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制造”,撑不起印度大国的雄心

本文转载自:环球杂志(ID:GlobeMagazine)

来源:2023年5月3日出版的《环球》第9期

作者:宿亮

2014年,当时上任还不足半年的印度总理莫迪公布了一项新战略,名为“在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在英文中,这一战略的名字与“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只有时态的差别。但这一细微差别反映出,莫迪政府的重点并不仅仅是国内制造业和出口,而更多关注跨国企业面向印度的投资和生产。

​“在印度制造”,撑不起印度大国的雄心

2022年11月18日,印度首枚由私营企业制造的火箭“维克拉姆 -S”号在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新华社/路透

另外,“在印度制造”战略的标识是一只狮子的剪影。很多人习惯于把大象视作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却忽略了印度国徽上最醒目的动物其实是四只面向四方的狮子。莫迪政府或许是希望用这样的标识提醒世界,印度对于发展制造业也有自己的“狮子心”。

1


“在印度制造”这些年

莫迪政府2014年提出的“在印度制造”有三大主要目标。首先,制造业年均产值增长12%至14%。第二,到2022年,新增1亿个制造业工作岗位。第三,到2020年,确保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达到25%。不过,第三个目标的实现时间先后被改为2022年、2025年。

2024年,该战略提出十年之后,印度将迎来新一轮选举。那么,截至目前“在印度制造”的成绩如何呢?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4年到2021年间,印度制造业年增长率只有2015年超过了12%,其他年份均低于10%;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在2015年达到16%,但此后一路下滑,2021年的数据为14%。仅从这个数据看,很难说“在印度制造”接近了既定目标。

尽管印度2022年经济增长率达到6.7%,全年GDP接近日本的八成。但从产业结构看,制造业也只占到15%。这说明,印度仍是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货物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状态。而且从出口货物类别来看,核心产品还是矿产和珠宝。换句话说,经过近十年的战略性发展,印度制造业依旧不太行。

从今年的最新数据看,印度进口额持续萎缩。虽然有不少印度官员将这一迹象视作“在印度制造”成功的重要表现之一,但也有分析人士提出,进口额萎缩实际上与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高通胀抑制国内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不能视其为印度制造业发展的积极信号。

更为重要的是,印度进口额萎缩的同时,出口表现也并不理想,萎缩幅度甚至超过了进口。将其放在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较强的大背景下,印度制造业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就更大。目前距离2025年还剩下不足三年,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再提高10个百分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显然,“在印度制造”的目标和莫迪政府的“狮子心”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仍有不少国际机构对于印度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之前预计,到2031年,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能够超过20%。这意味着,印度制造业产值要从目前的不到4500亿美元增长到1.5万亿美元的水平。

​“在印度制造”,撑不起印度大国的雄心

2019年10月8日,一名男子在印度金奈的一家商场使用中国品牌的手机   吕小炜摄/本刊

事实上,制造业在印度是个“老大难”问题。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印度年轻人口比例高、制造业成本低、投资和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但这些“明显的”优势并没有在多年里转变为现实的经济红利,更不用说达到莫迪政府期待的“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

印度制造业,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2


智能手机制造是突破之道吗

“在印度制造”表现不及预期,最急的肯定是莫迪政府。

在世界经济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印度式增长率”,指的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印度经济增长率长期维持在4%,与同时期崛起的亚洲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例如,1950年代,韩国人均收入不到印度的两倍,1960年代两者差距扩大到4倍,到1990年代差距已经大于20倍。

“印度式增长率”是印度经济学家的心结。2022年,印度经济增长率从上一年的8.7%滑落至6.7%。尽管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增长已属不易,但足以引发印度人对于经济增长乏力的恐慌。

印度储备银行(央行)前行长Raghuram Rajan警告,印度经济增长减速的趋势可能延续,特别是全球经济减速、国内投资意愿不足、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叠加,很有可能改变民众对于“莫迪经济学”的看法。

