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在传统历史书写中,唐高祖被塑造成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平庸昏聩的帝王形象,他能在太原起兵并成功入主长安,是在其次子李世民的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下才完成的,换句话说,唐朝的建立似乎主要是李世民的功劳。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渊真的是这般无能吗?
我们不妨从李渊自太原起兵到受禅建唐的过程中始终以“尊隋”为旗号这一问题来考察一下。
清人绘李渊彩像。来源/浙江图书馆《中国历代名人图像多图概览》
从太原到长安
李渊的大局观
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起兵时,他担任的是隋朝太原留守,在此两年前他还是山西、河东抚慰大使,负责镇压毋端儿等起义军叛乱。可以说,李渊和山西这块土地颇有渊源,从大业十一年(615)开始,他就坐镇山西了。
李渊起兵的地方是太原,这里的太原指太原郡,郡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开皇初期,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当时称并州,到了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再次恢复郡县制,并州改称太原郡。
隋朝河东诸郡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自北朝以来,晋阳就是北方军事重镇,是中原农耕区和北方草原地区的交替地带,常年配备精兵良将,武器辎重无数,军事战略意义重大。
北魏末年,高欢在晋阳以北的六州安置六镇军士,史称“九州军士”。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高欢又在晋阳设置大丞相府,坐镇晋阳,遥控邺城的东魏朝廷官署。在东魏北齐时代,晋阳虽然名义上是东魏北齐的陪都,但实际作用却在首都邺城之上,邺城实际却与陪都无异,晋阳才是真正的军事、决策核心。
东魏时期的晋阳和邺。底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北齐灭亡后,北周在晋阳设置并州总管府,囤积重兵,以李穆为并州总管。在周隋禅代之际,北周发生三总管叛乱,尤以相州(即邺城)总管尉迟迥的叛乱最为凶险。并州正好处于尉迟迥集团和北周长安杨坚集团的中间地带,李穆所控制的并州总管府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关键时刻,正是因为有了并州总管李穆对杨坚的全力支持,才让尉迟迥的叛乱难成气候,保证了北周长安中枢的安稳。
入隋后,晋阳依然是北方军事重镇,号称“天下精兵处”。隋文帝后来任命幼子杨谅为并州总管,统辖五十二州军事。然而,就在隋文帝驾崩之际,杨谅却举兵反叛,对刚刚即位的隋炀帝形成巨大威胁,差点挥兵夺取长安。汉王杨谅叛乱前后历时一个多月,最终被隋炀帝派出的杨素大军平定。这场叛乱声势浩大,对当时隋朝长安中枢最高权力的交接造成了极大威胁。平定叛乱后,隋炀帝随即废除了总管府制度,同时他深切意识到山东地区的不稳定性,开始加强对山东地区的控制。
到了隋末,太原可谓四战之地。当时的太原北有突厥以及后来割据马邑(今山西朔州)的刘武周,东南有李密,南有历山飞义军,西有代王杨侑坐镇关中。这种形势对李渊起兵而言非常不利。
李渊当时虽为太原留守,手握太原、雁门、马邑、楼烦、西河五郡之兵,掌控着河东北部地区的军政大权,但他的一举一动都被隋炀帝的耳目王威、高君雅所监视,手中也并无可以依靠的军队,即便是保证太原周边郡县的安全都殊为不易。故而,当时的李渊恐怕没有太多心思去考虑帝王功业,更多的想法是自保,即如何在乱世洪流中保全自身。
李渊曾对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大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然历山飞不破,突厥不和,无以经邦济时也。”大意是说,我(李渊)被封到唐地(太原是唐国所在地),可谓天命所归,然而现在却南有历山飞义军,北有突厥,实在是难以济世经邦、施展韬略啊。
《步辇图》(局部)中的唐太宗。作者/(唐)阎立本,来源/故宫博物院
所以,李渊在太原起兵前就已开始向周边势力示好,一方面对突厥称臣,与之结盟;另一方面则向李密通信示弱。这些都是李渊考虑到太原是四战之地而做出的自保之策,尤其是李渊称臣于突厥,对于享国近三百年的李唐王朝而言实在是不太光彩,所以后世史书对此事讳莫如深,致使此事之始末不显于世。历史学家陈寅恪对此还专门做了考辨,写就了《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一文。
当时有臣下如许世绪、武士彟等劝说李渊割据太原自立,但因为太原是四战之地,随时都有被周边的强大势力吞噬的风险,故而在太原割据自立并不是好的选择。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以太原为跳板,另寻他处作为稳定的后方和基地,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周边强大的势力所消灭,实现自保之后再伺机争雄天下。
那么,李渊应选择以何处为基地呢?稍微了解一点隋唐史的人清楚,李渊最后选择了关中,选择了长安。
我们不禁要问,李渊为何要选择关中和长安呢?
