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代六大都护府都去哪儿了?

作者:番茄汁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安史之乱后,唐代六大都护府都去哪儿了?

都护制度,作为古代王朝边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始于汉,盛于唐。

 

唐代在西汉西域都护府制度的基础上,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先后设立了多个都护府,其中以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北庭六大都护府最为有名。

 

之所以要设立如此多的都护府,与当时唐朝边疆形势有关。

 

安史之乱后,唐代六大都护府都去哪儿了?

钤盖有“交河郡都督府之印”的《交河郡马料文卷》。来源/王春法主编《万里同风— 新疆文物精品》

兴起与发展

630年,唐将李靖等率兵击败东突厥,降众十来万。如何处置这些投降的突厥人,李世民展现出超前的远见卓识,他采纳温彦博等人建议,在当地设置州县,任命突厥人首领担任管理者。这些州县,称作羁縻府州。顾名思义,以这些府州间的相互牵制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眼见最强大的东突厥被灭,北方其他如铁勒、吐谷浑、党项、羌、契丹等少数民族纷纷归附。唐太宗对他们一视同仁,一应设立羁縻府州来管理。随着唐军强大武功的延伸,李世民“天可汗”的威名在周边少数民族中产生强大影响力,归附的人越来越多,唐朝的疆域也不断扩大,东到朝鲜半岛、北到贝加尔湖、西到今天的伊朗和阿拉伯半岛、南到越南,都在唐王朝管辖范围之内。相应的羁縻府州也越设越多,最高峰时达到了856个。为管理这些羁縻府州,唐朝廷决定设立都护府。

640年,在平定高昌国后,在高昌西州的交河城设立首个军府建制安西都护府,后移治西州,辖今新疆天山以南大部分地区、葱岭以西、波斯以东、阿姆河以南等十六个都督府。刚开始,安西都护府重军事而轻行政,高宗时对此进行了改革,将其改造为集军事和行政管理为一体的机构,在当地戍兵屯田,开垦荒地,发展经济,发行唐朝货币。如此一来,安西都护府既增强了唐朝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的存在,对周围羁縻府州形成威慑,又保卫了边疆地区,发展了当地经济,可谓一举两得。
 
都护府的一把手名叫大都护,从二品,是朝廷正式任命的高官,其他官有定员、职有专任,所有军事民政事务都有专门机构负责。642年,西突厥的乙毗咄陆可汗反唐,时任安西大都护郭孝恪率军很快平定叛乱。
 
也许是从这一事件中看到了都护府的巨大军事价值,之后的唐王朝坚定不移地沿袭这一行之有效的边疆管理政策。647年,唐军击败漠北的薛延陀部后,在当地设立燕然都护府,统辖漠北铁勒诸部各府州(今蒙古和西伯利亚一带),高宗时改为安北都护府。同一时期,在击败东突厥车鼻部后,设立单于都护府,辖今内蒙古中西部一带。668年,击败高句丽,设安东都护府,辖今吉林、辽宁南部、黑龙江下游、朝鲜半岛一带。679年,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辖今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越南大部分地区。702年,击败西突厥叛乱,设北庭都护府,辖今新疆北部、中亚楚河以北、里海以东广大地区。
 
概而言之,六大都护府实际上是唐为解决边疆问题,巩固边防而设在四周的行政与军事的权力机关,其主要任务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贰。”即管理边疆众多的少数民族,统辖并安抚各羁縻府州,同时抵御外来侵略、讨伐叛乱。从设置的区域看,六个都护府中,有四个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战略重心所在;其二,除了安南,其他都护府都是伴随着战争诞生的,也就是说,这些都护府既是唐王朝强大军力的展示,也是一种武力的延伸。
 
安史之乱后,唐代六大都护府都去哪儿了?
唐时期全图(二)。来源/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
 
这里其实也潜藏着一个危机。当唐中央王朝实力强大、抚慰到位时,各羁縻府州尚能安分守己,边疆便能保持稳定;当朝廷内部不稳、实力下降时,昔日降附的边疆各族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不仅对代表着王朝政权存在的都护府发动攻击,甚至屡屡侵犯内地城池。如此一来,各都护府既面临着朝廷因自身实力不济而从都护府抽血的尴尬局面,还要考虑自身的生死存亡。

都护府的坚持与消亡

自武后亲政至开元初年,唐朝内部政局更迭、动荡不安,突厥、契丹、吐蕃等见势轮番在边疆发起攻掠,太宗、高宗时积累的羁縻成果被消耗殆尽,都护府的职能不断萎缩,最早遭受打击的是单于和安北两个都护府。
 
