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德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唐朝,以其文化繁荣和辽阔疆域而蜚声于世。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和政治盛世,唐代的军事力量也是其辉煌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军队以其强大、精锐和灵活的作战方式,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
初唐时期,唐太宗、高宗、武后先后击败北方和西北方的敌国东突厥与西突厥,在西北占领高昌、收其地为州县,重新控制西域,在白江口战役击败日本军队。到玄宗时,唐代势力远达中亚与新兴的白衣大食(即伍麦亚王朝)和后来的黑衣大食(即阿拔斯王朝)相遇。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唐代的军队如此强大?是什么使他们在战场上屡创佳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唐代军事力量的精髓,感受那些奇迹般的胜利和英勇将士的传奇故事。
影视剧中的各种戎装场景。来源/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截图
《孙子兵法·始计篇》记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唐代军事力量的强大首先体现在其完善的军事动员系统。唐初继承隋代施行的府兵制度,初置十二军。贞观十年(636)又设立折冲府,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折冲一词取于古语“折冲于樽俎之间”,有不战而胜之意。
折冲府分为上中下三等,1200人为上府,1000人为中府,800人为下府,府兵10人一火,50人一队,100人一旅。军府长官为折冲都尉,副职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称卫士或侍官。根据岑仲勉《隋唐史》上册提到,当时的折冲府一共有656个,其中关内道288个、河东道163个、河南道74个、河北道46个、陇右道37个、山南道14个、剑南道13个、淮南道10个、岭南道6个、江南道5个,总计兵力可达68万人。
根据《邺侯家传》记载:“初置府兵,皆于六户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选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调,郡守农隙教试阅,兵仗衣驮牛驴及糗粮旨蓄,六家共备,抚养训导,有如子弟,故能以寡克众。”
也就是说,府兵不是所有人都能当上,而是优中选优,必须有一定的家产能够自备武装,而不能是家中独子,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才可以担任府兵为朝廷服役,而朝廷也会免除府兵的赋税,使其可以安心无忧地服役。
《新唐书》卷50《兵志》中则对府兵制度有更详尽的记载:“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可以说,府兵制度的本意是寓兵于农。和平时期府兵们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每年冬季十一月由折冲府召集,“教其军阵战斗之法”,以此来维持府兵的战斗力。当战争爆发时,则由朝廷另外选派大将聚集各地的府兵出征,战争结束后,府兵们回归家乡,重新纳入当地的折冲将军们的管辖之下。这种兵役制度一方面使得国家可以消耗较少的钱粮维持军队,减轻国家军费开支,部分解决了后勤供给问题,也扩大了兵源。同时也基本解决了三国南北朝以来军队成为将领个人私产(部曲)的局面,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重新抬头。
晚唐著名诗人和古文家杜牧在《原十六卫》中就盛赞府兵的两个优势,称其“三时耕稼,一时治武”,同时“虽有蚩尤为师,雅亦不可使为乱耳。”
但是府兵制虽然有上述的优点,但是其也并不是一种尽善尽美的制度,其主要缺点在于动员速度慢,容易延误战机,而且用兵时间过长会影响府兵自身的农业生产。同时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府兵制也逐渐不能满足长期战争的需要,大唐在府兵的基础上开始了募兵制的改革。在太宗、高宗及武后时采取过临时征募士兵的办法作为对府兵制的补充。根据《新唐书》卷50《兵志》记载,当时的募兵分为三种,镇守京师称长从宿卫,后改名彍骑,戍边称健儿,又称长从兵或长征健儿,地方称团结兵。士兵由朝廷招募而来,长期服役,军器衣粮均由朝廷供给,由专门将领统御,改变了府兵制下“将不专兵,兵不识将”的现象。
