会将不得不为少数政客的意识形态狂热买单。
美国学者卡拉·弗里曼曾指出,美国的对华“组合拳”包含了诸多要素,唯独缺乏与中国对话的政策。究其根本,美国从未以平等的方式看待中国,一味追求自身绝对安全,毫不反思其在试图挑起大国对抗中的偏见与错误,将所谓“维护规则”视作维护单边霸权的借口,其结果当然是越“防御”越不安全。
美国继续联合盟友对华施压,继续以“规则维护者”自居“威慑”中国,这无疑损害了原本就十分脆弱的中美互信,也是中美关系陷入低谷的症结所在。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助理研究员)
来源:环球时报 | 金君达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0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