第一,关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军事战略价值。
从军事地理角度来说,关中这里号称“四塞之地”,凭高据险,进可攻,退可守,是不折不扣的军事战略要地。秦朝和西汉都是利用关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步步实现天下一统的。可以说,秦汉两代王朝都用实践验证了这种“关中模式”的成功。后来,蜀汉丞相诸葛亮数次北伐,其根本目的也是夺取关中,以期能复制秦汉“关中模式”的胜利。南北朝时期,长期被东魏北齐压着打的西魏北周,也是凭借关中这块宝地,利用“关中模式”成功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进而在隋文帝时代实现了南北大一统。
第二,李渊谋划起兵时,瓦岗军正与东都的隋军相持不下,无暇西顾。
第三,李渊出身关陇贵族集团,李渊不仅熟悉关中地区,而且在关中也享有强大的政治资源。
隋朝关陇诸郡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李渊的祖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当时被赐鲜卑姓大野,故而当时叫大野虎,李氏家族可谓根正苗红的关陇集团核心家族。西魏丞相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高欢,实行府兵制改革,由此诞生了八柱国体系。当时虽然名为八柱国,实际上是六柱国,因为其中的宇文泰本人和皇室元欣是脱离于组织之外的。
在这套自上而下如金字塔般的军事组织结构中,六柱国的地位是仅次于宇文泰的,每个柱国统领两个大将军,是为十二大将军,大将军之外又有二十四开府将军,每个开府将军又各领一军,合为二十四军。故而,作为六柱国之一的李虎其实统领着两个大将军、四个开府将军以及四个军。
而且,宇文泰在创建关陇集团时,非常注重用缔结姻亲的方式把府兵制体系内的将领捆绑起来,让他们不仅是同僚和上下级关系,还是亲属关系,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李虎之子、李渊的父亲李昞,当时迎娶了六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李渊本人也与关陇集团内的窦氏家族缔结姻亲。所以,关陇集团内的家族关系是盘根错节的,李渊家族在关陇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更是根深蒂固,不可撼动。
另外,六柱国中的有些家族后来在政治争斗中败落了,如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而李虎家族却一直绵延至隋朝,这就更加凸显了李虎家族在关中的地位和声望。哪怕到了唐朝,唐人依然有言:“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云。”在唐人心中,八柱国依然是首屈一指的门阀大族。
由此可知,李渊家族在关中享有极为崇高的政治地位和声望,这些都可以给李渊带来强大的政治资源,足以让李渊在关中立足,进而以此为根基与关东群雄争霸。
第四,长安是隋朝故都,也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以“尊隋”的名义攻取长安,就能赢得关陇集团的支持,为日后夺取天下奠定基业。
西魏、北周、隋朝都以长安为都,隋文帝即位后所践行的依然是关陇本位主义政策,而到了隋炀帝上位后,隋炀帝开始想摆脱关陇集团的束缚,另立阵地,故而才又有了修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和下江南之事。而隋朝后期隋炀帝之所以失去人心,除了他滥用民力导致民怨沸腾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关陇集团的支持。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关陇集团是隋朝统治赖以维系的基础,隋炀帝过早与关陇集团决裂,导致隋朝的统治基础迅速薄弱。所以,隋炀帝下江都以后,很多关陇集团势力纷纷倒戈,他们迫切希望有一个新的领袖来重建关陇本位的政治秩序。
李渊决定攻取长安,并打出“尊隋”的名号,就是看到了关陇集团内部的政治诉求。李渊清楚,关陇集团是自己必须要争取的势力,只要有了关陇集团的支持,就意味着日后夺取天下成功了一半。更何况,李渊自己的家族也是这个集团内的重要成员,他作为关陇贵族集团内部一员去拉拢关中地区关陇集团家族的支持,肯定更得心应手。
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周、隋、唐三代之祖皆出于武川。……区区一弹丸之地,出三代帝王,周幅员尚小,隋、唐则大一统者,共三百余年,岂非王气所聚,硕大繁滋也哉!”诚如赵翼所言,北周、隋、唐三代王朝共计28位帝王(不包含追封和武则天),跨度长达三百年,而他们全部出自武川,难道是武川这个地方“王气所聚”吗?