整体而言,府兵制与募兵制的共同施行在短期内极大提高了唐军的战斗能力,数量庞大且经过一定训练的府兵可以在进行大规模战争和抵御外来少数民族入侵时,成为军队的中坚力量迅速集结,使得朝廷可以免于长时间维持庞大的军队,避免冗兵问题。而募兵制则可以吸纳社会上有意从军的青年,组成更加精锐的常备兵团,满足唐代的军事需要。
优秀的动员体制为唐军提供了数量庞大且精干的兵员,而唐军完善的军队建设与军事训练则合理地利用了这些士兵,将其打造成王者之师。
唐代名将李靖曾著《卫公兵法》一书,系统地阐释了他的军事思想和唐代军制建设,该书如今已经大部分亡佚,现存的《卫公兵法》主要是清人汪宗沂根据《通典》《太平御览》《武经总要》书中所引的佚文编录而成。同时,李靖作为初唐名将,新旧唐书对其事迹也有相应记载,为我们了解唐代军队提供了切口。
《李靖全身题跋像》 刘源绘 朱圭刻 清康熙七年苏州柱笏堂刻本《凌烟阁功臣图》
该书共分为三卷:上卷《将务兵谋》,中卷《部行营阵》,下卷《攻守战具》。在上卷中,主要讲了将领如何用兵以及应该如何应对战争期间的各种状况。
首先是将领应该如何作战,书中提出,在决定取得胜利的策略时,关键在于评估将领的才干和能力,审查敌方的强弱,断定地势的形势,观察时机的利害,先取得优势而后展开战斗,保持防守而不失利,这被称为必胜之道。(夫决胜之策者,在乎察将之材能,审敌之强弱,断地之形势,观时之宜利,先胜而后战,守地而不失,是谓必胜之道也。)
其次,书中还提到应该如何利用间谍来为唐军谋取战略优势。间谍之道可分为五种:一是通过城邑中的人,使其潜伏观察并获取情报;二是利用对方的官员或子弟,以泄露虚假信息并发布通告;三是借用敌方派出的使者,篡改其使命并使其返回;四是审慎选择贤能之人,让其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并回报情报;五是假装迟缓罪状,稍稍泄露我方的虚假情报和计谋,以使对方信以为真。这五种间谍行为都需要保密,重要的是奖励和赏识,保持高度的保密性,方可顺利执行。(且间之道,其有五焉:有因其邑人,使潜伺察而致词焉;有因其仕子,故泄虚假,令告示焉;有因敌之使,矫其事而返之焉;有审择贤能,使觇彼向背虚实而归说之焉;有佯缓罪戾,微漏我伪情浮计,使亡报之焉。凡此五间,皆须隐秘,重之以赏,密之又密,始可行焉。)
最后,除了这些大的军事战略和用兵之道外,书中对军队中的细枝末节也事无巨细地进行叙述和讲解应对之策。例如,士兵们关心的奖赏和战利品问题,李靖这样规定:夺取敌方旗帜、斩杀敌将、冲破敌阵、摧毁敌军前锋将会获得上赏。在战斗中所获得的敌方财物、仆从和战马等,将分配给士兵们。每次战斗结束后,裨将、虞候等军官会将收集到的战利品交给总指挥并进行均分。如果在战斗中旗帜受损,救下旗帜的人将得到重赏。(搴旗斩将,陷阵摧锋,上赏。破敌所得资物仆马等,并给战士。每收阵之后,裨将、虞候辈收敛,对总帅均分。与敌斗,旗头被伤,救得者,重赏。)
可以说,充足完备的军事战略和严明的军纪是唐军获得战争胜利的不二法宝。在中卷中,李靖则详细地记载了应该如何训练士兵,使其成为一支虎狼之师。
首先是训练士兵,所谓“平常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书中提出李靖的训练思路是以模拟作战为主,核心是战阵训练,个人的武勇在数万人的战场上是没有用的,真正能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严密的军阵和号令必行的决心。每个队伍有50人,从营地到教练场左右两侧,按照队次解开旗帜,站成队列。相邻队伍之间相隔十步,每队边长十步,分布必须均匀。当战阵听到第一声角声停止,各队立即散开;第二声停止,各队立即收起枪械和旗帜,拉开弓,拔出刀;第三声停止,各队立即举起长枪;第四声停止,各队立即跪坐,枪械放在膝盖上,目视大总管处的大黄旗,耳听鼓声。黄旗向前压进,鼓声响起,齐声高呼!敌方退却后,可追击30步,确认敌军溃败,骑兵从背后追击北逃。当听到金钲声响,立即停止叫喊和前进,枪械搁在肩上,回身行进,回到原位散开。(诸数战阵,每五十人为队。从营缠枪幡至教场左右厢,各依队次解幡立队。队别相去别十步,其队方十步,分布使均。其驻队塞空,去前队二十步。列布讫,诸营十将一时即向大将处受处分。每隔一队,定一战队,即出向前各进五十步。听角声第一声绝,诸队即一时散立;第二声绝,诸队一时捺枪卷幡、张弓、拔刀;第三声绝,诸队一时举枪;第四声绝,诸队一时笼,枪跪膝坐,目看大总管处大黄旗,耳听鼓声。黄旗向前亚,鼓声动,齐唱呜呼!呜呼!齐向前至中界,一时齐斗,唱杀齐人。敌退败讫,可趁行三十步,审知贼徒丧败,马军从背逐北。闻金钲动,即须息叫却行,膊上架枪,侧行回身,向本处散。)
