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走了,有些进展,这很好

作者:衡星

本文转载自:朝阳少侠(ID:Chaoyangshaoxia)

布林肯访华结束了。北京雨后,夜空如洗。应该以怎样的历史眼光与未来前瞻来审视这次访问?
 

布林肯走了,有些进展,这很好

2023年6月19日晚,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离开北京。


一、布林肯主动上门是我们斗争斗出来

 

2022年11月中美元首巴厘岛成功会晤,本来中美关系面临止跌企稳、重返正轨的契机。但是2023年2月以来,美方抓住“流浪气球”小题大作,布林肯单方面宣布取消访华,蔡英文“过境”窜美又严重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

 

中国向来不挑事,但事情来了我们必然会坚决斗争。近几个月来,中美进行了激烈较量,美方没占到便宜,慑于我们的坚定斗争意志,又感受到国际社会的担忧,开始着急从危机中翻篇。这一轮的战略对峙中,显然是美国先眨了眼。这段时间,美国虽然明里暗里也没少做坏事,但毕竟与中国人打交道时态度确实端正了点,姿态也放低了些。不管是拜登还是布林肯,都多次公开“喊话”称希望与中方重启高层互动,加强管控,防止风险失控。

至于有网友找出美国国务院官网在布林肯访华期间,将首页背景换成北京的街景,以此向中国示好,这倒要辟辟谣。其实,无论国务卿去哪个国家访问,美国国务院的网站首页都会更换成当地的背景照片,这只是个规定动作,大可不必“受宠若惊”。

 

布林肯走了,有些进展,这很好

 布林肯访华期间,美国国务院官网背景换成了北京街景。

二、中美之间“平视外交”的新范式已经形成并在巩固

一些媒体观察到,布林肯抵达北京时没有红毯,没有高官迎接,脚下只有一条红线。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其实是过度解读。布林肯毕竟只是国务卿,阵仗当然不能与马克龙总统来的时候相提并论,中方的礼宾安排符合正常规制。至于BBC、《华盛顿邮报》这些“阴间滤镜”大师把明明湛蓝的天空硬生生调成灰黑暗沉,就完全是没安好心的刻意渲染了。
 

布林肯走了,有些进展,这很好

2023年6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北京,走下飞机。

布林肯走了,有些进展,这很好

BBC、《华盛顿邮报》等西方媒体不约而同给布林肯访华新闻照片加上“阴间滤镜”。

秦刚国务委员在钓鱼台国宾馆楼门口微笑迎接,让人明明白白地看到了中方的从容和善意。除了秦刚,布林肯心心念念想见的人,这次也都如愿以偿见到了。不管关系怎么样,中方既以直报怨,又无妨以礼相待,这就是大国外交的坦荡胸怀。

布林肯走了,有些进展,这很好

2023年6月1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钓鱼台国宾馆十二号楼门前迎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想来2021年安克雷奇会晤那次教训够深,美国人没敢公开造次,现场没有出现互怼的“名场面”。据说两国外长谈了长达7个半小时,全程双方都比较理性、没有“情绪化”。双方发布的官方消息稿不约而同用了“坦诚”“建设性”,字少意深。

针对美国人行前各种放风要为双边关系“加装护栏”、“防止意外失控”,中方直截了当打开天窗说亮话: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根源就在于美方错误的对华认知导致错误的对华政策。对于美方的“护栏”说,中方旗帜鲜明地亮出两国关系的根本遵循,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要求不折不扣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

对于美方所谓“防止意外”,中方“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冷静、专业、理性处理意外偶发事件”就是最好的回答。在其他中国核心关切上,从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的承诺真正落到实处,到停止炒作“中国威胁论”、取消对华非法单边制裁、放弃对中国科技发展打压、不得肆意干涉中国内政,中方也都一一阐明说透。

从此以后,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对话的妄想永远是妄想了,想“约谈”“训话”,呵呵,反过来吧。中国已经看透了美国,因此越来越不卑不亢、宠辱不惊。有一点我们很清醒,而且越来越清醒,那就是尽管美方一直缠着我们开展沟通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方会改变对华遏制打压战略。

当前美国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对华政策是分裂和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在高层交往上唱高调,一会儿希望两国元首再次会晤,一会儿呼吁两军重启热线,一会儿又要在美国关切的问题上开展合作;另一方面,不但没有真心纠正错误,还不断在台湾、民主人权、科技经贸等领域继续错误言行。