事实上,哪有什么“王气所聚”,不过是北周、隋、唐均出自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无论是周隋禅代还是李唐代隋,都不过是关陇集团内部的权力交替,而武川就是关陇贵族集团的策源地和发祥地,其影响可谓深远。
所以,李渊要走的路线,不是和农民起义军一样自立为王,而是要尊奉隋朝,以此来拉拢关陇集团的支持,再以隋朝的名义讨平叛乱,进而继承隋朝正统,最后实现改朝换代。可以说,李渊的这种大局观和深刻认识是他最后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李渊的影视形象(寇振海饰)。来源/电视剧《隋唐演义》截图
这就是李渊选择发兵长安的四点原因。事实上,对于出兵长安的重要性,不仅李渊意识到了,李渊的几个心腹,如刘文静、裴寂、唐俭等人也意识到了,他们对李渊说:“愿公兴兵西入,以图大事。”
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被称作“群盗”的农民起义军,的确是消灭暴隋的主要力量,但是,他们只起到推翻旧世界的历史作用,而建设一个新世界,则需要有宏大政治眼界和格局的人,而关陇集团又是当时最具政治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门阀,所以历史的胜出者极大概率是出身这一集团内部。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李渊的肩上。
李渊决定起兵后,任命李建成、李世民攻取河西,紧接着开仓济贫、大量募兵,称臣于突厥,还除掉了王威、高君雅这两个绊脚石。
大业十三年(617)七月初四,李渊以第四子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镇后方,自己带着李建成、李世民率领三万大军,打出“尊隋”拥立代王杨侑的旗号,直奔关中而去。
八月十二日,李渊大军攻克霍邑,斩杀隋军主将宋老生。接着,李渊经临汾,下绛郡到达龙门。之后,李渊在河东郡遭遇隋朝大将屈突通的顽强阻击,李渊大军包围河东城久攻不下,战局陷入胶着。
与此同时,身居关中的李渊之女平阳公主散尽家财、招募义勇,在获知李渊起兵后,也在鄠县举义响应;李渊堂弟李神通也在鄠县山中举义。之后,平阳公主吸纳关中各支反隋势力,部众发展至七万人;李渊的女婿段纶在蓝田聚众一万起兵响应。由此,李渊大军虽尚未进入关中,其声势就已震动关中。
于是,李渊不再与屈突通在河东消耗时间,于九月十二日从壶口西渡黄河,攻取长春宫(今陕西大荔),分兵两路进取关中。到十月,李渊的军队已经进驻长安城下,手下兵力已从最初的三万人发展至二十万。
最终,在十月二十七日,李渊对隋长安城发起总攻,十二月初九,李渊大军正式攻克长安城。
入主长安的李渊并没有忘记自己“尊隋”的旗号,对隋朝的宗庙、宗室以及代王杨侑都秋毫无犯。十二月十五日,李渊在天兴殿拥立代王杨侑即位称帝,遥尊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自己进位为唐王,以李建成为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
这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历史书写,以魏徵领衔的贞观史臣在编撰《隋书》时,除了把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列入本纪之外,也把隋恭帝杨侑列入本纪。我们一般说隋朝是二世而亡,隋炀帝是亡国之君,不过,按照官方话语主导下的正史记述,隋朝具有正统性的帝王应该有三位,隋恭帝杨侑才是真正的亡国之君。
《隋书》卷5《恭帝纪》,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刊本。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尊隋”的政治深意
在隋末群雄中,李渊在太原所举之义军,与其他群雄的义军相比,有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其他各路群雄打出的旗号普遍是反隋,而李渊的旗号却是“尊隋”。
当然,“尊隋”不是尊隋炀帝。隋炀帝当时已经惹得天怒人怨,成为天下百姓的众矢之的,甚至也被关陇贵族集团抛弃,但隋朝的正统性还在,只要另立皇帝,就能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进而改朝换代。所以,李渊从太原起兵开始,就打出了尊立代王杨侑的旗号。可以说,李渊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全盘的战略规划。
李渊刚刚攻克长安,就宣布“约法为十二条。惟制杀人、劫盗、背军、逆者死,余并蠲除之”。熟悉历史的人都能发现,李渊的“约法为十二条”的举措,和当年刘邦进入关中“约法三章”极为相似。
隋炀帝为什么失尽民心?就在于他的横征暴敛、滥用民力,而李渊则一举废除了隋炀帝的暴政和苛法,这意味着隋炀帝的政治权力在关中彻底失效,也意味着李渊在向关中百姓以及天下黎民宣誓——长安的政权仍然是隋朝的,但却是一个全新的政权,要一改往日对天下百姓的横征暴敛,剔除一切苛法,“约法为十二条”。
《历代帝王图》(局部)中的隋炀帝。作者/(唐)阎立本,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当时,文臣将佐还向李渊劝进,要他早日代隋自立,切不可学刘邦那样不称关中王,结果被项羽所制。听完此言,李渊却面色凝重,先是表了一番忠心,说:“举兵之始,本为社稷,社稷有主,孤何敢二。”然后话锋一转,说道:“刘季不立子婴,所以屈于项羽。孤今尊奉世嫡,复何忧哉。”李渊认为,刘邦之所以入关后还被项羽所制,关键原因并不是他不自立关中王,而在于他没有即时立秦王子婴为帝,如果有了秦王子婴这块旗帜,还怕不能号令天下诸侯吗?还会被项羽所制吗?刘邦抢先入关却错失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这是李渊看到的历史经验。
我们不去讨论李渊的想法对不对,事实上,哪怕是李渊家族自己的经验,他也能意识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重要性。李渊的祖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李虎亲身经历了北魏分裂的全过程,也亲眼见证了西魏的崛起和夹缝求生。