从书中记录来看,李靖之所以被称为一代名将,就是其不仅有理论,更有实践。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十一月二十三日,因为东突厥屡次袭扰唐朝边境,唐太宗派遣李靖、柴绍、李道宗、卫孝节、薛万彻等统领的10余万兵马,在李靖的总节度下分6路进击突厥,唐灭东突厥之战开始了。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正月,李靖率三千骑从马邑趁夜北进,占领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城南的重要战略据点——恶阳岭。这一举动超乎了当时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的预料,《新唐书》李靖传记载到,颉利可汗惊慌失措,说:“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
李靖利用突厥人的恐慌心理,派间谍至定襄城中游说,说服突厥将领康苏密归唐。之后,李靖又趁夜突袭并攻克定襄,颉利可汗率军北撤。由于受到唐军打击,东突厥开始与唐进行谈判修好。李靖认为:“诏使到,虏必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
李靖趁机抓住东突厥刚打完大战,人心思定的时机,率领1万人,仅带20天的粮草,趁夜前往东突厥驻地阴山,进行了一场中国古代版本的“闪电战”。二月初八夜,苏定方率200骑偷袭东突厥,颉利可汗果然放松警惕,当发现苏定方军队时,唐军距东突厥营地仅15里(另有说法7里)。颉利可汗仓促应战,被李靖等大败,损失约1万精锐,李靖还俘虏了颉利可汗的儿子叠罗施和10万多突厥人。经此一战,东突厥元气大伤,不久后就在唐与薛延陀的联合攻击下灭亡。
唐前期很多胜利的取得,不仅是唐军军队建设的结果,也有唐军武备精良、器械与科技实力远超周边诸国的原因。唐代李筌,生卒年不详,少时好神仙之道,曾隐居嵩山少室山,在唐代宗时期担任河东节度使都虞候,是唐军高级军官。他曾写过一本兵书,名为《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称《太白阴经》(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
该书详细记录了唐代军队作战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军队作战需要多少薄饼与馒头。其卷五预备中记载:薄饼1人2个,25000个。每1斗面作20个,计面125石。馒头1人1枚,12500枚。1斗面作30枚,用面41石6斗7升。蒸饼1人1枚,12500枚。1斗面作100枚。
因此,该书为我们了解唐军提供了一个详尽的视角。李筌记录的一个标准的唐军军队,是12500人,其中关于战甲、战袍、长枪、弩和弓的数据记载如下:
弩二分,弦三分,副箭一百分。二千五百张弩,七千五百条弦,二十五万只箭。
弓一万二千五百张,弦三万七千五百条,箭三十七万五千集。
我们可以看到,唐军的披甲率相当之高,60%的军人可以披上铁甲,剩余的军人则可以穿战袍,基本保证了前线作战军人人手一甲。而在汉朝军人的披甲率大约仅为40%,这一数字的变化,表明了唐代生产力的进步。唐代的铠甲主要是“明光铠”,这种铠甲的主要特征是在铠甲胸部上有一或两块经过打磨,称作护心镜的椭圆形防护金属片,背部或用皮革或也用金属片。护心镜在阳光的反射下可以发出夺目明亮的光芒,故名明光铠。
国内著名甲胄复原师江峰主导制作的两套明光铠。来源/冯雨晨《古代武装对当代服装的启示——以明光铠为例》
明光铠保护的部位非常全面,有保护肩颈部的披膊和护颈,也有保护小腿的腿裙、吊腿,头部的甲胄也增加了防护面积,增加了冲角、耳护,重点保护前额、眉心和双耳。
在《唐六典》卷十六中,专门对天下甲胄进行排名,其中就认为明光铠是天下甲胄第一名。“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鸟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阜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
除了装备精良的铠甲外,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的另一重要来源是充足的军马。唐在马政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唐高宗李渊在位时,他将征战所得的优质战马集中迁移到适宜的牧场,并指派专人负责喂养和管理。随着唐代官僚机构的逐渐完善,太仆寺作为中央机构负责马政,在陇右及其他地区设立国家牧监(养马场),专门负责战马的饲养、管理和供应。牧监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拥有5000匹以上马匹的为上监,3000匹以上为中监,不足3000匹的为下监。每个监都有一名监牧官和一至两名副监牧官。此后,还相继设立了陇右各监牧使、群牧都使、闲厩使等职位,统领各地牧监。为了加强管理,朝廷制定了具体规定,涉及马匹的繁殖、死亡率、烙印和奖惩等方面。每年秋季进行马匹登记,区分优质马和普通骑乘马,并定期向殿中省尚乘局、各级官府以及军队提供使用。在遇到大规模战争时,还会随时向民间征发马匹。
