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3米长、14米宽的大箱子,把沉船一次性捞上来……

本文转载自:瞭望智库(ID:zhczyj)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三联书店2020年7月出版),原标题为《南海Ⅰ号:一艘价值连城的沉船,一段尘封海底的历史》,原文有删减,不代表智库观点

文 | 崔勇

最近,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3家单位联合组成的深海考古队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海域进行第一阶段调查。

这两艘沉船遗址于2022年10月被发现,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时代比较明确,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的考古重大发现。

不过,提到我国的深海考古,就不得不提“南海Ⅰ号”。

用33米长、14米宽的大箱子,把沉船一次性捞上来……“南海I号”仿古帆船。

“南海Ⅰ号”遗址发现的南宋古沉船距今有800多年历史,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这条沉船从1987年首次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来,再到最后完成考古发掘工作,花了30多年的时间。

“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成功案例,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历程。

文 | 崔勇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领队
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三联书店2020年7月出版),原标题为《南海Ⅰ号:一艘价值连城的沉船,一段尘封海底的历史》,原文有删减,不代表智库观点

1

被砸毁的清朝瓷器

1984年,西方海上盗捞者迈克·哈彻(Michael Hatcher)在南海海域打捞了一艘名为“哥德马尔森”(Geldermalsen)号的沉船。根据记载,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冬,这艘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满载着瓷器和黄金从中国南京出发,驶向荷兰阿姆斯特丹,航行16天后,在中国南海水域触礁沉没。

哈彻通过仔细查阅档案,终于找到了这艘沉船,打捞出清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百万余件,正当船上的工作人员惊喜万分之时,哈彻却下令将这些瓷器砸碎。他深知收藏市场的定律:物以稀为贵。他仅保留了23.9万件青花瓷器、125块金锭,还有两门刻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缩写的青铜炮。挑选和毁坏工作结束后,他把这些“战利品”拖到公海。一年后,他以无人认领的沉船允许拍卖为由获得拍卖许可,委托荷兰佳士得拍卖行进行公开拍卖。

1986年4月,荷兰佳士得拍卖行为这批文物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专场拍卖。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立即将消息传回国内,而国家文物局想要制止这场拍卖会的时候,翻遍了国际海洋公约、各国海洋法,也找不出一条可行的法律依据。当时中国关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也是一片空白。“买回来”便成了留住这批文物的唯一方法。

中国故宫博物院派了两位专家,一位是冯先铭,一位是耿宝昌,带了3万美元去参加拍卖。但在接下来的3天里,中国专家连一次举牌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每一件瓷器的起拍价都在估价的10倍以上,各地的收藏家一路叫价,最终,近24万件珍贵瓷器尽数落入旁家。此次拍卖使迈克·哈彻获利2000多万美元,他的名字也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但是,他始终拒绝回答“哥德马尔森”号打捞点的详细位置,这成为考古界的一大谜题和遗憾。

这件事情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考古界,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下决心要成立自己的水下考古机构。1987年,国家博物馆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馆长俞伟超先生极力想把这个项目往前推进,但要想推进就要求我们有相应的资源,也就是说我们得有一艘沉船。在这个节骨眼上,恰好发现了“南海Ⅰ号”,这条船成为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的起源。

时间回到1986年,英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发现中国的南海海域有一条叫“莱茵堡号”的沉船。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海事博物馆里,英国专家查到了很多关于这条沉船的资料,对这条船的沉没原因及时间、最后存活了几个人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根据这些资料,英国人和广州救捞局签订了一个调查协议,希望能够寻找到“莱茵堡号”。

他们在沉船所在的广东台山上下川岛海域,利用旁侧声呐系统到处寻找,一旦发现疑似的东西就用抓斗往海里抓。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在1987年有了突破性进展。

有一天,一抓斗下去,抓上来247件器物,其中有142件完整的瓷器和锡器,还有一条1.72米长的大金腰带。

用33米长、14米宽的大箱子,把沉船一次性捞上来……“南海Ⅰ号”1987年出水文物。

看到这个情况,当时中方的负责人尹干洪说:“这肯定不是英国人要找的莱茵堡号,这是一条我们中国的沉船。”并及时制止了继续用抓斗取物,这一措施,给中国保下了一艘国宝级的沉船,那就是“南海Ⅰ号”。

