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掌掴”事件背后的舆论陷阱

作者:之江轩

本文转载自:浙江宣传(ID:zhejiangxuanchuan)

近日,一起“高铁掌掴”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当“熊孩子”、公职人员、打人这些大众极为敏感的词语一起出现时,话题迅速发酵升温,并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舆论一开始几乎一边倒的支持事件中的前排女孩,特别是在警方将这一事件认定为互殴之后,网友瞬间炸开了锅。有人吐槽警方办案和稀泥,有人臆测“熊孩子”家长利用公职人员身份影响案情认定……但随着警情通报和更多细节的公布,很多人才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情绪绑架了。
 
 
其实这一事件本身并不复杂,但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会被情绪裹挟?情绪为何经常跑在真相的前头?在情绪的洪流中客观理性的声音如何才能不被淹没?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有学者曾用“弱传播”理论来描述舆论场中弱者占据优势的现象,其主要观点是,现实生活中的强者就是舆论场上的弱者;而现实生活中的弱者就是舆论场上的强者。正因如此,弱者在传播中更容易引发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一言以蔽之,“舆论世界,弱者为王”。
 
事实也大抵如此,类似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
 
比如,“高铁掌掴”事件中,在事件细节和相关视频公布前,前排女子相对弱势的地位很容易激发网友的同情心,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大家在面对“熊孩子”“熊家长”不胜其扰时的感同身受,很多人一下子就有了代入感,不知不觉中就会任由自己的情绪来作出判断。
 
比如,在“馆长被区长推倒昏迷”事件中,民办博物馆一份简短的《闭馆公告》,如同向网络舆论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博物馆馆长与区长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一些网友先入为主地认为馆长肯定是被逼急了才不惜“把事搞大”,于是头脑一热便加入到谴责区长的队伍之中。但随着官方通报发布,事实真相却和网友的情绪化判断相去甚远。
 

传播中冲在最前面的往往是情绪而不是真相,当真相还未浮现上来,情绪的洪流已经冲刷了整个舆论场。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当某个事件刚被曝出来,关于事件的相关信息是零碎的、片面的,有时候就只有一个短视频、一个截图在传播,基于这些信息作出的判断,难以做到全面准确。在现实世界中,处于弱势的一方确实更加可能遭遇不公平对待。此时,大多数网友都是带着朴素的正义和善良来“围观”社会事件的,给予在现实世界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以同情和理解。

 

客观而言,很多网友的密切关注,最终也推动了真相的公开和问题的解决。然而,一事当前,面对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我们还是需要克制天然的正义冲动,先作真相判断,再作情绪判断,保持独立思考和耐心,不跟风站队,让真相先飞一会儿,否则就会陷入舆论传播的陷阱,好心帮了倒忙,甚至误伤了人。

“高铁掌掴”事件背后的舆论陷阱

图源:视觉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情绪化判断的病毒式传播离不开一些“挑事者”“引战者”“带节奏者”的推波助澜。在“隐秘的角落”,有一批专职“带怒党”通过放大、扩散冲突事件,挑动网友情绪,推动舆论快速走向极端化,使舆论陷阱不断放大,并以此来收割流量。
 
针对这一现象,《半月谈》杂志在2021年22期曾专门发过《“带怒党”该消停了》一文,对矩阵式带节奏的MCN机构不断涌现,或相互炒作,或故意互掐等推动舆论快速走向极端化的惯用招数进行了深刻剖析和批评。
 
比如,在“高铁掌掴”事件中,一些自媒体发布的文章标题貌似中立客观,内容实则充斥着“高铁被掌掴女孩坚决不和解,和稀泥的时代要过去了”“高铁打人者用身份力压女孩”等带有鲜明情绪的文字表达,虽寥寥数语,却带有极强的挑动性。
 
就在“高铁掌掴”事件还未平息时,又来了一起“互殴”事件。5月8日,某地方法院开庭审理了一对父子不服公安部门行政处罚提起行政诉讼一案,该父子在2022年11月因挪车问题与人发生冲突,警方调查后同样定性为互殴。一些自媒体以“难道中国的法律只有互殴吗”为主题,再次收割了一波流量。
 
环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靠着“标题党”和“煽动文”赚足眼球,习惯以“蹭热点”博取关注的自媒体并不少见。客观地说,借势营销也是扩大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常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但是,如果不惜丧失底线来博取关注,甚至在法律红线的边缘“疯狂试探”,则是十分危险的。
 
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无异于火中取栗,不仅容易滋生网络戾气,还会造成群体的对立,使矛盾更加突出。
 
在流量至上的喧嚣中,相关平台和机构应该积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不断优化算法,把准内容导向,让技术和规则的力量服务于优质内容的广泛传播,网络大V们则要更加珍惜自己的声誉和影响力,自觉做到尊重事实、敬畏真相,不在流量裹挟中迷失自我。
 

“高铁掌掴”事件背后的舆论陷阱

图源:视觉中国

 
 
 
部分网友的情绪化言论,加上一些“幕后推手”的操作,这种情况下,如果相关部门舆情处置不当,可能就会导致热点事件久久难以平息,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地方形象造成伤害。
 
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人人都有麦克风,极大考验着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强化网络舆情风险意识,提升防范应对处置能力,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堂“必修课”。很多时候,一些小微事件本身并不大,但恰恰是相关部门的反应迟缓或回应不当,从而使得事件成为引燃汹涌舆情的一个爆点,而有些地方由于迅速应对、处置妥当,反而化危为机。比如,在“进淄赶烤”事件中,也曾出现一些吐槽的声音,但当地政府并没有回避问题,而是主动回应,第一时间披露真实情况、提出解决方案,不仅没有造成负面影响,还给自己加了分,甚至让个别闹情绪的网友“黑转粉”。
 
如何应对网络热点事件?笔者有三点想法:
 
首先,事件处置要迅速。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如果把舆情当作问题的源头,这明显是本末倒置,搞错了靶子。针对网友关注的重点和表达的诉求,相关部门该做的是迅速进行调查,把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来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
 
事实上,有一些引爆舆论场的小微事件,表面上看是网络应对的“失防”,实际上却是因为现实责任的“失位”。比如,前两年某地发生的一起“社区牵狗遛弯,狗突然伤人”的事件,原本是一起并不复杂的民事纠纷,为何最终引发全网舆情,成为热点事件?重要原因就在于,该地多个部门层层失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未落实到位,导致矛盾不断积累、小事拖大。
其次,信息发布要及时。信息公开是应对情绪洪流的定海神针。舆情当前,忌讳的是遮遮掩掩,或者是只讲“领导高度重视”却没有一丝干货,这只会让网友觉得“说了个寂寞公开透明才能减少猜忌,第一时间向网友提供详实和权威的解释,有一说一、坦诚沟通,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误解。
 
比如,在“高铁掌掴”事件中,如果不是警情通报和更多细节的公布,事件可能还会进一步发酵,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再如,“馆长被区长推倒昏迷”事件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当晚就作出回应,公布了事情原委,网友愤怒的情绪得到了缓解。
 
最后,人民立场要站稳。一方面,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相关部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对相关部门和党员干部来说,多到“云层”转一转,学会从“拍砖”“吐槽”“抱怨”中读懂原汁原味的意见和诉求。另一方面,网络世界的事归根结底是现实世界里的事在网上的投射。“浙江宣传”曾发文《以解决实际问题来解决思想问题》,相关部门在平常就要努力把工作做到位,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把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2450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4日 下午12:31
下一篇 2023年5月14日 下午12:3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