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本文转载自:中国摄影报(ID:chinaphotopress)

红旗渠水绕太行山,穿过层层山,绕过道道岭,弯弯曲曲蜿蜒数百里,为古老的太行山增添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上个世纪60年代,摄影家魏德忠坚持十载为“人工天河”写真作传,用数以万计的瞬间,真切生动地再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晚年时光,他致力于“红旗渠”精神的发扬光大,多次在国内外展示那些充满激情与力量的作品,《红旗渠工地“铁姑娘”》画面中的主人公至今都被誉为“最美奋斗者”。他用近半个世纪丰富珍贵的影像文献,践行着摄影人“为时代写真、为历史留影”的使命。

中国摄影史上像魏德忠《红旗渠》这样的经典力作充分证明,只有关注时代,与祖国同行,摄影才能焕发出独特魅力,发挥历史性的非凡作用。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赵慎珠

2020年12日20日,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开幕式暨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

颁奖舞台流光溢彩。当主持人宣布魏德忠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摄影家”荣誉称号时,一位老人缓缓走向了舞台中央。

他就是86岁的魏德忠。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向“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摄影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魏德忠颁发荣誉奖杯和证书。包旭东 摄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健步而来,紧紧握住了魏德忠的手,为他颁奖,向他祝贺。

四目相视,双手紧握。那一刻,他们读懂了彼此;那一刻,感动了台前幕后的中国摄影人。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魏德忠

20世纪60年代,魏德忠十载为“人工天河”写真作传,用数以万计的瞬间,真切生动地再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一个个永恒的瞬间,带着历史的风霜呼啸而至,浓烈豪迈,让中华民族昂扬的风骨力透纸背,化为传统,融入血脉,成为与苍穹比阔的磅礴力量。

扎根渠畔,留影时代

千峰如削,万仞壁立,太行山极富传奇色彩,许多动人的远古神话在此产生: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千百年来,它们以永恒的魅力昭示后人,续写出感天动地的时代篇章。

半个世纪前,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的十万开山者,历时10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插在了高山之巅。

冬日,寒风凛冽,登上红旗渠,好似听得到太行山的呼吸。

无论从地理方向,还是从时空坐标,这里都是一座展现巍巍中华气象的豪迈之山。

红旗渠风景区展览馆内,精心布置着魏德忠的影像作品,一锤、一钎、一双手、一条渠……一幅幅看来,如同身临其境,瞬间穿越到当年火热的工地上。

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林州,地处太行山腹地,山多水少,石厚土薄,水源奇缺使得林州历史上“十年九旱”。《林县志》载,这里自明朝建县始便“旱、大旱、连旱、凶旱、亢旱……”自明正统元年(1436年)到1949年间,林州发生的旱灾有100余次,有记载的大旱绝收就达30余次。旱灾频发致使林州民生凋敝,很多人为逃荒而远走他乡。

水,是林州人世世代代的梦想。

林州取水于邻省的浊漳河,这是先秦古籍《山海经》上赫赫有名的河流,传说中的精卫鸟形象就产生在这里。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以弱小之身撼博大之物,古人的理想何其高远。

1960年2月11日,农历庚子年正月十五,冰雪未融,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着林州人,扛起工具,背上铺盖和干粮,浩浩荡荡,扎进莽莽太行,带着滴水穿石、精卫填海的坚韧无畏,拉开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序幕。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缺水的林州人民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就在那一年的正月,河南日报26岁的摄影记者魏德忠,随报社采访团来到了林州,原本为报道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山区建设情况。杨贵带着他们到了林州、河北涉县和山西平顺县交界的地方。当他们走在一座“鸡叫鸣三省”的石桥上时,远远听到了铿锵的凿石声和隆隆的爆破声。杨贵介绍,那是正在建设中的“引漳入林”工程,欲把漳河水引入林州。

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魏德忠一口气爬到了山腰。站在烈烈北风的悬崖上,向下望去,数以万计的运料大军,正用独轮车,把修渠用的水泥、石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地。

“我心里很震撼,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愚公、鲁班、大禹吗?这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我很振奋!”回忆从前,魏德忠老人激动不已。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移山造海 魏德忠 摄