2

艰难的起步

“南海Ⅰ号”是一艘木质古船,船体残长约22.1米,最大船宽约9.35米,1987年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在海底沉睡了800年。“南海Ⅰ号”是我们迄今发现的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代商贸沉船,它的发现、调查、打捞和发掘过程都有很多故事,它的发现也说明,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曾经存在一条非常繁忙的海上丝绸之路。

不过,“南海Ⅰ号”的发掘过程充满曲折。

比如,英国打捞公司没有找到“莱茵堡号”,而意外找到“南海Ⅰ号”,按照中英签订的协议,这是中国的船,他们不能动,中英联合打捞的工作就结束了。但最初找到古沉船,利用的是英方的声呐技术,中国自己没有经验,无法继续打捞并开展考古工作,因为当时我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当务之急,我们得马上组建一支自己的水下考古队伍。这就出现了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到底是让潜水员去学考古,还是让考古人员去学潜水?

后来算了一笔账,潜水员学考古要花4年时间,考古人员去学潜水,只要花半年时间。中国有这么多年轻的考古人员,估计找几个去学潜水并不难。幸运的是,我当时正好年轻,通过了很严格的体检,就去学了水下考古。

1987年刚接触水下考古时,我们请日本水下考古学研究所所长田边昭三教授来给我们上过一次课,属于“扫盲”性质。到了1989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联合举办了国内第1期水下考古培训班,由澳大利亚老师来进行培训。参加培训班的共有11个人,被分成了两组,老师把年纪大的、身体不太好的人都放在一个组里,把身体好、潜水技术好的人放在另一组。我们说,一个叫“老弱病残组”,一个叫“明星组”。

我是“明星组”的组长,那位“老弱病残组”的组长已经39岁了。老师分配的任务都是同时派给两个组。但是后来发现,同样的任务,最后总是“老弱病残组”做得比“明星组”好。这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水下考古不是能力强就能干好的,一定要协调好,要有团队精神,才能把这个工作干好。经过培训,我们终于掌握了基本的水下考古知识和技术。

用33米长、14米宽的大箱子,把沉船一次性捞上来……水下考古发掘流程图。

在这期间,不少国外的打捞公司都希望与中国合作,共同打捞“南海Ⅰ号”,但都被我们拒绝了。

1989年11月,我们和日本再次组成了联合调查队,准备进行一次全面勘察。不巧那个季节东北季风开始吹了,海况很差,继续进行工作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耗资也非常惊人——3天就花了27万元,对于那个年头的陆地考古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一方面觉得有些承担不起,另一方面,这个工作又不能不做,只好先将“南海Ⅰ号”搁置,从小的项目开始做,同时培养人才。

刚好在这个时候,辽宁绥中三道岗发现了一条元代沉船,于是从1992年到1997年,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者一直在做这艘船的考古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1996年又去了一趟西沙搞调查,都是为远洋调查和“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做准备。

3

世界第一次

2001年,我们终于可以重新对“南海Ⅰ号”展开一些工作了。

2001年到2004年是规划性工作阶段,首先找到“南海Ⅰ号”的准确定位,然后进行了4年的调查和试掘。虽然采集了6000多件很完整、很漂亮的瓷器,但是因为海况确实不好,能见度很差,基本没有采集到多少考古资料,比如绘图、照相、影像等都采集不到,这不像是一次考古,倒更像是一次打捞。

后来有一次看电视时,我看见考古学家李济先生发掘殷墟的时候用了整体提取的方法,于是就想,我们可不可以也用整体提取的方法把沉船打捞起来呢?但问题是:怎么捞?用什么方法捞?