布林肯走了,有些进展,这很好

 2023年6月,美国防长奥斯汀在香格里拉峰会上表示,中国不愿认真参与两国军队沟通,却只字不提对中国防长李尚福的制裁。

这些混乱、矛盾的信息背后,正是美国维护霸权、打压中国的意愿与能力之间的差距。没办法,美国人就这副德性,求人办事,还拉不下脸。对此有网友精准比喻,美国如此纠结,就好像在说,你先跪下,我有事求你。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中国的态度就是,美方要沟通,我们欢迎,但不能为沟通而沟通,要解决实际问题。美方要稳定,我们也赞同,但我们也绝不会为了求稳定而损害自己的原则和利益。

三、竞、斗、合并举将是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美关系的新常态

尽管此次访问会缓和些许气氛,但改变不了中美深层次矛盾。美国对华政策从“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到“投资、联盟、竞争”三点论,“竞争”始终都在。美国还有需要中国合作的领域,正如布林肯访华前直言“需要探索与北京合作的潜力,以应对气候变化和打击合成毒品等全球挑战”。其实世界也有需要中美合作的大事。

但是,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作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和最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并扬言要在十年内“竞赢”中国。毫无疑问,竞、斗、合交融并举将是相当长时间内中美谁也替代不了谁、谁也打倒不了谁的互动常态。我们要始终以我为主,以全人类共同福祉为重,不断累积胜势。

布林肯走了,有些进展,这很好

 2022年5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发表的对华政策演讲中表示,“接下来十年将是决定性的十年”。


四、对话有成果固然重要,但也许对话本身就是最大成果

布林肯访华前,美国官方和媒体压根就没对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抱有期待。但是此访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和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双方同意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有效管控分歧,推进对话交流合作。这条是管总的,可以视为对前段时间种种异象的一种拨乱反正。

纲举方能目张。双方还同意继续推进中美联合工作组磋商,解决中美关系中的具体问题;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间客运航班进行积极探讨等等。总之,成果还是超出之前的预期。其中有大的原则性的,也有具体的关乎普通百姓的,总体来讲还是对外发出了积极信号。我们当然希望美方能够言必行、行必果,与中方共同推进这些成果实打实落地,因为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毕竟是中美两国和世界人民的期待,符合中美和世界各国的利益。国际社会也都不希望看到中美冲突对抗,不愿选边站队,期盼中美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是我们作为负责任大国应该做的正确的事。

同时,我们也要对美方这次是否有意愿有能力兑现承诺有合理预期。

但是保持对话本身就是重要的。中美建交前,从1955年开始了长达15年的大使级会谈,其间断断续续,共有137次。1955年至1960年中美局势紧张的5年间,两国之间的会谈有103次。对此,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中美会谈的重大意义似乎就在于,它是不能取得任何一项重大成就的时间最长的会谈。”无论结果如何,保留一道门缝、一条通道总是好的。

布林肯走了,有些进展,这很好

1971年7月,周恩来总理设宴欢迎访华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

五、对未来要做好迎接更大惊涛骇浪的准备

对话归对话,但显然,随着美国“竞赢”中国时间窗口的不断缩小,美国对我们的遏制围堵只会越来越疯狂,越来越肆无忌惮。为了把中国“打回第三世界原形”,美国必将调动全政府、全社会、全领域、全世界资源拼个你死我活。因此,在这场世纪博弈中,千万不能因为对了个话就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大家也都知道,美国很快或者说现在已经进入2024年大选周期,国内政治极化、经济困顿、债台高筑,拜登政府固然希望稳住对华关系,但在当前美国“逢中必反”的政治氛围中,各路政客争相对华比狠斗勇,把中国当成国内问题的背锅侠、替罪羊一定是大选中大概率的选项。

此外,如果明年美国总统易人,今天中美之间的任何共识恐怕又会被“翻烧饼”,一切从头再折腾一番。不过倘若特朗普能卷土重来,倒也不错,毕竟他可是“川建国”啊。

布林肯走了,有些进展,这很好

2023年4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纽约州纽约市出庭应诉,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刑事起诉的前总统。

 

六、中美博弈的结果终将是“在德不在鼎”

现在确实不是过去的承平时期了,而是关乎未来新格局、新秩序的大争之世。中美博弈从根本上看,是硬实力的消长,也是软实力的比拼,是两条道路、两种制度之争,还是多边与单边、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霸权之争。为了公理和正义,我们除了战而胜之,别无选择。我们从不逼迫任何一个国家选边站队,但是历史终会沿着正义的方向前进,而沿着历史正确方向前进的国家才会笑到最后。🇨🇳

布林肯走了,有些进展,这很好
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国始终代表着稳定性和正能量,始终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上。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39793.html

Like (0)
Previous 2023年6月21日 下午12:31
Next 2023年6月21日 下午12: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