683年起,北方的后东突厥势力在首领颉跌利施可汗带领下,频繁袭扰单于都护府治所及周边城池,都护府司马张行师被杀。单于都护府位于漠南,这块区域的动荡,直接影响了长安城与漠北安北都护府的联系。在实力上已无法像之前那样碾压突厥人的情况下,安北都护府先迁同城,后继续南迁至甘、凉二州,漠北成为突厥人的天下。
 
至此,单于、安北两都护府原有的羁縻功能被弱化。玄宗时虽又重建其都护府建制,但由于边疆地区安全形势一直未有好转,包括单于、安西两个都护府在内的六大都护府也未再有往日的高光。
 
安史之乱爆发后,全国人民都痛恨安姓。唐肃宗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名行动。安西、安北、安南三个都护府受到牵连,分别改名为镇西、镇北和镇南都护府。这是这场叛乱给三个都护府带来的直接影响。后来唐代宗时又把名字改了回去。至于安东都护府,虽然缺乏明确记载,但当时安东都护府与朝廷的联系保持正常,按照常理推论,应该如安西、安北、安南一样也改名了。
 
第二个是对边疆防务的影响。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后,派使臣到安西和北庭要求出兵勤王。安西都护府当时的实际负责人叫梁宰,他派大将李嗣业、段秀实等率步骑兵五千人入关。同时,考虑到边防安危,他自己还保留了一部分兵力。北庭都护府的实际负责人为司马李栖筠,则几乎派出了手上的全部七千人马,包括李栖筠本人在内,北庭副都护高耀、兵马使王惟良等皆主要将领悉数随军出征,如此一来,北庭的防御力量就几乎被完全抽空。
 
安史之乱后,唐代六大都护府都去哪儿了?
段秀实画像

趁着大量边兵勤王的机会,吐蕃对河西地区大举进攻,至安史之乱结束时占领了河西、陇右的大部分地区,导致安西、北庭两都护府与长安政权联系断绝。在长安朝廷看来,这两个地方可能早就被吐蕃所占。留在安西和北庭的仅剩数千唐军,得益于高宗朝的改革,在郭昕、曹令忠的带领下,通过铸造朝廷货币、屯田的方式,维持唐朝对西域的有效管理;同时,与周边的回纥保持良好关系,共同对抗强大的吐蕃。他们数次派使者前往长安,都因交通问题无功而返。
 
安史之乱后,唐代六大都护府都去哪儿了?
唐王朝宰相李泌提出北和回纥,南通南诏的遏制吐蕃计划,并得以成功实施。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781年,在失去联系十五六年后,安西和北庭终于与长安城取得联系。朝廷这才惊喜发现,在万里之遥的西域,还有一片地区仍然控制在唐军手中。但此时朝廷衰微,德宗皇帝正热衷于同吐蕃开展和平谈判,对这些戍守边疆十余载的官兵只给了些口惠而实不至的嘉奖,比如提升郭昕为安西大都护、曹令忠为北庭大都护,并赐姓李,改名元忠。
 
790年,吐蕃急攻北庭。回纥出兵相救,被吐蕃打败。北庭在六大都护府中第一个陷落。不久,北庭又被回纥人夺回并按回纥的语言改名为别失八里。安西的陷落在北庭之后不久,具体时间不详,有人认为是792年,也有人认为是在795年之后。但不管怎样,在当时唐朝对其已经弃之不顾的情况下,安西的陷落应是确定无疑的。
 
此时的单于、安北两大都护,已名不副实多年,管辖的范围也缩水很多,尤其是安北,其原来管辖下的河曲诸部羁縻府州受安史之乱影响,人口流失,纷纷解体,失去管理对象的安北都护府最终在784年左右被撤销。此时,唐朝在河东地区只剩下单于都护府。安史之乱后,单于都护府也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性质,成为振武节度使下面的一个军镇,845年,改名为安北都护府。但此安北非彼安北。从唐初设立都护府的初衷以及其所承载的使命而言,单于、安北两个都督府至此已经全部消亡。
 