当时有一位工程师叫吴建成,他提出用沉箱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巨大的沉箱整个套在沉船上,再把沉箱底上一封,船就能捞上来了。这个方案听起来不错,但是要真正实施,必须经过很多次的模拟试验。

最难的是吊放沉箱。这个沉箱有33米长、14米宽、500多吨重,分上下两层。水下定位非常难,而且沉箱放下去以后再调整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一次放准。最后,真的是一下就放准,成功了。

用33米长、14米宽的大箱子,把沉船一次性捞上来……2007年12月22日上午11时,阳江海域,随着亚洲第一吊“华天龙”号二十几层楼高的巨臂微微上扬,一个巨大的橙色沉箱带着泥沙从湛蓝的海水中徐徐升起。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后,举世瞩目的“南海Ⅰ号”终于重见天日。

在对“南海Ⅰ号”进行整体打捞的同时,我们还在实施另一项计划,就是建造一座博物馆,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什么要建这个博物馆?一是为了让捞起来的沉船有地方放,二是为了方便人们来参观。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冒险的方案,因为如果我们打捞不起来沉船,这个博物馆就白建了。虽然很纠结,但是这个方案还是通过了。为此,我们新建了一条450米长的路和一个码头,从海滩一直通到博物馆里。

耗资2亿元打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由“一馆两中心”构成,中间的椭圆形建筑为存放“南海Ⅰ号”的水晶宫,另有陈列馆、水藏品仓库。

用33米长、14米宽的大箱子,把沉船一次性捞上来……图为2007年12月28日,“南海Ⅰ号”入驻“水晶宫”前水陆分离。

2007年,我们顺利打捞起沉箱,并把它运进博物馆,然后开始考古发掘工作。这条沉船从1987年首次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来,再到2019年最后完成船货清理考古发掘工作,花了整整32年的时间。现在看来,“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方法确实是很有前瞻性,这在世界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编者注:本文写于2020年。2022年11月21日凌晨,清代古沉船“长江口二号”在长江口横沙水域实现完整打捞,这是整体打捞方式在沉船考古作业中的第二次成功运用,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南海Ⅰ号”刚开始打捞的时候,捞上来很多精美的龙泉窑瓷器,还有一条纯金腰带。当时我们以为这也许是“南海Ⅰ号”上比较有价值的文物了,但现在通过发掘,证明这仅仅是冰山一角。从“南海Ⅰ号”上发掘出的黄金、饰品,几乎每件都可以论斤计算,一共有上百件这样的东西。

我们认为,这种整体提取的发掘方式很有必要。在水下没有能见度的情况下,如果靠盲目地去摸、去捞,根本达不到考古的目的。而现在,所有的考古信息都保存得非常完整,包括那些木器上的文字,可能还会发现一些纸质的东西,那简直就是奇迹了!

目前, “南海号”被置于博物馆的“水晶宫”内,模仿它原来所处的海水环境。现在的考古,是通过非常现代的技术,包括激光三维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来进行现场保护发掘。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大的实验室,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可以在精确控制的环境下发掘一条沉船,最大限度地把信息保存下来。

用33米长、14米宽的大箱子,把沉船一次性捞上来……“南海I号”船舱分布图及出水瓷器。

船上共有15个舱,每个舱都各有特点,每个舱里的瓷器,包括它们是哪个窑口烧制出来的,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因此,我们采集到的考古数据都可以精确到毫米。从水下考古发掘来说,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水下考古能做到精确至毫米的测量。

4

“南海I号”为什么沉没?

在“南海I号”发掘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它是怎么沉没的?很多人考虑是台风、触礁、撞船,或者是超载等因素,对此做了多方面的研究。我接触“南海I号”的时间较长,从1987年广州救捞局移交247件文物时,就参与了接收文物的工作,又是2001年第一个摸到沉船的人,所以对它很有感情,它的沉没原因始终在我头脑里萦绕着。

首先说说台风因素。每年因台风沉没的船非常多。古代没有气象预报,台风可能是造成沉船最多的一个原因。古代航行都是靠“顺风相送”,就是靠风力进行航海。航行一般从中国泉州港和广州港出发,这是宋元时期两个最大的东方大港,也是世界大港,与印度、阿拉伯地区的海上商贸往来大多从此出发。出发之后,船往东南亚方向航行,肯定要借助东北季风。这就有一个把握好时间的问题,每年的11月下旬到第二年3月上旬,正好是东北季风,中国瓷器往往是在这个时段被船运出去的。