魏德忠拍摄了一幅《移山造海》。镜头中人物众多,很难看到表情,但从阔步前行的步伐上,能感觉到人们高昂的精神风貌。

1961年,《移山造海》入选第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1962年入选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国际摄影艺术展。

一次次行走在红旗渠热火朝天的工地上,魏德忠被感动着,奔涌着热情,他决定留在这里,保存时代光彩。

这一留就是十年。

殷殷嘱托,伴随一生

100多年前,卡尔·马克思说过,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称赞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林州人是幸福的,他们被如此创造而不求回报的氛围包围着。

魏德忠是幸福的,他被英雄的精神滋润着,留下无数经典瞬间。

魏德忠1934年出生在河南新蔡,地地道道的中原之子,1949年参军,1950年到沈阳军区,16岁从事摄影工作。他的第一台相机是德国产的蔡司折叠式相机,还是战利品。领导把相机交给他时说:“这就是你的武器,要用它做到‘为兵服务,记录军史’这八个字。”

殷殷嘱托,伴随一生,他的镜头始终对准人民,为人民服务,为历史留影。

1956年,魏德忠转业到河南日报任摄影记者,1959年任摄影组组长。他用影像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河南时的身影,留下了河南不同时期的真实记录。

拍摄红旗渠时,魏德忠就住在了农民家里。他说:“他们真苦啊,‘早晨汤、中午糠、晚上稀饭照月亮’,干活之余,还四处挖野菜,撸树叶。杨桃树叶子太苦,要在水里泡几天才能吃,为了不挨饿,只好闭着眼睛往下咽。”

林州人民以太行山磨砺出的坚强,与大自然展开着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抗争。

没有住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露天打铺。

没有工具自己带,民工们带着家里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

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制……他们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诠释着生命的倔强。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劈山凿石 魏德忠 摄

一个个勤劳的巨人,一个个无畏的英雄,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深深触动着魏德忠。

红旗渠的渠线是用炮崩出来的,放炮过后,常常有松动的石头掉下来砸人。在上无寸物可攀、下无立足之地的半山绝壁,任羊成率领除险队员,腰系绳索,手持挠竿,借助一荡一悠的惯性,用杆子顶头的爪子抓住松动的石头,排石除险。一次,一块石头掉下来砸在任羊成的嘴部,顿时3颗牙齿横在嘴里,鲜血直流。任羊成忍住疼痛,吐出牙齿和鲜血,不下火线。

一天晚上,任羊成去看魏德忠,穿了一件破棉袄,很多地方露着白棉花、白棉絮,看上去白花花一片,像被公鸡啄过一般。任羊成把棉袄脱下来,抖落一地厚厚的野枣刺,原来他在山上除险时,野枣刺把棉袄全给扎烂了。副县长马有金拍了拍任羊成的肚子说:“羊成,别人的茧子长在手上、脚上,你的老茧却长在了肚皮上,麻绳磨出了水泡,水泡磨成了一圈伤痕。”

任羊成的老茧像一条赤褐色的带子缠在腰际,魏德忠看得泪眼模糊,说不出一句话来。林州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他要拍出他们的精气神!

为了拍摄除险者,魏德忠站在一个山岩上,指挥部把他也绑起来,挂在了山头。他说,那时没有长焦,只能近距离拍摄,他不敢乱动,反复观察,精心捕捉,还要在用光上下功夫,他拍了三四次,都不理想。最后选择剪影的表现手法,采用斜侧光进行拍照,把人物设置在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人物形成暗影,而远山、云彩都设置在阳光照射的地方,远近的岩石都能看到层次。

这一方案角度好,光线好,只等着抓取瞬间了。工人不停工,他就不停拍,大约拍摄了2个多小时,工人收工时,魏德忠也被“松绑”放了下来,双腿早已麻木,没了知觉。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凌空除险  魏德忠  摄

一个个凌空开凿的身影在舞动,头顶随时有落石,脚下是万丈深渊,作品《凌空除险》定格除险工人,画面昂扬着不畏艰险的精神,凸显出劳动者的壮美。

红旗渠彰显着人类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生命力,魏德忠则用影像书写了新中国史册上一股永恒的力量。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1965年5月,魏德忠(前排右一)采访红旗渠时涉水过漳河。

