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一界oneworld(ID:yijie_20200518)
暴风骤雨,漫卷至何方?
2001年9月11日,在“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策划下,世贸双子大厦毁于一旦,遇难者高达3000人,自珍珠港事件后,911事件再一次使美国被笼罩在阴霾之下,美国人的安全感遭到沉重打击,在越南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期间蓬勃发展的反战思想被取缔,“反恐和预防”成为主流论调。
时任副总统切尼提出百分之一原则,即只要美国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遇袭,军队都不得不对威胁予以还击。
新保守主义也由此抬头,他们宣扬美式民主,宣称人权高于主权,普世价值高于民族文化。
在这种政治氛围下,美国国会通过爱国者法案,并发动阿富汗战争,一举铲除涉嫌藏匿基地组织的塔利班。
而伊拉克也成为美国的打击目标。小布什政府将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指责其向“基地”输送武器。
英国政府在911事件后率先表态支持美国,布莱尔首相在工党内和下议院发表一系列演讲,宣称英美将肩并肩站在一起,共同建立世界新秩序。
在2002年内,布莱尔和布什在国际场合三度会晤,最终英国决定出兵四万大军,参与伊拉克战争,代号为风暴聚集。
风暴聚集行动既带有首相的个人色彩,又打上了英美关系的时代烙印。
布莱尔坚定不移地奉行亲美政策,重视英美特殊关系。布莱尔与小布什的良好私交宛如撒切尔夫人与里根的翻版,暨新自由主义后,新干涉主义再度将两国领导人联结在一起。
在伊拉克核武核查危机、科索沃战争等事件中他都紧跟美国步伐,甚至引发英国民愤。在第二次黎巴嫩战争爆发后,亲美的布莱尔终于众叛亲离,工党布朗派终结了他的政治生涯。
而二战后,英国就已经沦为美国的附庸,英美并非对等的同盟,丘吉尔就直言英国不过是夹在美国野牛和北极熊之间的小毛驴。
英国核武的研发和供应仰仗于美国,并背靠美国的常规军事力量与苏联铁幕相抗衡。
在马岛战争中,英国的胜利也离不开美国在政治、军备和情报上的鼎力相助。英国始终试图保持日不落帝国的国际影响力,但离开美国的帮助便举步维艰。
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国不顾美国的反对,联合法国与以色列击败埃及。但在美国的施压下,运河最终保留在埃及手中。
而即使这种失败的反抗也并非英国外交的常态,法国总统戴高乐就多次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认为英国过于依赖美国,有损欧洲的独立自主。
但在伊拉克战争中,英国的表态确实对美国弥足珍贵,使其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海湾战争之时,三十余国参与对伊作战,为美国分担了不小的军事负担,联合国的决议也使美军“师出有名”。但今时不同往日,尽管联合国始终要求伊拉克配合武器核查,但拒绝一切超越或违背联合国有关决议的行动。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联合国决议仍在发挥作用,只要赋予伊拉克足够的时间,萨达姆武器问题终将得到圆满解决。英美却将决议视作对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将其维护主权的行为认作藏匿武器的罪证,甚至不惜炮制战争借口。
在联合国安理会上,鲍威尔国务卿公然将一袋洗衣粉作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的“证据”。
可美国的政治做秀并未争取到预期的盟友,中俄自不必说,北约的领头羊——法国和德国也不愿再为美国效劳,奥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美军飞越其领空,而土耳其更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借道进军的请求。美国的提议遭到上述国家与阿拉伯联盟、不结盟运动等国家和组织的批评和谴责。
领导人联结在一起
一意孤行,还是抛弃美国?这是个问题。
布莱尔政府深知颠覆伊拉克政权将会招致国内外的声讨,但英美同盟的考虑占了上风。冒天下之大不韪,英国为它摇旗呐喊,在军事、经济尤其是政治上的支援使美国底气倍增。
早在2001年12月28日,汤米·弗兰肯将军就已经制定了战争计划,但直至两年后,英国做出明确的参战表态,美军方才付诸实施。
2003年3月20日,地毯式轰炸席卷全国,伊拉克战争爆发。英军攻占南部重镇巴士拉,并与美军合围首都巴格达,4月,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联军控制伊拉克全境,于2011年全部撤出。
八载倏忽,伊拉克繁荣不再,只见断壁残垣,中央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内战频仍,以反恐为名的战争使它沦为恐怖主义的温床。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除去美国即是英国。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3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