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米宅海外(ID:mizhaihaiwai)
投资近10亿美元,创造5万个工作机会?
近日,印度卡纳塔克邦政府发布声明称,已经批准富士康对该邦9.6791亿美元的投资。
如果属实,这将是富士康迄今在印度最大的单笔投资之一。
早在月初,莫迪会见了富士康公司董事长刘扬伟,并宣布富士康将在印度泰伦迦纳邦投资十亿美元建厂,生产苹果手机和电动车零部件,预计将为当地带来10万个就业岗位。
而富士康也计划至2026年,将电子制造和半导体3000亿美元产能转移至印度。
按照富士康的想法,要为印度提供数十万的工作岗位,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年产两千万部手机。
富士康,居然把未来押在了非洲?
随着富士康印度建厂的消息传出,富士康要跑了的传言一度甚嚣尘上。
甚至有人预测,富士康产业线外迁,国内至少百万工人将面临失业。
真会这样吗?
1
但凡出现富士康的消息,背后都能看见苹果的身影。
据透露,富士康将拿出2亿美元的投资,在印度南部新建一家AirPods组装厂,预计会在2023年开始生产。
这是富士康首次为苹果生产AirPods,虽然产品利润率较低,但对于加强与苹果合作有很大的好处。
富士康已经决定跟随苹果的脚步到印度投资设厂,所以能拿到苹果更多的订单有助于巩固合作关系。
所以,富士康转向印度,更多地实在追随苹果的脚步。
而也是在这个月,苹果将印度升级为独立销售区。
为了拉富士康建厂,印度真下了血本。
两班倒生产iPhone!
印度卡纳塔克邦甚至修改了一项工厂法案,允许富士康实行12小时的轮班工作制度,并允许女性上夜班。
更是将每周的最长工作时间限定为48小时,同时也将三个月内允许的加班时间从之前的75小时扩大到了145小时。
到2025年,苹果可能会在印度生产全球四分之二的iPhone。 到2025年,包括Mac、iPad、Apple Watch和AirPods在内的所有苹果产品中,有25%将在海外地区生产。
未来,印度产iPhone很可能会越来越多!
2
早在几年前,郭台铭就曾放出豪言:
“在大陆建厂,是赏大陆饭吃”。
看上去,似乎是这样。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可以创造很多工作岗位,解决很多人的吃饭问题,对区域经济贡献巨大。
以郑州富士康为例,生产了全球近一半的苹果手机,吸纳了几十万人就业,贡献了郑州80%的出口额、河南60%的出口额。
一旦富士康离开,这个空白基本上短期内无法填补。
虽然郑州还有比亚迪、宇通客车,但这几家厂商贡献的产值、就业人数远无法跟富士康相提并论。
富士康不仅非常大,牵扯的产业链也非常广。
自富士康落户郑州之后,郑州也在逐渐形成一条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超过3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陆续入驻,可富士康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非常大。
这里面既有直接给富士康供货的上游企业,也有从富士康拿货的下游企业,还有围绕富士康员工而存在的各种大大小小商家,比如餐饮,零售、手机配件等等,这些产业链能够创造的产值也是比较大的。
从低端制造业到高端制造业,需要一个转型的过程,如果富士康突然撤离,那么势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经济塌方。
我们需要朝着更高端的制造发展,摆脱代工是大势所趋。
但是,也不能一下子跟富士康说拜拜。
不过,没有谁离不开谁。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生产成本的上升,中国的部分产业转向相对落后的印度、东南亚地区,客观上符合经济规律。
尽管我们的全球供应链地位尚未被取代,但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也势必面临着这些国家更为激烈的订单争夺。
以市场换技术的路,我们刚走了一遍,印度现在要再走一遍。
我们有扎实的基建配套,而印度差的还很远。
此外,苹果的印度制造业务才刚刚起步,他们甚至还在仿效其20年前我们制定的蓝图。
苹果工程师和设计师经常花费数周或数月的时间在工厂监督生产。
一位前苹果工程师表示,在印度的生产操作没有以中国工厂的速度运行,因为这里没有紧迫感。
印度生产的iPhone外壳合格率仅有50%。
也就是说,印度造苹果,2台里有1台是烂的。
这也让苹果公司看到了短期内能依赖的,真正能达到苹果要求的,只有中国企业。
产业链的转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印度的产品供应链很不完善,核心机械和电子配件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
苹果公司的高管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当苹果需要100万个螺丝,它会在中国富士康工厂一条马路外的工厂找到配套厂商,如果苹果需要这些螺丝做的不同,这只需要3个小时。
而在印度,这根本办不到。
产业链转移,大势难以避免。
不过,我们也在向更高价值产业链发起冲锋。
所以,没必要过度沉湎于“中国产业链转移”的虚假焦虑中。
富士康去印度,可能连“赏饭吃”的机会都没有!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10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