1969年7月,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全面竣工,宛若一条蓝色飘带,穿行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间,从此结束了林州人民吃水难的困难历史。红旗渠作为水利建设工程,其规模之宏大,面临的地形之险峻举世罕见。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跟国际友人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已被国际人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被确认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天河”、最长的农业灌溉系统。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红旗渠通水典礼 魏德忠 摄

魏德忠去红旗渠80余次,胶卷拍了几麻袋,他说:“只有把镜头对准群众,对准人民,照片才有生机,才能有生命力,作品才能拍得鲜活。”

红旗渠的影像作品,以其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和民族精神的高扬,呈现出史诗般的耀眼光芒。

追寻记忆,守望家园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当年叩击太行的前辈,有的已经在逝去中慢慢凋谢,红旗渠的精神家园,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依然有人在守望。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红旗渠工地“铁姑娘”。 魏德忠 摄

魏德忠获得荣誉后,《红旗渠工地“铁姑娘”》的图片再次引人瞩目,它是众多反映当年红旗渠建设者影像中最具有传播力、影响力、代表性的现象级作品之一。画面中的四个人物,身着粗布衣,她们双手粗糙,垫肩宽厚,身背铁链,肩扛木桩,笑容淳朴灿烂。她们朴实、坚毅、拼搏,生动再现了劳动人民的时代精神风貌,成为红旗渠精神的标志性影像,是“劳动铸就中国梦”的生动写照。她们是红旗渠上的“铁姑娘”,是千千万万个建设者中的一员,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是最美奋斗者。这幅作品曾入选“我和我的祖国——摄影、短视频优秀作品展”,被选为《口述影像历史——与共和国同行(1949——1978)》封面作品和中国摄影报头版大照片,还在中央电视台专题中展播。

历经半个世纪,一幅充满激情与力量的作品,仍旧带给人深深的震撼、久久的感动。很多人想知道,当年成就经典、影响深远的动人形象,今在何处?

在中国文联党组具体指导下,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河南省摄影家协会联合,再次去寻访摄影人魏德忠和画面中的四个姑娘。

当年风华正茂、如今年迈体衰的老人往事难忘。魏德忠回忆,1962年春天,盘山村的四个年轻姑娘,一起在羊肠小道上运料,山道狭窄陡峭,稍一失足就会有丧生的危险。四个人抬着三四百斤的大石头行走艰难,放下石头后,魏德忠说:“姑娘们拍个相吧!”她们轻松了许多,开心地笑了起来,垫肩上还搭着拉石头的铁链子。

魏德忠说,在她们眼里,把工作干好,把石料运到,就是最大的快乐。这一张照片,真切表达出她们的精神状态,洋溢着建设者的豪气。

林州市任村镇南丰村村民张爱田指着照片回忆,第一个是张相云,第二个是刘爱连,第三个是张巧真,第四个就是她,那一年她们17岁,都是南丰村响当当的“铁姑娘”。遗憾的是,如今已经走了两位。当年少女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刘爱连住在孩子在北京的家里,张爱田夫妇仍然住在红旗渠脚下的小村庄,带着儿孙安享晚年。张爱田一会儿兴奋一会儿沉默,聊了很久,不禁说道:“当时修渠吃了很多苦,看着现在渠水能浇地了,村里人都过上了幸福生活,值得啊!”言谈话语之间,她那早已刻满了岁月风霜的脸上,时时荡漾着融融笑意,如同照片上年轻时的模样。

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和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提出,共同收藏这张图片,同时将作品《红旗渠工地“铁姑娘”》推向市场,其版权收益将以作者和收藏单位的名义,捐献给当年参与红旗渠建设的劳动者。