“南海I号”装的大多是福建、江西还有浙江的货,所以它很可能是从泉州港出发的。广州当时有西村窑,如果从广州出发的话,应该装有西村窑的东西,但我们目前没有发现,所以推测船应该是从泉州走的。从泉州走,就是从东北方向近岸航行,顺着海岸线,经广州到雷州半岛,然后过海再出洋。11月下旬到第二年3月不是台风季节,因为有东北季风存在,台风是过不来的。但是,东北季风也有可能会大到八九级,这可能是“南海I号”沉没的原因之一。

用33米长、14米宽的大箱子,把沉船一次性捞上来……沉船全景(2014年)。

再来说触礁因素。资料记载,“莱茵堡号”沉没是台风和触礁叠加造成的。船上有5个水手幸存,最后到了澳门,据幸存者回忆,他们就是撞到了大小帆石。“莱茵堡号”是在大小帆石的东北面2海里多的地方沉没的,英国打捞公司的调查范围也是在这个地区,这符合船的航行逻辑。“南海I号”也沉没在那片区域,但它还没有走到大小帆石,所以触礁的可能性不大。

现在通过整体发掘,我们发现“南海I号”在装载上是有问题的,而且这种装载问题在中国船只上不是个例——中国船和外国船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上重下轻。我们发现的“南海I号”“南澳I号”“绥中三道岗”“华光礁I号”等中国船,都没有压舱石,而且都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铁器装在上面,瓷器装在下面。

中国船为什么要这么装?

用33米长、14米宽的大箱子,把沉船一次性捞上来……“南海I号”沉船遗址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相对位置图。

所谓压舱石,就是说底舱装满石头,我们翻了一些外国船的资料,皆是如此。这样,船体下重上轻,船不容易翻,稳性很好。

而稳性和摇摆周期是一对矛盾。好比不倒翁,轻轻碰一下,它就会使劲地甩,但永远不会翻。与此类似,船的稳性越好,也就越晃,下重上轻,一点点力就可以改变它的方向,但变向以后,它会通过惯性自然恢复过来,自我修正得很快。它永远都在自我修正的过程中,所以不会倒。

中国船则是重心高,稳定性差,但是它会改变摇摆周期,让摇摆周期变慢。这是因为中国船主要装瓷器和铁器,要考虑货损率,装一船东西出海,一定要保证这一船瓷器都完好。如果船体摇晃得厉害,运到国外就是一船碎瓷片,万历号”上有10多吨的瓷片,只有4000多件完整器物,就是这个结果。

所以,中国船通过装载方式改变重心,减缓船的摇摆周期。把铁器放在上面,就是把重心提高了,让摇摆周期变缓。摇摆周期变缓了以后,还要解决其他摇摆问题,比如横摇、纵摇、斜摇,还有就是上下起浮。绕着龙骨的横摇,是最常见的一种摇摆方式,威胁瓷器的安全。但如果把瓷器放在尽量靠底的地方,甚至靠近龙骨,这样摇摆的半径就变短,摇摆幅度就变小了。

现代造船业有专门的措施来减缓船的摇摆幅度,提高舒适度,在保证稳性的情况下抬高重心,但是古人没有这个理论和技术,完全是靠个人经验来简单处理。这种处理方法虽然简单,但它跟中国造船技术中的水密舱、平衡舵一样,都是智慧的结晶。

用33米长、14米宽的大箱子,把沉船一次性捞上来……海底铁器凝结物与瓷器的关系。

目前来看,“南海Ⅰ号”上重下轻地装了满满一船的货:铁器因为凝结成凝结物了,所以总共是120多吨;已经发掘的瓷器接近7万件,还有一半待发掘;还有几万枚铜钱。可以想见,这个船装得有多么的满,里面的货物包括金银铜铁锡、漆器、朱砂,各种陶瓷器,碗、盘、盆、碟,人能想象的所有器物几乎都有。

所以,我们推测“南海Ⅰ号”的沉没原因,是合理但不安全的装载方式,遇上了强烈的季风。可以说,古人用一种悲壮冒险的方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了不起的文明现场》,已获授权。)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36362.html

Like (3)
Previous 2023年6月12日 下午2:39
Next 2023年6月13日 下午1: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