北魏末年,高欢击败尔朱氏统治后,就选择迎立孝武帝元修,因为他是北魏孝文帝之孙,身份尊贵,代表着正统。高欢通过操纵元修,进而操纵北魏朝政,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后来孝武帝元修和高欢决裂,元修西奔长安的宇文泰势力,宇文泰得到元修,就相当于从高欢手中抢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语权,抢到元魏皇室正统,后来宇文泰能够在关中草创西魏并与强大的东魏相抗衡,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舆论武器。这段历史几乎可以算是李氏家族的家族记忆,时代距离李渊也并不遥远,李渊必然也是谙熟于心的。
从北朝后期到隋末唐初,社会上一直都流传有“李氏将兴”“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言,其来历一方面可能和周隋时期李贤、李穆家族的贵盛有关,也可能和道教李弘的信仰有关。总而言之,隋末很多割据势力都在借助“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言为自己的势力构建合法性,并摇旗呐喊,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李密、李渊和李轨。
李渊早在太原起兵前就意识到谶语的重要性,并有意借此大作文章,史书明确记载:“帝(指李渊)自以姓名著于图箓。”李渊之后打出的“尊隋”的旗号,以及入主长安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尊隋”的举措,其实都是为了应和“李氏将兴”“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言。
总而言之,李渊就是要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是“李氏将兴”的应谶者,同时也是隋朝正统的合法继承者,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果。可以说,李渊的这番操作,为自己太原起兵及其在长安建立的政权树立起强大的政治合法性。
从李渊进兵关中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李渊对“尊隋”旗号的政治号召力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李渊大军在进军长安途中得到不少民众拥护。李渊大军的主要战役其实都在渡过黄河之前,渡河之后关中地区可谓传檄而定,各地义军无不望风归附,所以,李渊大军进驻到长安城下时才会拥有二十万部众,绝大部分都是沿途各支势力投靠而来的。
到这个时候,李渊想搞改朝换代已经轻而易举。但是,此刻李渊还不能操之过急,因为太上皇隋炀帝还在江都。他如果过早禅让,就会显露出自己的虚伪,并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只有等时机成熟,李渊才能正式代隋受禅。
《炀帝夜游图》。作者/(元)佚名
时机很快就来了,义宁二年(618)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弑杀,宇文化及拥立秦王杨浩为帝。不久,王世充又在东都洛阳拥立越王杨侗为帝。到这个时候,也就不存在什么篡位之说了。
隋炀帝被弑杀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渊恸哭,说道:“吾北面事人,失道不能救,敢忘哀乎!”意思是,我北面称臣侍奉君王,主失道不能挽救,岂敢忘记哀痛悲伤呢?
然而,李渊的眼泪终究是廉价的,一切都是在为他改朝换代做舆论准备。随后,隋恭帝杨侑封李渊为相国,加九锡和殊礼,这也意味着李渊做好了禅让准备。自魏晋以来,禅让的把戏已经在历次改朝换代中不断上演,九锡和殊礼也成为禅让的代名词。
五月十四日,隋恭帝杨侑正式禅位给李渊;二十日,唐王李渊在太极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义宁为武德,推求五行的运行属土德,颜色以黄色为尊。
表面上看,唐承隋火德,故为土德,色尚黄,这就是在昭示唐朝继承自隋朝正统,这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唐之土德、尚黄恐怕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东汉末年以来,天下扰攘,长期处于南北对峙,一直到隋才实现大一统,所以唐朝所奉土德也可以理解为是直承汉朝的火德。对此,后来的唐玄宗就曾下诏,明确指出唐朝是承继汉朝的德运,魏晋至隋朝皆非正统。
总之,隋唐之际,在政权合法性构建的问题上,李渊做出了一系列政治举措,而这些都是在其“尊隋”旗号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的,也是隐藏在传统历史书写下李渊政治智慧和手段的体现。
参考文献: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大唐创业起居注》《册府元龟》《唐会要》《隋书》《北史》《廿二史札记》
牛致功:《唐高祖传》,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张耐冬:《太原功臣与唐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版
陈寅恪:《读书札记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版
胡阿祥:《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唐长孺:《史籍与道经中所见的李弘》。
陈寅恪:《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
汪篯:《唐室之克定关中》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4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