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冲这句话,马克龙今年访华真没白来 2023年6月8日 下午12:48 • 欧陆风华, 西风吹 作者:牛弹琴 本文转载自:牛弹琴(ID:bullpiano) 资料图 在欧洲领导人中,谁才是真正的一哥? 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回答。但法国总统马克龙,越来越显露出这一点。尤其是他最近的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他今年的中国之行真没白来。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很敏感的北约日本联络处问题上,马克龙勇敢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马克龙认为,北约不应扩大到北大西洋以外,他警告:“如果我们推动北约扩大光谱和地理范围,我们将犯一个大错误。” 请注意:大错误。 北约在日本设立联络处,针对的是谁? 我相信,大家都懂的。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表示,北约多次公开表示,北约作为区域性联盟的定位没有变化,不寻求地理突破。亚洲不是北大西洋地理范畴,也不需要建立所谓“亚太版北约”,但是北约却执着东进亚太、干预地区事务、挑动阵营对抗,这到底意欲何为? 但美国想东扩,日本想投靠。 北约在日本的联络处,也被认为是北约在亚太的第一个前哨站。 这样明目张胆挑衅,其他国家沉默,但法国看不下去了。 《金融时报》就援引一位法国官员的话说,法国认为,根据北约宪章的要求,该联盟的地理范围,是限制在“北大西洋”的。 这名官员还表示,在面对中国的时候,尤其是在西方要求中国不得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的同时,北约将“触角”伸及亚太地区,很可能会损害欧洲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信誉”。 我相信,虽然表面不承认,很多欧洲国家其实都清楚,俄乌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约东扩,这引发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弹。结果,欧洲就成了最大的冤大头。 在欧洲留下这样烂摊子,现在又把黑手伸向亚太,北约,你到底想干什么? 当然,这是西方媒体的披露,最终真相还不得而知。也不知道法国会不会坚持到底,还只是与美国讨价还价的一个姿态。 但如果真这样,按照北约的决策机制,没有法国的同意,日本联络处无疑会黄。 马克龙为什么要这样? 我觉得,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今年的中国之行,给了他极大的震撼和思考。 要知道,在中国期间,他很感慨地告诉中国领导人:我们(中法)两国有类似的脾气。 什么脾气? 不愿意听别人的指手画脚。 这个世界,谁能对法国指手画脚? 也就只有那一个超级大国了。 所以,快人快语的马克龙,还说了很多欧洲人想说但不敢说的话。比如,在从北京飞广州途中,马克龙就明确提出:欧洲不能成为美国附庸,具体到台湾问题,欧洲也不能成为美国的追随者。 这是马克龙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但我更感慨的是,让马克龙明确说出这样的意见,更可见中国的外交艺术。 记得当时在广州,中方还特意安排了一位女琴师,弹奏《高山流水》。中国领导人对马克龙说: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高山流水叹知音…… 这样的安排,让马克龙很意外很惊喜。我之前就说过,相信这首中国古曲的深厚内涵,马克龙回去后,可以好好体会。 高山流水,深意藏焉。 什么是外交艺术? 这就是外交艺术。 当然,世界是复杂的,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和清醒。 冷静是我们必须看到,欧美不是铁板一块,也存在尖锐的分歧和矛盾;清醒是我们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但西方毕竟是西方,我们也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美国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但在美国对我进行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之际,欧洲保持战略自主,保持公正立场,与美国拉开距离,对我们中国就肯定不是坏事。 所以,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但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 这样的中国,何惧之有? 马克龙在北约问题上的最新表态,就值得高度肯定。这才是一个有独立思考有作为的法国。 但马克龙有勇气坚持到底吗?我也不知道,我们也别太乐观,还是走着瞧吧。 如果有一天,北约真在日本设立的前哨站,我们就怕了吗? 最后,还是感慨一下吧。最近,马克龙来了,马英九来了,马斯克也来了,马化腾和马云,也都有一系列新动作。 都让人刮目相看。 姓马的,看来都还不错哦!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赞同马克龙的 就为他鼓励一元吧 更为中国外交 点一个大大的赞 还是那句话 这个世界 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但总是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34738.html 赞 (2)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美国欠世界80万亿美元” 上一篇 2023年6月8日 下午12:46 中俄携手亮剑,055大驱奉命北上,俄舰队倾巢而出!日本,该定期敲打了 下一篇 2023年6月9日 下午12:28 相关推荐 重磅:美国和俄罗斯,开战了…… 2022年7月21日 这次巴以冲突有什么不一样? 2023年10月11日 美国用作弊方式拉大了中美GDP差距! 2023年3月8日 「一个中国」政策不容模糊地带 中美关系正发生巨变 2022年8月5日 以色列获得大捷!消灭27000名哈马斯,击毙指挥官辛瓦尔九次 2024年2月27日 “令人作呕和令人不安!” 2023年3月17日 专家分析此次巴以冲突将进一步升级,中国立场可成停火关键 2023年10月10日 连续两场国际会议“吃鳖”,中美大国竞争态势正逆转 2024年2月26日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