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杭子牙
说来惭愧!如果不是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新闻,这么重要的一条消息,可能就要被我错过了。
在朋友圈看到后,我赶紧让人去找原始出处,才发现其实在早在一周前,中国海关就发布了这条公告。
我猜想,可能因为海关是在5月6日中午发布的消息,各家媒体只留了一些午间值班人员,编辑们觉得这只是一条小资讯,所以都错过了这条内容。
其实,这绝对不是一条小资讯,而是一个大新闻!
它能反映出中俄关系现在的高水平合作状态,也能折射出俄罗斯因为策动乌克兰战争而陷入的巨大战略困境。
在美西方空前严厉的联合制裁压力下,为在远东打开局面,缓解经济与财政困境,同时也为了获得来自最重要伙伴的战略性支持,俄罗斯不得不通过有限放开海参崴,以便向中方展现某种姿态。
这个动作和黑龙江跨境大桥通车,及中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开通,具有高度相似的背景。
众所周知,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咱们这个北方邻居一直严防中国影响力在远东坐大,总是以充满警惕的歧视性政策区别对待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投资安排。比如,库页岛的石油天然气,俄罗斯宁愿找美国、日本,甚至技术水平远低于中国的印度合作,也不与中国共同开发。产自这一地区的油气能源,俄罗斯最开始根本不卖给中国,只卖给日韩。
直到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西方对俄罗斯实施联合制裁,为弥补制裁造成的欧洲市场损失,俄罗斯才答应开通第一条“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
2022年6月10日,俄乌战争爆发近四个月后,因为前线俄军屡战屡败,被迫向东部顿巴斯地区全面战略收缩,再加上西方空前严厉的全面制裁,被俄罗斯一方拖延了多年的黑龙江跨境大桥才得以建成通车。
俄罗斯只所以在远东开发上如此警惕中国,即便是在双方已结成最高水平的“战略协作伙伴“”的情况下还如此拖拖拉拉、推三阻四,原因众所周知。
包括海参崴在内的整个远东地区是中国人最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晚晴期间,沙俄以蛮力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北京条约》、《瑗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从中国东北割走约110万平方公里领土,包括库页岛、海参崴、海兰泡、伯力、外兴安岭等众多区域。原来属于中国内河的黑龙江、乌苏里江,也变成了中俄共管的国际河流。加上其它地区在内,前后共霸占了140多万平方公里原属中国的土地。
沙俄占领这一地区之后,即开始有计划的、系统性地对本地居民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并从欧洲方向以开发、流放、驻军等方式向这一地区移民。虽然如此,因为这一地区远离俄罗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家行政体系,又有辽阔荒寒的西伯利亚地区阻隔,人口密度极小。
由于上述历史、地理原因和双边人口密度不对等现实,俄罗斯非常担心这一地区被中国渗透,所以尽管在地理上、要素互补上,与中国合作最能提升这一地区的经济水平,也最能体现中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却宁愿与美、日、韩、印合作也常常拒绝来自中国的投资。
如果不是克里米亚危机与俄乌战争招致的来自国际社会的全面经济与金融制裁,北溪管道被炸毁等刺激,很难想象在这几年俄罗斯会放行这些双边合作项目,更不可能放开海参崴作为中国的一个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口岸。
数据显示,进入进入2023年以后,随着战时延伸与西方制裁不断强化,俄罗斯财政面临崩溃的危险。2023年一季度,俄罗斯能源出口遭遇腰斩,财政赤字达到290亿美元。巨大的财政窟窿和军费需求,让俄罗斯经济承压,除了拥抱中国经济外,没得任何选择。
对中国而言,这当然是重大利好。尤其对东北的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尤为有利。
据自媒体“牲产队”分析,开通海参崴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口岸后,对东北至少有三重经济利好:
第一是,黑龙江、吉林的海运成本将大幅降低;第二是,得益于成本降低,黑龙江、吉林的制造业竞争力将大幅增强,能够吸引全球更多的制造基地在东北落地;第三,有利于俄罗斯的煤矿、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进入黑龙江,吉林,能带动能源工业、电力工业、重化工业等发展。
当然,如我上文所言,我们也必须看到,俄罗斯之所以同意开通海参崴作为中国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口岸,是有现实原因的。
它完全是在俄罗斯因策动俄乌战争遭到西方联合制裁的背景下实施的,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在远东打开局面以缓解欧洲方向的压力,缓解本国的财政经济困境,而且“水龙头”完全掌控在俄罗斯手里。所以这一合作的稳定性还需要长期观察。
考虑到中俄合作历史上俄罗斯曾经的商业信誉历史,我们更没必要太过乐观,现在还不能说有了这个跨境运输口岸,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黑龙江与吉林经济发展。
但不管怎样,开通海参崴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口岸对中国都是个好消息,对黑龙江、吉林而言,尤其是重大利好。
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让我们对这场战争,对中俄关系,对未来局势发展,产生更多想象空间。你懂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2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