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六爷阿旦(ID:liuyeadan888)
01 人工智能
AI的落地,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我个人认为,绝对不可能就是一个大语言模型,大语言模型,本质上是大数据,从现有的互联网海量存量信息中进行提取和整合,至于无中生有的新知识产生有多少?我不是太懂,大家可以说说。
而如果用于具体的无人化生产,是在一个微观环境里,去进行计算然后转为操作,这里面的每一个信息都是自我生成与不断迭代产生的,这本质上是产生了新的信息增量。这应该说是二者的区别之一。
如果在服务业,程序编辑,文案写作,美术设计这一类,基于已有大数据的集成整合,目前的这些大模型做的不错,但是距离真正的无中生有似的创新,可能还有距离。
这方面有两个国家有优势,优势在于大数据的数据量,一个是美国,掌握了英语国家的社媒数据,一个是我们,自身有14亿人口,如果以产生信息的网络人口来看,基本都是十亿数量级的。这些信息每天都在不断产生,但产生的似乎还是以语言类的交互为主,这也是为啥美国这方面的大模型先出来的基础。
而到了工业生产这个最重要的方面,这基本上毫无悬念,只有可能是我们这边有这个基础了,现在的无人港口,是个典型例子。要有庞大的工业生产规模,要有信息化基础,还要有海量的生产数据,这方面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加起来,规模上有机会,统一的标准化信息,也不可能超过我们。
所以我觉得,在人工智能的工业化落地,这一方面,我们有无法替代的优势,这是美国有心无力的方面,而且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行业和企业,已经在开始了智能化落地。华为的无人港口,无人矿山,这都是国外目前还做不到的事。
在这个过程里面,会产生哪些投资机会,会诞生哪些伟大的企业,我依然坚定的相信机会在中国这边。美国搞大语言模型,很出彩,但是说实话,也很无奈,因为在工业化上没办法进行,这是没办法的事。
而我们一旦在新能源和无人化工业生产取得突破,那就是我说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大门会彻底关闭,不管是越南还是印度,甚至是日本,美国,都只能束手就擒。
低成本的能源加上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无人化工厂,将把生产效率和成本,达到人类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会彻底斩断别人追赶的可能,因为门一旦关上,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说白了,就是永远不可能追上了。
02 中美之争
在几年以前,我就提出来了这样的场景,如果智能化无人工厂的生产场景实现,再加上我们的新能源开发,基本上后工业化时代就结束了。未来只有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继续,再工业化的可能性已经基本上不可能再有了,印度靠人口红利,美国靠技术革新,也都不可能重开工业化大门。
因为这种新能源+智能化无人工厂的模式,可以把除了原材料以外的其他成本,降到最低,低到无法想象,就是印度人不吃不喝不睡觉连轴转,也赶不上,因为还有个生产效率的问题,实际上相当于人口红利,在生产端,可能会逐渐消失。
现在在追赶这个大门的,只有中美,实际上美国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整体情况而言,已经很难跟我们正面竞争。唯一的可能性是在科技这一头尽最大可能按住我们的迭代速度,同时在工业生产的另一头,尽可能联合盟友,甚至发动印度,看有没有可能跟我们拼一下。这样一边扯后腿一边追,是争取时间。
实际上人工智能在生产端的发展,我们这边早就已经在落地了。反倒是美国推出了ChatGPT之后,才在全世界大火起来,当然首先是在资本市场火起来了,各种疯狂的炒作,未来十倍百倍的增长预期,继智能手机之后最伟大的革命,等等这些,首先是资本市场的炒作需要。
而这种大语言模型,与无人智能工厂的需求之间,还有一道巨大的鸿沟,这是资本市场不太提及的。而资本市场对于技术革命的炒作,我比较熟悉,从谷歌眼镜改变世界,到元宇宙重新定义世界,直到泡沫破灭,世界没被改变,他们被改变了。现在人工智能还在天上飞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它还没有真正落地。
而现在我们这边已经有无人矿山,无人港口,无人工厂,这些已经落地的无人化应用,其实你也可以换个词,叫人工智能矿山,人工智能港口,人工智能工厂,大致来说也没啥毛病。它们最主要的问题,是只存在于中国,这要是在美国,那有一整套的产业链上下游估值流程,会在美股躁起来了。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坏处,美国在人工智能上发力的方向,与我们之间似乎确实也有些区别,很可能是中美之间,各自有什么菜办什么席,所以我一直强调一点,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一如既往的在美国先炒起来,但是谁能最先大规模落地应用,那可不一定,就像5G通信一样。
这当然也关系到中美长远的竞争力问题,是美国必须倾尽全力压制的部分,所以美国在贸易,在金融上可能好谈,在科技上实际是没有退路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43538.html