同时,为了保证马匹的质量,唐统治者还要求周边少数民族主动向唐代进献优良马匹,以此来改善战马质量,《唐会要》卷七十二称:“康国马。康居国也。是大宛马种。形容极大。武德中。康国献四千匹。今时官马。犹是其种。”
设置得当的马政、优良的品种使得唐军可以大量保有马匹。《太白阴经》卷三中记载:“凡马军,人支两匹。一军征马二万五千匹,其无马者,亦如五支,令以两匹为率。”基本上唐军的骑兵部队可以做到一人双马,而即使是步兵,多半也可以分得一匹马或者几人共用一马来作为代步或者驮畜。充足的马匹,是唐军快速机动的前提,正是在这一前提上,李靖方可奔袭东突厥。
优良的士兵、精锐的武备与能谋善断的将领,是否就是唐军独步天下的全部原因?答案并不是。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道:“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唐人之所以在战场上不畏生死,在很大程度上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关,一是唐人民风尚武。二是唐人能够通过军功建功立业。
唐代是一个民风尚武的年代,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曾有过仗剑走天涯的理想。从当时士子的一些言行举止中,我们也能管窥当时的风气。唐末五代南昌人王定保曾著《唐摭言》一书,《唐摭言》的书名含有谦意,摭字本身是“摘取”之意,是专记唐代科举的笔记小说。全书15卷,分103门,记述大量唐代科举取士之文化、诗人雅士之遗闻逸事,多记正史所不详述者。
我们一般想象中的士子科举及第之后,多半是吟诗作对、诗词歌赋。但是唐代进士却是另一番模样,唐代人流行打马球,马球一般认为起源于军事训练,可以在体育赛事中锻炼士兵的御马能力,唐朝历代皇帝大多是马球爱好者。
在乾符四年(877),《唐摭言》卷三就记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马球比赛:“乾符四年,诸先辈月灯阁打球之会,时同年悉集。无何,为两军打球,军将数辈,私较于是。新人排比既盛,勉强迟留,用抑其锐。”在乾符四年,当时的科举士子们举办了一场马球比赛,双方组成了两支球队,其中一支球队有数名军官,非常的高傲。
这时候进士刘覃看不下去了,就主动要求陪这些军官打一场马球,以抑其骄。而结果也确实出乎意料,刘覃直截了当,漂漂亮亮地赢得了与这些职业军人的比赛,由此可见唐代士人尚武风气之盛。(刘覃谓同年曰:“仆能为羣公小挫彼骄,必令解去,如何?”状元已下应声请之。覃因跨马执杖,跃而揖之曰:“新进士刘覃拟陪奉,可乎?”诸辈皆喜。覃驰骤击拂,风驱雷逝,彼皆愕视。俄策得球子,向空磔之,莫知所在。数辈惭沮,僶俯而去。时阁下数千人因之大呼笑,久而方止。)
同时,唐代边塞诗的数量也是历代之最。孙雨晨在《让边塞诗绽放新时代的艺术张力》中提道:“唐代诗歌文化高度繁荣,涌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有名有姓诗人2536位,诞生了五万余首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冠绝古今。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而对唐人尚武精神的最好注解就是安西都护府唐军的故事。经过唐前期数代人的开拓,唐朝成功设立安西都护府,最大管辖范围一度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连至波斯。
安西都护府全盛时代所统率的精锐骑兵又称“安西兵”,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朝廷在河西、陇右征兵,安西兵组成“安西行营”奉诏平叛,帮助收复了两京。但由于安西、北庭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趁着唐军内调兵力空虚的时机,发动了对安西都护府的侵略,陆续占领陇右、河西等地区。
永泰二年(766),甘州及州境居延海失陷,吐蕃边境已达回纥。吐蕃攻势不断,大历元年至大历十一年(766-776),肃州、瓜州相继失陷,沙州被围。伊西、北庭节度使杨休明在沙州阵亡。
自此,安西都护府与唐代的通道彻底中断,但安西四镇留守军队仍孤军坚守。期间,因与朝廷联络中断,安西将士不知朝廷已改元,将仅用了两年的广德年号至少用到广德四年。