“莫迪经济学”主要指莫迪在主政古吉拉特邦时大力改革,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本等经济发展资源,兴建基础设施、增加外贸出口,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不过,从当前情况看,与当时作为首席部长的莫迪相比,如今总理莫迪的经济成绩单并不鲜亮。

2020年,获得连任后还不足一年,莫迪政府匆匆推出一项产业促进计划,主要内容是组装手机。根据政府的政策,全球智能手机品牌在印度设厂能够获得每种设备4%至6%的成本补贴奖励。另外,对于半导体、显示器等电子元件制造企业,印度政府也提出了相关激励政策。

几年来,这项计划取得的主要成绩是印度成为了智能手机全球第二大制造国,美国苹果公司、韩国三星公司等主要智能手机品牌都在印度设厂。印度移动与电子产品协会(ICEA)预测,印度2023年智能手机出口额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在印度制造”,撑不起印度大国的雄心

2016年2月13日,在印度孟买,印度总理莫迪(中)出席“印度制造周”开幕仪式   新华社/欧新中文

不过,智能手机制造增长的同时,其他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服务器等硬件制造并没有如印度政府规划的那样快速增长。而且,印度智能手机制造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组装阶段,很多关键零部件仍需进口。这表明,印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改变。而改变这种价值链分工、提升印度制造业水平和产能,正是莫迪政府向国民承诺的政策目标。

2019年,莫迪政府在“2030年愿景”中提出,要改变印度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将印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换句话说,印度政府希望跨国企业在印度设立工厂,不仅给印度庞大的消费者群体生产产品,也从印度向全球出口产品。

在不少经济学家看来,这种目标反而是症结所在。要知道,重构全球价值链体系是一件成本高昂的事情,跨国企业在印度设厂往往是基于靠近终端消费市场的考虑,而不是为全球布局。另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数字技术革命正变革制造业的当下,印度仍在依赖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产业,这并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突破之道。

3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4月24日发布新闻稿说,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预估,印度4月份将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印度政府来说,如何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和赢得明年初选举的关键。

然而,最新数据显示,印度今年3月的总体失业率达到7.8%,是近三个月以来的新高。其中,城镇失业率达到8.4%,乡村失业率达到7.5%。有分析显示,印度在制造业领域提出的多项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无力为每年新增的1200万年轻劳动人口提供工作岗位。

到底是哪些原因限制了印度制造业的发展?

尽管印度多年来持续推动制造业发展的软硬件建设,但其基建物流、劳动力技能、营商环境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印度,停电对民众和中小企业主来说并不鲜见。整个国家电力系统充斥着复杂的发电厂所有制、扭曲的煤炭价格体系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很难给制造业提供稳定和廉价的电力供应。以印度较为低效的铁路系统为代表的物流体系,同样是制造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同时,印度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欠缺也是长期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虽然印度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近几年连续提升,但其工业用地供应、税收政策调整、行业标准统一等营商成本仍持续增加。2021年,印度政府向议会提交的文件显示,2014年以来,近3000家外国企业关闭了在印度的业务。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近期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印度存在经济改革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由于印度中央和地方关系较为复杂,国内工会对于鼓励大制造业企业的相关政策不满等因素,导致印度促进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执行效率不高,改革进展受到掣肘。

另外,世界经济大环境也给印度制造业发展前景带来影响。一方面,印度国内通胀高企加上美联储持续加息,迫使印度央行不得不提高基准利率,因而抬升了企业的借贷成本;另一方面,印度推动制造业发展计划过度依赖出口增长,而全球经济衰退恰恰抑制了当前海外需求。换句话说,印度制造业当下的处境有点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被堵。

对此,不少观察人士分析认为,印度希望加强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扩大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参与,实现自己的“狮子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2023年5月3日出版的《环球》第9期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23157.html

(4)
上一篇 2023年5月10日 下午12:56
下一篇 2023年5月11日 下午12: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