相较于上面四个都护府,安东并非唐王朝的主要战略方向,安史之乱前就已经在唐王朝的边疆战略中处于边缘地位。设立安东都护府不久,唐朝在与新罗政权的战争中败北,被迫把治所从平壤北迁至辽东故城,后又迁到新城、平州,隶属平卢节度使,安东都护府从都护府体制转向节度使镇军,被赋予的职能主要在东北方向的防御上。这也表明唐朝已在事实上放弃了朝鲜半岛。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东都护府位于安禄山的大后方,对叛军构成威胁。安禄山派人前来劝降,平卢节度使吕知诲眼见形势对朝廷不利,决定倒向叛军。以副大都护马灵察为首的安东都护府将士却坚持忠于朝廷、决不妥协,马灵察被诱杀,诱杀马灵察的平卢节度使吕知诲又被对他不满的其他平卢将士除掉。平卢军随即攻击叛军的大后方。
761年冬,平卢节度使兼安东都护侯希逸因与叛军连年打仗,加上契丹、奚等族趁乱南下,袭扰州县,就放弃了治所营州(今辽宁朝阳),渡海南下至山东青州。有人据此认为,安东都护府在这一刻就已经废置了。也有研究指出,平卢军南渡后,安东都护府的建制仍然存在,只不过改换门庭隶属幽州节度使管辖,理由是当时的地理学家贾耽在《道里记》中提到,自都护府经新城、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据此,至少在德宗时期,安东都护府仍然是联系中原和东北诸族的重要桥梁。
 
唐晚期,随着回纥衰落,原来一直受压制的契丹族开始强大并向安东都护府管辖的西北界进行军事渗透,蚕食领土。907,契丹族建立辽国时,原安东都护府所管辖的辽东地区已全部陷入辽人手中。一年后,唐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东都护府几乎坚持到唐朝灭亡的最后一刻。
 
同样,安南都护府也差不多坚持到最后,而且,它的建制也基本没有变过。
 
也许是出于地理和距离的原因,安南都护府在安史之乱中虽鲜有出兵勤王的记录,却也未遭受战火涂炭。它的正面威胁主要是南诏。
 
南诏自安南都护府建立后就一直袭扰边境。唐开元、天宝年间,朝廷曾多次出兵征讨,但败多胜少。安史之乱后,已经强大的南诏野心更加膨胀,联合吐蕃骚扰唐剑南道南面边境,被唐军打败。南诏与吐蕃的联盟出现危机,唐趁机拉拢南诏,双方订立“苍洱之盟”。此后南方保持了20年的和平,816年起,南诏再次出兵袭击安南都护府,不过,袭扰规模并不大,而且南诏在袭扰的同时还维持着与唐朝的臣属关系。而安南都护府依靠散布周边的羁縻州,形成对南诏的天然屏障,让南诏也不敢放手攻击。
 
宣宗时,这一平衡被打破。安南都护李琢错误估计形势,撤销了原驻扎在一线用来防备南诏的政府驻军,而把当地部族推向防御一线。此举导致当地部族首领产生弃唐之心,转而投向南诏,安南都护府顿时门户大开,都护府被南诏全部攻陷。朝廷为此一度撤销安南都护府的建制,但不久又恢复。866年,新任安南都护高骈率军彻底击溃安南地区的南诏军队,收复安南。唐王升高骈为检校刑部尚书,镇守安南,以都护府为静海军,由高骈节度,兼诸道行营招讨使。此后,直至唐亡,安南地区总体再未发生大的战争。
 
安史之乱后,唐代六大都护府都去哪儿了?
西壁嵌有碑文,中段刻唐宣宗敕封诏书;下段刻唐宣宗所赐的信物名牒。来源/莫高窟017窟主室西壁

总体看来,六大都护府的兴衰历程,也是唐代中央政权和边疆少数民族势力此消彼长的一个过程。当王朝强大时,边疆各族或慑服于武力,或敬仰于文化,总体尚能保持稳定。但这种大一统的局面本身又是脆弱的,终唐一世,边疆的战火始终未停。早期,各大都护府尚能具备灭火的功能,安史之乱后中央王朝积重难返、自顾不暇时,都护府的式微以及跟着王朝一起消亡的结局,也就成为必然。
 
参考资料:
樊文礼:唐代单于都护府考论
唐启淮.唐代都护府述略
林超民.安西、北庭都护府与唐代西部边疆
辛时代.唐代安东都护府行政级别与废置时间问题探析
程妮娜.唐代安东都护府研究
薛宗正.安西与北庭
王世丽.安北与单于都护府——唐代北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
陈国保.安南都护府与唐代边疆防御体系的构建及影响
丁忱.试论唐朝的安南都护府

 

安史之乱后,唐代六大都护府都去哪儿了?
END
作者 | 番茄汁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1452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上午1:21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上午1: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