直到公元781年,安西唐军组织突围,派遣使者借道回鹘希望能够与大唐取得联系,增兵西域。使者到达大唐后,满朝文武方知十几年间安西和北庭尚未沦陷。根据《资治通鉴》卷277的记载,在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北庭、安西自吐蕃陷河、陇,隔绝不通,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四镇留后郭昕帅将士闭境拒守,数遣使奉表,皆不达,声问绝者十余年;至是,遣使间道历诸胡自回纥中来,上嘉之。秋,七月,戊午朔,加元忠北庭大都护,赐爵宁塞郡王;以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赐爵武威郡王;将士皆迁七资。”
建中通宝。来源/张建功《唐代大历、建中钱探微》
唐代对于这支在绝境中依旧坚守的军队大加封赏,所有将士全部官升七级。但是唐代限于自身此时羸弱的国力,无法向西域派出一兵一卒进行支援。贞元二年(786)起,沙州、伊州、北庭、西州等重镇逐渐沦陷,虽然在回鹘的帮助下唐军残余力量一度收复北庭等安西重镇,但唐朝势力已逐渐退出安西,城镇的反复易手也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最终在元和三年(808),安西(龟兹)尽数陷于吐蕃。
二是对于唐人来说,军功是唐代文武官员和普通士兵追求升迁的重要途径。唐前期统治者大多追求开边拓土,对建立军功的官员非常重视。例如与李靖同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在《旧唐书》中的记载是:“君集出自行伍,素无学术,及被任遇,方始读书。”他最终凭借赫赫军功,在贞观四年(630)改任兵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实际有宰相之职,实现了从一介武夫到宰相的人生逆袭。
此外,对于文官而言,军功也是改变人生命运、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以高宗朝时的裴行俭(619-682)为例,他本来是以科举明经进入官场,曾任长安令。然而,在反对高宗策立武后的行动中,他参与其中,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但随后他升任安西都护。这段经历奠定了他日后处理西部边防事务的基础。公元676年,裴行俭从吏部侍郎调任洮州道左二军总管,从此成为高宗朝对抗吐蕃和突厥的著名将领。玄宗初年的宰相张说(667-730)也有类似经历。在开元元年(713),张说因为受到姚崇排挤,失去了相位并被贬谪,一度转而从事军职,担任右羽林将军兼检校幽州都督。然而,在开元八年(720)和开元九年(721)连续平定胡人叛乱之后,凭借这些战功,他再次回朝担任宰相。
即使是普通士兵,军功也是人生逆袭的重要阶梯。早在唐高祖起兵时,就明确认识到军功对普通士兵的激励作用,明确规定:“诸部曲及徒隶征战有功勋者,并从本色勋授。”《全唐文》中的《招讨妖贼制》也规定:“如所在百姓及徒党中有擒斩茂贤者,不计有官无官,并赐三品,赏钱一万贯。”国家对于军功的鼓励心态,促使唐人以军功为一大人生目标,“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成为许多人的人生理想。例如在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下令远征高句丽时,史书记载道:“有不预征名而请以私装从军者,动以千计。”唐初名将薛仁贵也是在这一时期应募从军,并在军中得到太宗赏识,升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赐马二匹,绢40匹,开始了自己的戎马一生。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目睹了一个王朝的崛起。通过强大的动员系统,唐朝能够调集大量兵员,形成庞大而有组织的军队。精良的武备使得士兵们备战堪练,装备齐全,威力无比。然而,仅有兵员和装备还不足以构建一支真正强大的军事力量,关键在于坚强的作战意志和完备的军队建设。唐代士兵们展现出非凡的作战意志。
因此,唐代军事力量之强大,是动员系统、精良武备、坚强作战意志和完备军队建设四者相互结合的结果。这种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唐代的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全唐文》《新唐书》《资治通鉴》《太白阴经》
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3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