2020年年底,这幅作品通过公益义卖筹集到了2万元,魏德忠委托中国摄影家协会,把这笔慰问金转赠给两位老人。

影像力量,精神丰碑

2021年1月29日,庚子年腊月十七,辛苦一年的人们开始为新年做着各种准备。

天空一片蔚蓝,冬日的阳光温暖而含蓄,带来一丝早春的信息。

《红旗渠工地“铁姑娘”》中排在第二位的刘爱连,今年74岁,和孩子们一起在北京生活。当天上午,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向她表达问候。高琴说,那张照片记录的火热年代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画面反映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感动着我们,修筑红旗渠是新中国的奇迹,正是像刘爱连一样的无数“铁姑娘”们创造了奇迹。高琴把慰问金交给了刘爱连。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刘爱连向大家讲述修渠的难忘经历。范孜恒  摄

修筑红旗渠的人生经历磨砺了刘爱连,尽管患病多年,身形消瘦,她始终心怀感恩,热爱生活。看着中国摄影家协会送到家里精心制作装裱的这张照片,刘爱连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她回忆从前,感谢摄影家魏德忠保存下她们奋斗的模样。

她常常给孩子们讲述当年。她记得,照片上的四个人个子比较高大,被分配做抬石头的工作。在工地,她们与男性一样从事体力劳动,住的是条件艰苦的合营,吃的是野菜,榆树叶、树皮配干粮。每天起早贪黑,听号声上工下工,收工后还要做一些纳鞋底的活儿。但她们并不觉得苦,“修好渠就能吃上水了”成为支撑“铁姑娘”们干劲十足的动力。

此时,千里之外的河南林州市,晴空万里。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任村镇南丰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青石铺成的小路,在村中交错蜿蜒,大大小小的院落,石头房屋,层层堆砌,院落与院落之间,衔接过渡形成街道、小巷、宅前空间。

村民张爱田的小院子里,人来人往,比平时热闹了许多。就在前一天,她的两个儿子、儿媳带着三个孩子,从山西赶回来,为她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75岁生日。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刘鲁豫同她聊天时,老人还沉浸在喜悦中,笑声朗朗。

刘鲁豫说,红旗渠的故事、历史,让人联想无数,是林州人民用血汗书写了创业神话,是他们那些平凡人的精神智慧,汇聚成“人工天河”的当代传奇,他祝福老人健康长寿、新春愉快。

不思量,自难忘。摄影人不舍从前,刘鲁豫代表魏德忠,向张爱田表达一份惦记,把慰问金交给张爱田。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张爱田亲笔写了一副“水到渠成”的春联。李俊生 摄

张爱田珍藏着“铁姑娘”的照片,那是2019年7月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资深摄影记者杨峰等媒体人采访拍摄她时所赠,她看过无数遍,摩挲无数次,连相框四角的包装纸都舍不得取下。她记得魏德忠,却没想到近60年了,魏老师还想着她们,摄影人多次到林州去看望她,“这真不容易啊”……

一条渠绕村而过,安静清澈,林州人经常穿梭在红旗渠的干渠支渠上,他们有时会摸一摸渠壁上的方石,就好像紧握着前辈的大手。

  冬日的林州,多了一份悠闲,村民白天做些家务,串门聊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喝着热腾腾的鸡蛋面汤,小日子就在这一方天地中,平平淡淡,生生不息。

有人感叹,是太行山造就了林州人的脾气,犹如苦难磨砺出的中国脾气。如果林州人没有这样的脾气,必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如果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脾气,也熬不过千百年的艰难,挺立在世界东方。每一个林州人的心中,都有一条精神之渠,那是红旗渠儿女们说不完、道不尽的红旗渠故事。

伟大的时代成就伟大的作品,正是一批顶天立地的“铁姑娘”,成就了镜头中的经典影像;正是一批无怨无悔的奋斗者,成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岁月可以风化坚硬的太行山石,精神却永远不会随风而逝。那些蕴含在红旗渠相关影像背后的精神力量,早已挥洒在新中国的文艺画卷上,留存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这些朴实而深刻的话语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

中国摄影家协会致敬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将进一步弘扬奋斗精神,鼓舞人们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摄影界更引发共鸣,摄影事业要始终紧随时代的发展,摄影人要始终关注社会焦点,以更宽广的视野记录时代,勇于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中国摄影史上的无数经典力作证明,只有关注时代,与祖国同行,摄影才能焕发出独特魅力,发挥历史性的非凡作用。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3822.html

Like (1)
Previous 2021年6月21日 下午12:59
Next 2021年6月22日 上午9: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